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 第100章 渔民

这时的海岛渔民,大家的生活几乎完全围绕着浩瀚无垠的大海与丰富的渔获而展开,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又质朴的渔家画卷。

每一次扬帆出海,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劳作,更是承载着全家人沉甸甸的希望与热切的期盼。

渔网里捕获的,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海鲜,更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他们生活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

在这个没有先进捕鱼设备和保鲜技术的年代,渔民们依靠着简陋的船只和手工编织的渔网,勇敢地与风浪搏斗,用智慧和勇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寻找着生机。

他们的每一次出海,都是以人力来对抗自然的力量。

一大早,第一缕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海面上时,渔民们早就开始了他们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

所有人怀揣着对大海的敬畏与期待,扬帆起航,驶向那未知而神秘的海洋深处,去追逐那些在海浪中欢快跳跃的‘生灵’。

捕捞归来的那一刻,总是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当船只缓缓驶入熟悉的码头,等候在那里的不仅有亲人焦急期盼的目光,还有那些对新鲜海鲜充满渴望的人们。

渔民们将一网网沉甸甸的渔获倾倒在码头上,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味与海鲜的鲜香,那是海岛独有的味道,也是渔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渔民们有着一套独特而高效的渔获处理方法。

他们先将渔获进行分类,按照大小、品种及新鲜程度进行细致的区分。

对于那些品相上乘、保存完好的海鲜,他们会选择卖给海产公司。

海产公司派遣专门的收购人员到码头,对海鲜进行严格的品质检验与公正的收购。

渔民们将精选的海鲜交给收购人员,经过称重、计价后,便能收获一笔可观的收入,为家庭的生计增添一份保障。

但是,并非所有的海鲜都能被海产公司收购。

对于那些品相稍差或不符合收购标准的海鲜,渔民们也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

他们在码头边摆上摊位,将这些海鲜直接卖给前来购买的居民。

码头的摊位,成为了海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当捕捞季节来临,这里总是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和交易的喧嚣。

在这些摊位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海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鲜嫩的鱼类、色彩斑斓的贝类、肥美的蟹虾……渔民们根据顾客的需求,熟练地挑选、称重、打包,然后将这些海鲜交到顾客手中。

他们或是高声吆喝,招揽生意;或是与顾客讨价还价,讨论价格;整个码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洋溢着浓厚的渔家风情。

“这个带鱼多少钱一斤?”

“便宜一些?”

“送点小杂鱼给我。”

70年代那会儿,人们的生活节奏并不快,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品味生活、享受美好。

对于海岛居民来说,海鲜是餐桌上的常客,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当捕捞季节来临,他们都会到码头的摊位上挑选最新鲜的海鲜,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海鲜的鲜美与丰富,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味蕾需求,更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除了卖给海产公司和在码头摆摊外,渔民们还会将一部分海鲜留给自己和家人享用。

他们将这些海鲜视为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的果实,用各种方式烹饪这些海鲜,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烧烤,都能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每当夜幕降临,海岛上的家家户户都会飘出海鲜的香气,那是海岛独有的味道,也是渔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份香气不仅弥漫在空气中,更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他们记忆中最温馨、最珍贵的部分。

但是,海岛渔民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捕捞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他们的渔获量并不稳定。

有时,他们在海上漂泊数日却一无所获;有时,又会因为渔获过多而犯愁。

面对这些挑战,渔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劳。

他们不断学习新的捕捞技巧,改进捕捞设备,努力提高渔获量。

每次出海捕捞结束后,总会剩下一些小杂鱼和小杂虾,它们由于体积偏小或外表不起眼,往往无人问津。

这些被忽视的并不会被随意丢弃。

渔民们会细心地将它们收集起来,带回家中,用那只陈年大缸,耐心地发酵成一坛坛香气四溢的鱼虾酱。

这不仅是对食材的珍惜,更是一种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与节约美德的体现。

在这个年代,人们的口味似乎更加朴实无华,对于餐桌上的佳肴,普通杂鱼因其肉质细嫩、易于烹饪而备受青睐,而那些体型较大、处理起来相对繁琐的大龙虾和螃蟹,则往往被冷落在一旁,鲜少有人愿意为它们多花心思。

*

池雨微偶然从其他知青口中得知了这一情况,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惋惜。

如果能够将这些没有要的大龙虾和螃蟹收集起来,利用自己手中的系统,不仅能避免食物浪费,还能为自己增添一份额外的收入,岂不是一举两得?

更不用说有了这些不用亲自下海捕捞,这样的机会无疑是天赐良缘。

池雨微虽然心怀憧憬,但受限于仅有一天的假期,无法立即付诸行动。

再者,作为知青,她目前居住在农场的集体宿舍,没有独立的居住空间,即便是想尝试制作这些海鲜美食,也缺乏必要的条件。

那些早些年来到农场并已在这里成家立业的知青,因家庭的需要被分配到了单独的住房,能够享受到自己烹饪的便利。

这让池雨微不禁心生羡慕,但随即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可不想为了一口吃的,随便找个人结婚。

只要几年的时间,就会恢复高考,到时候她肯定是要考回京市的。

上个不错的大学,再找个铁饭碗,买个四合院,以后的日子可不就能躺平了,想想都觉得开心!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是虚的,她还得在农场待个5-6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