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154章 吴淞口沦陷,倭寇来了!

首辅 第154章 吴淞口沦陷,倭寇来了!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154章 吴淞口沦陷,倭寇来了!

第154章 吴淞口沦陷,倭寇来了!

崇明县,明代隶属南直隶苏州府,是长江入海之处,明初设守御千户所,嘉靖时期因倭乱严重,守御千户所扩编至三个。

时至拂晓之分,知县唐一岑尚在睡梦中,寝居房门便被推开,几名县衙小吏已经嚷嚷开来。

“县尊、县尊,大事不好,倭寇打来了!”

唐一岑猛然坐起。——

吴淞口,守御千户所。

千户曹恺神情严肃,他的眼前,宽阔的长江江面上闯入了几十艘大福船,这些福船悬挂着‘宋’字大旗,站着满满几百名穿不同服饰、甲胄的倭寇海盗。

最让曹恺为之紧张的,还是这些战船上那一排排黑漆漆的炮口。

作为从小和倭寇作战中长大的将领,曹恺深知这些火炮的威力,靠着传统的坞堡根本扛不住倭寇的炮击,因此只有藏身于挖在地下的堑洞才能保住性命。

“行,既然陆部堂都开口了,那奴婢就越一次权,不请示皇上和司礼监了,这一百万,奴婢认出!”

“好。”

杨金水面露犹豫之色:“许有三五十万两。”

如此杨金水只好咬牙允下。

没了岸防炮,倭寇的大福船得以顺利的推进到岸边几十丈的位置。

“按魏国公说的办。”

陆远不关心他话里的算计心机,只看向韩邦奇言道。

“立刻调兵南下,火速往苏州,若是到了苏州后,汪逆还没有攻克华亭三县,便伺机支援松江,若是松江已然沦陷,就死守苏州,以待后援。”

韩邦奇看不过去了,沉声道:“先代行司礼监朱批调兵手令,随后派人走八百里加急再传皇上与司礼监。”

“魏国公,汪逆此次突起大军,其所图必是不小,为防止贼逆分兵靡祸虔刘,需得各省合力,争取将其围歼在陆。”

“杨公公,江南织造局现在能筹措多少钱粮。”

“这事不用商榷了。”陆远直接挥手打断杨金水的话:“各省调兵,会同浙直总督张部堂那一道,全力遏制汪逆的进攻,若能围歼则围歼,不能围歼也要将其赶出海去,守土护民,不容耽搁。”

徐鹏举看向刘远:“刘总兵,现在你那有多少可用之兵?”

“好。”

调兵死守苏州就是为了保全江南织造局在苏州的产业,结果看杨金水这德行,他似乎还不愿意多出钱。

军情紧急来不及寒暄,韩邦奇直言道:“崇明沿海防线仅有三个营的防备,根本不可能挡住汪逆的进攻,一旦崇明失陷,则上海、华亭、青浦皆不可守,敌必寇略苏州、常州两地,苏常乃南直隶腹心,钱粮充沛不能有失,魏国公、永康侯、刘总兵,还有三位公公,你们给个意见。”

海面上那密密麻麻的战船群中,汪仲眺望着越来越近的吴淞口防线,不屑开口。

徐鹏举点头:“本国公醒得,这便以五军府草拟调令,潘公公、萧公公,伱二人是南京守备太监,需得你二人代司礼监行朱批。”

“魏国公、永康侯、三位公公、诸位同僚,倭寇已经攻来了,这时候,正是需要我们各位精诚一心,希望各位念在江南六千多万百姓的份上,能够全力以赴。”

自二人及后,守备太监、镇守太监纷纷抵达,最后才是提督江淮总兵刘远。

到如今,都司腐朽,朝廷在山东另练登州水师、莱州水师,设提督登莱水师一职,永康侯一系便逐渐边缘化,嘉靖九年,嘉靖皇帝改命永康侯徐源往南京任南京左军都督府都督,协同南京守备事务。

刘远一走,韩邦奇又同徐鹏举言道。

“都慌什么!各回值守,九卿随老夫往文渊阁,派人去请魏国公徐鹏举、应天巡抚朱纨、守备太监潘真、萧通、镇守太监杨金水、永康侯徐源、提督江淮总兵刘远速来。

“江淮沿线随时可以调二十八个营的兵。”刘远开口言道:“足有三万人,粮草军械俱全,随时可以开拔。”

徐鹏举给出想法,随后徐源连着守备太监皆附议。

另八百里加急往杭州浙直总督张经,请其火速调兵,一路走陆路往守苏州,一路走海路往崇明截击倭寇退路。”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传令开炮,先将明军的岸防炮给打掉。”

“韩部堂,事不宜迟,就这么做吧。”

“各位的意见呢?”

“全力以赴。”

“所有人躲进地堑中,小心倭寇的火炮,命令岸防炮手,伺机开炮反攻。”

此刻的皇宫内,六部九卿连着许许多多的官员都从各自值房内走出,所有人的目光无不是看向谭振鹄。

曹恺自然也注意到了倭寇已经迫近防线,可却无能为力。

伸手一指。

“给本将军拔掉明军的旗帜。”

陆远看向张润开口言道:“张部堂,你户部安排人去协调辎重吧。”

又是长达十余轮的炮击,倭寇的炮火终于停止,曹恺灰头土脸的从地堑中爬出,望着几乎被炸的稀巴烂的防线,又看向已经在炮火掩护下登岸的数千倭寇,举刀大喝。

战船打出了旗语,几十艘大福船便齐齐行动开来,数百门黑洞洞的炮口齐刷刷对准了吴淞口防线。

一听这话堂内众人便无不面露愠色。

“军情紧急,难不成还要派人往司礼监请示吗?”

韩邦奇一口允下起身。

兵部尚书韩邦奇沉声言道:“快说。”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两人对视,一时有些犹豫。

这便是在一次次对战中积累下的经验。

时过四年,陈思盼、李光头灭亡了,可一个更强大的海盗倭酋出现了。

“既如此,便全凭韩部堂做主吧。”

此起彼伏的炮声连绵不绝,数以百计的铅铸炮弹便呼啸着划破拂晓的天空,宛若雨夜的闪电砸在了吴淞口岸边的岸防炮阵地中。

“快!”

江南织造局大半家业可都在苏州呢。

吏部值房内的陆远沉心看着一道道奏本,耳边便听到谭振鹄焦急的声音。

文渊阁正堂,九卿静坐无声,每个人的表情都极其严肃。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韩邦奇随后看向杨金水。

在连续十轮的炮击下,整个吴淞口沿岸几乎被摧毁殆尽,明军在这里准备的数十门岸炮全被击毁,阵地边,明军炮手的残破尸体随处可见,几无全尸。

杨金水张嘴失语,只好看向潘真和萧通,指望两人能替他说话,结果二人头一转,只作无视。

“崇明知县唐一岑急报,嘉靖三十年六月初九,倭寇汪逆大举进攻吴淞口,守御千户曹恺并下官兵九百九十三战死、失踪,吴淞口失陷,倭寇已经登岸,现正猛攻崇明县城,请求朝廷火速发兵救援。”

一轮、两轮、三轮。

随着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跨步进了文渊阁,九卿以目视之,无不起身行礼。

杨金水不假思索说道:“苏州是一定要守住的。”

陆远直接言道:“一百万,江南织造局立刻调一百万两军费,我们南京户部也出一百万,粮食辎重皆由南京户部来筹措协调。”

二人这才应下。

来人正是世袭魏国公爵的徐鹏举。

“崇明知县唐一岑报了八百里军情加急,倭寇已经攻陷吴淞口,登岸了。”

“轰!轰!轰!轰!轰!”

吴淞口这就丢了?

惊慌失措的议论声顿时响起,韩邦奇厉喝一声。

所有人皆同意,刘远便起身抱拳环顾一圈:“既如此,下官就不耽搁了,这就去调兵。”

躲进地堑中,曹恺握紧了腰刀,深吸一口气,静等那铺天盖地的火炮停止轰鸣。

飞驰的战马闯进城中,沿途的百姓无不快速闪避,望着飞驰向长安街的讯卒议论纷纷。

倭寇的火炮打的太远,要比岸防的大将军炮射程超出数十丈,这怎么守。

“八百里加急,各位部堂,崇明县八百里加急。”

徐家一门两国公,长子徐辉祖袭了魏国公爵,其弟徐增寿因为在靖难中倒向了朱棣,因功封了定国公,魏国公世系在南京,定国公世系在北京。

而随后抵达的永康侯徐源则跟徐达没有一点关系,其祖上徐忠是建文时期的济阳卫指挥佥事,背叛朝廷投奔了朱棣,靖难功成被封永康侯,其后永康侯世系便一直在山东管着山东备倭都司。

在曹恺的指挥下,上千名士兵有条不紊躲进了地堑,或握刀或握长枪,紧张的等待着。

随着一道开炮的旗语打出,便听得仿佛天雷炸响。

“众将士,随我迎敌,杀倭寇!”——

南京城,繁华依旧的街道,安定祥和的气氛被一道凄厉的声音所打破。

陆远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快步冲出值房。

都到这般火烧眉毛的地步了,杨金水还想着藏私呢。

“陆部堂”

韩邦奇又看向陆远等人。

“参见魏国公。”

汪仲一眼便看到了那杆写着‘吴淞守御千户曹’的大旗。

“八百里加急?这是倭寇打来了?”

临危不乱,条理分明,韩邦奇这个兵部尚书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最妥善的安排。

汪直打来了!

身为世袭千户的曹恺自幼便从了军,嘉靖二十六年便和父亲,时任吴淞守御千户的曹郢同大海盗陈思盼、李光头打过一场,那一仗曹郢战死,曹恺袭了父职。

众人皆起身,郑重点头。

“剿灭倭寇。”

“灭了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