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 第1557章 黑色河水的地方,叫做黑河!

第1557章 黑色河水的地方,叫做黑河!

“乌熊,把你玛法阿爷的骸骨收拾一下吧!给他起个墓,立块碑…算了,还是按照你们部族的传统,裹上兽皮,让我放回树上去!…嗯,那件都指挥使同知的官服,也收好了,交给祖祭司…什么?你还要土豆和腌鱼?祖祭司,您怎么看?…好!祖祭司已经答应你了,快去弄吧!记得给你阿爷磕个头!…”

索伦大树安静伫立。一百年的时光刻成年轮,拔成树梢。不同的旗帜来了又去,安葬的尸体化作白骨。对它来说,这片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兴衰,都像是过往云烟。

“哗…哗…”

哈儿蛮酋长阿力背着骸骨,缠着绳索,又一次踩着斑驳的树皮,灵活地攀爬而上。乌都温仰着脑袋,看着再也爬不上的树干,嘴里念叨着,不知在和父祖说些什么。

阿骨打则拿出一个皮袋,把裹好的官服与两副铜印,都小心仔细的起来,又用短绳系紧。他从来都很专注,野人女真的出身虽然磨炼出他惊人的勇武,但也限制了他的眼界。而现在,能看清迷雾的人,为他指出了部族前进的方向,他便会是最有行动力的酋长!

“阿力…阿力…”

祖瓦罗眯起眼睛,注视着林稍的阿力。他对于这位皈依的老酋长、主神的新祭司,所说出的大明情形,依然是将信将疑。他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南方大明的一切,不过阿力这个人,他还是信得过的。

个人的经历与见识,总是一种无形的束缚。祖瓦罗没有去过大明,便不知晓这位熟女真酋长的价值,还以为阿力讲述的帝国政治,会是什么有大学教导、有许多人知晓的常识。然而,在最开始见面的时候,阿力便说在辽东军镇中有大人物的门路,这又哪里是一位普通的女真酋长,能够开口许诺的呢?

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发兵东北,逼降蒙古太尉纳哈出,招降辽东女真诸部。从这时起,就有一大批女真诸部贵酋的子嗣,以内宦的身份,加入到燕王朱棣的府邸中。这就是索伦树种下种子的最初。

接着十二年后,靖难之役(1399)开启,追随燕王南下的众将里,就有很多是蒙古、女真出身的内宦亲随,各个不畏弓矢、竭尽死力,比绝大多数汉军还要忠诚!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燕王自身的统御与魅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数以百计汉化的异族内宦、燕王亲随,根本没有改换门庭的选择余地。他们只能追随燕王靖难至死!

而等到靖难功成,燕王变成了太宗,也厚赏了这些参与靖难的亲随功臣。在整个永乐年间,主掌二十四衙门的最高级内宦“太监”,几乎都是出身女真、蒙古、西番、乌斯藏、朝鲜等地,参与过靖难从龙的汉化异族太监。

这些太监的身份,实际上相当于大明皇帝亲信的“高级公务员”,作为皇帝延伸的眼睛、耳朵、嘴巴和手,去贯彻皇帝的意志,运转整个帝国。而有了这些皇权延伸的“高级公务员”们,大明皇帝就可以轻松制衡甚至压制文官与武勋派系。并且哪怕绕开文官系统,皇帝也能维持帝国的基本秩序,并完成最重要的税赋征收!

这些皇帝身边的内宦,尤其是异族血脉出身的内宦,在帝国内部无法兼并土地、无法建立传承的家族,人死财就散。他们对于皇帝个人没有退路的忠诚,远大于封侯授爵、互相联姻的武勋贵戚;他们对于帝国整体长久延续的危害,则远小于“耕读传家”、兼并土地的进士望族。他们是真正的皇权根基!若是没有他们的政治制衡与参与,在文官集团的包围下,哪怕贵为大明皇帝,砍下再多的文官脑袋,所能做的也有限,也只能无可奈何,甚至连税都收不上来…

在明太宗身边诸多汉化的异族血脉内宦中,最为出名的,自然是汉化回裔的内官监太监郑和。他遵从了皇帝的命令,成功开拓出了南洋与西洋的航线。而郑和船队中几次随行的藏族内宦,司礼监太监侯显,则有“五使绝域”,收复乌斯藏诸部的大功。接着是朝鲜族御马监太监海寿,七次出使朝鲜,考察朝鲜的顺逆,敲打朝鲜国王与两班。后面还有女真族内官,宣宗时期的都知监太监亦失哈,开拓建立奴儿干都司,并七次巡视黑龙江下游,最后继任辽东镇守太监。

这也反应出太宗皇帝对边疆的治政方略。他是类似于“天可汗”的人物,并无族裔偏见,习惯任用对应部族出身、熟知部族内情的官宦,来进行各边疆部族的考察、安抚、册封、讨伐与招降。而从奴儿干、乌斯藏、安南到南洋,皇帝对于边疆的开拓意志,其实与理学的治政思想背道而驰,都是文官们总体反对,而被宦官们竭力执行下来的。从现实发生的历史来看,文官主政的大明,总是保守与对内的,而宦官主政的大明,才是开拓与对外的。要想大明对外扩张,那或许就只有…

在太宗的诸多内宦中,地位最高、太宗最为信任的,应该是女真内宦尚宝监太监王彦。这一位是太宗亲自取名的“狗儿”,在靖难中立过大功,不仅掌管尚宝监,后来还成为第一位镇守太监,负责镇守京畿门户、最重要的辽东都司三十年!而除了他以外,还有女真内宦御马监太监刘顺,随着太宗五征漠北,并且在仁宗死后,亲迎宣宗朱瞻基即位,算是两次从龙。

从永乐到宣德,女真内宦数量众多,许多都参与过靖难之役。他们围绕在太宗、宣宗两位皇帝身边,深度参与到了帝国的政治中,尤其是主导并执行了辽阔东北的开拓与治理。而哈儿蛮酋长阿力的老祖宗,就是这些女真族内宦中的一位,追随亦失哈开拓过奴儿干都司!

也正是有了这样宦官中“先辈子弟”的渊源,阿力才能在十七年前父亲死后,接任哈儿蛮都指挥使佥事时,以皇帝家奴的“奴婢”口吻,给孝宗皇帝写下感谢的告文。

“奴婢祖父在时,每年进贡马匹、貂鼠皮,至今不曾有违。奴婢成化十四年(1478)得的职事。今可怜见讨升都指挥佥事,奏得圣皇帝知道。”

只不过,当永乐宣德年间的女真内宦尽数凋零,又没有新的后继入宫,女真各部在帝国权力中的代表便彻底消失,再也没有了对于帝国治政的影响力。而后,大明彻底从外东北收缩,这些帝国进行一百多年教化,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才在关外培养出的汉化熟女真部族,便走向了真正的末路。

毕竟,生女真野人粗陋的刀矛,可不认什么大明的规矩秩序,只认能填饱肚子的食物。他们只会像悍不畏死的野兽一样,爬上你的寨子,再砍下你的脑袋当碗使!

“祖祭司?祖祭司?!”

“噢!阿力,你弄好了?”

“嗯,安葬好了!”

幽暗的林荫下,阿力点点头,指了指树梢的位置。只是这一次,尸骨先用结实的兽皮袋包裹,再绑在索伦柱的枝干上。它并没有显露出白色,反而是鹿皮的灰黄,如同真正与树皮融在了一起。

“这位朵儿必河卫的老大人,大概与我祖上的大人,也是认识的。这一番好好安葬,只希望他的灵魂安息…愿主神庇佑!”

说到这,阿力低下头,虔诚的祈祷了一会。林海中的女真诸部,处于蛮荒的自然环境,对于死后灵魂的归宿非常看重,颇有种“轻生死、重鬼神”的意味。所以,他们的精神世界,始终很难与儒家文化相融。若是主神信仰不占据他们的思想高地,那藏传佛教也会逐渐传播过来,最终刻入女真贵人们的心灵。

而要让这些女真部族彻底汉化,要么把东北开发出来,发展出相对应的生产力。要么让他们入关,彻底改变他们贫瘠蛮荒的生活…很多时候,复杂的思想与信仰,或许是必须与更高的生产力相对应的!朵儿部与乌都温的蛮化,其实正是适应艰难环境的必然.

“嗯,愿主神庇佑!更愿主神指引!指引这些胶人同族的灵魂,升入红色安宁的神国!…”

祖瓦罗闭上眼睛,在这处女真部族的墓地中,同样虔诚地祈祷了一会。他脑海中闪过几位年轻祭司的面孔,而能留在这处困苦艰难的卫所传教的,恐怕只有最年轻力壮的祭司才行!

“阿力,走吧!回去收拾一下…向西买马的道路还有很远,恐怕要走大半个月。我们的时间有限,没法耽搁太久…留下两个月的粮食给朵儿部。明天一早,最好就能启程!…”

“祖!朵儿部有一百多人。要是留下两个月的粮食…我们剩下的存粮,恐怕就不够来回的行程了!毕竟,马的运力有限,而交易的盐袋,占据了太多的载重。”

“阿骨打,我已经算过了,剩下的粮食,足够我们抵达西边的林中诸部,和他们打交道了。我们这次西去,要把朵儿部的五十个战丁也都带上,尽可能壮大队伍的实力!而带走了丁壮后,朵儿部恐怕捕猎不到什么大的猎物,必须留下足够的粮食给他们才行!”

说到这,祖瓦罗抿了抿嘴,握住腰间的青铜斧,脸上显出山靼一样的冷酷神色。

“阿骨打,你之前和我说过…你们南下迁徙的时候,别说一个月的粮食,往往连十天的粮食都没有。但你们还是南下了好几千里,直到攻杀原本的小部落,占据奴儿干都司,然后遇到了我们…”

“嗯?!祖,你是说?按迁徙的办法,抢?杀?再吃…”

闻言,马哈阿骨打眼神一厉,也握紧了携带的铁骨朵。他虎嘴凶悍咧开,哈哈大笑道。

“哈哈!也是!带上朵儿部的战丁,给他们换上备用的皮甲弓矛,我们就有了两百全副武装的勇士!带回两百匹马毫无问题…而我们携带的盐,恐怕换不来这么多的马匹吧?…那确实不如去抢!抢到带不走的牲畜,可以就地宰杀,丢到盐袋里,作为回来的口粮!…”

“呃!…”

祖瓦罗眨了眨眼睛,一时无语。阿骨打的杀性之大,真是无愧“猛虎”的名头,却是比他要凶狠的多。

“主神庇佑!阿骨打,‘抢’是备选的方案。不过真正动手的时候,还是越少越好!…先看看那些林中部族的出价,尽量用盐、黄金或者铁器去换!要是他们要价太高,或者不愿卖马卖粮,又或者干脆对我们生出歹意…那才是拔出武器、抢夺牲畜的时候!”

“好!那就先往西走,遇到林中的养马部族再说!乌熊,朵儿部的五十人,还是交给你这个酋长带!我们一起去西边找吃的,让你的部族,整个冬天都能吃饱!”

“吼!吃的,吃的!冬天吃饱!吼!!…”

乌都温发出一声激动的熊吼,脸上的横肉抖动,凶悍的像是饥饿的熊。而远处的林海中,也有同样的熊吼远远传来,却是被这叫声挑衅了领地的棕熊。

“吼!吼!…”

“??…”

听到这震撼人心的低沉熊吼,阿力与祖瓦罗晃了晃脑袋,身体颤了颤。乌都温与阿骨打却眼中一亮,霍然望向东北,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大神灵见证,一头熊瞎子!听起来,像是棕的,在东北边!…”

“吼!那至少是四五人重的肉!肉!!…”

“祖,我们迟一天出发吧!等我带人猎了这熊回来,然后让寨子里的老弱,好好腌制存下来…”

“吼!我也要去!打到的肉,也要分给我一份!”

“.”

风吹林海,鹰飞云梢。当第三天,众人收拾好战马与行装,再次向西启程的时候,乌都温手里已经多了一只烤熟的熊掌,正是阿骨分给他的“打猎收获”。而祖瓦罗脸上抽抽,看着手里烤好的熊鞭,默了默,塞到了阿力手里。

“给!阿力!”

“???”

“我身体好,用不着这个!你年纪大,路上还远。要好好补补身体…”

“?!…”

阿力张口结舌,还没来得及拒绝。祖瓦罗已经骑上了马,马腿“蹬蹬”的小跑着,去往队伍的前面了。虽然大老婆马哈合女经常教他骑马,并且各种亲自带着他示范…但不过一两年的时间,他的马术水平还是有限。这样小跑的遛马,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实际上,队伍里的王国武士,都是这种四分之一吊子的水平,连骑马步兵都够不上,比步行强不了多少。倒是山部鹿部的射手们,都有过驯鹿骑鹿的经验,学起骑马来,要神速的多。或许,这也是勘察加诸部祖传的基因吧~~

“哒哒!”

“主神庇佑!加快行军!”

牛满河向西流淌,沿河滩涂的树木日渐稀疏,更远处的林海虎吼狼嚎。而当危险的两足队伍出现,哪怕是再凶猛的东北虎,也警惕的息了吼声。林中只剩下了行军的马蹄与脚步,还有哗哗的水声。

“哗!哗!…”

当哗哗的河水,变成涛涛的江水,汹涌宽阔的玉带从西南的天际出现,更加潮湿的水汽,就迎面袭来!而驻足在江水边望去,西岸的树木已经彻底变成零星。一片水草丰美的河边沼泽,已然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祖祭司!你看那大江,看那河沙翻滚、黑色汹涌的江水!”

阿力双腿一撑,从马上直直起身。他面露激动,手指着西岸的稀树沼泽草原,高兴的笑道。

“主神庇佑!跋涉了两三千里,走了两三个月,混同江的中游,终于到了!”

闻言,祖瓦罗也面露笑意。这样平坦的草原出现,也就意味着,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而放牧牧群的部族,则会追逐着水草,随时都会冒出来了。

“哈哈!主神庇佑!这河流交汇,河水泛出黑色的地方,可真是难得一见!…不如,就叫它‘黑河’吧!…”

注:这处黑河的位置,即现在的“hh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