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僚人叛乱

耕耘贞观 第一百四十五章 僚人叛乱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一百四十五章 僚人叛乱

耕耘贞观

接下来的时间,冯盎在长安的行动倒是按照着流程而来,并没有任何僭越。

很显然,冯盎也想平安的渡过这一段时间,然后回岭南去,所以格外的低调。

与此同时,而在李世民答应把蔗糖列为军需品后,李泰倒没再管这事情了。

因为李泰也开始督建郑白渠工程的有序推进,经过一个多月磨合,不仅是高陵农民工开始进入状态,就算那些刚刚调度过来,从东突厥赎回的百姓也都融入了这种干活的生活中。

正因为他们开始适应工作,整个工程的速度也开始快起来了。

不过随着慢慢到了夏日,李泰找来了孔雀道,“给服徭役的百姓准备好遮阳的斗笠,准备好菉豆汤!夏日消暑有些奇效,让他们饭吃完了喝一碗。”

“诺!”孔雀点头,虽然他并不觉得这东西给这些徭役有必要,但既然是李泰说的,那么自己就准备起来。

毕竟李泰时长为保持土壤肥力,所以会在收割后的土地上种植些绿豆,交替种植,滋养肥力,从而维护土地所拥有的肥力。

说实话,就这点上来说,中原绝大多数土地,种植后最好都要休耕一年,从而保持土壤肥力,就算这种种植绿豆的办法,想完全恢复土地的肥力也是比较难的。

不过还好有垄耕种植法,实现了一块土地却能轮流修耕,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土地肥力。

再配上有意识的维护,这才让中原地区实现了一年一耕的基础。

与之相比各种黑土地就好很多了,压根就不需要维护,每年种就是了。

孔雀听到李泰的话便下去准备,这时候却见马周进来。

孔雀行礼后,好奇的打量了一眼,不过也没多说什么,便离开了。

“宾王?”李泰见到马周到来,倒有几分意外,道,“可是工程有什么事情?”

“郑白渠的三道工程在有序推进中,各种物资也准备的齐全,百姓们也都安顿了下来。

若说完全适应郑白渠生活怕还要一段时间,但让他们干活却足够了!”

马周对李泰道,“与之相比,倒是基层小吏再次出现了短缺,所以向越王借人来了!”

“你想要借农业学府里面的学生?”李泰听到马周的话直接道。

“然也!”马周笑着点点头,开口道,“让以农官之身,兼小吏之责,既能贯彻我等命令,也方便我等掌握基层百姓的动向。”

“农官本来就是为了扩充基层,这倒是无所谓。”李泰听到马周的话,点头道,

“不过今年毕业的学子,或漕运体系,或本地农官,或被医舍吸收,甚至还有一部分我会将他们留在书局。

你若真想要,去找吕才问问他乐科学子有没有什么安排的。”

“臣要得正是乐科学子,他们的乐曲有强化组织,严明纪律之用,作为基层小吏倒是正好合适!”

马周听到李泰的话,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便打算把这些乐科学子要来。

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原本是想要让乐科学子们通过弹奏乐曲,来增加植被的产量的。

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东西的效果实在不明显,所以乐科便在吕才指导下,发展慢慢偏了。

先是吕才自己研究出了一手《二十四节气歌》,歌曲一共有二十四段,每一段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节气,分辨方式,对应的农业事宜,以及最后的作用。

另外这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是小麦版,主要是为了配合推广小麦而研究出来的。

所以,周围农户按照这《二十四节气歌》来种植小麦,想要种植得像是农业学府里面的三石多有些难,但种植出了两石五斗每亩的小麦,还是能做到的。

而农业学府的学子,那些做农官的,不说带什么教科书,先把这一手歌曲给背会了再说。

靠这歌曲,至少在中原地区去推广小麦绝对没任何问题。

至于乐科学子们,这一手歌曲自然是必学的第一首歌曲,不过到了后面还有做广播操的五禽戏版《农耕在召唤》,什么安抚伤员情绪的《冬眠》,或者强化组织力的《农民有力量》……

总之,一首首曲子都是那种下里巴人的曲子,尤其有些都能跟唢呐锣鼓搭配的。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把音乐跟组织力挂钩后,这些学子们通过乐器去影响别人还是很有一手的,让他们作为基础小吏,自然是相当不错。

这些从乐科里面出来的学生,身份肯定是农官的身份。

只不过,身上兼了一个小吏的职务而已,毕竟如果直接让他们做小吏,因为没晋升渠道,那就不仅是作践他们,更是作践李泰的心血了,反正李泰肯定不会同意的。

“你去找吕才,只要他同意就行!”李泰听到了马周的话,道,“不过,别把乐科的人员都给薅了,我要留一部分的编入书局,以及农官中。”

“多谢越王!”马周听到李泰的话,向李泰表示了感谢,便告辞向着农业学府跑了。

说实话,自从农业学府的人因为漕运计划所以进入到了外流官的体系后,整个农业学府的人员,不仅是朝廷盯着,就算是农业学府内部,一个个的家伙也都盯着。

绝大多数的人对于培养人才没有什么兴趣,但要收割人才时,就仿佛是豺狼虎豹似的扑上来,都想要分一杯羹。

毕竟农业学府的人更偏向数学思维,所以在正经干活时就好用太多了。

还是那句话,在基层工作上他们是真比儒家学说培养出来的学子强。

只不过,每年也就毕业了两千人,随着自己财富的增加,过几年能慢慢扩充到三千人。

等到郑白渠拿下来,自己手中土地面积进一步增加,人数应该能够到达五千人左右。

想来这应该就是极限了,但这五千人别说对整个华夏了,就算关中地区,怕也不填。

但无论怎么说,对李泰而言,有这些人入职或是农官,或是小吏,成为基层一员,那么自己的基本盘也就越来越是稳固了起来。

说实话,李泰不介意这些人被朝廷安排到各个不同的体系中,但至少现在自己需要这批人,要把他们安排到洛阳与幽州。

而就在李泰稳步的推进郑白渠的工作,风平浪静的每日打点摸鱼时。

却是一骑八百里加急来到长安,罗窦各洞的僚民造反,攻打岭南南扶州,南扶州刺史陈龙树战败,此刻岭南南扶州一片糜烂,需要朝廷救援。

说实话,岭南的事情对于大唐来说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随着八百里加急传过来的消息,再加上冯盎来到朝廷的时间,很显然这事情若说没冯盎插手怕是谁也不信。

“冯卿,罗窦各洞的僚民造反,陈龙树战败,看起来岭南之地也不见安稳啊!”

李世民把手中的奏章交给了内侍,让内侍递给了冯盎,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冯盎恭敬的接过这奏章,看完后开口道,“臣没想到岭南居然发生如此的恶事,臣愿为先锋,协助大唐平息罗窦各洞的叛乱。”

“既如此,你熟悉当地地形,便由你为先锋平定乱事,朕随后派遣大军两万,平定这南方之乱!”李世民对冯盎沉声道。

“臣遵旨!”冯盎听到李世民这话连忙行礼,然后在李世民挥手后退了下来。

这时候,而随着冯盎的离开,李世民的目光不由向着房玄龄看了过去:

“冯盎前脚刚到,后脚跟这岭南动乱的消息就来了,显然是不放心朕啊!”

“未必如此!”房玄龄拿过这份奏报,看看上面的开战时间,道,

“明显是这开战后,他才北上而来,想借助罗窦僚人这把刀来除掉雄踞岭南的陈龙树,然后能够一心做他的岭南王。”

“陈龙树啊~可惜了!”李世民听到这么名字,倒是感慨了一句。

因为陈龙树是本地大族,是他主动上书请建南扶州,任南扶州首任刺史,开启了信宜地区的建制先河。

但同时也因为他的存在让整个岭南地区的吏治体系水泼不进,率军进攻又成本太高,所以就这么拖下来了。

但这次对大唐来说,倒见到把他调离南扶州机会。

而冯盎与陈龙树相比,那可是比陈龙树要尊重大唐多了。

别得不说,至少冯盎敢亲自来到长安,但陈龙树虽然成为了南扶州的首任刺史,但也没有来过长安啊!

所以,冯盎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比较起陈龙树,大唐朝廷里面的人还是更信任冯盎。

至于冯盎想要做岭南王这一件事,还是那句话,岭南那块地只要能够保持稳定,朝廷不在乎它到底在谁的手里。

因为岭南那边八山一水一分田,实在没什么产出啊!

“岭南地区人烟稀少毒障弥漫,诸卿觉得派遣谁去比较的好?”李世民道,“药师你说?”

“臣认为宿国公在为泸州刺史之时,有镇压僚人的经验,让他为将最适合不过!”

李靖看了一眼刚刚回到了朝廷的程知节,果断推举了他。

程知节听到李靖推举自己,倒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李靖,不过扶了扶自己腰上的御服玉带,这条腰带还是自己平僚的时候李世民赐给自己的,顿时抬头挺胸,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义贞吗……”李世民点头道,

“便任免你为岭南道行军总管,率军两万平定南方叛乱。

另外冯盎乃是本地人,你且多多听听他的意见。”

“遵命!”程知节听到李世民的任命马上应答下来,抚了抚自己的玉带,果断跳舞谢恩。

很快,整个长安便知道南方僚人叛乱的消息。

当然,对于长安百姓来说,岭南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大军从长安到岭南,少说也要两个月时间,若时间多了三个月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僚人叛乱的消息,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顶多也就只是谈资而已。

绝大多数人最多也只是关心,自己家人出征后,到底什么时候会回来。

不过,李泰听到了这个消息,倒是马上写奏章给李世民,询问是否需要派遣医疗营随行。

而李世民考虑了一下,因为南方毒瘴弥漫,有医疗营跟着,就算是水土不服,至少士兵们也不至于出什么事,便要求医舍出三百医者为医疗营,随軍前往岭南。

随着軍部的命令送到医馆中,劉神威也马上便开始安排起来。

毕竟抽调了这么多医者对整个高陵医舍体系是个相当大的考验。

但这件事是一开始就制定下来的制度,所以刘神威也只是尽可能安排合适的人过去。

毕竟需要行军,而且还是南方瘴气弥漫之地,那些身体瘦弱的人自然第一时间排除掉了。

基本都是上次随军出征过的医者,至于带队的人自然还是自己,至于医舍则是交给最近沉迷证道的孙思邈先带着。

说实话,有孙思邈坐镇医舍,整个医疗技术肯定是不降反升,只不过随着各种的医疗骨乾的抽离,医舍的运转效率自然而然的下降下来,这才是最关键的。

不论怎么说,有孙思邈坐镇,有医科学子源源不断的补充,医舍的正常运营还是能够下去的,这让刘神威倒是松了一口气。

而伴随着医疗营的集结,李泰也把医疗物资,毛驴马匹都给刘神威安排好。

尤其嘱咐刘神威到地方后,第一时间去找到石灰石,雄黄之类的东西做好准备,至于饮水更是一定要烧开了才能喝水。

说实话,这时候的李泰可真不像是平常利落的越王,反而像是老婆子。

但即使如此,李泰依旧孜孜不倦的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常识告诉刘神威。

毕竟南方地区跟北方地区是不一样的,南方地区几乎没有被开发过,比较起战斗时候的减员,还不如说行军过程中的非战斗减员,才是南方地区最难以克服的重要因素。

而李泰的嘱咐,刘神威直接派人把这些注意事项一一的记录下来,然后便是率领医疗营跟在大军身后,向南方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