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158章 难民的安置与吸纳

首辅 第158章 难民的安置与吸纳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158章 难民的安置与吸纳

第158章 难民的安置与吸纳

南京城门,人流拥挤。

南城兵马司的城门官曹中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自从倭寇攻陷吴淞口后,这些日子里来自松江府的难民一窝蜂全部涌来了南京城。

都道那些倭寇穷凶极恶,残忍恐怖,谁敢就近逃难苏州、常州?

如此便都来了南京。

浩荡荡十余万人,这安置可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放这些难民进城,没有安置的地方就定会成为治安隐患,可是不放进去,十几万人在城外没吃没住,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暴民。

怎么处置不是曹中军一个小小的城门官可以决定的,他只能一边死守城门不放难民入城,一边派人火速去通传巡抚衙门。

这位陆部堂出行,好大的排场啊。

不假思索的曹中军便跪地叩首。

陆东诶了一声,不过能看得出来,在这文渊阁见陆远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陆远收起地图交给陆东:“那侄儿就多谢叔父了,这文渊阁叔父不便久待,侄儿不送了。”

正想着呢,几辆马车驶来,曹中军眼尖,一看到居中那辆双马拉车,周边又有金吾拱卫,料知是九卿之一的大官来了,只是开道士卒没有打出旗牌猜不到身份而已。

户部侍郎崔彦道:“可以擢一批青壮出来让工部和兵部来安置,剩下的妇孺老弱再思良策。”

众人哪会驳斥陆远,都点头说是好主意。

“叔父快坐。”

待等陆远回了文渊阁,没多久功夫陆东便赶了过来,张居正识趣离开,掩上房门。

“汪直的势力集中在平户(日本长崎)往南到双屿、浙江、福建沿海及澎湖(台湾岛)部分,在吕宋(菲律宾)、爪哇(印度尼西亚)有几个港口,仅凭此,他就能和朝廷正面硬撼,这就是火炮和海船的威力。

陆远拿出一个自己根据前世记忆手绘的地图交给陆东,后者看过惊讶的睁大双眼。

朱纨拱手应了下来,立刻唤来人交代下去。

陆远颔首。

“是。”

陆远一边指点一边交代:“现在咱们家在澳门建火器厂、造船厂的事汪直已经查到了,我不敢确定他会不会跑北京散布这个消息,现在我已经做了几手准备,但也不敢笃定万无一失,不过若是咱们家控制了这一切,那就一定是稳如泰山,所以叔父,你后面两年要多费心。”

“妇女的话,本官看可以交给织造局来安置。”

“兵部这也没有问题。”

曹中军刚刚爬起身,便看到其余几辆马车内又都出来数人,无不是穿着三品官袍,包括那位自己曾远远见过一面的应天巡抚朱纨也在,内心不由暗暗咂舌。

未来一定是属于大海的,有海权才能有陆权,一旦汪直覆灭,他的这一切咱们家必须要立刻接手,一旦出现空白,沿海的倭患就还会继续闹下去。”

说完陆远又问了一句。

“是。”

“在澳门往东一海之隔还有不少荒岛,属广州府东莞县辖管,我给其取名叫香港,人烟稀少但是地方比澳门要大,现在葡萄牙人还没占,咱们先占上。

工部侍郎范惇儒、兵部侍郎俞传正对视一眼先后开口。

“那就这般去做。”陆远对朱纨说道:“组织人手,立刻先将青壮筛选出来,或归工部或归兵部来安顿,不能让他们在这里聚集,万一闹出事就有大麻烦,留下老弱妇孺的我们再想办法。”

曹中军没见过陆远,可能认出陆远的二品官袍。

“南京城涌来了很多难民,这件事叔父知道吗?”

听到这话,陆远眉头锁的便更紧。

上马车之前,陆远又对张居正言道。

张居正拱手,从城门处借了一匹马,打马离开。

陆远最后看向刑部侍郎裴锦超,交代道。

“明白了。”

今日恰好轮到陆远在文渊阁坐值,通政使司来通传了信,陆远便亲自出面处置,顺道着喊了户部、工部、刑部和兵部各一名侍郎堂官,加上朱纨这位应天巡抚,一行六人来到现场。

乌泱泱的根本望不到头。

陆远看向朱纨,后者皱眉摇头:“难,如今南京城已有百姓一百余万,城内已完全饱和了,若想入城,无处可住只能睡在街道上,可倘若露天而住,再过一个多月就入了深秋,会冻死人的。

“城里安置的下吗?”

陆远这才踏实下来,最后又看了一眼这城外乌泱泱的难民潮,转身下了城楼,十几名官员随从紧紧簇拥着。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何其相像啊。

二品部院大臣,又如此年轻,身份呼之欲出。

“裴堂官,你们刑部这几日辛苦些,帮着应天巡抚衙门维系好治安和分别安置的事,一定要确保不可出乱子,另外安置的过程中也尽量不要太蛮横,闹出民怨也是麻烦。”

“诸位要有更好的主意也都说说,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来想办法。”

陆东带着地图快步离开,脚步急促有力。

“是,陆部堂您放心,下官一定办好这件事。”

登上城头,陆远也被城外那排成长队,拥挤不堪的人潮所惊住。

陆远咧嘴:“银子咱们家以后不会缺,缺的只是人,现在南京就有十几万人等着咱们家吸纳呢。

“知道,这几日城里安置了一些人,但是不多,听说城外还有十几万没有安置。”

“好。”

应天巡抚、六部侍郎竟然全部陪同着。

“嗯,交给我吧。”

末了,二者又言道:“只是钱粮上要多一笔开支了。”

“那不打紧。”陆远摆手:“区区两三万青壮的安置,户部给口饱饭吃总没有压力吧。”

陆东小心问道:“伯兴,你是打算。”

“这办法不错,工部和兵部有没有问题?”

“十几万百姓呢,总不能视而不救,几位都想想,办法总比困难多。”

陆东连连点头。

交给上司们处置吧。

有了安置青壮的经验,陆远便依葫芦画瓢想到了这个主意:“江南织造局在南京周边不是有十几个织坊吗,能安置多少安置多少,剩下的和老弱一道,由工部在城外建一个营区先住下,六个人或八个人一个帐篷挤一挤住着。

现在天还不算凉,冻不坏人,统一安置居住,这每日的赈粮也好发放,只要饿不死冻不死,撑过这两个月,便能协调周边的府县来分开安置了。”

便想着让叔父伱出面,用咱家商会招工的名义看看能不能吸纳一些,当然咱们就不必挑什么青壮、老弱的了,只要愿意来跟咱们干的,通通安置。”

这些难民赶着车,拖家带口拉着行李,一个个风尘仆仆面黄肌瘦,让陆远瞬间就想到了曾经看过的那部《1942》的电影。

汪直倭患的事虽然眼下闹的凶,但只要断了葡萄牙人的军备支持,汪直撑不了两年就会穷途末路,这两年,咱们家要抓住这个机会。”

慌忙上前迎候,待到马车停下,张居正先走了出来,随后挑起帘布,陆远紧随其后。

陆远也知道这是身份巨大差距带来的天然压迫感,自己也没时间再去聊家常来放松气氛,便直言道。

再者说风餐饮露、随处方便,也容易生出病疫,到时候危险更大。”

“叔大,你先不要回吏部了,去一趟本官叔父家中,请本官叔父来见本官。”

别小看这个荒岛,它有很多天然港,比双屿要更方便开发使用,先这两地再琼州(海南岛),有了这一条线,大海之南便都是咱们陆家的。”

陆远踩着软凳下车,言道:“本官听通政使司说,近日来有很多难民来投南京,走,随本官上城楼一观。”

“我记住了,这件事我一定办妥当。”

“前些日子胡宗宪那已经和维特谈好了第一笔买卖,估计能有三四十万两,这是十倍的利润啊。”

崔彦笑了笑拱手:“陆部堂开了口,慢说只是两三万青壮,就算养活这十几万张嘴,我户部也能拿出足粮来。”

“我们工部没问题。”

“你甲胄在身就不要跪了,免礼吧。”

陆远点了点头:“是啊,城里安置了几千人只是少数,这城外十几万才是大头,不妥善安排容易生乱子,我让工部和兵部安置一部分,但恐怕也不定全数。

一想到自己要做的事将事关陆家未来几百年的家业盛衰兴亡,陆东也仿佛瞬间年轻了几十岁。

老了老了,竟然还能干出这么一件大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