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开局:我媳妇188会太极 > 第164章 发展房地产

“杨庆写的?”

区长还是难以置信。

“他才学习多久?”

王姨说道:“三个月左右,不超过四个月。”

“三个月就能学成这样?”

让人不敢相信。

那真是一个天才啊。

区长再次拿起了三个文件,仔细的看了起来。

都写的条理清晰。

“他想干什么?”

这才是他在意的,他怕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首先他想到的就是杨庆的身份问题。

“区长,你的关注点,是不是有点偏?”

“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人才,我们是不是要给他一个可以发挥能力的舞台?”

“还想干什么?他能干什么?你不会认为他想搞什么破坏吧?”

区长摇摇头。

“我不是说他,而是,你难道不知道,最近他接触了很多资本家。”

“那什么徐良才,徐慧珍,陈雪茹………”

“听说他们之间来往还比较紧密。”

“陈雪茹更是和徐良才这个投日分子交往密切。”

“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的打击很大,底下对我们质疑的声音很大。”

“我认为我们还是小心点为好。”

“不能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

王姨却不这样认为。

“那你什么意思,这个农技站的事情,你认不认?”

(我国农技技术大面积推广是在七十年代开始的。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面积使用,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关于农技站这个概念,区长是认可的,甚至他还认为这个概念在当前还非常值得推广。

“农技站可以试行,但是不能交给杨庆。”

“就以陈教授为主吧。”

“我们尽量减少他的存在。”

“这不但是为了我们好,也是为了他好。”

“关于资本家的事情,我们还是要慎重的。”

“更不要说让他们进入我们的队伍了。”

王主任虽然觉得这样亏待了杨庆,但是区长说的也有道理。

在大是大非上,她还是需要慎重的。

“那我们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

区长在办公室没来回踱步,最后想了一个办法。

“那就再给陈红升一级。”

王主任又问道。

“那农技站,让陈红参与吗?”

区长摇摇头。

“让她安心为驯养中心工作吧,农技站的事情,我去找农业部谈谈。”

“让他们找个人过来。”

“以陈学森为主导。”

“陈红挂一个顾问的头衔吧。”

王主任觉得这样处理也可以。

陈红参加农技展就是为了提高杨庆的影响力。

虽然只落了一个顾问的头衔,也算达到了一定的目的。

杨庆在知道后,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他要得是功,不是名。

只要上面的人记得他这个功就行。

陈红两口子没有意见,但是街道办的其他人意见可就大。

“主任,凭什么?轮也轮到我们了吧。”

“就是,既然是我们街道的企业,凭什么不让我们参加?”

实在是这里面的好处太多了。

驯养中心挣钱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

陈红的工资更是达到了街道办顶峰。

谁不喜欢钱和权啊?

现在想抱个好猫,都要找陈红走关系。

现在陈红又提出了一个农技站,这谁不热心啊。

最少家庭农场,驯养中心都开始挣钱了。

王主任不怒自威,抬手打断了众人的愤愤不平。

“好了,这是区里的决定,而且农技站,一听就知道干什么的了,人家农业部加入进来也合情合理。”

“你们眼馋,可以理解,但是这是人家陈红提出来的,而且人家都只是得了一个顾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又有人站了出来。

“主任,既然陈红去农技站做了顾问,那驯养中心的位子,她是不是要让出来。”

王主任瞪了那人一眼。

“想什么美事儿的?”

“那是人家陈红辛苦建立的,你凭什去摘桃子?”

“怎么的,别人吃苦,你吃肉啊?”

“谁要是有想法,自己出策划出项目,只要我们街道和区里审核通过了,可以把项目交给提出人。”

“如果想着,有事儿别人上,好处自己拿,那就休了这个心思。”

“我还没有瞎。”

“好了散会。”

陈红的再一次成功,让很多人的心思也活跃了起来。

以前他们是死办公,现在他们想着的却是,怎么创收。

当然创收的时候,他们也挣点钱。

陈红回去了后,问杨庆。

“老公,你说我们街道,还能做什么?”

杨庆扭头看向她。

“怎么,有人向问计了?”

陈红点点头。

“有一个好姐妹,也想自己努力努力。”

随后她希冀的看向杨庆。

杨庆脑子里,还真有东西。

“你看二大爷因为刘光齐结婚的事情,四处找房子。”

“这说明什么?”

“说明随着新生代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承载能力,开始变得乏力。”

“那怎办?”

陈红的脑子很活泼。

“那就建房子呗。”

杨庆点点头。

“对了。”

“如果你们敢截留下租金,就可以利用这些钱建造新的房屋。”

“楼房需要钢筋,咱们建不起,但是平房,咱们总建得起吧?”

“我听说街道现在还有很多空地。”

陈红又犹豫了。

“这行吗?这些租金有的要交给房主,有的要交给区里,街道能够留下的有限。”

杨庆又道。

“驯养中心是不是开始挣钱了?”

“农技站是不是前景也不错,家庭农场,是不是明年也要挣钱了?”

“这些钱,都是需要街道的,加上那些房主的租金,可以一年一付吗。”

“这些钱,街道可以拿出一部分出来用来建房。”

“而街道建的房子是属于街道的,租金当然也属于街道的。”

“这等于又给街道开了一条挣钱的路子。”

“等到街道没有空地了,街道还可以去区里申请其他空地,修建房子。”

“租金用来修房子,然后房子又可以收租金,慢慢的街道会变的越来越有钱。”

“等到钱足够多的时候,街道还可以修建高楼大厦。”

“听说外国人都能修几十层的楼房了。”

“咱们街道要是修出来几栋这样的房子,那租金还不收到手软。”

“如果怕成本回收的太慢。”

“你们还可以推出长租合同吗?比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

“方法总比困难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