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查封小罐茶,拒绝智商税 2,

第三百三十五章 查封小罐茶,拒绝智商税(2,求自动订阅)

一直以来,沈飞对商人,都没什么好感。

说白了,在他看来,那些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剥削。

这不是沈飞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国内的这些资本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踩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官商勾结这种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权力得不到限制,会产生**。

而商人如果得不到限制,那就会产生更多的**。

就好像这个郭英,沈飞脑子里回忆着关于他旗下的那些产品的资料,却发现无论是哪一个,说白了都是利用虚假宣传在收割智商税而已。

背背佳当年宣传可以矫正不良姿势,让无数家长不惜耗费巨资给孩子购买,结果到最后证明,那玩意就是忽悠人的。

还有这个所谓的小罐茶。

虽然网络上给他洗白的各种论调都有,但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那就是号称八位茶艺大师亲手炒制的小罐茶,需要每一位大师每天炒一千五百斤的茶叶。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这个郭英,做虚假广告是做上瘾了。”

沈飞淡淡地说道。

一个人一天炒制一千五百斤茶叶,你就算把哪吒找来,也忙不过来啊!

虽然沈飞理解,他卖的是茶叶的礼物属性,说白了是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了这种茶叶,送礼也好,自己喝也罢,都很上档次。

但这种做法,在沈飞看来,本身就是虚假宣传。

“不少人都在举报这个事情。”

李英杰这才说出自己的理由,对沈飞解释道:“总体来说,他这个倒不是质量方

面的问题,就是虚假广告宣传。其实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国内的很多产品,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群资本家,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

沈飞冷冷的说道。

很显然,按照李英杰的说法,如果这是行业潜规则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整个广告行业的问题。

为了招揽客户,为了销量,无所不用其极。

“查一查吧。”

沈飞想了想,对李英杰吩咐道:“联系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有质量监察机构的人,对小罐茶进行调研。’

“好。”

李英杰闻言连忙点头答应着,他自然明白沈飞的意思,如果有问题,那就把这个郭英当作是杀鸡儆猴的对象,好好让那些商人看清楚,再搞这种事情,必定要受到惩罚。

说白了,对于这种事情如何处理,全在相关部门的一念之间。

一般情况下,就是罚点钱,警告一下罢了。

但现在既然沈飞亲自点名,估计这个郭英要倒霉了。

虽然这家伙是亿万富豪,但无论是沈飞还是李英杰,都没有把他看在眼里。

一个靠着虚假广告收智商税的商人,虽然有本事很聪明,但在面对督导办这样的机构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余地让他闪转腾挪。

等李英杰离开之后,沈飞拿着那份关于郭英的资料,又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这家伙是真的够聪明,够大胆。

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个小罐茶,就让沈飞对他刮目相看。

而且,按照网友的计算,小罐茶的大师,每天要炒一千四百多斤茶叶,差不多就是大半吨的量,就小罐茶现在仅有的八位大师,怕不都得干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事实上,这个事情发生之后,迅速引发大量网友围观评论,基本都是在质疑小罐茶涉嫌虚假宣传。

不过,当事人的回应也很快,不到一天时间,小罐茶官微立马甩出一则官方回应,里面对网友的疑问做出了解答。

小罐茶表示:从未发布产品是大师“手工炒制”的信息。

所谓大师作:“作”指的是大师的作品,并非大师亲手炒制,大师技艺是小罐茶实现好茶标准化基础保障,确保其品质优异。

看到这个解释,沈飞只能说,文字游戏玩成这样,也算郭英是个聪明人了。

他特么广告里面,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这个强行解释虽然差强人意,但总比不解释好;然而小罐茶其实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网友并非较真茶叶是否真的是大师亲手炒制,而是在质疑小罐茶500元80g的价格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按照这个价,一斤小罐茶,就是近三千两百元。

什么概念呢?

大家平常喝的茶叶,大概也就二、三百一斤,上三千的,已经算是中档偏高的茶叶了。

而且这还不算,在前些日子,小罐茶推出了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福鼎白茶,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清香和浓香)、武夷大红袍、滇红、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共十种产品,以小罐装,每罐四克即一泡的量,售价五十元,折合六千二百五十元一斤。

一般的龙井多少钱?

三五百顶天了,好点的也就两千左右,小罐茶只是加了个罐,就能翻三番卖出去?

这个“小罐”还真是天价。

说白了,这就是人为炒作的产品。

郭英这家伙最擅长的,就是这种炒作模式。

而且,沈飞发现,被他收割的基本都是八零年到八五年出生的人。

这些人小时候背着背背佳上小学,中学了用好记星躲在书山后面玩游戏,大学那会开始用e人e本考试作弊,工作之后有点成绩,买了本汪石的成功学鸡汤,压书的就是8848手机。再然后,自己当了领导,也开始学着一边泡小罐茶一边调戏新入职的九零后秘书。

同一批人,被郭英用五款产品赚了二十年的钱。

在沈飞看来,这个郭英他所做的产品,宣传手段一贯简单残暴:拿钱砸、找明星。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女神还是遥不可及的成功人士,都能在郭老板的产品里找到一席之地。

他的东西走红周期一般是三至五年,之后找个下家转手,产品逐渐沉寂,而且这些产品存在的问题也出奇的一致:涉嫌虚假宣传。

并不是没人曝光过郭英旗下产品的问题,甚至当年的电视台,也多次做过专题报道。

然而即便是传媒多次提醒,也不妨碍他赚得盆满钵满。

更诡异的是,有一次电视台前脚播放了曝光8848涉嫌虚假宣传的新闻,后脚就开始播放8848的广告。

“............”

真是离谱!”

沈飞自言自语道。

不过他倒是也明白,在大夏,传媒仅仅是传媒。

若非如此,为何鸿茅药酒现在还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帝国电视台“国家品牌”的名单之列?

正是因为传媒的默许,甚至甘为帮凶,才让那些虚假宣传的产品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生活当中,让群众防不胜防。

也许这些涉嫌“虚假宣传”和真正的“假冒伪劣”还有一段距离,有人对舆论的挞伐也不以为然:方便面那封面还都是牛肉呢,你泡了才发现都是虚假广告尤。

但问题在于,方便面的宣传,可没像小罐茶这么明目张胆啊!

所以,沈飞觉得处理这个小罐茶,真的没有任何问题。

?тTk n?c○

............

一个星期之后,微博上有人爆料,督导办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查封小罐茶总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