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

耕耘贞观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

“玄策你终于来了!”李泰见到王玄策到来,马上把他拉到了自己在鄯城的府邸。李泰让人送上奶茶,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对王玄策,说清楚自己对鄯州的规划,以及自己在青海湖西海郡重新建城的事,李泰都事无巨细的讲清楚。李泰口若悬河的把自己所做的事给王玄策说了大概,让王玄策对整个事情有个印象。这时候李泰才徐徐道,“换句话说,等到大军回长安时,我会推荐你为鄯州别架。不过只是试官,你好好努力,应该一年之内就会把这个试字去掉。然后你接下来,便在鄯州这地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应该十年内能到鄯州刺史位置。毕竟鄯州这地方现在一无所有,而且青海区域还有瘴气,怕是没人跟你争。而这样的地方也容易出成绩,你继续执行《草种计划》,定然会有回报。尤其是许敬宗在陇右跟你做比较,我相信你肯定能够脱颖而出。”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点点头,对李泰表达了感谢。毕竟王玄策已经被许敬宗给狠狠羞辱了一顿,原本自己以为自己到了长安能够一展拳脚,但许敬宗用权利让王玄策清楚的明白了,什么叫做权利的力量。许敬宗直接便把自己给彻底架空掉,自己当初从无到有弄出的《种子计划》,对于许敬宗等人来说根本不在乎能不能做好,他们在乎的只是这件事不能让自己去做。不过,现在李泰给王玄策重新铺好了平台,让王玄策能再次拥有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所以,王玄策对李泰规划的道路并不反对,甚至更坚定的怀着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做好的心思。毕竟十年时间就能按部就班的走到从五品,自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最重要得是自己要把这件事情给干好,干得比在陇右的许敬宗要更好。“说实话,你能从无到有的把《种植计划》开发出来,又能够在幽州的边疆地区,与其他异族相处无事。所以我相信,在鄯州你一定能够发挥出你的才能来!”李泰看着王玄策郑重道,“所以,我把我在鄯州的布置交付给你,我很放心!”“王玄策感谢燕王知遇之恩,若有吩咐玄策定然刀山火海在所不辞!”王玄策跪下道。王玄策直接跟李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实话,对比起马周等人,王玄策是真切被以许敬宗为代表的太子一派打压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对比起其他隐约被视作李泰一派的人,王玄策几乎是用自身经历明白了,李泰与太子间那暗流涌动的矛盾。而王玄策那可真的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自己王玄策,就是吃不得亏!如果没机会认命也就算了,但有机会的话,王玄策会让许敬宗知道,什么叫睚眦必报!而现在燕王就给了自己这么个机会,给了一无所有的自己,这么个机会。王玄策真不知道,自己到底优秀在什么地方,自己一没有显赫的世家,二明经出身,没有优秀的学识,但在幽州时,燕王愿意相信自己,把《种子计划》交给自己。来到洛阳,自己更被朝廷权术给狠狠教训了一顿,手上的活都被别人剥夺了干净。但即使如此,燕王知道了自己的消息,依旧快马加鞭的派人送信给自己,等自己到达鄯州,更二话不说,把在鄯州打下的基础全部都交托给了自己,想要推举自己做鄯州刺史。好看的言情说实话,王玄策真的不理解,燕王为什么会这般的看好自己。但王玄策明白的是,这世界上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还能这般重视自己了。所以自己哪怕是死,也要把燕王给嘱托的事情给办好,绝对绝对不能让燕王失望。“起来起来!怎么好好说着话,突然就跪下来了呢!”李泰到底还是有些不理解的看着王玄策,或者说,李泰是真的不理解知遇之恩在古代人心中的意义。因为李泰来自现代社会,看到的既是自己选择老板,同时也是老板选择自己的双向关系。对所谓的忠诚,现代社会压根就没指望过别人会对自己忠诚,所以李泰并不知道,如果第一次自己选择王玄策,对王玄策来说,那知遇之恩并没有那么强烈。那这次王玄策几乎是陷入到了人生谷底的时候,李泰还愿意拉王玄策一把,甚至给王玄策搭好舞台铺好道路,依旧相信王玄策,这对王玄策来说,那真就只能肝脑涂地了。王玄策重新站了起来,双目之中仿佛有火焰炯炯燃烧,整个人都充满了志气。李泰看着王玄策好像恢复过来,便是继续说道,“除了你以外,薛仁贵以及我一部分亲卫与府兵都会留下来组成鄯州府兵。我还会写信给阿耶,以后从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员也会补充到鄯州,服役三年才能回归。”说实话,李泰知道从李靖与李世民的态度能看出来,他们对李泰提出的什么军团天赋农用转军用没有什么兴趣。其中最大原因是华夏没有那么多土地给这种模式去实践。这点是,李泰跟府兵们聊天后才明白的事。因为现在还只是大唐初期,因为府兵制的延续,所以华夏内部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一块一块的,都还没有到土地兼并的时候。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开垦了出来,但却又没那么广大的官方统一协作的土地,给以军团协作模式的学员们去耕种。因为以现在的国情,要是去弄什么大规模的什么集团化工业化的东西,那首先是需要一大片连城一片的大面积耕地,要是真的主推这个,肯定会逼得府兵去造反的。所以所谓农业工业化规模化也真不是那么好弄的,实际上美国大农场模式为什么基本上只有美国玩得转,因为这就是最适合美国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进行耕种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如果换了华夏,印度之类人多地少的国家,且不说发展力水平能不能达到,更重要得是大量的农业百姓被逼得进入到城市中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是谁也不知道。而李世民却也看到了这点,李泰这种军用转民用的东西不好吗?自然不是,只是现在的大唐不适合这种模式而已。出于对变化的本能恐惧,李世民还是选择让这批人去当兵吧。虽然他们单单凭借训练就到达了掌握战部天赋,所以很是惊人,但丢在军队中,再惊人说破天也不过只是一支有天赋的战部而已,军队中能灭了他们的部队多了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泰感觉还是让这支部队驻扎在边疆这种人少地多的环境中。这样他们依旧能执行军用转农用的技术,同时因为边疆地区人少地多,所以对于生产力会更加的尊重,同时李泰让这一支府兵军队前往边疆地区,更减少了对大唐腹地的威胁。只不过,以后对高陵农业学府学子会以义务兵的形式进行训练,稳定训练出自适应天赋,然后再让他们在青海的高原环境服兵役三年,等回到长安后再就业。而这种操作李世民没有见过,所以李泰也不知道李世民会不会答应。但李泰觉得自己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先写清楚,等李世民自信决断也就是了。实际上,这种服兵役三年退回长安士卒很容易能够转职成府兵的,而且是一天赋府兵。“燕王,您的亲卫与府兵都要留下来?!”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不由皱起眉头。说实话,王玄策倒没认为李泰在自己身边监督的意思。因为监督的话,留下薛仁贵一个人也就是了,没有必要把其他的亲卫和府兵也留下来。王玄策思索了一会儿道,“燕王您觉得这青海除了已战败的吐谷浑,还有其他威胁?”“小心吐蕃!”李泰太对王玄策道,“吐蕃应该是大非川以北最具有威胁的势力。如果一直跟我们大唐交好也就算了,但如果真与大唐起了冲突,你就好好教训它一顿,最好直接把它给打灭了,说不定能直接成为鄯州刺史。”好吧,这时候的吐蕃还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就算打败吐蕃,至少对大唐来说,也就只打败了一个边境异族。但即使如此,只要吐蕃与大唐打起来了,王玄策能正面击败吐蕃,那一个从五品的鄯州刺史,朝廷还是会给的,至少有这样的人在青海,这边能稳定不少。说实话,对其他人李泰倒也不指望他们能够创造出什么奇迹。但王玄策的话,自己感觉还是有希望的。以他为统帅,自己再把自己有序培养起来的农业学府的学子交给他来带,以及一个有人压着的薛仁贵,李泰也不指望王玄策能展现历史上能够干灭天竺似的干灭吐蕃,但只要王玄策能够正常发挥,那捅吐蕃一次腰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李泰说道:“所以,在青海这边需要恢复经济发展《草种计划》。至于另外则需要勤修武备,毕竟边疆地区胡人畏威而不怀德,需要有足够武力威慑!”“玄策明白了!”听到李泰如此嘱咐,王玄策一脸的严肃回应。很显然,虽然李泰给他搭建好了舞台,但他能不能真的站得稳,却要看自己本事。而李泰对着王玄策嘱咐:“接下来的时间,你便先在我身边当主薄。我这么说说,你只是有个印象,接下来我会带着你看着我怎么操作,你自己去细心体会!”听到李泰如此的言语,王玄策对着李泰行礼说道,“谢燕王照顾,玄策明白了!”与王玄策从头到尾的聊了聊这边的情况,李泰到底是开始给李世民写信。比如如果自己随着大军回长安,那么自己推荐王玄策代替自己接管鄯州。比如自己对于自己府兵的处理方式,让他们在青海这边驻守边疆实行农屯,并且三年之后退回长安进行再分配。又比如在青海这里建立了牧场后,税收怎么收,利益怎么分配,都要跟李世民说清楚。另外,李泰看看自己从军后,依旧每天都保持着写日记的好习惯,回去后找个机会给李世民看看自己的日记,保持跟李世民的有效沟通。李泰觉得跟李世民保持沟通,让李世民明白自己的心思掌握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重要。毕竟,到时候李世民就算否决了自己的建议,肯定也会给自己一个解释。别管这个解释自己会不会接受,就单单是皇帝给你都解释了,你还想要怎么样!所以,混官场写日记很重要,让上司看到你的日记就更重要了。否则曾国藩为什么会把家书拿出来给别人看,甚至弄得广为流传,还不就是为了能够顺利的跟着清政府沟通。至于自己,到底没曾国藩那么的不要脸,李世民跟长孙皇后看看也就是了。李泰写好了信件,便让人把信送给了李世民去了。说实话,李泰觉得唐军在清剿青海以及河湟谷地腹地的溃军的节奏也越来越缓慢了。在青海到河湟谷地,尤其大唐有效控制的势力范围中,溃兵也越来越少了。说实话,打败吐谷浑的部队容易,真正困难是怎么样把这些溃兵给清理干净。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叫做白起,他打战从来不需要考虑溃兵的问题,因为一比一能打歼灭战的情况下,白起表示能有溃兵算我输。但李靖也许就战争水平并不比白起差,但像是这种打得没有俘虏,没有溃兵的匪夷所思技艺李靖到底是做不到。如果青藏高原不要那就算了,但这一片都已经成为了鄯州,那李靖也就只能指挥军队清理这一个个因为溃兵而诞生的马匪或者山贼。而这种事情,算是最磨炼新兵的,对比起那种大规模战场厮杀,这种清剿溃兵,尤其是对于新兵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毕竟这些溃兵或是有着当地人掩护,或是有着地形上的优势,一不小心新兵就可能会折损在这里。不过对于从正面战场下来的杀胚来说,对付这些因为溃兵而形成的马匪和山贼倒是有着先天的心理优势。更不要说李靖在李泰面前表现了什么叫做百线基操和超远距离军事调度。基本上就是李泰看着李靖盯着地图,让传令兵去传达一个又一个的命令,然后那一个个几乎以百人队为基础的军事单位,在李靖指挥下摧枯拉朽的拔出一个个的溃兵据点。李泰觉得就算是给自己开了卫星地图与敌我标识,自己未必都能够把全军指挥得顺利。但李靖一个个命令下达,几乎让将士们有序的对所在区域扫荡,那是有一只老鼠都躲藏不下去,而一处处区域扫过,那些吐谷浑的溃兵,都被李靖按部就班的给一一拔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