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224章 忙于查案的海瑞

首辅 第224章 忙于查案的海瑞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224章 忙于查案的海瑞

第224章 忙于查案的海瑞

“在这寻人告示之中?”

听到陆贤忠这么说,几名下人都有不解,他们一人拿起一份报纸去看,可还是一头的雾水。

“忠伯,这也看不出什么来啊。”

陆贤忠呵呵一笑:“这南京日报里面的所有能刊登的篇幅内容,除了这个寻人告示是由百姓自行投稿于报局,其他的内容都由通政使司和报局审核,老夫就不信,现在锦衣卫已经渗透进了报局和通政使司这两个朝廷衙门中。

所以其他的内容不会有假,只有这百姓自行投稿的寻人告示会夹带猫腻,你们看不出来很正常,因为他们在用暗语来交流。”

“怎么讲?”

“你们没有发现这些寻人或者寻物告示都非常有规律吗。”

陆贤忠将几十份报纸铺开:“格式几乎是一模一样,除了生辰、失散的时间、分别的地点不同,但恰恰是这些不同的数字就成了他们之间交流的暗语。

老夫猜测,他们这些个锦衣卫一定是有一套自己的暗语交流方式,这些个数字只是某些字的替代罢了。”

陆忠甲啊了一声,脸色跟着苦了下来:“那这怎么破译啊。”

“现在也不要想破译的事情。”陆贤忠摇摇头:“但是咱们能找到这些人。”

“忠伯的意思是让咱们的人去报局蹲点,只要这些人去报局投稿,咱们就跟踪着?”

“没错。”

陆贤忠自信一笑:“同时跟住他们所有人,总会有机会搜出他们用于暗语交流的密本。”

“这容易。”陆忠甲立时道:“咱家里的小山子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要他看过的东西就没有记不下的,到时候去搜密本的时候带上他便好。”

这陆忠甲口中的小山子叫陆山,是远东在民间发现的神童,只是家境不太好,对这种人才当然是要收下来好好栽培,由此就送进了陆府里,改了陆姓。

等将来大一点就开一套清白的身份户籍再独出去,不耽误其考科举入仕。

若是不想考科举,陆家或整个远东体量巨大,自会根据其能耐来安排事做。

“好,就这么去安排吧。”

陆贤忠对陆忠甲的提议允下来:“这件事甲儿你来挑头办吧,记住了,别让老夫失望,更别让老爷失望。”

陆忠甲胸膛挺起,一脸的坚定答话。

“请忠伯放心,这些个藏头露尾的锦衣卫小人一定全部替老爷、替您给揪出来。”

就在陆贤忠忙着坐镇指挥南京的‘反特’行动时,同在南京的海瑞此刻也在全心办案。

今日的他提审了沈炼这个曾经的锦衣卫百户。

如今的沈炼哪里还有当初的神气和骄傲,在大牢里关了几个月,早已神情憔悴,疲惫不堪。

沈炼怎么都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奉了皇命下来的准钦差,怎么突然间就成了阶下囚。

而他的罪名就是纵容下属横行无法、私囚举人。

监牢内,海瑞坐着、沈炼跪着,两个同样刚正不阿的人物此刻却是完全不同的处境。

同一囚室内,还坐着足足六名陪审官,这六人分别来自南北两京的三法司衙门,确保口供的真实性不会被人为篡改。

“沈炼,本官今日提审伱,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需得如实回答不可藏私,这样或可有一日案件大白天下,可还你一个公道。”

海瑞点明主旨,告诫沈炼。

后者点了点头:“素闻海大人清名,罪员一定将知道的全盘道出,不会有任何隐瞒。”

“刺韩案发生后不久,你便膺奉皇命来南京,以锦衣卫百户的身份查案,皇上是如何交代你的,查案之初你又都做了哪些事。”

沈炼回忆了一番说道:“当初让罪员来南京查案的旨意是从司礼监发出来的,交办给罪员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他同时也是提督东厂、锦衣卫的管事太监,他告诉罪员要来南京查办刺韩案,同时命令罪员要彻查此案,无论涉及到谁都要进行讯问,绝不可以姑息。

罪员当时问过陈公公,这是陈公公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陈公公说这是圣谕也是圣意,于是罪员便到了南京,一一讯问了刺韩案当日参加杨旦葬礼进行吊唁的官员,这其中也包括了刺韩案当日同遭刺杀的吏部尚书陆远。”

“陆部堂的口供本官已经看过,并无不妥当之处。”

海瑞继续质问道:“尔为锦衣卫,又无圣旨钦命尔为钦差,尔怎可如此失礼逾矩竟敢勒令我大明朝的太子少傅、吏部尚书在你们面前更衣卸甲,如此一条犯得就是狂悖犯上之罪。”

沈炼垂下头来:“实在是因为罪员怀疑。”

“怀疑什么?”

“罪员怀疑陆部堂有重大作案嫌疑,他是和韩部堂同时遭受到的刺杀,可他却是毫发无损,罪员勘测了行刺陆部堂的位置,离着陆部堂仅仅不到三十步,军用弩机不可能射不穿软甲,除非那是一把旧式弩机,和刺杀韩部堂的并不是同一款。”

沈炼随即反问道:“海大人,您想,刺客同时刺杀韩部堂和陆部堂,怎么会用两种不同的弩机?因此只能是一种可能,那就是这刺杀案就是人为指使,是人为控制的使用了两把不同弩机。”

“这只是你的个人怀疑。”海瑞驳斥了沈炼的话:“你没有任何实证来证实你的怀疑,其次如果说是大胆假设,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刺杀陆部堂和刺杀韩部堂的刺客并非同一幕后主使?”

沈炼眨了眨眼睛:“不是同一主使,为何会刺杀的时间相同。”

“所以说,这一切都只是你基于自身认定的事实来进行的怀疑。”海瑞冷声道:“你只相信你所认定的事实,而丝毫不会怀疑其他的可能性,因此本官现在要问的就是,你为什么要如此怀疑陆部堂,又是谁,在暗中指使你!”

沈炼大惊失色,连忙喊冤道。

“大人,罪员冤枉,没有任何人指使罪员去怀疑陆部堂,这完全都是起自罪员自己的猜疑之心。”

“那你又为什么只怀疑陆部堂?”

“罪员对所有人都有所怀疑,只是陆部堂的嫌疑最大罢了。”

沈炼答道:“另外罪员也并非只靠怀疑,罪员也曾多次去往先太保杨旦府前勘探,确定了那吴家阁楼就是最好的行刺地点,隔壁的郑家阁楼要稍微偏一些,如那日陆部堂和韩部堂联袂出现,则在郑家阁楼行刺只能行刺韩部堂一人,很难同时威胁到陆部堂。”

说到这里沈炼自己就停住了。

郑家只能威胁到韩邦奇?

刺韩案和刺陆案有没有可能并不是同一起案子,而是两个不同的幕后主使在安排,只是巧合的撞在了同一天。

而对刺客来说,刺杀的目标同时走进各自的视线中,当然就造成了同一时刻默契出手,根本不需要下令。

这种巧合的事情有没有可能呢?

虽然低但绝对存在。

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想过?

太钻牛角尖,太自以为是了。

海瑞果然冷笑一声。

“所以说,你认定了吴家人存在嫌疑,于是将吴家老小全部抓了起来,在没有审讯出任何实证和他人指证的情况下,囚禁了吴家举人足足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期间你为了不落人口舌,还曾派人去往南京提学道,要求革去吴家举人的功名但是被拒绝了。

可这些都是你们锦衣卫的自说自话,本官这里听说的对你的指证是,你们锦衣卫以办钦案为名私闯民宅,不仅如此还意图侮辱吴家小姐,被吴家小姐以弩机自卫射杀。”

“这是污蔑!”沈炼立时惊怒起来:“海大人,这种话您会信吗?”

“本官什么都不信,本官只信证据和事实,而从不偏信自己的猜测和怀疑。”

海瑞目视沈炼:“你说吴家人有嫌疑,对吴家一家子用刑,可得出来的证供并没有按你所想指向陆部堂,而是指向了时任首揆大学士的严嵩,可你是如何处置的,你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份证供送进司礼监,而是选择压了下去继续审讯,你在怀疑吴家人撒谎。

你凭什么总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就是因为你的这种自以为是的行为,导致南北两京翰林院、国子监群情激奋,严嵩密谋举人吴修德刺杀陆部堂和韩部堂,酬劳竟然是今年科举帮助吴修德中进。

刺杀朝廷命官,私授进士功名,操纵科举舞弊,这是要毁了我大明朝的国本!

如此惊天大案、严厉指控你都视而不见,隐瞒不报,只一味认定此案犹有蹊跷非要继续囚禁审讯,要说你不是纵容手下侮辱民女,想着靠酷刑来实现杀人灭口,又有谁会信呢。”

沈炼闻言脸色苍白,满面羞惭。

“罪员知道错了。”

“你已经接连犯下隐瞒不报、滥用私刑、擅权独断多项大罪,依律,绞监候。”

海瑞叹出口气:“沈百户,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听到自己被判死刑的沈炼长叹一声,但并无过多忧伤恐惧,反抬起头来看向海瑞。

“海大人,罪员性格莽撞偏执,触犯国法罪该如此,但罪员还是要说,吴家人绝非是严阁老所指使,他们一家的证词漏洞百出,尤其是这个吴修德和他闺女吴悦。

吴修德口口声声说是严阁老以进士功名为诱,密使吴家人刺杀韩陆两位部堂,可严阁老怎么会知道吴家人会有擅用弩机者?

这军用弩机不是说一个老百姓拿起来就能瞄的准打得中的。

而吴悦的口供中说,她有这把弩机是小时候秘藏起来的,吴家人从头至尾都不知道,就更不会知道吴悦会用弩机,所以在吴修德的认知中,吴家,是没有一个人会使用弩机的,既然如此,吴修德面对严嵩的指使为什么要一口允下,接下这个他压根无法完成的任务。

所以真相只能是”

“闭嘴。”海瑞一听这话脑子都疼:“你是不是又打算将你的怀疑当做自以为是的真相说出来。”

“这些蹊跷之处本官自会查证,你还有其他要说的吗。”

沈炼徒劳一叹:“没了。”

“画押,等待查清此案后,对你的审判会有南北两京三法司共同决断的。”

“是。”

沈炼在证供上画了押,面色凄苦的望着海瑞等人离开。

最终万千不甘化作一声长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