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浴血抗战 > 第747章第七百六十八与旅长同行

第747章第七百六十八与旅长同行

第747章 第七百六十八与旅长同行

八路军总部。

滕参谋长将众人喊到屋子里,此次太行根据地需要去延安学习的人员大约有120余名,囊括了军队、地方政府两个系统的人员。

除此之外,以五团、炮兵队为主,辅以各个干部的警卫员,随行人员及家属,加起来高达2200余人。

“此次前往延州跟以前不同,目标实在是太大了,况且你们一个个的还带了不少物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去延州潇洒去了!”滕参谋长打趣道。

“参谋长,咱们这么多人,又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士,恐怕是无法在洛阳通行!”冀南军区的陈**说道。

“洛八办被第一战区取缔了!”旅长突然说道。

“啊?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饭沼守的审判会结束之后,第一战区突然将我党洛阳的办事处撤销,命令我方人员即刻离境!”滕参谋长道。

“国民政府这么做明显是故意的,他们多次索要饭沼守未果,回去就将办事处取缔!”

1938年春,第一军封锁了位于晋西的吕梁山,一举切断了陕北与晋东南的交通线。

八路军总部人员前往延州只能经渑池或洛阳从西按绕行,同样延州人员前往华北或者华中根据地也必须途经第一战区。

在这种形势下,延州方面决定在洛阳设立一个八路军办事处。

刚开始,这一要求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前一口拒绝,后经交涉,程前勉强同意我党只能在洛阳设立一个通讯处。

1939年初,卫长官接替程前任一战区司令长官,才同意把通讯处改为办事处。

自此,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洛八办)正式成立。

洛八办地理位置特殊,像一个红色枢纽,把洛阳、延州、晋东南八路军总部、华中新四军、中原局之间的交通、物资、信息连接了起来。

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洛八办的同志先后转送70多批、1400余人我党军政人员,护送奔赴延州的进步青年2700余名,为根据地筹集、运送了大量的军需物资,有力地支持了华北、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

国共关系时好时坏,办事处在国民党顽固派心目中就是眼中钉肉中剌,经常在门前、门后以摆小摊做生意为名,加强了对办事处的盯梢监控。

“在此之前,办事处的处长袁小轩叛变了,供出来不少机密信息,撤往西按的人员目前已经安全,但是另一路撤往我八路军总部的机要员、报务员却被第一战区政训处逮捕,这次被俘的有六位同志和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党支部书记李泮溪同志也在其中!”

“所以需要有人出面将他们营救出来!”滕参谋长说完,先是看了一眼旅长,又看了看周维汉。

“我可好久没干这个老本行了,不过洛阳是国民政府的前线核心重镇,要想洛阳将人救出来,谈何容易啊!”旅长道。

“所以,我才想让你和周维汉同志去一趟,伱们两的身份合适,办事处的同志在过去的三年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必须将他们营救出来!”

“据北方局转发的情报,近日第一战区政训处要将人转移至西按集中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滕参谋长道。

抗战之后,国共双方开始第二次合作,但是**与八路军之间的摩擦却从没来没有停止,局面摩擦事件一直在发生。

有趣的现象的是,近一年来,在黄河以北,敌后作战的**倒是与八路军关系紧密,不管是中条山还是长治地区亦或者苏鲁战区的**都是如此。

在黄河以南,国民政府的人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的处境略有好转,但是**第九战区一直江北的新四军为心腹大患。

而在**占据的城市内,防备我党地下人员发展与防止日本间谍渗透乃是同样重要的要务。

旅长与周维汉两人均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按理说不应该以身犯险,但是两人均与国民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旅长当年在黄埔军校的时候,乃是湘籍子弟的老大哥,东征的时候救过老头子的命,当年在沪都被捕之后,多名黄埔出身的**将领联合起来向老头子求情放旅长一马。

宋夫人亲自去看望旅长,老头子也多次找旅长谈话,希望旅长能够重回**的阵营,并且承诺予以重用。

最后在中统特务眼皮子底下,旅长竟然就这么溜了,至于周维汉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日军不管是在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都有偃旗息鼓的意思,明显是打不动了,这小鬼子刚歇,**立马就蹦起来了,我都怀疑双方是不是在私下里达成什么秘密协议了!”周维汉猜测道。

“没有真凭实据的话可不能乱说,现在说一下,从哪条通道抵达延州!”滕参谋长道。

就算洛阳办事处没有被取缔,此次这么多人也是不可能取道洛阳的,好在晋绥军区下属的吕梁军区所在吕梁山根据地亦是西进的通道之一。

相比太行山,在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之后,就曾东渡黄河与晋绥军交过手,双方的交战地点就是以吕梁山为核心的晋西。

所以说,吕梁山一带,八路军的群众基础深厚。

毗邻延州的吕梁地区,因地跨晋西南、晋西北,连接陕北、山西,成为连接延州与华北、华中、华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枢纽,被誉为通往延州的“钢铁走廊”。

日军三十六师团主要在晋西活动,近一年来日军对占领区的控制力大幅度削弱,之前被日军破坏的交通线重新建立起了联系。

在同蒲铁路祁县至太谷段,八路军一直活跃着一支叫做同蒲支队的武装力量。

此次只需在祁太段越过同蒲铁路、太汾公路,往西经隰县过黄河即可抵达延州。。

最后,按照滕参谋长的安排,旅长与周维汉带领精干人员南下先行抵达洛阳,其余人员跟则是在五团的护卫下西进。

“怎么?你不跟我一起走?要不我跟你一起去洛阳吧!”文蔷诧异的说道。

“不行!”周维汉闻言当即摇了摇头:“这趟去洛阳然后经西按才能抵达延州,中间需要走不少冤枉路,周太南还小,还是少折腾些比较好!”

将文蔷的情绪安抚好之后,周维汉将梁大喜喊了过来,叮嘱他一路上跟好文蔷。

“**员,让我跟你一起走吧!”梁大喜忸怩的说道道。

“这是命令!”

“是!”

梁大喜这小家伙哪都好,就是一看见女的就脸红,跟女同志一说话,磕磕巴巴的,连话都说不利索。

其实不用周维汉交待,像文蔷这种随军的家属肯定是重点保护的对象,更不用说护卫的部队是太南军区第五团。

“老周,你不和大部队一起行动,是要去哪,有什么特别是任务?”一旁的李云龙忍不住问道。

周维汉还没说话,旅长却是刚刚下边的同志交待完,正好听见了李云龙在这瞎打听。

“李云龙啊李云龙,你怎么回事,不该你知道的事情,不要瞎打听,你不知道吗?”

背后突然传来旅长的声音,让李云龙当下一惊,赶忙陪着笑脸道:“哎呀,老旅长,当我知道您在也要去延州学习的时候,我一想,连旅长您都去了,我李云龙有什么资格讲条件呢?”

“呵,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这一段时间不见,油嘴滑舌的本事见涨啊!”旅长说着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周维汉。

“怎么,李云龙,你想跟我两一起走?”

李云龙一听,要是跟旅长一路同行,这还了得?

当即表态道:“旅长,您肯定是有重要任务,既然上级没有通知我,那肯定是不需要我参与,您忙,我去看看其他的同志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李云龙说完就溜了,看着李云龙离去的声音,旅长不由的说道:“我本以为李云龙到了你手底下会惹不少麻烦,现在看来变化不小啊!”

周维汉咧嘴一笑,那是上边有人给李云龙兜着,嘴上却是说道:“都是咱谭政委和罗本忠同志工作做的到位,省了不少麻烦!”

“那是,罗本忠同志可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专门用来治李云龙这个犟种的!”

当天中午,西进的一行人从八路军总部出发,而旅长和周维汉并没有马上出发,反而是研究此次随行的人员。

“此次去洛阳,人员宜少不宜多,我已经让王政委从敌工部下属武工队挑选出来三十名战士,咱们可在屯留汇合!”旅长说道。

“我这也差不多,侦察连也有一个小队的战士出发前往屯留!”周维汉点头道。

武工队全名是敌后武装工作队,所属人员皆是是八路军主力部队挑选出来侦察参谋,敌工干事,优秀的连排长、战士骨干组成,主要从事组织人民,策反伪军,锄奸改造等任务·。

相对来说,就是这个时期八路军的特种部队。

相比之下,侦察连虽然战斗力突出,在敌后伪装潜伏也有一套,但是论及执行任务的多样化,远不如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武工队。

当天,在北方局的两名同志抵达八路军总部之后,一行人从八路军总部出发,直奔屯留。

屯留城内,自从孔捷的独立团占领屯留以及北部地区之后,当地的县委办事处就搬进了城内办公。

孔捷一番思索之后,考虑到日后屯留回事连接太北、太岳、太南的交通枢纽,为了县城的安全,于是将团部的驻地也转移在城内。

当天晚上,天色已经漆黑。

团长孔捷却是在北城门的城墙上不停的转悠:“这天都黑了,旅长他们怎么还没到啊?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却是孔捷专门在此迎接旅长还有周维汉等人,一看时间已经七点多了,顿时有些着急。

又过了大半个小时,一个明晃晃的火光朝着屯留县城这边疾驰而来。

“吁!”战士一拉缰绳,胯下的战马逐渐降低速度:“团长,我们已经接应到了旅长还有周**,一路安全!”

独立团骑兵连的一名战士怕孔捷担心,不顾自身安危,骑着马在夜间疾驰,就是为了提前给孔捷报信。

“好,你赶紧进城!”

“是!”

没过多久,更多的火光出现,孔捷见状急忙让战士打开城门。

“旅长,周**!”孔捷率先敬了一个军礼。

“嗯,一直等着来着?让你担心了!”旅长笑道。

“没,在这晋东南,别说是在根据地,就是小鬼子的地盘,谁能拦得住旅长您啊!”孔捷顺手送上一记马屁。

“旅长,你这还说李云龙呢,这老孔拍马屁的本事也是见涨啊!”周维汉直截了当的说道。

“哈哈,走,先进城看看!”

众人走在城内,发现夜间街道上的行人也不少,旅长惊奇的说道:“这才隔了半个月,跟我上次来的时候一比,变化可不小啊!”

“都是地方政府同志们的功劳,自从咱们八路军占领县城之后,县委王树峰同志对屯留县城进行了重新规划,拆除了不少临街废弃的房屋,拓宽了了街道!”

“原先出城避难的老百姓也都回来了,更是在城西,城南修建了两个大型货栈,城内也开了几个店铺、饭馆、客栈!”

“好办法啊,这以后没准也能发展成平顺那样,地方上的同志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尽量满足!”旅长嘱咐道。

孔捷嘴里的王树峰的确是个人才,在部队占领屯留县城之前就对日后有了一番规划。

屯留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处交通要道,从晋西过来的货商沿着临屯公路必定经过屯留,而太岳地区的货商也需要经过屯留才能抵达平顺。

王树峰正是借着这个便利才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客流,但是需要去平顺的,肯定需要在屯留歇歇脚。

仆人,力工以及货物留在城外的货栈,掌柜的以及有脸面的任务少不得要来城里消费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