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20章 通倭案的背后

首辅 第20章 通倭案的背后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20章 通倭案的背后

第20章 通倭案的背后

陆远在这大明朝过了自己新生的第一个春节,那是从未有过的热闹。

后世的除夕年味很淡,跟大明朝那是远远比不了的。

其实陆远作为知县,而且大明朝的年假也有足足十几天,陆远完全可以带着媳妇回袁州老家,和自己那个便宜老爹陆淳夫一起过年,但是陆东说陆淳夫去了北京,因此才作罢。

爷俩见面的时间又要向后推了。

虽然不算大团圆,但在淳安,带着丫鬟下人的也有足足大几十号人,仍然是热闹非凡。

而迈过年关进入嘉靖二十七年,来陆远这登门拜会的便更多了。

甚至连百姓都有!

额,这段时间中奖的那几位。

“丝绸布匹、古玩字画、茶叶瓷器等。”

可骆庭辉是知府,我们又不敢不从,就这么做到嘉靖二十五年七月,老爷实在撑不住了,索性就停了和汪直之间的往来,结果当年年末,汪直缺了佛朗机人的货很生气,派了十几个人潜入浙江,当时袭击了运司衙门在宁波的一个驻所,杀了五个人。

“不要惹火烧身,懂吗?”

沉默持续少顷,魏伯年开口。

负责记录的吴朝云手都哆嗦起来。

“知府衙门说我们通倭。”

“这六十多万两都怎么分的。”

陆远审讯,那么吴朝云的职责就是誊写口供,最后画押入卷。

在丁忧期间,你空出的原岗位,上一级衙门会安排人暂时顶替,但是等到丁忧结束,吏目这种就由当地衙门直接安排再就业,而有官身品轶的便舒服了,直接去北京!

去北京排队!

比如伱丁忧前是个正七品的知县,那么你现在开始参与排队,排第第一名,那么当朝廷冒出一个正六品到正七品这区间的官缺时,你直接顶上!

若是冒出了一个正三品的官缺,那就要向下顺延,看看排队的官员中有没有正三品到正四品的丁忧官员。

老百姓淳朴啊,中了大奖,竟是将功劳记到了陆远这个知县头上,新年来到,带着酒肉便登门来谢。

“日本的一个大商人,很有钱,他从我们这里买商品,去澳门卖给佛郎机人(葡萄牙、西班牙人)。”

魏伯年抬起头看向陆远,见后者眼神冷冽,半晌后才敢开口。

“谁?”

“下吏参见县尊。”

这也是陆远要格外照顾淳安当地丁忧官员的原因。

“根本不赚钱”

简单来说,丁忧之后的官员,如果运气好,可以直接提拔一到两级。

无论你官大官小,上至首辅大学士、下至从六房吏目,都要丁忧守孝。

当时我们和汪直做生意,每一笔银子都有去处,十两银子中,四成是本金,六成是利润,可这六成利润里面,有两成要分给运司衙门,三成给骆庭辉,自家只留下一成,现在骆庭辉要五成,那我们就成了亏本买卖。

“骆庭辉,嘉靖二十四年任严州府通判,二十五年便升任严州知府,这么快的速度,你知道原因吗?”

“啊什么啊,还不快去。”

“吴掌簿请坐吧。”

“有。”

谁知道这些退休官员里有多大政治资源?

至于那些回淳安来丁忧的更要招呼好,丁忧一结束,按照大明的惯例,全都要回北京重新排队上岗补缺。

“网开一面?”

“差不多吧。”魏伯年垂着头道:“汪直很有钱,听说他在日本的势力极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银山,他养了很多的日本浪人武士,加上他在广州、澳门和佛朗机人做生意,和南洋人做生意,所以有钱、有兵、还有大船火炮。”

“我们只是和汪直、和日本人做生意罢了,其他的事,一概没做没参与。”

陆远没急着吭声,而是冲外面喊了一嗓子。

可是运司衙门和骆庭辉也害怕我们魏家鱼死网破,于是拖了整整一年,上下活动,现在风声过了,运司衙门和骆庭辉就想再敲一笔银子,然后放过我们魏家。”

寒风一吹,陆远面露萧瑟,拍了一下邓连三的肩头:“县衙四面透风,咱们抓了魏伯年的事,最多几日骆知府就会知道,你想咱俩死,还是他们死?”

老百姓箪食壶浆恰恰说明陆远这个县令父母官做的好,做的有成绩,做的深得民心!

“只有商人吗?衙门的人,有没有参与的?”

陆远喝了酒,此刻说起话来酒气熏天:“你也别跟本官来虚的,大年下的,本官也不想给你上大刑,你把实话跟本官说了,本官说不准网开一面。”

士绅夸、百姓夸、老干部们也夸。

话说着新年慰问老干部,也算是一种为官之道了。

“有!”

“如何通倭?”

陆远频频喝茶压制酒气:“你们魏家通倭的案子,真当衙门没证据吗,左右无非是不想办你罢了。

若是为了杀人灭口,何必一年多时间迟迟不给魏家定案。

“运司衙门拿了二十三万两,骆庭辉前前后后拿走了三十一万两,我们魏家只落了十余万两。”

“来了来了,老爷您吩咐。”

“你看你,一点都不懂的配合。”

“除了你们魏家之外,还有谁参与了。”

而等折腾到了年初八,邓连三也给陆远带来了一则好消息。

“两年多不到三年,从嘉靖二十三年五月开始。”

“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你们和汪直做了多久的生意?”

陆远继续问道:“那你就说说你知道的,浙江这当地的衙门里有人为你们开方便之门吗?”

“是。”

所谓丁忧,即家中父母亡故,儿子需回家守孝三年,其实也就是二十七个月。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汪直是谁?”

所以前后矛盾,根本说不通。

“吃不完也是浪费,陆林,陆林。”

陆远闭上眼睛,手指轻敲桌面。

大案!

“李代桃僵,把人送出淳安。”

于是各种礼物堆满了整整两间厢房。

什么玩意?

陆远当即就懵了,可旋即勃然大怒,一拍桌子:“放你娘的屁。”

厢房门口,陆远指着满满一屋子的酒肉和点心,吩咐道:“这样,你去一堂吏房,问问咱们县里有多少曾经在县衙里做过典史以上的官吏,或者在府里甚至省里做过差的,有哪些是老年致仕、回乡丁忧的,统计出一份名单来,将这屋子里的东西均分开,额外加上五十、三十吧,额外加上三十两银子,给人送过去。”

如果有,就按照排队的先后顺序,直接入替补上。

就这般,在陆远的安排下,陆知县在淳安的名声那可是越来越好。

魏家的老管家魏伯年抓到了!

得知消息的陆远第一时间跑进监牢,连夜提审。

魏伯年解释道:“当年骆庭辉担任严州通判,想要和我们魏家一起合谋做这生意,当时说好的骆庭辉占三成,可嘉靖二十五年,骆庭辉升任严州知府后,就提出要五成。

“福建、广东很多商人都和汪直有往来。”

也算一种宣传对吧。

“严州知府骆庭辉。”

后者惊愕抬头。

对于陆远的做法,陆林就算是一万个不理解,但也是老实照做。

你倒不如痛快些说了,你要是照实说呢,无非秋后问斩,你还能再活七八个月,这段时间内,本官保证你活的舒舒服服,该吃吃、该喝喝,大把花银子伺候你。

陆远于是起身:“让他画押,好生看管。”

“让吴朝云进来。”

陆林听的直瞪眼:“啊?”

“听说?”

魏家就是让骆庭辉给抓的,如果骆庭辉自己通倭,保护都来不及为啥抓魏家的人。

万一冒出个四品、五品,将来丁忧结束再排队到浙江这当个省府官员,那他陆远不就白捡了一份政治资源?

虽然不求上进,但背后的领导多,将来摆烂也舒坦点。

“事已至此,照实坦白吧。”

“那,是否有此事?”

邓连三打了个冷战,狠狠吞下一口唾沫。

“赚了大概多少钱?”

运司衙门、知府衙门都和通倭案有关系,魏家,仅仅只是推出来的明面人罢了。

“草民只是咱们浙江当地一家商号的管家,这里面的事,哪里能全部清楚,真的只是听说。”

“不要谈分的钱,就说总数。”

以曹大为、文兴盛两个佐二官为首,整个淳安县的士、吏、绅可谓是全面出动,排着队的来陆远这里送礼。

但你要是不说,看到这监牢里的刑具没,也是天天伺候你,直到把你折腾死为止,魏家已经倒了,人都在严州府衙门里关着,你的生与死已是没人在乎,所以无非是痛快点死还是被折腾死,你自己选。”

整个淳安县,意识形态可谓一片大好。

“没了,草民知道的就这些。”

吴朝云是淳安县的刑房掌簿,也就是负责刑讼案卷文书的吏目。

这魏伯年年近六旬,已是半截身子入土之人,闻言冷笑:“小民乃是守法之民,何须大人网开一面。”

大案啊。

“具体不知道,只是风传,骆庭辉后面还有人。”

运司衙门将案子压到了骆庭辉脑袋上,骆庭辉就压到了我们魏家头上,说是我们魏家勾结的倭寇犯案。

“做什么生意?”

等吴朝云坐好,一切程序备齐后,陆远才对魏伯年开口审问:“嘉靖二十五年十月,你们魏家大房、二房、三房的掌柜被严州府衙门抓捕,你可知道因为何事?”

“大概六十余万两。”

“福州、泉州、广州、宁波听说都有。”

士绅们夸陆远因为带他们赚了钱,老百姓夸陆远因为没了地痞流氓不用再交保护费,老干部们夸陆远尊重懂事,不搞人走茶凉。

在大明朝,丁忧可不是坏事。

魏伯年沉默下来,许久之后才抬头:“不知道大人想知道什么?”

寻常吏绅的礼陆远可以让门房代收,倒是这百姓的礼,陆远不得不亲自出面了。

说罢便带着邓连三离开,走出监牢后,小声言语。

“想活命就听本官的,本官不仅能让你活,还能让你,升官发财。”

陆远再次拍了两下邓连三的肩头,转身离开,身背后,后者郑重抱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