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宋,我反了 > 第54章 北宋末年那些事4

穿宋,我反了 第54章 北宋末年那些事4

作者:彩色键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6:03

靖康元年正月初六。

宋钦宗将主逃派白时中降职罢免,升李邦彦为少宰,张邦昌为太宰。

李纲开始部署汴梁城守卫,东西南北四门各驻扎两万守城禁军。

城墙上架起了弩床,放置震天雷,花石纲等一切用于守城的东西。

与此同时,黄河边上,三万金兵和一万常胜军用小船陆续过了河,自正月初二那天开始,足足用了四天的时间。

看着这一幕和平渡河的场景,三十二岁的完颜宗望不由感叹:“宋军若是有千余士卒把守此河,我军岂会如此轻易渡河,宋朝无人矣。”

完颜宗望命弟弟完颜宗弼率三万金兵把守黄河北岸,以做接应,以防自己被断了后路,自己则率领过河的三万金兵和一万常胜军继续南下。

在郭药师的带路下,金军正月初七便看到了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最繁华的城池:汴梁城。

从条件艰苦的白山黑水中出来的女真人,当他们看到汴梁城的繁华之后,更加坚定了将汴梁城打下来的决心。

之前去金营告知宋钦宗登基的宋朝使臣李邺也回到了汴梁,也不知道他被金军收买了,还是太怕金军。

开始在汴梁城内危言耸听:“金军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若泰山,zhong国如累卵。”

李邺官拜给事中,也因为这段话被人们称为“六【如】给事”。

至此,主和派开始跳出来了。

至此,为宋钦宗后来在主战跟主和间再三犹豫打好了地基。

(要我说小人物为什么能改变历史,这李邺但凡不这样夸张的形容金军,宋钦宗可能就会少一些主和的念头,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靖康之耻。什么是大人物,什么是小人物我其实不知道怎么分,但这李邺就是个七品芝麻官。)

正月初八。

因为李邺的话,以李邦彦,张邦昌为首的主和派当天向宋钦宗进言:“官家,女真凶猛,不可敌也,当议和。”

宋钦宗之前就听到李邺说的六如,加上最近总是噩梦缠身,想都没想,直接派出使臣前去金营议和。

完颜宗望见到前来议和的宋朝使臣,一时间有些懵。

自己还没动手,对方就开始前来议和了,完颜宗望不同意议和,他想要自己攻入汴梁,到时候汴梁的全部就都是自己的了。

于是完颜宗望不理会宋朝的使臣,直接将其赶走。

当夜,金军十几艘船,船上约有千余士兵,自汴河而下,欲对汴梁西水门进行火攻。

李纲站在城墙上,亲自指挥战斗。

敌船接近西水门,李纲命令守卒抛出钩索,限制船只行动,以此同时,让士卒们用花石纲居高临下砸向船只。

船只损坏沉入河中,攻城失败,此战金军损失两百多人。

经此战役,完颜宗望发现汴梁城不好攻破,主和也不是不行,只要宋朝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心里虽然这样打算,完颜宗望还是想自己打下汴梁城。

议和为辅,伺机攻城为主。

翌日,正月初九。

议和的金使进入汴梁城,但进城议和的金使只对宋钦宗说了一句话:“可以议和,条件得你们自己去跟我家殿下谈。”

金使盛气凌人,完全不将宋钦宗放在眼里。

宋钦宗哪里管那么多,听到金军同意议和,大喜过望,等金使走了之后,立即委派李卓前去金营。

李卓一听宋钦宗派自己去金营,双腿连忙打颤。

“陛,陛下,臣恐不能将此事做好。”

李纲这时也走出来说:“陛下,此次议和我朝不得示弱,派李卓前去确实不适合,臣愿去金营议和,望陛下许可。”

宋钦宗一想,李纲极力主战,恐在议和的过程中惹怒金军,便驳回,依旧要让李卓前去议和。

皇命难为,李纲也只得无奈,李卓更是无奈。

是日午时,李卓便去了金营。

刚刚走进完颜宗望的帅帐,连完颜宗望的样子都没看清,直接跪下行大礼。

众金国将微微一愣,随后大笑出声。

李卓不理会这些嘲笑的声音,继续叩首问安,最后膝跪而行,至帅帐中央,才缓缓抬头望向上首的完颜宗望。

“你是宋使?”完颜宗望明知故问,目的就是嘲笑宋朝。

“是,是,是的。”跪在地上的李卓连忙点头。

完颜宗望又道:“你朝陛下想如何谈?”

李卓这时已经害怕得语无伦次,话都说不清楚。

完颜宗翰见状,懒得在与李卓废话,直接提条件:“若想让我军退兵,你朝得赔付黄金五百万锭,银五千万锭,表缎百万匹,牛马各万匹。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还得派出你朝的亲王宰相作为人质,可否?”(这是什么概念,就说金子和银子,要是用最大的货车运送,至少得五十辆货车才能运完。)

李卓不敢说一个不字,连忙点头。

李卓今日的种种弱势表现,让金军更加瞧不起宋朝,也坚定了金朝灭宋的决心。

与此同时,一个时辰前完颜宗望下令攻城的两万金军。各分一万攻打汴梁的通天景阳两门。

这场不小的攻城战才过去不到一个时辰,镇守通天门的名将何灌便战死,享年六十二岁。

皇宫大殿中,从通天门跑回来报信的将领向宋钦宗禀道:“陛下,何将军战死,通天门眼看就要守不住了。”

“什么?”宋钦宗大惊,怒斥李纲,“李纲,你可说汴梁城能守的。”

李纲不管宋钦宗的呵斥,带着三千手持弓弩的禁卫军奔赴通天门。

一刻钟的时间,李纲带兵赶到了通天门,城墙之上已经出现金兵的身影,守城士兵依旧拼命守卫,而金兵依旧顺着云梯往上爬。

李纲立即领三千弓箭手上城墙,看见陆续爬云梯的金兵,李纲大喊:“放箭,不必节省箭矢。”

一刻钟的时间,金军遭受箭矢的猛烈打击,只得选择撤军,通天门最终得守。

通天景阳两门,宋军和金军都损失好几千人。

也就在李纲守住通天门的时候,李卓回到了皇宫大殿,将完颜宗望的苛刻条件说给了宋钦宗和所有大臣听。

众主和派一听可以谈,想都没想就劝宋钦宗同意完颜宗望的条件。

这时又有一个报信的将领走进了大殿,禀道:“陛下,汴梁让李大人守住了,金军退兵了。”

宋钦宗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宰相张邦昌见势不妙,上前拱手进言:“陛下,如今能议和再好不过。毕竟汴梁守住了一次,也不一定守住第二次。”

宋钦宗听张邦昌这么一说,觉得非常有道理,逐渐有了接受金军条件的想法。

这时,大殿门外,李纲快步走来。

才到门前,就被守门的内侍拦住了。

李纲还想冲进去,却因为是个文官,没有武艺,被四名内侍死死拦住。

“李大人,还请不要为难,圣上说了,此时不想见你。”

李纲心中疑惑,自己才打了胜仗回来,不明白宋钦宗为什么这样对自己,只得无奈转身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