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105章 这王朝,不救也罢!

首辅 第105章 这王朝,不救也罢!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105章 这王朝,不救也罢!

第105章 这王朝,不救也罢!

话分两头。

南京。

今天是老娘的五十五寿日,陆远请了一堂戏班子来府里唱戏,带着两个媳妇一个孩子一起陪着父母过寿,陆远没有招呼任何同僚,只是一家子享受着天伦之乐。

陆东也从浙江赶了过来,一来为了贺寿,二来也是和陆远汇报一下最近家里的生意。

“正事明天再聊。”

陆远陪坐在老娘身边,后仰身子对坐在身后附耳过来的陆东说道:“今日开心,叔父晚上要多喝两杯。”

“属下遵命,这便亲自去办。”

陆远告了一声罪,起身走向胡宗宪,带着后者离开小园子,问话道:“出什么事了?”

“部堂。”

“长城的一处关塞。”陆远言道:“朝廷在这个地方的守备并不充分,一旦俺答攻破此处,就能大举入关、寇略京师了。”

韩士英继续言道:“因为奏本被赵文华取走了,至于赵文华取走的是不是你陆远上的奏本那就不知道了,总之司礼监的黄公公去找赵文华,没有从其手中拿到他从司礼监取走的奏本。”

朝廷来拆台子了。

陆远这才想到韩士英一生几乎都在南京,而且又不是兵部官属,恐怕从没有关心过兵事国防,就算天天看大明地图,估计也只看着北京,了不起余光扫过几眼古北口这个位置,又哪里会记在心里。

“好,一定。”

陆远二人告辞离开,一出门,蒋如俨就开口问道。

“今晚万部堂和几位同僚摆宴,为老夫和王部堂送风,你也来吧,但你之前担心的事不要说了,记住吗。”

“古北口?”韩士英有些迷糊:“在哪?”

陆远这才皱眉开口:“果真打来了。”

如果不是因为你淹本,朕现在都在大同设好埋伏,全歼俺答、继而一统草原了!

就算全天下的官员都有担心但他们没说出来,没人知道,就可以光明正大一口咬死。

陆远忙言道:“部堂,倘若俺答部自古北口而入呢?”

你只要上疏劝谏朕肯定会纳谏,继而严加防范,哪还会有今天这种事情发生。

按照赵文华擅取淹本的行为肯定够不上处死,可嘉靖却打死了他。

什么玩意?

堂堂通政使,九卿之一的赵文华被廷杖打死了?

陆远拔腿便走,胡宗宪紧随其后又言道:“还有一个消息。”

“有没有重视不清楚,只知道伯兴伱的那道奏本,没有找到。”

韩士英面露惊容:“伯兴,连你都知道的事,朝廷难道会忽略吗?你未免有些太杞人忧天了吧。”

看到胡宗宪那一脸的焦急模样,陆远就是心中叹气。

不单单是嘉靖,普罗大众很多都如此。

陆远没有问胡宗宪,因为这么大的事后者肯定不可能知道原委,因此陆远加快了脚步登上候在府门外的马车,即刻进宫见了韩士英。

“骆侍郎和本官虽然是四川老乡,但他入翰林之后一直在北京,对南京的很多事都不太了解,为人书生气也太重,虽然在咱们南京户部干了几年,但很多工作协调的并不妥当,张阁老说,这次老夫走后,以前咱们南京的户部尚书张润会调回来。”

韩士英叹道:“伯兴能如此敏锐洞悉北疆防务,是国朝的幸事啊,可惜你的那道奏本没有起到作用。”

站在陆远的视角,他肯定不知道严世藩那日在文渊阁失口说出的那句漏话。

说到这里韩士英不说话了,看着陆远,等待后者的反应。

“是。”

之前韩士英都说了,自己人说几句关起门来的话,陆远便无所保留。

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吗,装什么傻。

赵文华被廷杖打死是结果,廷杖是一种为了掩盖某些事情而产生的畸形刑罚,核心用处是处死一些按大明律不该处死的官员,继而起到灭口的作用。

陆远有这个担心而且说给了严世藩知道,那就相当于白了世间,这种情况下你就要起到一个上疏劝谏的责任了。

朝廷当然知道,但朝廷没有想到仇鸾这个狗日的王八蛋会通敌卖国,坐看俺答猛攻古北口入关啊。

“张阁老说,山东巡抚孙世祐接任应天巡抚,同时兼总理粮储、漕运河道。

“我大明朝如日中天,从没想过俺答敢来侵犯我大明边疆。”

陆远严肃面容,寒声道。

这其实没责任,要看皇帝是谁。

不一样。

韩士英适时开口。

也无须保留了,王八蛋严嵩竟然一开始想推自己出来背锅,真是冷血无情。

“通政使赵文华在六月二十二被廷杖打死了。”

一听这话,蒋如俨立马起身将公房的门掩上,这才重新回到座位。

“什么?”

韩士英随后一指蒋如俨:“一岩是个干吏,老夫走后,留他给你做个帮手。一岩。”

赵文华为什么要去司礼监取走自己的奏本销毁,这是要来一手死无对证啊。

其用心显然是为了灭赵文华的口,让赵文华来替其身后的人来承担责任。

因为不知道有严世藩的这句话,所以陆远的逻辑链中缺少了从头部开始推理的最关键一环。

“是。”

从一个政客的视角来看,严嵩让自己背锅的选择并没有错,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件事中只有自己背锅的责任才最小。

陆远的心情也是有些复杂。

蒋如俨抱拳。

这个时候嘉靖竟然还有心思拆南京的台子,眼下都六月二十八了,想来如今俺答已经寇边,心是真大。

韩士英顿时坐不住了,腾地一下站起身来,沉脸。

前者赶忙规矩落座在陆远下手,也没敢为自己准备一杯茶。

“现在俺答虽然大举犯边,但宣大防线固若金汤,敌虏也奈何不得,料不过一月必自去。”

“是。”陆远拱了下手:“几个月前属下就有此担心,还上了奏本,走的四百里加急送入京师,边关之重系社稷稳定,属下不敢不提醒皇上。”

一听这话就算是陆远也不由面色严肃。

肯定是他的干爹严嵩。

“北京来天使的事,伯兴听说没有。”

韩士英坐到了陆远的对面,笑了笑:“是啊,能近距离的伺候皇上,是咱们为臣子的幸事,确该道贺。”

但凡是个英明的皇帝当然不可能因此怪罪陆远,可嘉靖是个什么德性?

当嘉靖得知陆远有过这个担心后铁定一种想法。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伯兴来了,坐吧。”

既然你担心俺答犯边为什么不上疏劝谏?

顿了顿,韩士英又道。

“和圣旨前后脚来的,还有张阁老写的一封信,家国不宁,北边的俺答叩关了。”

就算是奏本被淹掉那也该在司礼监里存放着,总不能凭空消失了吧。

陆远沉默一阵后言道:“下官的担心毕竟没有实证,通政使司并不重视也是常情。”

陆远进屋的时候就有发现,屋内并没有左侍郎骆顒,因此刻意多说了一句:“部堂有示下,下官一定牢记,后面办差的时候也会多和骆堂官通气。”

当然,嘉靖再无聊也不会一一去问天下官员。

“部堂请示下。”

半晌之后复归入座。

韩士英点头:“看来伯兴果然早有担心。”

你为什么不上疏劝谏?

难道是自己上的奏本严嵩看了之后没有重视,省去批阅就送进了司礼监成为淹本,如今俺答果然犯境,严嵩担心嘉靖皇帝乱发邪火,迁怒到他所以选择将赵文华推出去顶锅?

没道理啊,严嵩如果选择让赵文华顶锅,又何必让赵文华再去司礼监拿奏本销毁呢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除非。

赵文华的背后是谁?

“属下蒋如俨,参见陆堂官。”

这功夫韩士英正忙着收拾自己公房里的信件奏疏,看到陆远笑了笑。

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不上疏这也算是个罪过?

要这么说,全天下的官员都没上疏,是不是都应该降级罚俸。

“爹、娘,儿子去一趟。”

韩士英满意的哈哈大笑两声。

蒋如俨随即转身面向陆远,撩袍下拜。

听到韩士英这句话,陆远立时一头雾水。

陆远不能背历史,只能硬着头皮强行解释道。

是出于什么原因要这么做。

另外不劝谏为什么会有责任。

蒋如俨忙起身:“属下在。”

祥和团圆、岁月静好,这种感觉让陆远很陶醉,但胡宗宪的到来打破了这份镜花水月般的美好。

随后韩士英将事实原貌告知陆远,最后感慨一声:“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陆远的身子猛然一顿。

“是。”

一旦俺答部入关,其部数万草原骑兵来去如风,则整个北直隶要被俺答烧掠一空,朝廷今年乃至明年,怕是都要断粮、断衣,不知道多少百姓要在今明两年冻饿而亡了!”

“立刻派人,将南直隶归属我户部的各粮仓、布仓;漕运总督衙门、浙直运司归属我户部的大仓全部搬空,事后放火烧仓,本官只一句话,一粒粮食、一锭银子都不给孙世祐留!”

廷杖打死的意思是官员的罪责不该死,但是皇帝又想杀这个人,这才演变出廷杖这种随时可以忽左忽右的畸形刑罚。

可这不妨碍陆远利用结果来倒退逻辑。

他这是犯了多大的罪过啊。

不对,如果是该死的罪,大可以拉出去砍头明正典刑,没必要用这种欲盖弥彰的手段来处死。

安心不得了。

这种就叫事后诸葛亮。

“使不得。”陆远惊的跳起,赶忙扶起蒋如俨,责怪:“一岩兄年长陆某,无论是为官之道还是才华更是远胜陆某,有什么事咱们弟兄俩多多商量,有处理不了的事,还需多向韩部堂请示。”

“朝廷当然不会忽略,可就像朝廷没有想到俺答会忽然犯边一样,万一俺答在大同摆下重兵,吸引朝廷的防备重心,随后以偏师猛攻古北口,则朝廷很可能会大意之下被打个措手不及。

“堂官。”胡宗宪沉声道:“刚刚北京来了天使带着皇上的圣旨,咱们吏部尚书王部堂调入京任吏部尚书,韩部堂调京任户部尚书,欧阳宪台调京任工部尚书,在新的主官未到任之前,各部暂由左侍郎署尚书职。”

还是韩士英收拾好奏本来的时候,给蒋如俨带了一杯,使得蒋如俨诚惶诚恐。

自以为是。

“堂官,部堂是什么意思?”

“圣旨催的紧,老夫马上就要北上,所以喊你来,交代一些事情。”

“陆伯兴啊陆伯兴,你说的虽然不尽对,但也相差无几了。”

严嵩太清楚嘉靖的秉性了,自以为是而且喜欢甩锅,沽名钓誉爱惜羽毛,过错都是臣子的,天底下就他这个皇帝英明睿智,所以当俺答大举犯边之后,嘉靖一定会怪罪严世藩阻塞圣听的事。

陆远瞬间明白过来。

“行了,这些繁文缛节你们后面再续,先去办两件差事。”

什么叫没有找到。

“俺答真打来了?”

“那就不用了,也不是什么公事,就是咱们自己人说几句关起门来的话。”

韩士英不说话,仍然看着陆远,后者于是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韩士英此刻对陆远也是愈加的满意,言道。

“走,进宫。”

陆远想到一种可能,立时眼神一厉。

“来的路上听胡宗宪说了,部堂调任北京户部尚书,属下给部堂道贺。”

“是。”

蒋如俨前来送上茶水,刚欲退下被韩士英喊住:“一岩,你也坐下。”

粮储、漕运、河道皆我南直隶重中之重,你二人要即刻去清点各仓,一应钱粮重新核数登记造册,待孙抚台上任后,要尽快交接不得有丝毫差错和迟误。”

“赵文华销毁奏本,是为了污蔑属下从来没有上过奏本,他们通政使司也从没有见过属下的奏本,然而属下确上奏本的事情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皇上那已经知道了,所以赵文华阻塞圣听的事情败露,因此获罪而死。”

陆远闻言立时明悟,面上只是平静的点头并未作声,等着韩士英继续向下说。

“日后老夫不在,你要如敬老夫一般敬伯兴,遇事,定要向伯兴禀报。”

陆远有些失落的回到自己的公事房,无奈长叹。

大明朝,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嘉靖、严嵩你们俩就搅吧,搅吧,搅到张经前方打仗没了军需,吃了败仗;搅的东南大乱,搅的俺答赖在北直隶不走,将整个河北洗劫一空,把大明朝亡了国,大家伙大不了陪着你们俩一起完命就是!

这样的皇帝、如此腐烂的政治体系,不救也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