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488章 放眼望去,全是敌人

首辅 第488章 放眼望去,全是敌人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488章 放眼望去,全是敌人

广州,陈府。

夜幕下的大院很是静谧,仅有一间屋子里掌着灯,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屋子内坐下了很多人,什么岁数的都有,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这这些人的脸上,无一例外都是严肃。

陈福高坐在主位,其右手边还坐着一个老人,若是有南京来的便能一眼认出,这是当年做过一任吏部侍郎的吴山,陆远做吏部尚书的时候两人还搭过班子。

南北两京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南北两套政府班子合并,吴山就退了下去。

“真是没想到,今天这件事连吴侍郎您的大驾都惊动了。”

陈福高动手为吴山添茶,姿态很是谄媚奉承。

后者呵呵一笑摇头:“老夫退下来也三四年了,福高这称呼不妥贴。”

“是是是。”陈福高点头:“听说吴老雅号松亭,那下官冒昧,就唤一声松亭先生了。”

“抬举了。”

两人客气了几句,陈福高转而看向堂内众人,沉声言语:“今日诸君同聚陈某寒舍,为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南印度,据陈某所知,再有三天,南印度的船就要出海了,第一批三艘船,五百人。”

“才这么些?”

“不是说为了印度的事,远东在全国招募了大几十万人吗。”

众人议论纷纷,陈福高开口压下。

“盗贼窃家还得先踩踩点,何况是窃国,五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窃国肯定不够,不过窃据一个港口,打个前哨却是绰绰有余了,远东的陆鸣陈某和他打过几次交道。

别看年轻,到底是龙生龙凤生凤,有他大哥言传身教的教诲,为人谨慎,心思缜密,精着呢。”

“南印度的行动开始了,这件事,咱们必须得参与进去。”

陈福高的话让在坐的人都点头,可也有年轻人站出来质疑:“吴公、陈关长,南印度的计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咱们一定要参与,甚至不惜开罪远东,大家都知道,远东明面上是商会,是陆家的家业,可实际上,早就和咱们大明朝绑在了一起。

当年国宪颁行,京师回南,朝廷裁撤了东厂和锦衣卫,这两套当年握在司礼监手中的情报机构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可谁都知道,全都被远东接了手。

那些东厂番子、锦衣卫缇骑摇身一变从皇帝的鹰犬变成了陆太师的鹰犬,远东,不是咱们能得罪的,咱们今天聚在一起,是想从远东的嘴里抢食,这是要赌上身家性命的事,值吗。”

“值不值,这事得松亭先生说。”陈福高看向吴山:“松亭先生,您老曾经做过吏部侍郎,久居中枢,您对印度的情况应该是最了解的,麻烦您说两句?”

吴山点点头,而后看向众人开口。

“诸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南印度商会吗?”

众人皆摇头。

“因为太师要北伐了。”

“北伐?印度不是在南面吗,北伐和印度有什么关系。”

“对啊,朝廷既然要北伐,精力难道不是应该在北面吗。”

吴山抬手压住众人的疑问,继续说道:“太师要北伐,精力也确实都在北面,可朝廷的财政很艰难,为了这场北伐,太师已经赌上了国家的一切,再说明白点,太师,赌上了国运!

赢了,我大明朝将在太师手中开辟一个超过贞观、开元的大盛世,甚至要比成祖粉饰的永乐盛世更辉煌数倍乃至数十倍。

可要是输了,那么多年绷紧的财政就会彻底垮掉,所有攒下的矛盾都会爆出来,内阁会倒,国宪会废,太师也完了。

可这场仗太师又不得不打,太师也是**凡胎,这千秋功业他拒绝不了,所以就有了南印度计划。

印度现在有五个国家,分别是莫卧尔国、孟加拉国、马杜兰国、波利加国和尼婆罗国,老夫有一个故交在大都督府,据他说,太师曾经向大都督府透露过。

印度如今,大概有七千万左右的丁口。”

“多少?”

堂内众人几乎在这一刻全部站了起来,无不例外的满面震惊。

“吴老,这话能是真的吗?”

“是啊,咱们大明朝才多少人,那些个番邦小国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除了大明,竟然会有一个人口几乎媲美大明的国家存在。

在这个人口等于国力的时代,一个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国家,那一定是特别强大的。

“这还只是太师的最低估算。”

吴山说道:“太师亲口在大都督府说的,甚至有一种可能,印度或许会比咱们更多。”

这话确实是陆远说的,陆远也不清楚这个时期的印度到底有多少人,但他曾经看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份报告,1769年南亚次大陆饥荒,英属东印度公司横征暴敛,单单一个孟加拉就饿死了一千万人!全印度饿死的人不会少于两千万,这几乎达到了印度一成人口总量。

也就是说,在十八世纪,印度的人口已经突破两亿。

按照这个时代的生长率进行计算,十六世纪的印度人口不会少于七八千万,甚至有可能已经破亿。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惊住了,坐在椅子内晕晕沉沉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大明富有四海,江山万里,育有亿兆百姓,饶是如此,很多地方也难以避免的会饿死人。”

吴山继续说道:“老夫在吏部工作二十多年,很清楚,在西北,很多人家都没有衣服穿,一家几口光着屁股盖一床被子,这是没有廉耻吗,是没办法,是穷。

连我大明朝都养不起那么多张嘴,印度,又是怎么养活的?只有一种解释,他们那里粮食高产,他们的土地肥沃,另外,老夫在礼部看过很多当年唐宋时期我国和印度之间的教宗往来,印度有很多寺庙,他们那里供奉的神像全部是由黄金打造,不是咱们这里用黄铜鎏金做的,而是纯黄金!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黄金打造一尊神像,可想而知,印度那地方,到底藏着多少黄金。粮食多、黄金多、人口多,你说,那地方到底蕴藏着多少财富。

太师和汉唐那些皇帝不同,他对西域不感兴趣,他甚至对陕甘往西、辽东往北都不感兴趣,他没有重建西域都护府(新疆)的想法,也没有重建奴儿干都司(黑龙江及外东北)的想法,甚至没有收回乌斯藏(西藏)的想法。

对这些地广人稀,一时半会没法开发的地方他都不在乎,他不追求什么开疆拓土,因为这些地方,早晚都会被我大明收回来,他现在的精力只用在干实事上。

北伐是为了替我大明扫清最后一个外敌,而印度,就是他北伐开始的后方粮仓,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劳工奴隶的地方。

可朝廷现在没有精力、没有兵源、没有钱对印度发起一场大规模战役的实力,所以就有了南印度商会。

这是一家由远东和维京合作成立的商会,他们两家也几乎是倾尽家财了。

可回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是整个印度的一半!”

吴山说到这里语调也高昂起来:“所谓的一半,即所有一切的一半,换言之,如果南印度商会这场仗赢了,那么,整个印度无穷无尽的资源都将有南印度商会的一半,那里几千万乃至上亿人,这些人和他们未来的子子孙孙都将成为远东的家奴!诸位,真到那一天,咱们这群人,咱们这些人的子孙后代会成什么样?咱们也会成为远东世世代代的家奴!

因为我们永远没有资格和远东和陆家谈公平了。

福高一家世代都在广东现在还感觉不到,在座有上海来的,有南京来的,想必你们更清楚。

孩子出生在远东的医院,吃在远东的饭馆、住在远东的客栈、在远东的学校读书、进远东的工厂、商铺谋生、最后看病抓药也在远东,将来死了估计也要葬在远东的墓园,哦对,还要住远东的房子,背着远东的房贷。

诸君,一旦远东拿下印度,咱们还有未来吗,咱们各家的买卖都要关门,谁能抢过远东?打价格战,人家的粮食敢不要钱免费送,人家工厂的产品也可以不要钱免费送,因为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奴隶和原料,直到把咱们全部挤垮形成垄断,而后,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他们了。

国家的权力攥在陆太师手中,国家的经济攥在远东手中,陆太师不是皇帝,陆家也不是皇亲国戚,可诸君,历朝历代哪个皇帝敢说他的权力比咱们头上这位陆太师更大!咱们本朝太祖爷也不行,太祖爷还需要百官为他治理国家呢,可陆太师不需要了,咱们不当官,无数人抢破头都想当陆太师的走狗,而且忠心不二。

印度这件事上,绝不可以让远东一家吃独食,不然,咱们在座的各位便都没有未来可言了,这个国家,将彻底成为一家一姓之天下,将来几百年后,无论是否还会改朝换代,无论还会不会有皇帝,都不过是陆家的提线木偶,养的一条看门狗罢了。”

堂内的沉默持续了很久,最后一道声音响起。

“吴公,您都从吏部侍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好几年了,这些事又是怎么会知道的那么清楚。”

面对质疑,吴山也是许久才开口。

“老夫从南京来之前,有人告诉老夫的。”

“那个人想借您的口说什么,那个人又是谁?”

“海瑞。”

吴山说出了这个名字:“海瑞曾经担任过一次三法司派驻河南的督导组长,办过一个案子,案子里有一个嫌犯,就是河南远东商会的会长秦一鸣,但是这案子最终无疾而终,那个时候海瑞就盯上了远东,是他说,远东将来一定会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毒瘤。

还有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这一点,可是他们不敢说,但他们,会支持咱们。”

陈福高此刻突然插了一句话:“松亭先生,这些话就不要再说了,聊聊正事吧,说说看,咱们怎么从印度这件事上,分走一杯羹。”

“印度的利益,朝廷拿走一半,远东和维京的南印度商会拥有剩下的一半,咱们不要多。”

吴山伸出两根手指头:“我们就要南印度商会所有利益的两成,也就是整个印度的一成!”

“这不现实。”陈福高摇头苦笑:“太多了,会撑死咱们所有人的。”

“如果他们不愿意。”吴山神情严肃:“那么,申时行就会到南京捅出远东走私的案子,而且会有很多人站出来,拿出远东在各省不法的证据,老夫很想看看,咱们头上那位太师,要如何面对天下人。

海瑞是太师找出来的一把神剑,这把剑要了太上皇的命,革了我中国四千年王朝史的命,可要是用不好,这把剑,也会要了他的命!”

“您就不怕,陆太师恼羞成怒,把咱们全都杀了?”

“那他也得先杀海瑞,可他要是杀了海瑞,咱们还没死,他恐怕就坐不稳那个位子了。”

吴山呵呵一笑:“当年太上皇把皇权看的比自己命都重要,宁肯憋到吐血,痛的肝肠寸断,不还是强忍着把皇权舍弃也没敢杀海瑞,因为有的时候,杀人容易,正名难。

如果太师把海瑞和咱们全杀了,咱们都会青史留名,唯独太师和他陆家会遗臭万年。”

“够狠。”

“大不了就是一死,总好过将来世世代代子孙都成为陆家家奴要强吧。”

吴山又宽慰了一句:“放心吧,太师他老人家深谙权衡政治之道,他可比太上皇更懂人情事理,一个连太上皇都能斗倒的人,绝不会失去理智,他不会杀海瑞更不会杀咱们,所以,老夫有把握。”

“是松亭先生背后的人有把握吧。”

陈福高呵呵一笑:“能对太师如此了解,还对整件事如此有把握的,南京也只有寥寥几人,张居正、胡宗宪、赵贞吉、李崇、张四维,您说,是这五人中的哪一个?又或者是哪几个?”

吴山看了陈福高一眼。

“知道是谁可没有好处。”

“多嘴,多嘴了。”

陈福高哈哈一笑,喝茶闭嘴。

放下茶碗,陈福高深吸一口气。

“行,既然松亭先生说了,那陈某也就豁出去,和那陆鸣谈一次。”

“有劳。”

陈福高没再多言,起身走到屋外院子,仰头看着天上的明月出神。

许久之后笑了出来。

人呐,爬的越高敌人就越多,做了皇帝又如何,全天下,都是敌人!孤家寡人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