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145章 人事工作最难干

首辅 第145章 人事工作最难干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145章 人事工作最难干

第145章 人事工作最难干

光华书院的名字定下来,开堂授课的时间便也紧随其后确定了下来。

五月初一。

中间大概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当然要准备充分了,不然怎么打广告。

陆远充分发挥了自己身为吏部尚书的特权,以私人信件的方式给六省藩司主官都去了一封信,希望他们能够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帮助光华书院做宣传。

仅限以私人身份宣传。

毕竟有句话说的好:这种他妈的事怎么能公开呢。

陆远指着邸报说道:“邸报是给官员们看的,咱们的报纸就是给非官员看的。”

张居正道了声是,拔腿就走,风风火火的性子让陆远摇头一笑。

见状,陆远言道:“你去办件事吧。”

说罢放下茶碗起身,赵学雍紧随其后言道。

不仅要除掉他们的官,更要除掉他们的品,功名给留着,让这些人守着功名田回乡野地头种地去。”

张居正听到陆远要开报局的时候还愣了一下,直到后者将邸报拿出来后才明白。

“但治大国恰如烹小鲜。”

“肯定是户部啊。”

“吏部的事是不好干,不过也不用着急,慢慢先熟悉,理清思路再研究怎么解决。”

另外,户部的工作要团结,吏部的工作更需要团结,翰林院那些编修常年没有实事干,肯定心里窝着火,越是这样咱们越不能对他们冷眼相待,你得去做他们的工作,得让他们知道,堵着他们不给他们干实事机会的不是咱们吏部,而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那些人。

“部堂示下。”

书院开堂在即,陆远又是院丞,自身在江南的政治影响力得以扩张是必然之事,那么,提高社会影响力的计划就能并轨推行了。

赵学雍听听频频点头,由衷说道:“还是部堂思虑的周全。”

“具体说说。”

“报局?”

张居正只好认下。

“属下这也是沾了您的光,不然还在户部做文书呢,这辈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机会一展所学。”

陆远扭头看向窗外,果见霞光漫天不由感慨:“时光易逝啊,真快。”

“写时弊,先不说能不能发,就算发出去,又有谁会支持,谁敢支持?”

要让这些翰林院的学生们和咱们统一阵线,让他们来提革新吏治的事,得罪人的话不能从咱们嘴里说出去,等什么时候他们闹的差不多了、也折腾的筋疲力尽了,咱们再慢慢居中协调,看看如何在一碗水端平的情况下,尽量将这些编修安排离开翰林院,也能顺势拿掉一些在京察考满中不合格的官员。

埋头批完公案上的几十道奏本,赵学雍来换茶水时提醒了一句。

“掌舆情、赚银子,两不耽误。”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什么周全不周全的,不过是束手束脚,只能慢火烹小鲜罢了。”

捧起茶来,陆远也没急着打卡下班,招呼赵学雍落座闲聊。

“学雍,你觉得是吏部的差事好干,还是户部的差事好干。”

南直隶脚下富庶,没有哪个知县指着朝廷俸禄过日子,因此还是碌碌在堂。

陆远呵呵一笑,伸手凌空点了赵学雍两下:“你现在马屁话也说得顺溜多了,看来这段时间,没少听别人奉承你啊。”

得,三句话不离改革的初心。

若是除官后迟迟不给明确的安顿和说法,这群人就会到吏部来闹,所以都察院就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不想免官就停俸半年或三个月,这群考评不合格的知县就纷纷选择停俸。

“就拿前段时间京察的事说吧。”赵学雍组织着语言,详细汇报道:“现在南直隶京察的事结束了,有些知县三年考满不算合格,治下的刑案、盗抢增加,民生则不如上一次京察,按说是应该免黜掉。

实话实说,这些日子光看奏疏,属下就脑仁发胀,头疼欲裂了。”

赵学雍苦笑一声:“以前在户部,就算有一百道本,片刻也就处置完了,现在就算是十道本也得翻来覆去看好几遍,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处置。”

另外南京翰林院里还储养着上百名编修呢,可是哪有官缺给他们?如此空耗着实在是虚度,翰林院中那些个编修天天写本给咱们,吵吵着要为朝廷效力,还说咱们吏部不给安排,是嫉妒贤能,说咱们只会营私舞弊、任人唯亲,还要上疏弹劾。

陆远宽慰了一句:“天底下最难干的差事就是人事,动作大了吧,人家说你借着权力党同伐异、结党营私,动作小吧又看不出干了什么成绩。

“部堂,咱们弄这个报局有什么意义吗?”

另一个这些下面的知县、知府什么的,都是几十年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摸爬滚打,一个个是比泥鳅还滑,伱憋着心思弄他们?他们还憋着心思给咱们添堵呢。

跟自己前世参加工作时可谓一模一样。

“部堂,下值的时间到了。”

“南京城里有说书的先生,就说本官要在府里办堂会,都给请到本官府上去。。”

要让北京的嘉靖知道了,还不膈应死自己,虽说为了这个吏部尚书,嘉靖白赚了三百万银子。

张居正拧着眉头想,然后立马来了精神:“下官知道了,写时弊,只要让越多的人知道国家之时弊,则可万众一心,齐相呼应则可根除时弊。”

冗官冗闲是个大问题啊。

选材每三年一科,但是大明官场又没有淘汰制度,就导致官员和备用官员数量永远是增加的,增人不增编,都挤成一团,不闹事才怪呢。

陆远劝了一句:“别着急,饭是一口一口吃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让报纸的销量大起来,只有销量增加了,看的人多了,将来咱们再想干什么事才能好办。”

可是南直隶的知县都是进士或者同进士的功名,免了他们知县的职务却不能除他们的功名,因此免了官之后如何安置?

“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走,陪本官回府,带你听听市井说书,放松一下。”

“好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