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44章 团结一部分,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

众人先是一愣,觉得这算个什么方法。

可随着对这句话的不断咀嚼,猛然间觉得,这是什么人间真理啊!

“先生总结的话,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宛如醍醐灌顶般!”

朱高炽忍不住赞叹。

“我可不敢居功。”姜饼摆了摆手,笑道:“这是我那个时代,一位伟人说的话。”

朱元璋发现,当姜饼提到那位伟人时,眼中满是推崇与尊敬,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对方有如此神色,虽然心中十分好奇,但没有过分纠结,而是问道:

“具体应该怎么实施?”

“伟人还说过这么一句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统一战线,即使争取不过来,也尽量不让它成为阻碍力量。

这场关于科技的变法,必然会触动儒生、官员和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是在所难免的。

但大明能识文断字的人数不过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到十五。

这些人当中,能做官的又不过百分之三四十。

和这些人相比,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众,就是你们应该拉拢团结的对象。

就如我刚才说的,先让国民们开了智。

朝廷的政令传达到地方上,就不会被官绅阶级曲解了意思,蒙蔽住百姓。

只要让大伙都知道了国家要干的大事都是能惠及众人的,激发国民的热情,那么那群不识天命,打算逆着历史洪流而行的儒生们,终究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淹没的。”

“说得好!”

朱元璋神情激动:

“咱当年造反的时候,不就是借助了群众的力量吗,当时百姓苦暴元久矣,咱才会势如破竹的攻占一座又一座城池,最终打下这偌大的江山!”

朱标也是道:

“这与唐太宗常常挂在嘴边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以载舟,亦能覆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姜饼又道:

“此外,哪怕是这群儒生、各地官僚士绅,也并非就是那么的团结一心。

这些人读一辈子的圣贤书,难道真的是那么推崇孔孟之道吗?’”

“这自然也不是。”朱高炽笑了笑。

“识文读书,科举考试,耗费大半生的时光,不就是为了捞个官做做吗。”

他一语点破这些读书人心中的所想。

“对咯!”姜饼也笑了。

“读书人之所以读书,百分之**十都是为了当官。

既然这样,这群儒生也能分而划之。

那些想做官的,就看他们愿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潮。

愿意革新的,那你这个官自然能顺顺利利的做下去。

至于守旧的,虽然不至于立马就将他的乌纱帽给摘了,但升迁是别想了,但凡他犯个什么事,就能找个由头直接贬谪了去。

这就叫,团结一部分,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

“不错不错!”

朱家众人都抚掌而笑。

“先生说的,真是甚合我心呐!”

像朱元璋、朱棣这样的泼才,本来就对这些读书人没什么好感,听了姜饼的方法后,心中已经盘算着回去要如何收拾这群家伙了。

至于朱标、朱高炽这类被认为是尊重文人的人,听完后也是拍手叫好。

尊重只是他们的谎言,只要阻挡了国家前进的道路,迎接他们的只有大棒和铡刀。

“此外,你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新党人士,不然把守旧的人都贬值了,国家到时候连办事的人都找不到,那反而麻烦。”

姜饼接着道:

“当然了,从头培养肯定是不行。

所需的时间未免太久了些,我觉得你们应该等不了。

只能是从现有的那些未参加科举的人里面,挑选出愿意接受新潮思想的人,让他们直接从头开始学习。

此后的科举,四书五经所占据的比率就可以逐步下调。

那些学了新思想之人的考试内容,一开始也不必太难。

至少先选拔一部分人才用着,慢慢的革新。

部分学习了新潮思想却没有考中的人,也可以下放到各省州县当中去,为朝廷培养新学思想。

从蒙学开始,只会教四书五经的老顽固就可以逐步取缔了。

改为学习新潮思想的人担任老师。

如此反复,五年内有成效、十年内彻底革新。

再之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开智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见识过新学的好处后,就不会再有人去怀念当年只考四书五经的年代了。”

“妙!妙!妙啊!”

姜饼说完,朱元璋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诚如先生所言一般,简直就是一环扣一环,此可为我大明国策!”

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姜饼摆了摆手:“老爷子过誉了。

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给你们一些启发罢了。

具体要如何实施,还需要你们回去后因地制宜的考虑出个万全之策才行。”

朱元璋却道:

“先生不必过谦,就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那也得有站的位置才行啊!”

“是啊,是啊!”

众人附和着老朱的话,气氛无比的和谐。

“好了,先生说了这么多,咱心中多少也是有谱了。

早就迫不及待的想回去大干一场,就不继续留在这了。”

看着一边撸着袖子,一边神采飞扬说着话的朱元璋,姜饼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我要说的基本上就是这么多。

后面要是想起什么来了,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什么困难,可以再过来一起讨论讨论。”

“先生就算不说,咱也会不请自来的!”

朱元璋这句话又让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姜饼也笑了。

就这么,朱元璋带着朱标、马皇后和朱雄英一起离开。

小家伙原本是舍不得走的,但已经来这里待了快一个月,就算再严重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

老朱知道大孙子就是舍不得电视,但作为大明未来储君,怎么能沉迷于外物呢。

不管他如何不舍,还是被带回去了。

他一走,马皇后自然也没有了留下的理由,也就跟着回了大明。

朱棣一家也准备离开。

但到了朱瞻基这,他却表示自己想在姜先生这里休养一下身子,顺便再和他学习学习一些新东西。

朱棣转念一想,觉得如此也好,便留下朱瞻基后,带着其他人回去了。

现在就只剩下无处可去的崇祯和王承恩,以及借口养病,实则是对这一切好奇无比的朱瞻基,一时间显得冷清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