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盛唐挽歌 > 第155章 重拳出击(上)

盛唐挽歌 第155章 重拳出击(上)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17

171.第155章 重拳出击(上)

“酒泉城以西不远的嘉峪关,一定会是这次决战的地点。等这一战打完,我们去那边捡骨头都能发财,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唉!”

享受着阿娜耶的按摩,靠在太师椅上舒服得直哼哼的方重勇,忍不住感慨说道。

反正,嘉峪关那边不是他的舞台,方重勇已经决定在沙州躺平了。

现在闲来无事指点江山,颇有那种上岸之人看倒霉蛋在水里挣扎的惬意。

方重勇临阵对敌确实是个门外汉,也提不动刀,拉不开弓。他也很有自知之明,苟就苟吧,好死不如赖活着。

但是对于军略这一块,方重勇实际上已经深有感悟,可以将地形地势融入到两军对垒的兵法之中,也看得出来一些门道了。

嘉峪关那边大概是什么地形,方重勇心里是有数的。

一句话概括,那里就是一块上好的“埋骨之地”,真打起来,多少人命也不够去填的。

“啧啧,好像说得跟真的一样,你又是在这说大话了。”

阿娜耶嗤笑了一声,随即叹了口气,面色柔和下来,有些担忧的问道:“郎君不会再去了吧?不会再带兵出征了吧?”

“那当然是不去了啊,说什么也不去了。

就是基哥跪在我面前,我也不去了。”

方重勇连忙摆手,大言不惭说道。

他又不是基哥,加什么班啊。而且要加班也不是这么加的,会死人的诶!

“不去就好,真的太危险了。河西也很久没有打得这么厉害了。

你一天在外面打仗,我就一天睡不着。”

阿娜耶心有余悸的说道。

这段时间她一直提心吊胆的,好多次午夜梦回,都是梦到方重勇鲜血淋漓的跟她挥手告别。

“河西这边还会不会打仗,我就不知道了。

不过这一次如果能打疼吐蕃人,那么河西大概会有很长一段的和平时光了。

这应该不是坏事。”

方重勇违心的安慰阿娜耶说道,嘴里没一句实话。

很多时候,不能起到实际作用的担忧,只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国家大事这种,没必要让一个河西土妞天天忧愁。

事实上,和方重勇说的刚刚相反。他觉得包括河西在内的所有边镇,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进入“军功内卷时代”!

河西周边的大规模战争虽然不会更多,但小规模冲突却又完全不会停止。

岁月静好什么的,想都别想了!

因为随着府兵制的灭亡,募兵制的普及。朝廷的财政压力,会越来越大;与之对应的军饷赏赐,会越发越少;而养兵的费用,反而会越来越多!

一方面长征健儿的专业水平和战斗力,会因为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而空前强大,为边将摄取军功提供客观基础;

另外一方面,军费将会占据朝廷开支的八成以上,而且比例一定会逐年升高,上不封顶。

如此一来,边镇将领,必须要不断挑衅周边,必须要养寇自重,才能拿到更多的军费,以及更多的补给!

这样就要求他们有更多的军功作为撑腰的底气,来找朝廷要钱。

不打仗,怎么立功?

不立功,怎么好意思要钱要粮要补给?

不杀敌如麻,又怎么升官发财?

而且随着基哥阈值的提高,他对军功的期待也会越来越高。普通的胜利,会变成基哥生活中连水花都溅不起来的点缀。

唯有灭国大胜和在从前可望不可及的位置开疆拓土,才会让基哥兴奋起来。

由此可见,乱世的到来,大概也没差多久了。

如果有人现在还能过安稳日子,那么多烧香拜佛感谢上天眷顾,绝对没错的。

方重勇目光深远,凝神看着书房的房门,和慵懒的坐姿形成了鲜明对比。

正在这时,张光晟悄然推开书房门,走进来拱手行礼道:“使君,本地大户和西域来的大胡商,联合宴请使君,还是在张氏的老宅。”

“嗯,晚上你穿正式点,随严庄一起同去,你们跟那些人商议就行了。

是时候给你找点正经事做了,千万不要怯场。”

方重勇轻轻摆手,一副轻描淡写的模样。

看到张光晟还有话要说,方重勇摇摇头道:

“这次对阵吐蕃人,咱们进退有度,可谓是威震西域!

那些人,是来跟咱们商量新规矩的。既然是求人,那就得有求人的样子。

本官作为掌控着沙州兵权的人,也该有我的架子。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还当本官是摇尾乞怜的野狗呢。

就跟他们说,本官出征刚刚返回沙州,要养养身子,不方便见客。

有什么事情,跟你们商议也是一样,到时候把你们商量好的章程拿出来给本官看看就行了。”

听到这话,张光晟压住心中的激动,叉手行礼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

随后领命而去。

等他走后,阿娜耶好奇问道:“郎君架子这么大么?好像跟你以前的办事方式完全不一样啊。”

“要是没点傲气,人家反而不信。

很多事就这么奇怪,你平易近人他们不信,认为礼下于人必有所图。

只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才能显出精贵来。

我不去才是正常的,去了反而不妥。

辛苦了几个月,杀了那么多吐蕃人,现在便是收取胜利果实时候。

以后的沙州军政,便是我说了算。”

方重勇语气冷淡的说出了让阿娜耶心惊又难以置信的话。

通过这几次出征,方重勇已经向沙州各界人士证明了自己掌控军队的能力。

在边镇,没有军队,那就啥也没有,多少钱都是别人的。方重勇直到现在,才算是真正摆脱了“单车刺史”的尴尬,把沙州的军政民政都掌控住了。

既然掌控了军队,那么本地大户也好,西域大胡商也好,低姿态来跟自己打交道,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没理由把这些人惯着。

“呵呵,看不出来,你现在可真厉害了呢!”

阿娜耶口嫌体正直一般的讽刺了一句。

“是啊,不过那些都是些没用的。”

方重勇变戏法一样从怀里摸出一张大纸,交给阿娜耶说道:

“从明天开始,我要严格执行学习计划。

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锻炼身体,不管是兵法韬略还是刀法箭法,都要跟上。

要严格时间管理!不能虚度光阴!所有的娱乐,全部禁止!

你要监督我,要是我违反的话,你可以拿戒尺打我掌心!”方重勇脸上带着一种怪异的认真,令人动容。

“你都是刺史了,还学这些做什么……”

阿娜耶一阵阵无语,方重勇难道还没察觉到他自己已经是个朝廷大官了么?

“你不懂,什么东西都是虚的,财帛,官位,美人,圣眷,人脉。这些东西以后可能说没有就没有了。

唯独自身的本事是实实在在的。

我可以对弱者仁慈,但不能祈求强者的恩赐。

不学习又不锻炼,怎么变强?”

阿娜耶被这句话给镇住了,很久之后,她的目光渐渐温柔下来,主动握住方重勇的手说道:“我记住了,以后你要是偷懒,我会打你手心的哦。”

……

明代以后,嘉峪关变得赫赫有名,乃是北方长城的最西端。用“天下第一关”来美誉,一点也不过分。

不过现在的嘉峪关,并未修关城。只是在某些关键地段修了几处烽燧,多半还是汉代的遗物。

而唐代的西北防御体系,崇尚“机动防御”,将河西走廊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

因此嘉峪关附近的设施,多半还是服务于调兵,以及来往商贾旅客,所以还远远谈不上是“固若金汤”。

北面的黑山和南面的文殊山,形成了一道沿着讨赖河而去的大峡谷,这也是肃州通往瓜州的主干道,最宽的地方居然有二十多里!

黑山以北,是茫茫沙漠,要从瓜州绕路到肃州,可以走这条路。但只能用骆驼,不能用马匹,途中没有补给点,没有绿洲,多达百里的路程,可谓风险不小。

而文殊山与南面祁连山脉之间,是容纳讨赖河的大峡谷,河流东面比西面高数十米!大峡谷宽近六百米,让人望而兴叹,这里是嘉峪关的天然防线。

峡谷不仅高低落差大,而且还很陡峭,都是刀劈斧砍一般的悬崖,其中只有最南端的一处地势稍平。大唐在这里架设了一座木桥名为“天生桥”,只能容纳两人并排而过。

要么走重兵把守的大峡谷,要么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生桥”。在没有建设关城的时代,怎么防守嘉峪关,无论是对东面的那一方,还是对西面的那一方来说,都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唐军与吐蕃军在这个战场上已经多次交手,不管是讨赖河沿岸,还是在天生桥,双方都有短兵相接,并且互有胜负,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然而,今日情况出现了变化,吐蕃军开始集结了!

嘉峪关黑山东南面一处较高的山丘上,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正在带着几位军中高级将领观摩战局,全盘指挥。

“节帅,吐蕃军这是要反客为主啊!”

说话的这位壮汉叫马元庆,赤水军副使,在这里从军已经很多年了,比王忠嗣的资格老很多。

他指着山丘下方唐军阵线前方的木栅栏说道。

木栅栏前面还布置了一道拒马桩组成的阵线,用于固定军阵的基本形状,不至于被吐蕃骑兵一冲就散了。

嘉峪关峡谷的宽度是足够数万人在此排兵布阵的,因此很考验指挥官的战术水平。

“来多少杀多少便是了,不妨事的。”

王忠嗣摆了摆手,淡然说道。

他故意卖了个破绽,空出北面的沙漠地段,没有派兵防守。如果吐蕃人够聪明,一定会派兵从北面迂回,穿越百里沙漠,绕道去唐军后方,然后试图击溃唐军中军。

而峡谷正面,将会迎来一轮又一轮血肉模糊的苦战。

唐军虽然并不像后来的宋军那边布置“纯队”(即兵种定死不能替代,作战灵活性大打折扣),但依旧是主力分工明确,各兵种各司其职,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中诸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这些兵种常常一人多技,需要打什么仗就担任什么职责,士兵的战术素养非常高。

在常规情况下,唐军在阵地战时,每当战斗展开:

敌人在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弩兵开始射击;

敌人在六十步的时候,弓箭手开始射箭;

敌人攻入二十步的时候,弓弩手发箭后执刀棒(陌刀或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

己方重装步兵与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

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重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

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除去装备陌刀的重步兵之外,还包括防御弓矢等远程武器的刀盾兵,与手持短兵器的轻步兵)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

类似条例不一而足,篇幅不小。

所以阵前如何打仗,其实章法都是固定的,基本套路就那么回事。哪怕一个什么也不懂的门外汉,拿着“战术手册”依葫芦画瓢,也可以打得像模像样。

这部分,其实并不是指挥打仗的困难所在。

因为,沙场对阵之时,只是一般情况是这样。

令人遗憾的是,战场上……所谓的“一般情况”其实非常少,反而是那种“非常规情况”比比皆是。

这就跟天下没有两片树叶完全一样差不多,打仗没有定死的套路,只有木鱼脑袋顽固不化的庸将。

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就很考验指挥官的战术应变能力了。

自己这里有什么菜就做什么饭,客人喜欢什么“口味”就做什么饭,并无固定的打法,也不存在刻舟求剑的死规矩。

王忠嗣这次排兵布阵,就完全舍弃了那些轻装步卒,也省去了大量的弓手弩手。这些弓弩一类的玩意,对付吐蕃引以为傲的重甲步兵,作用极为有限。

在可以产生杀伤的距离内,弓弩手仅仅只能放一支箭而已,第二箭的时候吐蕃重步兵的斧头就砍到脸上了。

王忠嗣这次是把陌刀队集中起来使用,决心先顶住,然后用轻装步兵在吐蕃军中军的位置杀出一条血路来。

“刀盾兵稳住栅栏,不要贸然出击,吸引吐蕃军重步军来攻。待吐蕃骑兵出动后,让我们的轻骑过去用弓箭骚扰,吐蕃人没有骑射技能,吊着他们打就是了。”

王忠嗣对马元庆说道。

这一战的胜负手,估计就是在沙漠那边的吐蕃军身上。如果吐蕃人没有这一招,或者来晚了,那他们就等着死吧!

唐军在文殊山以南,讨赖河东岸的悬崖峭壁上,安置了数百张床弩!到时候居高临下万箭齐发,将河对岸的吐蕃守军射成筛子!之后赤水军中精锐,会从天生桥飞渡讨赖河,然后从吐蕃军南面的侧翼压上!

这支军队会直插吐蕃军中军,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

吐蕃军重步兵全身甲在摩擦晃荡,列队整齐朝着唐军木栅栏而来。吐蕃人似乎也不想玩什么花俏的,他们似乎也看出来了唐军的计策,或许心中也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只要击穿了嘉峪关中唐军主力的阵线,那么其他唐军在各处的骚操作,都会变成无用功!

一力降十会!

“杀!”

吐蕃重甲兵冲了上来,唐军陌刀以对,杀马的兵器用来杀人,双方都是卯足了力气,要置对方于死地!

铿!

兵戈划过盔甲的声音响彻天际,血腥的厮杀开始了。

看到两军阵线犬牙交错,甚至吐蕃人在局部还突破了一点点,王忠嗣依然面不改色对马元庆下令道:“你现在便带着赤水军精锐,飞渡天生桥吧。”

“得令!”

马元庆转身便走。

王忠嗣又转身对新上任的大斗军军使董延光说道:“你带大斗军主力,在嘉峪关北面临近沙漠处布防。切莫放进来一个吐蕃人!”

“得令!”

董延光也转身离去。

王忠嗣继续站在山丘上观看,他看到了两军战线上拳拳到肉,血沫横飞。那些之前还生龙活虎的两军士卒,都纷纷倒下,又有后面的人不断补上。

无论是谁看了都会动容,可惜没人能让他们停下来。

慈不掌兵,莫过如是。主帅的心,从来都是最狠的,他们的心中,只有胜利二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