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85带着孩子上山下海混饭吃 > 第542章 平民百姓日子

第 542章 平民百姓日子

在岭南这边,大家说的“移代货”,其实就是二手货的意思。

以前物资短缺了,特别是内地,一件衣服能穿好久,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时候做件衣服可费劲了,除了钱和布匹票外,还需要自己做,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很珍惜自己的衣服,这样可以穿多好几年呢。

嗯,记忆中,在**十年代,好多人是买了布料后,拿回家自己做衣服的。

那时候,衣车——家用缝纫机可重要了,是结婚的三件套之一。

因为就得靠它制衣呢,所以那时有钱人家里都得有,价格还不便宜呢。

为了配合这个高大上的衣车(结婚聘礼),那时候基本上快结婚的姑娘们,几乎一个个都会使用缝纫机。

这状况,直至到了九十年代左右,改革开放了,东西一下子多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好起来。

社会发展,到处都在办制衣厂,厂里做出来的衣服又好看又便宜。

这跟自家费心费力做衣服比起来,买现成的成衣就方便太多了。

于是,慢慢地,家用缝纫机就没人用了,很快就从大家的生活里消失了,也退出了结婚三大件了。

嗯,基本上80年以后出生的女孩子,家里也很少有人会再要求她们学做衣服了。

当然这都是后来的事儿了。

话说回来,内地生活条件即使好过多了,但是衣服基本就是黑灰蓝绿色为主,连大红色都是办大喜事,过大节才得以看见,跟西方潮流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那时的人们,如果在路上看见有女孩穿上红衣服出街,他们就会取笑那女孩:“是不是要当新娘子啊~”

嘿,这样的风气,街上真的很少有人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而香江不同,它那边的衣服材料和款式都很时髦,跟西方风格更贴近,在一向追西方潮流的内地里特别受欢迎。

说到这里,也说一说,那时港货就是百姓口中代表高档的名词。

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香江人和内地的亲人终于能联系上了。

他们非常关心内地亲人的贫困生活,经常给内地的亲戚寄钱和寄东西。

只是香江的生活成本高,这些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所以寄回来的东西,除了钱和吃的,好多都是家里不用的二手货。

其中,最为代表的二手货就是衣服了。

他们那些寄回来的衣服,基本都是不穿了(不流行了)才寄给亲戚的。

但就算这样,这些从香江来的东西,大家还是特别喜欢,因为款式和质量确实比内地好太多,潮流领先了二十年。

那段时间,像蝙蝠衫,紧身衣,牛仔喇叭裤、健美裤这些款式,就这样一下子就流行起来了。

嗯,咳咳,据说,连海棉文胸也是这样流传回来的——

话说,贴身衣物居然都有二手货?

嘿,别说,那时真的有,而且不少呢~

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很多家庭里的女孩子,很不受重视,常年不得一两套新衣,尤其是那些育有好几个姑娘的人家,总是大的女儿穿完,等不合身了,才会留给下面的妹妹穿……

这就是所谓的一代传一代~

很经典的移代货名词……

嗯,这时不止衣物款式,那些迪斯科舞厅,交谊舞之类都传进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