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安排和贼船
杀?还是?
赵煦皱着眉头,陷入深思之中。
杀,是最简单的事情。
人被杀,就会死。
人死之后,不管是英雄豪杰也好,还是枭雄奸佞也罢,统统都将再无未来。
可是……
杀了完颜阿骨打,真的有利吗?
或者说,杀了他,大宋能得到多少好处?
赵煦思来想去,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杜绝东北方向的女真崛起。
可,这个好处,对现在的大宋来说,到底能有多少?
赵煦进而思考一个问题——朕,是怕了完颜阿骨打吗?
仔细想想,赵煦开始承认这一点。
他确实是怕!
怕那个在现代历史书上,纵横天下,一生无敌的女真领袖。
可为什么会怕?
是火枪不够厉害?还是火炮口径不够大?
想清楚这个问题后,赵煦的心态就放平了。
一个完颜阿骨打罢了!
而且,还是一个幼年体!
等他成长起来,大宋的火器部队,怎么着都可以排队枪毙了。
所以,不足为惧!
反倒是,可以将之培养成一个坚定的反辽主义者,待其回去后,必能给辽人制造麻烦。
想到这里,赵煦就看向刑恕,平淡的说道:“这样啊……”
“学士且替朕,多关注一下这个叫阿骨打的人……”
“学士可推荐他和与名曰娄室者,到武学入读……相信郭太尉,会喜欢他们的!”
“诺!”刑恕躬身拜道。
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何官家会知道,这个阿骨打的女直夷狄?
更不明白,官家为何对遥远的辽国女直部落有认知?
但,他是臣子,执行就好了。
“嗯!”赵煦颔首,将这个事情暂且搁下,然后就问起了另外一个事情。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对新来的辽使,有什么说法?”
辽主这次,派出了新的使团,而非是继续用已经在大宋的耶律琚、耶律永昌。
赵煦感觉,辽主可能是察觉到了什么?
当然,也可能是有其他计划。
因为,这次来的那辽崇仪军节度使萧德崇,是赵煦上上辈子的老熟人了!
此人,是绍圣、元符时代,代表耶律洪基来使大宋次数最多的辽国贵族。
赵煦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甚至,可以说,萧德崇此人是赵煦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契丹人!
此人不仅仅是赵煦的老熟人。
还是西夏那位小梁太后的老熟人!
若赵煦没有记错的话,平夏城之战后,奉辽主之命,出使西夏,在西夏皇宫中,用毒酒毒死小梁太后的辽使,就是此人!
“北朝皇帝告于南朝皇帝:夏事早休得,既甚好!”
赵煦脑海中闪现着,那个在平夏城之战后,亲赴西夏,毒死了小梁太后,然后挟此大功来朝的辽使的模样。
他虽然跪伏殿上,但眼睛却像豺狼一般,死死的盯着,彼时志得意满,正欲毕其功于一役的赵煦。
赵煦那时候,正得意,怎会允他?
便答道:“西人累年犯顺,理须讨伐,何烦遣使?!”
“大辽皇叔祖,不必再劝!”
“朕意已决!”
“必当灭此朝食!”
于是,亲笔国书,回与耶律洪基:夏国犯顺,罪恶如此,北朝所当共怒。兼庆历、皇佑间,兴宗屡尝致书仁庙,至有『孰料凶顽,终合平荡』等语……且言北朝兴宗敦笃劝和,情义兼至,方夏人有罪,则协力讨除;及西征胜捷,则持书相庆。虑彼称臣修贡,则欲当朝勿赐允从,今来两朝欢好!
这就是拿着耶律洪基他爹的剑来斩耶律洪基了!
辽主得报,有言辽军聚兵于边境,意图恫吓,以胁迫大宋议和。
但赵煦不为所动,只是增加了河北防御,依旧命西军,依之前部署行动。
彼时他料定,辽主绝不敢兴师南下!
因为,彼时的耶律洪基,已到了人生暮年,随时可能驾崩。
奈何……
赵煦回忆到这里,在心中悠悠叹息:“谁能料到,朕竟没有熬过耶律洪基!”
隔年,元符三年正月,赵煦急病,暴卒于福宁殿。
而耶律洪基,甚至比赵煦多活了七个月。
大宋元符三年,辽寿昌六年七月,荧惑犯房心,辽主耶律洪基驾崩,庙号道宗,谥曰:天福皇帝。
想着这现代史书上的记载,赵煦的神色,就越发的苦涩。
因为,他这一系,从仁庙开始算起,四代人没熬过耶律洪基一个人。
耻辱啊!
至于副使张琳?
老实说,赵煦没什么印象。
只是记得,似乎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这个名字?
好像是某个博物馆?
忘了!
大概是个有些名气的路人甲吧?
或许?!
但不管了!
萧德崇也好,张琳也罢。赵煦都只有一个解题思路——让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将他们拉下水!
他就不信了!
银弹、肉弹一起上,再加上汴京这个花花世界,还拿不下两个辽人?
辽主一个月给你们才几贯俸禄?
至于给他死忠吗?
只要加入耶律琚、耶律永昌的队伍,那么,回扣管够,油水管够!
汴京勾栏瓦肆,醉生梦死管够!
反正,刑恕现在已经是汴京城所有勾栏瓦肆的超级VIP。
刑恕答道:“奏知陛下,据耶律琚、耶律永昌所言,此番来使的辽崇仪军节度使萧德崇、中散大夫、干文阁待制张琳,皆是辽国名臣……”
“其中,萧德崇乃四国舅房出身,与耶律琚有旧……那张琳则是辽沈州(沈阳)人,与耶律永昌相熟……”
“耶律琚与耶律永昌都言,只待彼等入京,必使其知我大宋友辽之心!”
赵煦听着,微微点头:“此事便交给学士去办!”
刑恕拜道:“诺!”
……
开宝寺后山,高丽国使团落脚地。
年轻的完颜阿骨打,看着那个莫名其妙的找上门来的宋国翰林学士。
“足下就是完颜部的阿骨打?”对方笑眯眯的问着。
阿骨打犹豫了一下,老老实实的学着,从李资义那边学来的中原正韵与礼节,拱手拜道:“在下完颜部阿骨打,见过大宋刑学士!”
刑恕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着,这位官家特意交代他‘多关注’,甚至要他做保,推荐到武学入读的女直人。
这个从辽东苦寒之地而来的女直人很年轻。
可能连二十岁都没有!
昨日,匆匆一别,还没怎么留心。
但现在仔细观察,刑恕在心中忍不住赞叹起来。
“真是个好汉子!”
在他面前的这个女直人,尽管已穿上了大宋的宽大衣袍,但他孔武有力的身材,却依然难以被遮掩。
一双眼睛,更是炯炯有神。
而且,刑恕注意到,此人虽然态度谦卑,但却一直在注意和观察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
“难怪官家会提及此人!”刑恕在心中赞道:“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只是……官家到底从哪里知道的此人?!”
“莫非真有生而知之的事情?”
心中想着,刑恕已自来熟的上前,与完颜阿骨打道:“足下不必多礼!”
“吾素来敬重天下英雄!”
“昨日见足下角力的英姿,便已知足下,可堪英雄也!”
自打去年,跟着大兄乌雅束,按照着大父劾钵里的指示,与高丽人结盟,参与战争以来。
尽管阿骨打在战场上屡立功勋,甚至还救过好几个高丽贵族的性命。
但高丽人,对他和他的手足兄弟们,却始终带着审视和歧视。
在那些高丽人眼中,像他们这样的生女直部族的人,是刀耕火种,不通教化的愚昧蛮族。
是花钱雇的打手!
是护院,是随从甚至是奴仆!
要不是高丽人,面临着辽人的极大压力。
阿骨打怀疑,高丽人会将他们当成奴隶一样使用
高丽人对他们这些女真义从,不仅仅是赏罚不公,就连说好的赏钱、军饷,都是百般克扣!
以至于,到年底的时候,很多完颜部的勇士,都开始心灰意冷。
要不是,辽人忽然把曷懒甸这个完颜部的祖地,赐给了东海女真各部。
阿骨打早带着他的勇士们,离开高丽了!
即使如此,受不了气的乌雅束也在年初,带着三百多人,离开高丽,回到了白山黑水的家乡。
可眼前的这个宋国翰林学士,对他的态度,却是完颜阿骨打,从未遇到过的。
不仅仅很亲热!
甚至亲热的,都有些过分了!
喂喂喂,别搂我肩膀!
我们很熟吗?
你们中原人,都是这样的吗?
似乎也不像!
阿骨打想起,他听到的李资义与义天私下里说过的那些话。
在李资义和那位高丽僧王子的对话中。
这位宋国的大臣,不仅仅位高权重,而且为人极为刻薄、冷血、功利、吝啬。
所以……
现在是什么情况?
懵懵懂懂间,阿骨打就已经被刑恕硬拉着,走到了一旁。
◆ttKan ◆co
“不瞒足下,吾生平最敬重英雄!”
阿骨打抬起头,看着他面前的这个宋国大臣。
从对方的眼睛和脸上,阿骨打的直觉感受到了真诚。
这是一种直觉。
阿骨打从小就有这种直觉。
他依靠着这个天赋,能轻易的分辨出,哪些人可以成为朋友,哪些人不值得信任和托付。
“而我朝皇帝陛下,生平也最喜英雄!”
“不拘一格降人才!”
“所以?”阿骨打问道。
“不知道,足下可愿读书?”刑恕微笑着,笑的无比真诚。
“读书?”阿骨打是个很爱学习的人。
在完颜部的时候,他就如饥似渴的学习着他可以学习的一切技能。
渔猎、剥皮、采药、治伤、骑射、追踪猎物……到指挥、作战、杀人……
到了高丽后,他开始接触典章。
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识字、写字、读书。
不到一年,他就已经掌握了高丽语、中原话,甚至学会看地图!
自来这中原,接触到了远比高丽更强大、富饶的文明后。
他立刻就沉浸了进去。
在这开宝寺中,想尽一切办法的,想要获取有关这个中原大国的书籍、典章。
可惜,宋国人对他们很提防。
他日常只能接触到佛经和一些简单的文书。
于是,阿骨打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动起来。
只听着面前的宋国大臣道:“若足下愿意,吾可保举足下,入我朝武学进学……”
“武学?”
“嗯!”刑恕笑着道:“那是我朝培养武臣之地!”
“所谓武臣,就是契丹人的大将!”刑恕解释着。
阿骨打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平静的问道:“那学士需要我做什么?”
刑恕神秘的一笑:“那是将来的事情了!”
“待足下学成后再说!”
刑恕虽然不知道,官家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直人的?
但是……
作为一个纵横家,刑恕还是能猜到,官家的意图的!
无非不过是效春秋晋楚之故技。
为了对付楚国,晋国就在楚国后面,扶持起吴国。
然后,楚国为了报复,就又在吴国后面,扶持了越国。
如今的女直各部,恰好就在辽人的背后。
若大宋想给辽人找点麻烦。
就只能在东北的女直诸部以及草原上的阻卜人里选个目标扶持了。
可阻卜人太远,很难联系上。
倒是女直各部,从登州渡海就可以到辽阳府的海岸,这就有机会联络上女真人。
“嗯!”阿骨打也不扭捏,点头拜谢:“那就有劳学士了!”
但在心中,他暗暗发誓,将来若有机会一定会报答这位宋国学士或者其后人。
而完颜阿骨打是个守信的人。
自懂事以来,他从未毁诺!
言必行,行必果!
就这样,元祐二年七月甲寅(初五),来自五国部的完颜阿骨打,懵懵懂懂的就上了刑恕的贼船。
与他一起上船的还有他的好兄弟完颜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