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引河套之水入陕北

首辅 第五百二十三章 :引河套之水入陕北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五百二十三章 :引河套之水入陕北

在对待西南各省土司的问题处理上,陆远的行为表明了态度,那就是要彻底扭转之前历朝历代对于土司问题的处置方式。

羁縻制度是万万不能再用了。

何谓羁縻?

羁,马络头也,縻,牛之缰也,最早出处于史记,原话写的是闻天子之于夷狄,其义羁縻勿绝,盖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

因民族之别而将土民视如牛马,如此高高在上的文化傲慢存续上千年,继而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施政思想。

陆远不可能根除掉这种思想,因为大明朝的官本身就是自幼读着这种书、学习这种思想成长起来并考中进士为官的,这种思想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或者成为了一种天然的理所应当的。

既然不可能在先天上根除他们的思想,那就干脆在后天上直接扭转。

最简单的方式,用强权压思想。

陆远在西南开的这两个会,就是这么做的。

你们这些官员必须按照我陆伯兴说的去做,当然,有种你也可以试试不这么做的下场。

也就是陆远不当皇帝,不然这就是圣旨,抗旨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土司会议开完之后,陆远随即动身北上进入陕甘。

不过他并不是来解决关西八卫的问题。

“关西八卫的问题不用解决,因为其本身就不是一个问题。”

陆远如此告诉张四维:“关西八卫也叫蒙八卫,是当年太祖北伐时蒙古贵族投降后,于关西之地设八卫而得名,他们和我大明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我们强则臣,弱则独,等两年后咱们大举北伐之日,他们亲眼见识到朝廷军威之盛的时候自然就会成为朝廷的先锋。

因此无需分心处置,放着就好,他们也不会更不敢主动反朝廷。”

既然不是处理关西八卫的事情,那么陆远来陕甘自然只能是来视察陕甘民生。

四年前也就是隆庆二年的时候陆远出巡到过一次陕西,当时是因为陕西的旱情问题,当年内阁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修路来增强陕西和湖广、河南等省分之间物资输送效率,以此来减轻旱灾对陕甘地区的影响。

时过四年,陆远这次来就是看看实际成效。

虽然每年通政使司和政研室都会有陕西民生情况的汇报,不过亲眼看看总是踏实。

陕西布政使薛晋中做了汇报。

“这两年陕西的旱情仍有发生,尤以秦岭一带为重,不过随着汉中道的完全贯通以及陕北六府主要官道的开通铺设,缺粮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饿死人的情况要比以前好上许多。

不过贫困问题依然存在,所谓一家人只有一身衣裳的情况在部分府县仍有,还有许多百姓仍将粮食视为头等之重,选择卖布换粮存而待食,赤身以活。”

“四年了。”

刚刚看完秦岭脚下一个村庄的陆远站在一处小山头上,望着眼前的群山慨然一叹:“民生维艰,令人锥心。”

薛晋中顿时紧张起来,垂首答话:“此皆下官失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你们藩司衙门关系不大。”

陆远摆了摆手:“本辅不会怪罪你,也不会怪罪任何人。”

“多谢太师。”

“可有解决的办法?”

薛晋中忙言道:“眼下想要彻底根治,只能是引河套之水灌溉陕北,然此法耗力之巨难以想象,群山丘壑之地,开凿之难堪比登天。”

“数千人踩着肩膀就比泰山还高了,登天又有何难。”

陆远说道:“只要有解决办法就能解决。”

一众陕西藩司官员齐齐变色,薛晋中更是言道:“太师难道真打算引河套之水灌溉陕北?”

张四维亦是上前劝了一句:“太师,眼下财政仍然吃力,朝廷用钱之处甚多,引河套之水的工程几年前工部做过粗算,数需上亿,穷国家两年之全力方可,而国家如今每年之结余不过寥寥,上亿之数,没有一二十年根本不够,不能皆用于此处啊。”

“开路、引水、建水库。”陆远开口:“这三项工程十年内要全部完成,工人和钱粮的问题,本辅来解决。”

“太师,这,这不可能做到的啊。”

“是啊太师。”薛晋中亦是拦道:“下官虽然是陕西布政,殷切盼望能将陕西治理好,可这三项工程用度无不巨大,实在是难以实现,还请太师三思慎度。”

“本辅说,本辅来解决。”

陆远的语气很是坚定:“不花朝廷一文钱,不征一个徭役。”

在场的人全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只有张四维想到了大概。

能够支撑如此浩大之工程的,又不拖累朝廷的,只能是摊派国外了。

他猜的没错。

就在视察完陕西回京的路上,陆远已经连续七道命令送了出去。

满剌加、吕宋、印度各总督府并远东、维京、东印度三家公司十年内组织三至五百万劳工入陕,至于他们是抓还是征就不重要了。

这些地区不够的,联系西班牙和阿拉伯商人从阿非利加抓。

所需粮食和工程所需一应物资由远东、维京、东印度三家公司先行承担,陆远以个人名义先做赊欠,从其每年自远东的分红中扣还。

至于说利息,没人敢向陆远提利息。

远东的股权七成是陆远的,这些年的分红陆远没取用过,一直都交由陆鸣打理,想来几千万总还是有的,陆远也懒得去计算,全部交出去来办这件事。

钱这东西陆远早已不在乎,再多再少对他而言确实只是个数字也只能是个数字。

现在的陆远更迫切于做些实事。

几千万肯定是不够的,那就欠着,以后慢慢还。

让陆远意外的是,他的这个决定作出之后,孔公钰便主动找到他,如此说道。

“下官家中略有薄产,愿出五万两以供使用。”

这五万两对于陕北工程来说当然是杯水车薪不值一提,但孔公钰的身份赋予了这五万两一百倍乃至一千倍的价值。

老孔家都主动支持了,天下的孝子贤孙们谁敢视若无睹。

慷慨解囊者只短短数月便无可计数。

只在陆远回到南京后两月,张四维便拿着一摞厚厚的捐献名单找到陆远。

“太师,按照这份名录,共募钱款一千六百九十一万两,其中浙江、江西、江苏三省士绅捐了七百多万,山东士绅捐了一百余万,上海、广州、南京三府士绅捐了四百多万。”

陆远接过名单查看,一眼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张居正,六千两。”

“海瑞,一百二十二两”

“李崇,两千八百两。”

“杨继盛,二百一十九两。”

“.”

陆远放下名单,舒心一笑。

人心所向,事则必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