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400章 大唐的希望!

说实话,当李承乾收到李世民那突如其来的消息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脸上的表情如同被定格一般,有些茫然。

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这意外的消息堵在了喉咙口。

老李到底在干嘛?天策上将又返厂了?

李承乾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李世民那沧桑的面容,担忧涌上心头。

他不再年轻了,多年的南征北战,操劳国事,身体怎能禁得起这般折腾?

李承乾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仔细回想起李世民平日里的精气神以及那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又看到传信士兵眼中并无太多慌乱之色,心中不禁稍稍宽慰了一些。

现在李世民的身体状况比自己想象中要好,应该还不至于太过糟糕。

凭借自己的五军营,神机营,去平定西域应当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

更何况,这一次出征的阵容堪称豪华至极,集结了大唐贞观年间那些威名远扬的老将们。

这些老将们个个身经百战,在战场上曾立下赫赫战功。

加上还有一些现在还年轻的将领也不差,历练历练也好,像是薛仁贵这种。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并没有打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西域展开大规模的收复行动。

毕竟,国家刚刚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事,民生需要休养生息,各项事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妥善安排和稳步发展。

如今李世民为了给自己的孙子出气,不顾自身的年迈,毅然决然地决定出征西域。

李承乾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罢了罢了,李世民的脾气自己再清楚不过,若是执意阻拦,不让他去,恐怕他会日夜忧思,寝食难安,到最后反而伤了身体。

虽说李世民实在不宜再参与这般劳神费力的征战,但他心意已决,自己又怎能狠下心来拒绝呢?

年纪大了,让他这么开心怎么来吧。

何况历史上他也是这个年纪亲征高句丽,现在比起历史上的他,身体好了不知道多少,心理上也没什么压力。

李承乾也就同意了,只是再三嘱咐他要保重身体。

得到了李承乾首肯的李世民,瞬间找回了往昔纵横沙场的霸气。

他身着一袭威严的战甲,昂首挺胸地站在大军之前,眼神中透露着自信的光芒。

那意气风发的模样,让周围的老将们不禁回想起他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飒爽英姿。

此次出征,一定要让三大营士兵们毫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投入战斗。

于是,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高声宣布道:“兄弟们,此次出征,我给大家开出双倍军饷!”

“战场上抢到的财物,皆归你们所有!”

话音刚落,士兵们顿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向李世民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李世民看着这些年轻士兵们质朴的反应,心中竟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之感。

他这才真切地体会到,原来一掷千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愉悦,这种豪爽的感觉竟如此令人陶醉。

当然,李世民自己手头并没有如此充裕的钱财来支付这笔巨额军饷。

但他对此却并不担忧,因为他手中持有一张特殊的“底牌”——一张能够支取财富的“卡”,以及一个富有的大侄子。

有了这些保障,他便可以毫无顾忌地实施自己的计划,尽情地挥洒钱财,激励士气。

与李世民的挥金如土相比,那些老将们的反应则更加引人注目。

他们一个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犹如即将踏上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

之前的三千门大炮已经运走回炉重铸,如今大军中配备的乾武大炮,乃是今年的最新款。

这款大炮凝聚了大唐工匠们的智慧,其威力巨大,性能卓越,据说连续发射十炮都不会出现丝毫裂缝。

在之前的攻城战役中,几乎每位老将都有幸亲自体验了一把开炮的感觉。

当他们听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看到炮弹在敌方阵营中炸开一朵朵巨大的“火花”时,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那种操控强大武器、主宰战场局势的感觉,让他们深深着迷,至今难以忘怀。

只可惜,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大多只是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未能尽情施展身手。

而这一次,情况却大不相同了。

如今有大哥李世民亲自带头出征,他们内心深处的热血再次被点燃。

尽管外界或许有人认为他们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但在他们自己看来,却依然觉得自己充满活力,还是当年的年轻小伙子,渴望在战场上再次建立不朽的功勋,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并非所有人都被这股出征的狂热气氛所感染。

魏征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群跃跃欲试的老家伙们,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疲惫。

他缓缓地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略显憔悴的脸庞。

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实在难以承受再次观光的劳累。

于是,他决定不跟着他们一起胡闹,而是选择回到咸阳安心休养,调养身体。

与他一同返回咸阳的,还有那些文官们,比如唐俭。

至于那些史官们,此刻的心情则是无比沮丧。

他们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而艰苦的征高句丽之战,满心期待着回到长安后,能够静下心来,大展身手,将乾武一朝的丰功伟绩详尽地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他们脑海中已经构思好了无数精彩的篇章,准备用笔墨描绘出大唐军队的英勇无畏、皇帝的英明神武以及百姓的安居乐业。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才刚刚结束一场征战,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便又要跟随大军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

他们心中暗自计算着行程,如果速度快一些的话,或许还能在年前赶回长安。

但这路上的奔波劳累,实在是让他们苦不堪言。

天策上将要去征讨西域了,李承乾也无法再像之前那样悠闲地进行微服私访了。

本来他还想摸摸鱼,正好李世民在长安,他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让老李去长安扛起大梁。

原本打算趁着这段时间,深入民间,仔细查探一下地方上是否存在贪官污吏,以便及时将他们一网打尽,整治朝纲,为百姓谋福祉。

但李世民的这一突然举动,使得他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不过,回顾此前微服私访所看到的情况,李承乾的心中也稍感欣慰。

他发现,如今地方上的官员大多都是从百姓中选拔出来的,他们知道民间疾苦,做事也大多能够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至少在目前看来,他们还没有被权力和利益所腐蚀,依然保持着一颗为百姓服务的初心。

他们积极地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让百姓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种事情最关键的是要让官员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坚守初心,不断砥砺前行。

他希望这些官员们能够将自己的官位仅仅看作是一份为百姓谋福祉的工作,而不是将其视为权力的延伸,从而滋生出贪污**和滥用职权的行为。

思想的转变至关重要,必须尽快将其提上日程。

如今的大唐,表面上看似繁荣昌盛,但实际上,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民众的思想依旧被传统的观念所禁锢,难以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

他们习惯于遵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和传统,对于新事物、新思想往往持保守和排斥的态度。

李承乾望着那些在田间无忧无虑奔跑嬉戏的孩子们,心中不禁涌起希望。

他明白,这一代人的思想或许已经根深蒂固,难以轻易改变。

但是,孩子们是大唐的未来和希望。

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那么下一代、下下代的大唐子民将会拥有更加开放进步的思维方式,从而推动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们将不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为大唐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