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宋,我反了 > 第309章 灾年1

穿宋,我反了 第309章 灾年1

作者:彩色键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6:03

成都城外,有一处封锁起来的试炮基地。

从永平二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

这五年的时间里,成百上千的炮弹在此处炸响,远处的空地,已经是满目疮痍,全是炮弹炸出的凹陷地面。

长此以往的试炮,是为了得到更高射程,更大威力的火炮,类似于后世的实验。

今日的叶凡,未有身着黄袍,而是穿着一席白色长衫,在胡文清和陈忠的领路下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都作院最新制造出来的火炮。

火炮大多的部分由铁制成,重量高达八百斤。

这样的重物,运输起来较为麻烦费力。

所以在古代战争中,火炮相比于复杂多变的沙场厮杀,更利于守城和水战,还有海战。

“打一炮。”叶凡看着面前的火炮,开口吩咐。

“是,陛下。”

火炮一左一右,是两名着甲的乾军炮兵,拱手齐声应下之后,便轻车熟路地操作火炮。

没多久,轰隆一声巨响传出,炮弹迅速离开炮孔,紧接着又是轰隆一声巨响,三里之外的一处地面因为炮弹的爆炸,产生了一个凹陷进去的洞。

叶凡一左一右,是都作院的院长陈忠,和工部尚书胡文清,两人下意识扭头看了眼叶凡,想要看叶凡是否满意。

说实在的,对于三里射程的火炮,陈忠是骄傲的,因为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制造出来的火炮能打这么远。

当然了,陈忠并不认为这全部是自己的功劳。

如果没有叶凡提供火炮改造的图纸,他也不可能制造出射程高达三里的火炮。

这样的火炮,如果放在了将来的战场上,一定能给敌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但令陈忠没想到的是,叶凡的神情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好似三里的射程早在意料之中,或者说这三里射程还不能让叶凡满意。

“就这样吧,开始量产,入秋之前,朕要看到至少两百门这样的火炮。”

听叶凡这么说,陈忠这才放下了心,连忙应下:“微臣领命。”

五年的时间,都作院其实并没有制造太多的火炮,更多的只是再革新,制造出来的也都是一些试验品。

如今差不多了,也就该量产了。

可能是三里的射程足够让叶凡满意,也可能是征战在即,没时间继续革新。

离开了试炮基地,叶凡坐上了一辆豪华的马车,马车内除了叶凡还有胡文清,而马车外面,是十几个太监和十几个宫女。

当然了,还有上百个皇家侍卫军。

“战船造的怎么样了?”马车内,叶凡开口问胡文清。

“目前大船造了五十多艘,小船造了百艘。”

胡文清回答。

而胡文清所说的大船可容纳千人,小船也能容纳三四百人。

当然了,称之为战船并不恰当,应该要称为战舰。

“继续造,入秋之前,朕要看到大船一百艘,小船两百艘。”

“微臣领命。”胡文清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只是经费可能有些不足,关键都作院制作火炮也要花费不少金银。”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国库是个什么情况,作为天子,叶凡自己也清楚。

开国的这些年,大乾一直都在扩充兵力,而养兵要的就是钱。

黑龙军八万,镇北军六万,川军四万,侍卫军四万,就只说这四个正规军,大乾的兵力就已经多达二十二万。

这样的庞大兵力,花的钱不可谓不多。

最主要的是,叶凡实行的是精兵计划,甲胄马匹都是精良,花的钱也就更多了。

现如今最为乐观的就是粮草,川蜀平原物产丰盛,加上叶凡对农业的重视,这几年屯粮不可谓不多。

而有时候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如果连吃的都没有,那等不到上战场士兵估计都饿死了。

“继续制造,能造多少是多少。”叶凡说道。

“微臣领命。”胡文清应下。

这一刻,叶凡实在有些怀念抢劫的日子了。

比起占领这小小的西南慢慢发展,直接去抢似乎来得更快更纯粹。

也难怪,女真人为何那么喜欢抢劫大宋。

永平六年,四月初夏。

福建路,建州,建阳县,麻沙镇。

一个普通的住户小院内,是五十多人聚集在此,这些人穿着普通,甚至可以说是粗布麻衣,带有补丁,但此时的他们都面带笑意,因为要发月钱了。

“李四福,二百二十一文,这是你的,自己数数,多不用退,少一文就来找我补。”

一张木桌旁,坐着一名长相普通,但身体看着有些强壮的青年,青年名唤范汝为,今年二十有五。

他看着桌上册子的名单,说着将一袋铜钱递给面前被称为李四福的青年。

李四福双手接过钱袋,满脸的笑容。看其穿着,也是贫苦之人,这两百二十一文对于他来说真是不少了。

更何况福建路这两年是天灾之年,百姓们吃饱饭都有些难。

“范大哥说的哪里话,如果没有范大哥,如此灾年,我们可能一文钱都挣不了,连吃饭都成问题。别说范大哥不会少发一文钱,就算少发了,我也是真心感谢范大哥能带着我一起挣钱。”

李四福语气诚恳,他是真的很感激范汝为。

如果没有范汝为这个贩卖私盐的生意,他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没有夸张,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福建路山高地少,加上这几年粮食收成太差,多地已经闹起了饥荒,每天都有人饿死。

当然了,这也跟这几年的战乱有很大关系。

北方人大量南迁,南迁的北方人自然也有有钱人,世家贵族之类的。

这些有钱的世家贵族来到了南方,第一件事肯定是买地购房,也就是垄断土地。

世家贵族垄断土地之后,受苦受难的便只能是农民。

是为土地兼并,这是封建制度的一大顽疾。

简单来说,世家贵族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自卑劣手段,尤其是在灾年,世家贵族强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

何谓佃农,就是自己没有土地,只能租种世家贵族的土地,这种人就叫佃农。

租地种粮食,如果是灾年,估计连租金都交不起,更别说吃饭了。所以才会有人吃不起饭,才有人忍饥挨饿。

而拥有土地的世家贵族,还有官僚,被称为地主。

小院里的这五十多人,包括范汝为,基本上全是没有了土地的农民,生活过得艰苦。

“行了,拿着钱快回去吧。我听说你儿子前些天生病了,有钱了快带他去看郎中。”

范汝为对于这些感激的话早就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什么。

但能够带着大家一起挣钱,他也非常乐意,毕竟都是一群穷苦农民,他也是一个穷苦农民,对大家的遭遇感同身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