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秦淮茹摸错门,能怪我? > 第174章 程治国真正的底牌

丰泽街道,

孙家大院。

孙明生一家六口,正在沉默的吃着晚饭。

进春时分,孙明生的媳妇和儿子就从南方回来了。

食不言寝不语,是孙家的规矩,所以虽然有一肚子话,但孙明生硬生生忍了下来。

好不容易熬过吃饭,一家人准备切个西瓜吃,孙明生连忙问孙秀丽:“直线导轨技术,程治国已经给你了?”

“嗯。”

孙秀丽应了一声,“前两天给的。”

“怎么没有交上去?”

“还没来得及。”

“……”

自己天天在家,怎么就来不及了?

孙明生眉头一挑:“你是怕程治国出事,想用这个当筹码,帮他挽回点局面?”

这话一出,

不止孙母,连孙父和孙明生的媳妇顾小芷也扭头看向孙秀丽。

孙秀丽神色有些尴尬,

她自然清楚家里人心里在想什么。

“没有,只是单纯的还没整理好,今晚正准备给你呢。”

顾小芷笑着问孙明生:“这个程治国,结婚了吗?”

“听说孩子快出生了。”

“那还真是可惜。”顾小芷满脸惋惜之色。

难得孙秀丽会关心那个男人,只是没想到缘分太浅。

孙父轻哼一声,孙母则暗暗松了口气。

她可是一直关注着自家儿子,对轧钢厂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多少知道一点。

先不说程治国结没结婚,单是那跳脱的脾气,就不太适合自家的闺女。

孙兆郢(孙父)估计也瞧不上眼。

“其实你根本用不着担心。”

孙明生笑着说道,“我猜测,程治国只是单纯的把技术交给你,并不是想着用直线导轨技术来给自己谋求后路,

更不是求你办事。”

“为什么?”孙秀丽下意识问道。

但问完就后悔了,

这不就等于变相的承认自己想帮程治国了吗?

果然,孙明生笑意盎然的盯了他一会儿。

“因为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

孙秀丽不明所以,六月份怎么了?

“我之前应该跟你讲过,农业部的人曾经邀请过程治国这件事。”

“嗯。”

这事孙秀丽也从厂里听到了。

“他们邀请程治国的原因嘛,就是程治国给农业部写了一份信,告诉他们一种新的耕种方式,并承诺使用该方式后,亩产能够达到1000斤。”

“这事虽然在农业部底层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但在高层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毕竟这事怎么听都有些天方夜谭,没受到该有的重视也是应该的。”

“但王福生主任不死心,去找了程治国,详细的询问了一番,又在京郊租了十亩地进行尝试。”

好在程治国所叙述的那一套理论中,施肥、打药、除虫等,都是年后进行的,要不然今年六月份是肯定等不到成果的。

顾小芷也被勾起了兴趣,好奇的问道:“实验成功了。”

孙明生笑着说道:“算不上成功,但亩产达到了六百斤。”

孙兆郢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六百斤,这算是不少了吧?”

“如今大部分小麦种植,亩产在三百斤左右。”

孙明生伸出两根手指头,“这一下,就翻了一倍。”

顾小芷倒抽了口凉气,

虽然她不懂种植,却也明白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整个华夏历史上,农业都在国民头等大事之列,

亩产三百斤,已经是历朝历代、数不胜数的人共同努力后能做到的极致了,

然而程治国以一人之力,颠覆了数千年的历史,颠覆了整个国家农业化的格局。

全国有多少亩地?

一年的粮食会增长多少?

会有多少人因此能多吃少一口饭?

又能挽救多少人被饿死的命运?

这其中的功德,大的吓人。

“要知道,王福生这群人,可不是专业的农民。

他们的知识理论或许很扎实,但实际的种植经验和农民是有本质差别的。”

孙明生继续说道。

顾小芷了然的点点头:“也就是说,亩产1000斤,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三倍!

“没错,经此一事,整个农业局直接就炸了。

周公亲自询问叮嘱,下达了全国效仿的命令。”

孙明生笑道,“王福生也从一个边缘性主任,一跃成了副部长,分管农村部,全权负责新型农耕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房间内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孙秀丽怔怔出神,

孙兆郢眉头紧锁,

孙母和顾小芷满脸震惊。

一个小小的轧钢厂副科长,凭一己之力,将一个边缘化的副省级,抬到了副部长的级别,

甚至惊动了最高领导层,

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海啸……

顾小芷突然就明白,为什么很少关注男人的孙秀丽,会突然对那个叫程治国的如此上心了,

毕竟现在,连她也好奇了起来。

“这才是程治国真正的底牌。”

“王福生是不允许任何人动程治国的,农业方面的改革,需要他来保驾护航。”

孙明生往上指了指,“上面的人也不会允许有人动程治国的,因为单是这一条,就足够证明,程治国根本无需偷任何人的技术。”

屋里的女人们或许想不到,

但孙明生和孙兆郢却很清楚,

程治国最大的贡献,绝不是让更多的人吃得上饭、不至于被饿死,

而是国防!

世界大战刚息,

小地区的摩擦层出不穷,

华夏百年疮痍,百姓吃饭都是问题,屯粮变得异常困难。

但是新农耕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窘迫局面。

国家可以大量的囤积粮食,为随时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十年内要是没有战况还好,

要是有,程治国绝对有着不世之功,浑身金光,谁动谁倒霉。

李太量也就是不知道这件事,

要是知道的话,他怕是连轧钢厂的大门都不敢进。

“这也是你为什么要站在程治国那边的原因?”孙兆郢突然问道。

孙明生愣了一下,

随后脸色微变。

孙兆郢冷哼一声:“程治国有泼天的本事,所以能做孙猴子,但于全国的百姓而言,他是齐天大圣,

于在朝为官的我们而言,他就是弼马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