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39章 当剿则剿还是全力以赴?

首辅 第39章 当剿则剿还是全力以赴?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39章 当剿则剿还是全力以赴?

第39章 当剿则剿还是全力以赴?

巡抚衙门,朱纨的公事房内。

陆远面容严肃的端坐,耳边是朱纨的耳提面命。

“谁也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台州突然就乱了起来。”

“你是朝廷的官,是浙江的巡海佥事,于公于职都该去台州勘定祸乱。”

“不过剿匪固然重要,保全自己也是首重之事,不能热血上头的去拼杀连性命都不顾,平定了倭寇固然有功,但功在林云同不在你。”

“但若是没了林云同,功便在你了。”

“去办好你自己的差事。”

“错哪了?”严嵩冷冷瞥了一眼:“错在你不该当这个太常少卿,你该当太子,错在爹不该做首辅,爹该做皇上。”

严嵩恢复平静:“加强防范,需要几名部卿大臣合疏吗?”

“混账!这个混账!一个知府,背靠着坚城、十几万军民,竟然被几千号倭寇吓的弃衙逃命,浙江怎么选了这么一个混账来做知府!”

“去到台州之后不要着急,慢慢来,摸清楚情况,万无一失后自然会有人给伱下令出击,你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听命行事,到时候功劳不会少你一分。”

“儿子记住了。”

“阁老,浙江八百里加急。”

“是。”

严嵩老脸上出现一抹错愕:“什么?”

“也给他去封信,勉励他全力剿倭,老夫在北京,等着他的捷报。”

“皇上万岁、阁老百岁,咱们这大明朝阁老还能再干三十年呢。”

虽不懂但严世藩也不敢问,他知道,该说的时候严嵩自然会说,既然不说,那就是不便说。

“做官要讲规矩,爹虽然是首辅也要讲规矩,要想让别人听话首先要让人家吃饱饭,你不能把灶给抬走,这是朝廷的灶,是全天下人的灶,那甚至不是皇上的灶,不是一家一姓的灶,你懂吗?”

严嵩笑笑,继续交代道:“这次鲁发忠的事出来,浙江藩司的林云同、谢兰也有责任,着吏部商议一下,将此二人调离吧。”

浙江只是闹倭患吗,你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倭患吗?在这倭患背后,很多事你看不明白,所以,浙江该归谁让吏部去斟酌、让皇上去定夺,咱们不能伸手,不然吃不到羊肉惹一身骚,就悔之晚矣了。”

一句话便罢了一个九卿,吓的严世藩跪在地上不敢言语。

严世藩答道:“陆淳夫。”

“对。”

“之前你背着爹在外面许官收钱,爹不管,是因为你许出去的官都不是要害,对朝廷没有影响,左右一个知县一个知府罢了,但你不能贪一个省啊,浙江的情况很复杂,除了是我大明朝财税第一大省之外,浙江还是我大明麻烦第一大省。

“那个,咱们家那个同乡叫陆什么来着。”

“明日去问问兵部尚书陈经吧,这个位置你们不要惦记了,台州成了前线,选谁来做主官,要听兵部的意见。”

诧异着一把夺过军报,查看后砰的一声拍在书桌上。

通政使赵文华手捏军报走进严嵩的书房,面露惊容:“倭寇徐海作乱,杀掳四百余人,台州知府鲁发忠弃衙而逃,业已被浙江按察使司收押。”

“三十年,呵呵。”

“去把东楼叫来。”

严世藩虽不明所以可还是老老实实跪在地上,只是嘴上发问:“爹,儿子错哪了?”

这是什么操作?

一边让巡抚朱纨对倭寇当剿则剿,一边又让陆远全力剿倭,这不是互相矛盾,是让朱纨这个巡抚掣陆远的肘吗?

剿倭的背后很复杂?

严世藩不明白,一个剿倭到底能有多复杂,能让自己头上这位独掌内阁的唯一宰相都避之不及。

严世藩匆匆赶到,进门便喊了一声:“爹。”

“跪下!”

“啊。”赵文华忙言道:“回阁老话,南京的通政使司递了本,说南京几名部卿大臣合疏,言江南最近不太平,希望朝廷加强防范。”

严世藩爬起身刚欲走又被严嵩喊住。

“所以想联名举荐一个南京的部卿大臣来北京入阁。”严嵩老脸上露出一丝浅薄的笑意:“就这么点心思何必藏着,内阁那么大,老夫一个人也应付不来,逐渐上了岁数,是越发的没用了。”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严嵩离开座位走到严世藩面前:“你在惦记浙江?”

陆远惊抬头,颇多不可思议的看向朱纨,后者继续念叨着。

“你最近跟赵文华是不是走的太近了。”

后者跪行上前,俯首帖耳:“爹。”

当剿则剿的潜意思就是不当剿的不要剿。

“那,调往河南如何?”

骂完后又觉不解气,挥手:“你通政使司立刻以内阁名义拟令,判这个鲁发忠斩监候!就在台州斩!”

“千万不要着了人家的道。”——

北京,严府。

“浙江是皇上的浙江,不是我严嵩的浙江,你这是在给老子掘坟!”

赵文华顿时脸色一变,撩袍下跪。

“门下知错,请阁老责罚。”

“是。”

“对,他儿子现在是在浙江办差对吧。”

“是,儿子这就去给朱纨写信。”

严嵩一巴掌扇在严世藩的脸上:“朝廷有吏部,国家有章法,浙江的官员是拔、是黜还是调,有规矩的,我大明朝除了皇上,没人可以想用谁用谁。

“剿倭是大事,但还有些事,比剿倭更重要。”

赵文华顾不上满脸的冷汗,惶惶然叩首告退。

严世藩有些懵。

“浙江也是你能惦记的?”

赵文华垂首应下,随后请示道:“那阁老,台州知府的位置?”

严嵩不再训斥,寻了把椅子坐下,冲着严世藩招手:“东楼。”

“是。”

“门下也是这么认为,他们上这道疏,就是在非议阁老不知江南事。”

严嵩气吁吁坐下,抬眼看了赵文华,皱眉:“还有事?”

“告诉朱纨,让他在浙江安安心心做他的巡抚,对倭寇当剿则剿。”

严嵩先是一怔,而后看向赵文华说了这么一句:“老夫说让吏部商议,没说让你商议。”

这话吓的严世藩遍体生寒,语无伦次:“爹,儿子、儿子不懂。”

“回爹的话是的。”严世藩言道:“现在浙江按察使司担任巡海佥事。”

“儿子没有。”

严嵩念叨道:“按察使司佥事,那就是说,剿倭是他负责的事。”

赵文华也糊涂,我看,通政使这个位置是不能再让他做了。”

“儿子.”

真奇怪了。

如今的严世藩终究还没有进化成为小阁老,还不是大明朝的举重冠军,到底年轻,还需要锻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