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幽州的成果

耕耘贞观 第一百六十四章 幽州的成果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一百六十四章 幽州的成果

耕耘贞观

当然,至于马周,李泰肯定不会让他打理产业。

给他自由,然后在朝廷上站稳脚跟,这本身就是最正确的事。

毕竟自己总不能把所有希望全部放到房玄龄的节操身上。

有马周存在,自己在地方做了什么好事后,自己才有很大可能被调度回朝廷来了。

毕竟往朝廷里面塞人真不容易,而马周更是被自己一路用功勋喂起来的。

虽然等到郑国渠这一片区域修建好后,想来还会让马周去京杭运河推行漕运计划。

但无论怎么样,凭借着这一份份沉甸甸的功勋,马周入朝廷,尤其以实干官员的身份入朝廷,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马周回朝廷时,也是自己差不多要回去的时候了。

李泰深吸一口气,虽然从规划上来说,自己希望把时间全部的用起来。

但最终会不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却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与之相比,李泰倒是挺想要知道,牧草计划经过了一年的培养到底怎么样了。

毕竟随着自己发挥,李泰已经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制约,别说什么工业了,实际上就算是在农业上,自己想要发展到一定程度都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说实话,自己也好想要从天而降一个系统,只要签到就送土豆,玉米,甚至人才。

但很可惜,梦里面什么都会有的,但现实却是什么都没有。

土豆和玉米还在美洲的不知道哪一个角落里面待着,甚至七世纪,李泰都不知道这些东西被驯化了没有。

毕竟就算自己吃瓜,吃到的西瓜基本上也都是白瓤为主,红瓤为辅,不得不让农业学府加大了投入与研究。

如果土豆和玉米还没有驯化,怕把这两样东西放在自己面前,自己也未必认得出来吧。

所以,比较起祈求土豆与玉米的出现,自己还是研究研究牧草吧,这东西现实多了。

李泰的思绪向着幽州那边飘荡的过去,而幽州地区也飘荡着雪花。

“大冬天的,果然还是围着火炕舒服啊!”李淳风毫无风度的在坐再火炕上,对一起躺在火炕上的众人道,“今年辛苦诸位了,淳风再此谢过。”

“山长客气。”这时候一個看起来不比李淳风大几岁的青年人双手抱拳的对李淳风回答。

而围坐在火炉周围的众人却也是纷纷的响应,其中甚至有王玄策与刘仁轨。

“子构,你先来总结一下学校里面的状况吧。”李淳风对着卢承基说道。

“农业学府的幽州分校,一共有六百三十七人,其中第一批的一百三十一人在明年就能够完成所有的课程毕业。”卢承基道,“不过其中的三十多人,已经被李将军给定了下来,希望作为补充水师的兵力,因为我们与水师的合作关系,所以我们无法拒绝这个要求。”

卢承基说道这里,目光却是不由看向了李淳风。

说实话,他实在是不理解,自己学校好好培养出来的人才,那都是冲着种田去的,结果一转眼就被李德謇给收过去了。

而李淳风却明白,这三十多人其中至少二十个是自己培养出来测定风速,以及辨别海洋,甚至还负责绘制地图,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的岗位。

虽然这时代还没航海士这个职业,但实际上,李淳风培养出来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李德謇当做航海士用的,所以,这地位自然可想而知。

另外有一部分的人,则是体魄格外出色,被李德謇当做基层军官使用。

说实话,李德謇原本上想把李淳风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给一网打尽的。

毕竟李德謇也已经发现了好像从这基础学校出来的人才在这水军里好像特别的好用。

但李淳风表示,你要敢超过三分之一老子就跟你绝交!

李德謇也没有办法,毕竟一吃饱和次次饱了李德謇还是明白的,便没再伸手了。

毕竟水军建立起来的目标是为了对付高句丽,但是不得不说,只要大唐还没有出兵高句丽的意思,那水师也就只能打打周围海盗。

不过,这个时代海盗虽然不至于到猖獗的地步,但渤海实在算不上宽敞,所以高句丽与大唐之间,多少还是有些走私船只的。

而李德謇也就怀着打打牙祭的心思,把这些走私船只一一的清剿了。

毕竟凡是没经过水师同意而在渤海上混的船只,全部当做海贼,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错。

虽然李德謇这样的行为稍稍有点得罪人,但谁让他爹是李靖,而他自己又需要练兵,就算是有人去向朝廷投诉,这一件事情也都不了了之了,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过江龙了。

而且这一条龙实在是太横了,横得卢家这样五家七望的卢家有时候也都不得不低头。

没办法,卢承基范阳卢氏,但李德謇也一样赵郡李氏,谁又比谁低了!

而且卢家的资源主要是放在进入朝堂中层不断向上爬的卢承庆的身上,这让卢承基面对李德謇这个倾注赵郡李氏资源的李德謇,哪怕在范阳这一亩三分地上,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毕竟他爹才刚刚灭了东突厥,李德謇此刻在异族中的话语权,直接超过了幽州耕耘了百年的范阳卢氏,这让卢承基实在是只能选择向现实低头啊。

“无事。”李淳风看了一眼卢承基,安慰说道,“渤海水师与我们学府也算是关系紧密,至少渤海水师强了,我们幽州学府的收益才是最大的。”

不过,李淳风说是这般的说,心中却是忍不住的想到,整个幽州学府最大的进项就是跟渤海水师联手捕鱼的收获。

也正因为有这项收货,幽州学府才真正建立起来。

说实话,李淳风多少有点不理解,自己以前在高陵学府时倒没什么感觉,但真自己开办学府了,发现办学府真的好费钱啊!

学子们的吃穿,老师们的薪酬,尤其是农业学府的特殊性,哪怕购入得是需要学生们去开垦的荒地,但至少也要让学生们有能够种田的地方,更不要说各种能工巧匠的投入了。

正是如此,办一个学校那可真的是花钱如流水,如果不是李泰有先见之明的跟渤海水师有了合作,可以说这学校怕就要是,创业未半而预算花光了。

所以,李淳风果断找了卢承基作为学院的副手,有范阳卢氏这一块牌子,至少在幽州地区,大大小小的世家都会给面子的,而很多需要扯皮的事情也都交给卢承基来负责。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外地企业到本地发展,实际上是非常容易跟本地的企业发生冲突。

在这时候就需要本地也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讲讲情面,说和说和,而卢承基的作用大概就是如此,他算是幽州分校与本地世家之间的润滑剂。

李淳风点头把目光投向王玄策,道,“草种计划如何,是否筛选出了适合的草种,”

“还算顺利,异族的牧草,我们自己的牧草都挑选出了一二,分别有紫苜蓿,鹅观草,和紫根菜。”

王玄策道,“其中紫苜蓿的因为是汉朝时就随着汉血宝马流传入我国。

所以这种牧草的培养方式最是完善,一些擅长养马的马匠手里都有种植紫苜蓿的资料。

我已经收集起来,前期我们可以重点种植紫苜蓿,作为主要的牧草作物。”

“前期?”李淳风听到了王玄策的话,倒是好奇的说道,“有更好的作物?”

“嗯!”王玄策点点头说道,“另外就是紫根菜。

这是东突厥百姓送来的草种中最优秀的了,不论是耐寒还是耐旱的特性上都相当的优秀。

而且这东西不吃土地,不论是在向阳还是向阴的地方都能够生长。

而且它的周围很少有其他杂草生长,栽培一次,还能多次收割,一次种植享用多年,作为青储饲料那是相当的省事。

最重要的是对土地要求不高,基本上只要土地足够湿润,排水又优秀的土地就足够了。”

说实话,紫根菜如果是在现代,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俄罗斯饲料菜,简称俄菜。

这东西的发源地就是高加索山脉和西伯利亚地区,而突厥人对这种牧草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的重视,真的发展起来却是要等到工业革命之后,甚至连畜牧业都完成工业化之后才出来。

至于紫根菜这种东西的价值,差不多是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了。

按种植一亩俄菜计算,只需头一年引种培养,此后每年的再投入已寥寥无几。

一亩土地就能满足7头牛、45头羊、27头猪、110只鹅青饲料之需要。

用于喂奶牛,可多产奶8%至12%。按营养价计算,一亩俄菜与种20亩玉米蛋白质含量相等,经济价值可见一斑。

“既如此,这种作物为什么不先推广?”李淳风听到王玄策的话不由问道。

“因为这种作物我们华夏没怎么培养过,不像紫苜蓿我们培养起来已经相当的完善了。”

王玄策认真道,“但这种紫根菜,我们并没有成熟的耕种技术,这需要慢慢磨合。

既然牧草计划是为了让北方的游牧民族融入到我华夏,那就轻乎不得。

毕竟信誉建立不易,但只要出了错,想要毁坏的话,那就太容易了!”

“你所说的正是!”听到王玄策话语的沉稳态度,李淳风也认可的点点头,说道,

“优先推广紫苜蓿,这紫根菜先找些地方进行试点,对了,你不是说有一种吗,也说说?”

“另外一种的鹅观草在效能上比不上另外两种。

不过鹅观草能在山上丘陵或者其他环境更加恶劣的情况下生长,算这两者的一个补充。

若说效能,还是紫苜蓿与紫根菜更好。”王玄策解释道。

“很不错,这样的话牧草计划算是有了真正的牧草种子,我们农业学府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等待朝廷派人来推广这些草种了!”李淳风倒是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李淳风继续道,“不过还不够,我们也不能够放松了,继续寻找个更适合的牧草。

如果没有新的种植,那就想办法通过杂交的方式,不断培养更优秀的牧草品种。”

“诺!”王玄策听到了李淳风的话语,到底是答应了下来。

毕竟已经在农业学府待了两年了,王玄策自然也接触了豌豆实验,也懂得了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不断的强化种植的性能,从而中指出更加优秀的牧草。

这时候的李淳风则是把目光落到了刘仁轨的身上,刘仁轨倒是大大方方的说道:

“我在渤海水师的渔船上待了整整一年,跟海船吹了一年,到底是找到能食用的作物了。

一种是紫菜,另外一种是海带,不过想养殖他们怕是还要花费一段时间。

我最多把他们生活的环境记录下来,但想要规模培养,就需要交给农业学府了!”

李淳风点点头,倒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刘仁轨在船上飘荡了一年的时间,跟着老渔民吃着各种的东西,这才找到了两种海中的可食用植物。

指望刘仁轨进行种植这是不现实的。

而且李淳风也发现了,自从刘仁轨上了李德謇的船后,好像有点不想要下来了。

所以,与其逼迫刘仁轨去干他不想要干的事情,还不如让刘仁轨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至于接下来怎么样培养,农业学府这么多的人,只要有方向了,那么慢慢培养就是了。

说实话,自从开始种田,好像那些需要好些年才能够出成绩的事情,对于农业学府出来的人来说,好像也能够接受了。

那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不能说是没有,但所有认认真真种过田的学生都明白,想要有收获,那就必须要耕种一年,想要有更优良的种子,那就必须要多年的成果积累。

总而言之,对于农业学府出来的学生来说,耐心都格外的好!

所以,李淳风也就只是顺势布置了任务,至于什么时候出成果,至少李淳风并不着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