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202章 造不出蒸汽机,先搞燧发枪

最早的燧发枪,出现在16世纪初的德国。

有一位钟表匠突然产生了奇思妙想。

他觉得,能否想利用金属和燧石摩擦能够产生火花的原理,进而顺势点燃火枪弹膛里的火药呢?

抱着这种想法,经过多次的尝试,这个钟表匠最终研制出了一种燧石簧轮打火机构,研制出了转轮枪机,也被称为轮燧枪。

这种枪装完火药和弹头后,先给动枪身侧边的簧轮上发条,再扣动扳机,扳机释放簧片使得齿盘飞速转动,齿盘转动摩擦旁边点火石,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火花顺着传火口点燃发射药完成一次击发。

虽然点火方式与之前的火绳枪有了变化,但在填弹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子弹也和火绳枪类似,运用铅丸对敌人造成巨大伤害。

与火绳枪相比。

这种轮燧枪的优点在于他更加安全可靠,不用像火绳枪那样小心翼翼。

同时,由于是采用燧石点火的方式,哪怕在阴雨天气或是潮湿环境中也能进行有效的击发,算是弥补了火绳枪这种对环境和天气要求苛刻的缺陷。

并且这种枪械还能进行单手操作,这极大的提升了便携性的同时,就算骑在马背上也可以进行射击。

然而,虽然说这种新式的击发机构在当时很有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其击发后上发条困难,机构设计很复杂,可靠性不佳等种种原因,没有普及开来更没有取代火绳枪。

一直到了16世纪中期,法国人发明了一种用击锤燧石击打火镰产生火花击发枪弹的燧发枪。

这种燧发枪与之前的轮燧枪原理上类似,都是利用了燧石来产生火花。

不同的是,这种结构更加出色,击锤回转机构比簧轮回转机构要简单可靠一些,制作成本也更低廉。

最终燧发枪完美胜出,取代了部分火绳枪和轮燧枪。

这种燧发枪比起之前,无论是火门枪也好,还是火绳枪也好,都是巨大的进步。

首先就是安全可靠,不用再担心什么炸膛啊,发射失效这样的问题。

同时他的装置简单坚固,造价低,维修也很方便,就算是恶劣环境中也能使用。

燧发枪的击发成功率基本上保持在85%以上。

或许对于现代来说,这种是什么垃圾枪都不知道,竟然只有85%的击发成功率。

可在当时,这已经算得上了不起的进步。

比起大明现在用的火绳枪与火门枪,更是能称得上降维式打击。

毕竟,一两分钟才能发射一次的枪械,怎么碰瓷熟练掌握下能达到每分钟2到3发的燧发枪呢。

哪怕精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差,但没人会关心这种问题了。

造价低廉便宜又很好上手,大规模搞就行了。

几次轮射下来,哪怕准度再差也得死一大片。

更何况,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在100米左右,极限射程可达400米。

不过那种情况下,早就没什么太大的杀伤力了,而且子弹偏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

即使这样,燧发枪依旧能完美的取代火门枪与火神枪。

而且,在燧发枪被发明出来后,200年内的时间里,枪械都没有再发生大革新。

一直到了十九世纪前叶这个时间点。

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雷酸汞的出现后,才对枪械的革新产生了新一轮的冲击。

这个倒可以暂时按下不表。

不管是朱元璋时代还是朱棣时代,想要完成初步的工业革命,哪怕有姜饼和后世数百年知识的帮助下,也需要数年乃至十年左右的时间。

在此之前说这个毫无意义。

倒不如老老实实的先制作并装备一批燧发枪再说。

等工业革命结束之后,发展出近现代的枪械来,燧发枪也就可以淘汰了。

当理论上说,就算只是装备了燧发枪的大明军队,在当时的环境下,已经算得上降维打击了。

这对战略战术上而言都是一次不小的革新。

在枪械正式跟随着战争出现之前。

打仗讲究的是排兵布阵,奇袭先登。

比的是谁家军队的训练素养高,伙食良好,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将领勇猛等等。

可在枪械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

你就算装备再好,士兵再勇猛,可我都不跟你近身打你有毛用啊。

直接摆出线性队列来,每一个士兵肩对肩排排站好,搞上这么十几排几十排,最前方的士兵放射结束后立马半蹲下换弹,交给后排士兵进行射击。

刚好一杆燧发枪每分钟能发射2到3次,在换弹的间隙间,后排的兄弟弥补了火力空隙这一缺点。

就问在平原地区,谁能扛得住这么一波扫射啊?

前方的人都还没到跟前就死了,军队战损达到一定的程度,整个队伍自己也就溃散了,甚至都不用全部杀死。

而要是处在山地或是守城状态,燧发枪的作用简直发挥到了极致,轻而易举就能击杀对面,隐蔽性或许不如弓箭,但在简便和易上手这两个反面,简直就是完虐。

并且,这种燧发枪甚至还能上刺刀,子弹打完了,或者敌人近身的时候,立马转换成白刃战。

退可攻进可守,只要普及并且得到良好训练,对十四十五世纪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弱点还是有,这种枪仿制比较简单,如果面对大规模骑兵的冲杀,由于射速问题,也很容易被打散阵营,到时候威力就大大减弱了。

可和他的优点比起来,完全就不值一提。

当朱元璋和朱棣听完了姜饼的讲述,内心直接大受震撼。

他们已经畅想着倘若大明的军队尽数装备了刺刀式燧发枪,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啊。

没毛病。

蒸汽机我暂时搞不出来,先弄燧发枪总行了吧。

这种没太大技术含量的东西,只要把图纸和方法交给了工匠们,仿制出来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并且,姜饼想了想,为了让制造的速度再提高几个档次,甚至还超前提出了流水线生产方式。

在给老朱一家科普完了流水线的运作后,二人更是惊为天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