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41章 现代财政收入震惊众人,朱棣也想建立日不落

“先生,咱能不能问一下,你所处的时代,不收田赋了,那一年的税收有多少啊?”朱元璋说完,众人的脸上都是一副好奇的模样。

取消田赋?

遍观史册,哪怕是号称开元盛世的大唐,也没听说过连农税都不收了啊。

所有人又是期待,又是好奇。

到底税收要到什么程度,才能豪横的将田赋给取消掉。

“自然可以。”姜饼咧嘴一笑,心中颇为自豪。

他拿出手机查阅了一下去年的财政收入后,说道:

“就拿去年来说,我们国家的收入高达21万亿!”

“多少!”

听到这个数字,朱元璋不可置信的叫出声来。

“21万亿两?那得是多少银子啊!”

老朱家众人听到这个数字后,都是两眼一花,仿佛无尽的金山银山摆在眼前一样。

“不是21万亿两,是21万亿。”姜饼纠正道:“我们那会儿早就不用白银了,是另外一种货币计算规则。”

话是这么说,但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心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浓郁的落差感。

他们一年的税收连一亿两白银的宋朝都不如,人家都已经在亿前面还跟了个万字了,这是何等的差距啊!

为了让众人更直观的对比,姜饼特意查阅了一下后,说道:

“好了,刚刚我大致看了一下换算规则。

如果按照洪武两千万两的税收来看,换算成我们那个时代的钱,大约不到400亿。”

……

好消息,数字变大了。

坏消息,期间的差距也更大了。

在姜饼没有换算之前,众人心中或许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哪怕大明比不上姜先生的那个时代,但应该也不会落后太多吧。

按照大明和宋朝的五倍差距来看。

最多也就是十几倍左右顶天了。

众人满怀期待。

可当这个数字**裸的摆在他们面前时,却让所有人的幻想破灭。

400比21万!

朱高炽很快就算了出来,这是五百多倍的差距啊!

换句话说,人家一年的收入,抵得上大明五百多年的税收。

可实际呢,众人现在都知道,大明就存在了276年。

合着你大明还倒欠人家两百多年啊。

这个结果让众人都有些接受不了。

尤其是朱元璋。

推翻暴元之前,他满心都想着自己要做一个圣君雄主,为百姓谋福,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可结果呢,随着姜饼的讲述,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好像有些不够格。

想让子孙日子好过一点吧,弄出了遗祸后世的藩王制度。

处心积虑搞了个宝钞,结果后面别人擦屁股都嫌硬。

这么想着,他好像有些失败。

可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能从一个放牛娃成为洪武大帝的人,心态可不是一般的好。

短暂的失神过后,他就调整了过来。

“以前做的不好那又怎么样?

咱现在遇到了姜先生,只要改过自新,大明的百姓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想到这,朱元璋恳切的道:

“姜先生,咱知道,想要让国家像你们一样,有这么高的财政收入,那是痴心妄想了。

但咱也想让大明的百姓都过上些好日子,希望您教教咱!”

摆了摆手,姜饼笑道:“老爷子不必这么严肃,咱们接着说便是。

我刚刚说的这些收入,恰恰就是来自于你们最看不起的商税。

当然,细分下来,包含了什么企业所得、个人所得等等,这里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后面你们回去后可以自己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朝的方案出来。”

众人听了,都是认真的点头。

姜饼接着道:

“其实你们作为统治阶级,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光是比我要更长远的。

之所以历朝历代都选择重农抑商。

除了担心国民们都去逐利后,荒废了农事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无非是觉得商品是不能不交换的,可又绝对不可以放下去不管,使重权移于豪强之手,出现尾大不掉甚至反制之势。

索性将许多重要的商品,例如盐铁等牢牢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本质上来讲,这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是每一个统治者都默认的事情。

但辩证的来看,这种思维却太过内倾化。

国家的发展追求平稳没有错,但思维内倾恰恰不利于稳定发展。

你们想想,即便不发展商业,可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土地兼并问题,阶级固化问题不依旧比比皆是吗?”

说到这,姜饼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忍不住开始思索,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尤其是崇祯,之所以亡国,不就是源于这些世家大族们牢牢的把控住了资源。

反而导致朝廷穷的叮当响,连军饷都发不起,士兵不引发哗变就算不错了,你还指望人家给你卖命吗?

看着众人脸上或多或少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样,姜饼觉得差不多了,又继续道:

“可能在你们那个时代,会认为商业是流通的,不创造实际价值。

但实际上,流通开阔了视野,让人们有了追求,这些走在前沿的人意识到了有更好的东西,自然就在心中埋下了进取开拓的种子!

说句题外话。

在洪武时期的西方,就已经处在文艺复兴时期了,正是因为他们的流通开阔了视野,到崇祯年间,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

随着商贸的进行,当初一个小小的岛国,也成为了横跨整个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先生,何谓日不落?”听到这,朱棣突然提了疑问。

姜饼解释道:“和你们传统的天圆地方认知不同。

我们所处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球,如果你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总有一天会回到原点。

这个球,又围着更大的太阳进行转动,在公转的同时,本身也发生自转。

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自转一天,就是一日。

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太阳东升西落的场景。

当时的那个国家,将本国的旗帜插遍了世界,哪怕在本国太阳已经落下了,但其它的领土上,太阳依旧升起。

这,就是所谓的日不落。”

居然是这样!

听完,朱棣的心中燃起了一道名叫征服的欲火。

他喜欢日不落这个名字。

一个小岛国都能成为日不落,大明为什么不行?

大明日不落帝国,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