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50章 高粱河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第50章 高粱河

作者:千年后的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4 23:26:35

李煜的反应让大小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于姜饼的话,他们可太认同了。

老朱家虽然是从元朝手中光复了江山,但也算是变相的为老赵家报仇雪耻了。

天然的,他们对于赵宋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看看!

你们没拿下的燕云十六州,我大明收回来了!

你们被周边异族欺负的要死,到了我大明,周围一个二个全部被揍的屁都不敢放一个!

只论这两点,除了赵大以外,老朱家都能自豪的表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至于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太宗皇帝赵二,那可是一向被人诟病的,不管是朱瞻基还是朱由检的心中,对此人都是颇为不耻的。

听到姜饼要和李煜聊聊这赵二的囧事,他们也来了兴趣。

“说起这赵光义啊,最被人提起的就是私德极差!”姜饼缓缓开口。

李煜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

“没错,他根本没有私德!”

 ̄へ ̄

笑了笑,姜饼接着道:

“民间一直对斧声烛影这件事情存在争议,不过嘛,认可的声音更大一些。

现在听后主你这么一分析嘛,基本上算是做实了赵二干的好事。

而且他那所谓的金匮之盟,也是在太平兴国六年才公布在世人眼中的。

这么多年才拿出来证实自己,确实有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了。

而在赵光义即位后,扫清权利障碍的过程中,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莫名其妙地死去,接着把理论上有可能接班的弟弟赵廷美逼死,这种做法更加坐实了他内心的阴险。”

说到这里,李煜忍不住了:“等等!姜先生您说赵匡胤的儿子们都被赵光义给杀了?可对于弟弟赵廷美又是为何要杀害呢?”

他表情错愕,虽然心中早就认定对方不是什么好人,可听到他的这种做法,还是忍不住有些唏嘘。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过是赵光义下的手。

但按阴谋论来看,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机缘巧合的事情,赵大的两个儿子不管是名义上还是法理上,都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可赵光义一当了皇帝,这两个侄子年纪轻轻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在铲除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存在。

至于赵廷美嘛,这可就有意思了。

当时赵二当时拿出金匮之盟想要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但按照盟约上的约定,他声称的兄终弟及的说法。

等他死了以后,皇位也要传给弟弟才对。

可你想想看,以赵光义的为人,他会信守承诺?”

李煜叹了口气:“原来如此,以我对此人的了解,都不用怀疑了,必然是不可能的。”

姜饼笑笑,继续道:

“是啊,赵廷美也是倒霉,本来都没有什么争权夺位之心,好端端的当个王爷就行了。

偏偏摊上这么一个人品极差,疑心奇重的哥哥,最后连命都没了。

咱们继续说回赵二。

赵光义本是书生一个,不懂军事,但好大喜功。

公元979年,哦,也就是原本你死后的第二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

扎心了老铁!

李煜愣了愣,继续听下去。

“攻破北汉后,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赵光义想借灭北汉余威,趁势拿下燕云十六州,完成统一大业。

可在兵马未歇,也没赏大军的情况下。上至各路将军,下至普通士卒,早就没有了战意,许多人规劝他见好就收得了,这辽国可不是那么轻易能打的。

偏偏赵二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赵大之所以威望那么高,不就是靠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江山吗。

自己如今当了皇帝,自然也可以!

于是不顾众人的阻拦,执意挑衅契丹,导致本来相安无事的两国彻底交恶。

公元979年5月,赵光义从太原出发,先后收复了易州和涿州,一直打到了高粱河。

高粱河战役之初宋朝军队频频报捷,赵二大喜认为胜利在望,便下令猛攻。

这时候,辽国战神耶律休哥从右翼迂回到宋军后方,耶律斜轸也从侧翼赶过来,形成包夹之势,大败宋军。

他在呼延赞等人的保护下连夜逃至涿州,而这时辽军又紧追而来,高粱河之战,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将士们争相逃命,溃不成军。

慌乱中,赵光义大腿中箭,疼痛难忍,已经联系不上其他将领,士兵们也找不到各自的上级。

无奈之下,近臣们找来一辆驴车,宋太宗坐着驴车一路颠簸南逃至宋境。”

说到这,姜饼停顿了一下,故作神秘的笑道:

“后世可是对此给了赵二一个相当响亮的称号啊!”

“哦?”

朱瞻基来了兴致,这明显不是什么光荣的事迹,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光荣的称号。

于是幸灾乐祸的问道:“先生,后人们怎么说的?”

“高粱河车神!”

这五个字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着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笑声。

尤其以李煜嘲笑的最厉害。

“哈哈哈哈!后人可太有才了,骑着驴车,腿上中箭,还能在辽军的追逐下一路逃回国内,这不是车神是什么,哈哈哈哈,说的太好了!”

任他们笑了一阵,姜饼继续讲道:

“宋的国际形象从此崩塌,一方面自己从此畏手畏脚,另一方面北方游牧民族不再忌惮中原上朝,金国开始弃宋奉辽。

他对于党项的策略也是失败的,在形势占优的情况下,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都没有踩准时机,轻视了对方,直接导致了后来西夏国的建立和壮大。

应该说,赵光义没有很好的完成赵匡胤的遗志,罔顾生产,急于外战求功,最终一败再败,没有为宋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处境。

而且由于打仗,百姓赋税负担繁重,开国初年就爆发了四川的王小波李顺起义。

怎么说呢,对赵二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就八个字。

无谋无略,祸害百姓!”

“好!说的好!”只要是涉及到贬低赵光义的,管他是什么,李煜高低要喝彩两句。

更别提这句话简直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