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宋,我反了 > 第56章 北宋末年那些事6

穿宋,我反了 第56章 北宋末年那些事6

作者:彩色键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0:06:03

靖康元年,一月二十八。

姚平仲的父亲,姚古,率两万西军前来。

种氏和姚氏都是山西将门大族,姚古担心功劳全被种师道抢去,便让自己儿子姚平仲向宋钦宗进言。

“陛下,种师道迟迟不出兵,将士们皆摩拳擦掌,军心所向,此时出兵,定能重创金军,救回康王,拿回赔款,抢回割地诏书。陛下,此乃一举四得啊。”

宋钦宗被姚平仲说动,而这一切李纲和种师道并不知晓。

正在李纲和种师道查探金军情况,以求万全之策时。

宋钦宗下了密旨,命姚平仲,杨可胜,各率领三万士卒做劫营的准备。

以此同时,宋钦宗招募城中神棍,意图算出一个出兵劫营的黄道吉日。

还真有一个神棍算出了出兵的黄道吉日:二月初一。

这一天下午,内城封丘门,摆上了宋钦宗的玉座儿,可谓大张旗鼓。

宋钦宗坐在玉座儿上,等今晚姚平仲和杨可胜凯旋而归,宋钦宗便可接受完颜宗望的跪拜礼。

如此明目张胆的宣称劫营,被金军藏在汴梁城里的密探知晓。

金国密探连忙回到金营,将此事告知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得知此事之后,心中疑惑:亲王宰相还在我手中,宋朝为何还敢发兵偷袭,莫非这亲王是假的?

如今宋朝军队即将偷袭,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完颜宗望立即部署,让所有士卒藏在营地周围,静待宋军偷袭。

夜晚。

在金军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宋军大败。

杨可胜被生擒,翌日被砍了头。

姚平仲发现战败,畏罪潜逃。

与此同时,右相府,准备解衣入眠的李纲临危受命,再次穿上衣服,带着两万禁卫军前去救援被埋伏的夜袭军。

禁卫军拥有神臂弓,成功救援几万溃兵。

一夜乱战,直至天蒙蒙亮,一切才安静下来。

完颜宗望帅帐中,康王赵构和宰相张邦昌被押了进来。

张邦昌知道劫营失败,见到完颜宗望时,双腿打颤,害怕到极点。

就连之前慷慨进言,不畏生死的康王赵构,也产生了恐惧。

这也是他进入金营中,第一次感到害怕。

昨晚的惨败,金军的凶猛,他历历在目,也为他后来性格的改变打下了基础。

有的人,确实是能一夜之间得到改变的。

完颜宗望见宰相害怕得全身颤抖,又看见康王相比之下勇敢许多,更加坚定了他认为康王是假的猜测。

在他看来,宋朝建国多年,这些皇子应该柔弱不堪,贪生怕死。可这假康王不仅勇敢,还能拉弓骑马,实在不符合常理。

于是完颜宗望派使臣进入汴梁,质问宋钦宗不守信用的同时,要求换亲王。

宋钦宗打了败仗,哪敢不同意,反正康王跟肃王都一样,于是让肃王赵枢前往金营当人质。

金人让我感觉到他们还有一丝信誉,得到肃王赵枢之后,把康王给放了。

康王赵构被放之后,夺路奔逃。

至一个无人的道观,他累得不行,便呼呼睡去。

梦里,金军来追他了,他便被噩梦惊醒。

抬头一看道观门口,一只白马正看着自己。

康王赵构二话不说,骑马继续跑。

至一条不深的河流,康王赵构无论怎么抽打白马,白马死活不愿过河。

康王赵构见自己耗不过白马,便下马独自过河。

等走到河对岸,他再次扭头看向对岸时,那活生生的白马变成了泥马。

泥马不能碰水,自然就不能过河。

这便是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此事,将此河起名为康王河。

最终,康王赵构逃到了应天府。

汴梁城,宋钦宗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将劫营失败的过错推给李纲。

金使提议,为了议和大事能顺利进行,要求宋钦宗罢免主战派李纲。

宋钦宗二话不说,直接将李纲罢免。

主战派下去了,以李邦彦为首的主和派再次跳了出来。

种师道再次进言,要求再次发兵征讨。

宋钦宗驳回,同时罢免种师道。

主战派的两人皆被罢免,金军又回到了汴梁城外,目的就是要拿到剩余的赔款。

太学生陈东,得知李纲和种师道被罢免的消息。

带领千余太学生在大殿外跪求宋钦宗,希望宋钦宗恢复李纲和种师道的官职。

宋钦宗并不理会,最终得知此事的汴梁城百姓,也纷纷过来请求宋钦宗恢复李纲和种师道的官职。

百姓十万有余,在宣德门呼声震天。

最终,宋钦宗迫于压力,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官职。

两个主战派又上来了,第二天,就发兵与金军来了场大战。

双方皆损失惨重,金军又北退二十里地。

李纲再次请求出兵追击,宋钦宗驳回。

因为金使来到了汴梁,说完颜宗望愿意退兵。

就这样,被打疼的金军,拿着金银,割地诏书,亲王宰相,北撤,虽然过河的三万金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但可谓是满载而归。

金军第一次围开封,就此结束。

但杀戮还未停歇。

金军北撤的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抓壮丁,年轻女子,不仅如此,金军还将老的,小的,丑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全杀了。

可以说,金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几天后,金军一路的恶行传入汴梁城。

宋钦宗避免失去民心,派李纲前去护送金军撤退,其实就是去监视金军撤退。

第二天,李纲便率领十万大军北上。

第三天,种师道上书宋钦宗,希望李纲改护送为征讨。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邦彦上书宋钦宗,希望李纲不要轻举妄动,误了议和大事。

宋钦宗见金军已经北撤了,不想再生变故,驳回种师道的请求,采纳了张邦昌的意见。

宋朝跟其他朝代不一样,一兵一卒的调遣都要经过皇上。

也就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

李纲十万大军北上,见到金军的恶行,宛如地狱般的人间,皆愤怒不已,却碍于宋钦宗的皇命不敢出手。

金军得知此事,更加张扬跋扈。

当着宋军的面,残杀宋朝百姓。

都统制马忠的队伍里,一名士兵忍无可忍,抽刀杀死了一个金兵。

马忠为了自己和军队的仕途,将这名杀了金兵的士兵砍了头,送到金军手中谢罪,这事便不了了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