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浴血抗战 > 第893章 覆灭十四师团50联队

亮剑之浴血抗战 第893章 覆灭十四师团50联队

作者:我是三水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2:53

第893章 覆灭十四师团50联队

第893章 覆灭十四师团50联队

冀鲁豫根据地的地面防御体系是以公路线与道沟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与日军在华北地区推行的囚笼政策相同。

每个县城驻扎一个独立团,团部及直属队位于县城,各营连分别驻扎在公路线沿途的诸多乡镇,地方武装及民兵则散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

由此,整个防御体系原本的线状变成网状。

驻防在黄冈镇的是单县独立团一营,为了达到中心开花的目的,周维汉特意将军区直属第一团安排在黄冈。

“首长,我的想法是,指挥部现在立即撤离!”

罗本忠看了一眼第一团团长迟丰年,果断摇了摇头:“不行!”

“我倒不是非得留在黄冈给你们增添压力,而是没有办法撤离,你也是久经战阵之辈,留在黄冈才是最安全的。”

“指挥部人员不少,沿着公路线撤退一定会被日军骑兵察觉,日军指挥官还会继续攻击黄冈吗?”

“如果向西撤离,一旦公路线防御被突破,日军骑兵可随意在四面侦查,一旦发现指挥部转移,道理是同样的。”

“所以指挥部只能在黄冈!”

罗本忠与浦川道博考虑问题的角度出奇相似,从一开始带着指挥部进入黄冈,罗本忠就没打算走。

迟丰年无奈的点了点头,没有哪个下属愿意跟上级在一起,除了指挥权问题,也涉及到上级的安全问题。

此次黄冈战斗的指挥权在迟丰年,由于军区直属第一团不熟悉公路线防御工事,所以单县独立团一营主动请缨将兵力布置在外围。

日军依旧是一成不变的战术,炮兵轰完,步兵冲,看似刻板,但在中国战场却极其好用,普通的工事难以抵挡日军火炮的威力。

不过战争进行到现在,不管是**或者八路军都对日军的战术深有研究。

“鬼子上来了!”留在阵地上负责侦察日军动向的战士高声嘶吼着。

冀鲁豫平原不比三晋大地,公路的作用是为了方便交通,繁荣商业,所以公路经过的地方大多是平原。

公路两侧的阵地以地堡和战壕、防炮洞组成,向外皆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这意味着日军在进攻之时毫无遮挡。

日军进攻的这一区域只有一个班驻扎,原本以为在炮击之下已经丧失抵抗,带队的日军中队长信心满满的准备占领阵地。

出乎日军预料的是,地堡里八路军的轻机枪并未被摧毁,正在冲锋的日军不断被击倒,与此同时,南北两侧的八路军迅速向交战区域汇集。

两支进攻的日军相继后撤,正在通过望远镜观察前方战况的浦川道博非常疑惑:“纳尼?为什么重炮没有摧毁支那人的火力点?”

十四师团曾经在陇海线与**交过手,直到1940年回国休整,此后长期在关外驻防。

在浦川道博印象里,中**队只能凭借人数优势才能与皇军略作抗衡,但也无法改变落败的结局。

“看来支那人真的是有所长进,我军交战过于仓促,战前应仔细侦察一番的。”

一旁的副官使用的是炮队镜,视野更加清晰:“长官,八路军阵地上有深埋于地下的暗堡。”

浦川道博迅速站到炮队镜,前方放着一摞弹药箱充当掩体,这会他才发现,八路军的火力点竟然距离地面有三米多。

战争推动武器的进步,同时也会使战术发生转变,在经过长年累月的战争之后,单纯堑壕变成地上堡垒,又形成地下的暗堡。

日军进攻的阵地上的地堡正好在一处斜坡上,地堡由原先的半露出地面变成完全埋在地下,上层至少有三四米厚的黄土,正面有三个梯形射击孔。

由于防御工事修建有一段时间,覆盖在上面的黄土早已板结,甚至长了草,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异样。

“八嘎,必须尽快拿下一块可以落脚的阵地。”浦川道博脸上露出焦急之色,随即下令:“我十四师团的勇士已经试探出支那人的火力布置,命令近卫师团的士兵顶上去!”

“每支进攻队伍挑选出来三百人,不过要让他们自己来挑选!”

浦川道博倒是想出来一条让近卫师团日军内讧的毒计,没过多久,日军再次开始炮击。

不过此次炮击的是火力点所在位置,炮弹不断落在地堡周边,随着炮击结束,由近卫师团组成的敢死队处于进攻队伍第一线,近卫师团的中队紧随其后。

“哒哒哒!”地堡里的轻机枪再次开火。

“鬼子投入了不少兵力,这次恐怕是顶不住了,要是有一挺重机枪就好了!”

周维汉曾经说过一句话,防线就是用来突破的,此时阵地上已经云集四十余名战士,但日军却有五百人左右。

双方人数上着实差距不小,谁知道跑在最前的近卫师团日军突然用手扬起白衬衣,然后突然向远离黄岗镇的防线跑去。

这一幕不仅仅让阵地上的战士们头脑发蒙,更让后边的十四师团日军措手不及,直接暴露在八路军的射击范围之内。

“八嘎!”浦川道博勃然大怒,但又无可奈何。

近卫师团的日军边跑边挥舞着白衬衣,懂些中国话的日军大声嚷嚷着:“我们是来投降的,不要开枪。”

阵地上的八路军战士并未开枪,因为他们发现这群鬼子,不仅举着白旗,手上甚至没有几把武器。

“给他们让开一个口子!”一群日军跃过阵地,携带的武器自动放在地上,其中的军官甚至开始组织列队。

离奇的一幕出现,日军在公路上整整齐齐的站成几排,为首的军官表示,我们是近卫师团的官兵,前几日曾经在陇海线以南向贵军十四旅投降,今日继续向贵军投降。

阵地上,一位副长正在通过电话向迟丰年汇报此情况。

“迟团长,这群鬼子避开交战区域,然后就跑到我们连阵地上,看样子是真心投降的。”

副连长挂断电话之后,当即让两名战士将近卫师团日军送到黄岗镇。

此情况并不是偶然,两支近卫师团的日军先后脱离进攻队伍向八路军投降,显然是蓄谋已久。

这伙日军的投降,不仅导致二次进攻不利,同时带来了日军的详细情况。

“根据投降日军表述,他们隶属于近卫师团,共计有1400人左右,武器全被他们带了过来,剩下的800人都没有武器,另外此次日军主力是十四师团第50联队,配属12门山炮的炮兵大队!”

“日军指挥官叫浦川道博,有意让近卫师团日军充当炮灰,所以剩下的800名日军也心生不满,只是没有找到机会!”

团部的一名作战参谋将汇总的情况一一上报。

罗本忠当即意识到这条情报的重要性,周维汉其实一直没能搞清十四师团的具体人数,所以在外围一下子布置了四个团。

第三次进攻失利之后,浦川道博意识到近卫师团的不可靠,随即在黄冈镇南北两侧再次增兵。

面对人数上占据优势的日军,阵地上的指战员明白根本没有守住的可能,在对日军进行杀伤之后,当即舍弃地堡,向着远离黄冈的方向撤离。

为了安全起见,浦川道博将指挥部设置在地堡里,同时指挥日军对黄岗镇展开南北合围。

“长官,公路周边存在相当数量的八路军,他们不与我军恋战,交手片刻即撤离,追击部队询问是否继续追击?”

浦川道博摇了摇头:“当务之急是拿下黄岗镇,外围的八路军是故意在分散我军兵力,不要管他们!”

为了尽快拿下黄岗镇,浦川道博麾下十四师团日军从南北两侧分别进攻,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

“兵力至少在两千人左右,武器装备也不弱,配有步兵炮和迫击炮!”

日军根本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黄岗镇居然隐藏了这么多八路军,当然十四师团日军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双方战至下午两点,日军突破黄岗镇的围墙,旋即又被压了出来。

然而更不好的消息传来,浦川道博早就担心之前的陇海线作战的八路军主力北上,所以派出骑兵对虞城方向进行侦查。

“长官,虞城方向果然发现八路军主力,这定然八路军的圈套。”

不用副官提醒,浦川道博也发现了不对劲,正常情况下,黄岗镇不可能有这么多守军。

其实,荆大刚13旅两个团只比日军晚了一个多小时,2团秘密进驻公路线周边的防御工事,1团在黄冈东南,教导四旅11团在正东,10团在东北。

周维汉调动的四个团已然在黄冈外围形成一张大网,只等着黄冈内的罗本忠发出信号。

“命令部队马上汇合,沿原路撤退!”

日军刚有撤退的迹象,罗本忠当即通过步话机联系外围的四个团,按照浦川道博的命令,南北两侧的日军要在黄冈外围的开阔地汇合。

然而日军撤退并不顺利,黄冈内的军区直属第一团对北侧日军发起反扑,有效迟缓了北侧日军的撤退。

与此同时,已经在预定地点集结的南侧日军发现周边出现大股八路军,教导四旅10团迅速增援黄冈,聚歼北侧日军。

教导四旅11团、13旅1团、2团则是将目标对准浦川道博亲自率领的南侧日军。

由于日军撤退的并不顺利,导致两股日军被八路军成功分割,北侧日军大约只有1500人左右,南侧日军人数在2500人左右。

这个时候浦川道博才发现,自己犯了致命的错误,下达撤退的命令并没有错,但现在看来,日军是主动放弃了可以固守的阵地。

就在三个团大举杀来之际,日军阵型中的近卫师团突然鼓动声势,从内部冲乱了日军的阵型。

“八嘎!”浦川道博惊恐的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

近卫师团的日军倒是极有经验,为了防止被误伤,果断的趴在地上,而凡是站着的日军则成了八路军战士攻击的目标。

8000对2000,优势在我。

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浦川道博在临死之前发送了一份玉碎电报,而后烧毁联队旗,选择了剖腹自尽。

此战,十四师团4000余名日军全军覆没,近卫师团1400名日军倒是有大半活了下来。

兄弟们,给新书点点收藏,活动一下评论区,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