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交税

耕耘贞观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交税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交税

耕耘贞观

对比起太子找到真爱称心,太子妃孤独寂寞冷的躺在自己的宫殿中暗暗垂泪。

太子妃摸摸已隆起的小腹,既充满希望,又感觉充满委屈,却也只能独自躺在宫殿幽怨。

她从没想到,自己的对手居然会是一个男的,一想到这里就感觉更委屈了。

李泰并不知道,自己太子老哥已经找到一生真爱,更不知道他与太子妃之间的复杂情感。

就算是知道了,只要老爹李世民同意,自己也不介意学一学老爹的良好榜样的。

只不过这时候的他全部扑在如何进一步发展洛阳上,毕竟李泰清楚,这才是自己的根基。

比如李泰找上了吕才,却是打算与他商量蒙学的事。

只是吕才看着李泰,目光中带着几分绝望,沉默了一回儿,对李泰道,“魏王,我身上的事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别得不说,单是那钢铁城的污水废渣处理池就还没有完成啊!”

“这样的吗?”李泰听到这话倒愣了愣,不过很快倒笑了笑道,“没办法,这件事情其他人没插手理由,还是只能交给你来处理!”

“还请魏王吩咐!”吕才却也明白,魏王都这么说了,自己肯定逃不了了。

李泰道,“很简单,我想截留一部分,前往长安考试的关东举子,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截流关东举子?”吕才听到这话不由愣了愣,魏王这是要建立小朝廷?疯了吧!

一时之间,吕才倒是没反应过来。

而李泰则从容道,“很奇怪吗?对关东学子们来说,他们去长安参加科举,洛阳几乎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不论是回来还是离开,那都必然经过洛阳的。”

“魏王您的意思是……让他们去农业学府来?”吕才听到李泰的话有些难以置信,现在的那些举子在高陵带着准备下次考试倒是有可能,回洛阳来的,会留下来才怪。

“不!”李泰摇头道,“他们读得是四书五经,仅文科容纳不了那么多学子,至于掌握了其他技艺,怕也不是普通人家出身,想让他们留下来可不容易。”

“那魏王您的意思是?”吕才听到李泰的话,却带着几分茫然。

但李泰却摸着下巴道,“他们考上了也就算了,但考不上,我们是不是能截留一部分作为启蒙与算术的老师,毕竟举子,总不可能不懂得蒙学的算术吧。”

“蒙学……”听到李泰这话,吕才略带着几分的茫然,又有几分的欣喜。

“恩,蒙学,以前我们钱不够,但现在在每座坊市开设个学子们读书的蒙学私塾,顺路再给里面的老师合适待遇,你说弄不弄得起来?

而等到这些蒙学学子成长,便能让他们去上农业学府就行,你说怎么样?”

“可以是可以,只是不知道多少的人愿意留下来啊!”吕才担心道,

“那些科考举子,若真心科举,怕是在长安传唱诗名,若失意归来,怕多数选择回家。

洛阳虽繁荣,但对听他们来说,怕这里也只是过客啊!”

“试着拉拢一二!”李泰对吕才道,“实在不行,让长安毕业的文科学子去教学。”

“这至少也是文科学子们的一个出路!”吕才听到李泰的话,倒是没反对李泰。

说实话,农业学府文科的毕业人员,基本上都流向了农学社。

主要管理方面的事,文科出身的确比其他科目出身的人要强一些。

而且农学社实际上真正的任务也不是干活,而是向当地传播农学知识,以及教会当地的百姓如何使用某些农具,所以他们干得也适合。

就更不要说由农学社的文科每个月制作的农学杂志了,普通百姓谁看得懂上面的字。

一样需要文科学子不辞辛劳的把上面字翻译成当地百姓能够听得懂的知识。

只不过现在的农学社还在扩张期间,几乎哪里都需要用到他们。

现在又要把农学社里抽调部分人去教授蒙学,这对农业学府来说,还是很吃力的。

不管怎么样,吕才还是把这个任务给接了下来。

毕竟李泰的要求也就只是在洛阳坊市里建立学府,相对来说,自己就算要抽调人手,也没有超过三百人。

这些人稍微的挤一挤,到底还是能够抽调得出来的,是在不行,就让即将快毕业的文科学子去兼职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泰想截留那些举子的原因。

李泰管辖的地方大了,但后续人才储备跟不上,自己又没分身术,能一个人处理所有事。

但见吕才现在自己去想办法了,那么李泰也不会多话。

毕竟李泰的要求也就只在洛阳每个坊市,都建立个可供给百姓读书的场地而已。

在吕才拖着疲惫身躯离开后,李泰便果断去找张随了,他是医科在洛阳的负责人。

张随见到了李泰,对李泰郑重的行礼。

而李泰倒也没有客气,对张随道,

“我打算把医舍在洛阳进行扩充,扩张到每一个坊市有一个医舍,医者数量是否足够?”

张随听到李泰的话,思索一会儿道,“如果只洛阳本地的医者,数量肯定不够,需要长安那边派遣医者过来才行,至少要一百人以上。”

张随说到这里,多少还是有几分心虚的,毕竟他清楚知道,医者并不好培养。

别看每年高陵学府和幽州学府的毕业生有千人之多,但他们中真正能拥有医者身份,能够在医舍里面坐镇的却是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毕竟医者这个行业,即吃天赋又吃经验,哪怕李泰已经跟孙思邈联手,尽可能让医者水准下降到照方抓药而已。

但即使如此,很多学校毕业的学生,基本上也还是只能当个学徒,顶多就是基础只是稳固一点,抓到了什么药方知道是针对什么病症的而已。

否则,医疗营规模到现在也不会只维持在五百人了,

当然,医疗营的五百人规模,倒是李泰有意识的维持住,毕竟李泰觉得上战场的医者五百人够了,更多的还是要以强化大唐的本身的医疗体系更好。

如果不计算代价进行强征医者的话,刘神威带队应该能强征四次五百人规模的医疗营,如果是孙思邈带队,只要孙思邈自己不死,则能强征的医疗营人次应该能加倍。

“医疗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维持三百人已经足够。

一般战争开始才会像是征召府兵一样去医舍征召医者……

我写一封信给刘神威,相信应该能调度一部分的医者来洛阳!”

李泰思索了一下,果断还是决定从高陵那边调度一些人过来。

毕竟随着今年把夜市开放,又组织起了期货商会,再加上明年还有洛水之弈,说实话李泰可以肯定,到明年的时候,这里定然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随着南来北往的人多了,那会发生什么却是谁也不敢保证,还是多弄点医生来这吧。

毕竟随着人流量的增多,除了发生冲突的可能增加,而且卫生问题也是大问题!

越大的城市就越要重视卫生问题,毕竟小村庄又没有多少人,自己把门一关,那是谁也招惹不了。

但大城市人来人往,如果没人处理卫生问题,怕转眼就会产生各种因为卫生问题所导致的瘟疫。

所以,李泰把医舍在洛阳每个坊市里开起来,甚至如果有必要的话,更要多开几家。

毕竟现在的洛阳有二十万以上的人口,自己哪怕把每一个坊市建立一个医舍,却也差不多是两千人能够享受到一个医舍。

更不要说,李泰的计划中洛阳人口的目标是破百万,每个坊市一个医舍的目标自然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些现在就是要准备的。

此刻,张随看着李泰进入到了沉思中,小心翼翼的对李泰道,

“准魏王令,我先去把各坊市医舍寻好地段,只要医者们到来就能让他们直接行医!”

“嗯!”李泰听到张随的话,满意的点点头,对张随道,“你去忙吧,若手上的钱粮不够,来找我就是!”

“张随明白!”张随听到了这话,倒是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这或许是跟着魏王最好的地方了,一般上让跟干活,都能够准备好足够的启动资金。

而随着张随离开,李泰深吸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自己都已经为洛阳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接下来,便是只剩下了耐心了,这点无论如何都急不来的。

很快,随着春去东来,万物生长,尤其春耕的时间到来,当然洛阳周边的农耕是以小麦为主,所以当地百姓倒还没从冬季慵懒中走出来。

不过,经过了一个冬季的酝酿,李泰清楚看到了整个洛阳夜市的繁度,呈现几何时势头蓬勃发展,李泰也顺势把西市和北市的两处集市开放。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整个洛阳,以这三处的市集为核心,开始热闹了起来。

一时之间,孔雀代表了李泰把那些商会的负责人给邀约了进来,开始讨论与开会。

同时李泰顺势推行交易税,简单的说,凡在西市,南市和北市这三处,以及周边坊市开设店铺的商铺,需要上交地税,当然地税的具体价格,需要与商会进行商议。

基本上是按照炭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生活必须品最便宜,医疗、文房四宝、书籍买卖、青楼之类次之,然后奢侈品,比如金银首饰,抵押信贷再次之,最贵的是寺庙与赌场。

另外是按照所占土地面积进行收税,房屋占地越多收税就越多。

至于道观要跟寺庙交一样税钱,但因李泰信道,所以会对道观上交税款进行退税。

很显然,李泰这种玩法对于佛家来说就有点过分了,佛家是相当不同意的。

但李泰就这规矩,你不喜欢可以把寺庙转让给别人,自己到洛阳外开设寺庙。

反正到了洛阳城外又不需要收取商业上的费用,总而言之,一切随你也就是了。

同时为了确保收税顺利,基本上会给所有收税的店铺,送块写着“税”字的牌子。

有着这牌子的地方不良人就有义务对他们提供保护,要有人来闹事,谁闹事打断谁的腿。

毕竟李泰哪怕不喜欢佛家,但只要交税了那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对于衣食父母那尊敬一点也是正常的。

但那些没这“税”字牌子的,李泰直接就表示,不良人随意。

因为他们赚到的钱没纳税,就算被敲诈勒索,你们想帮就帮,不想帮就算,不强制要求。

只要他们没有做出违反大唐律法的事,那就当做没看见。

李泰到底没要赶尽杀绝,毕竟这时代,想来也会有那种起早贪黑的夫妻店,或者其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是想要剩下这一笔税钱的穷苦百姓。

毕竟这世界总归有自己不理解的穷苦人,就好像穷人不理解一辈子一次的成人礼一样。

社会生产力还没到达,组织力度也跟不上,自己如果对每个人的言行进行极致化管辖,一刀切的下达命令,怕是会死不少人。

这时代的规定,终归要给底下那些活不下去的人留下一条灰色地带。

如果自己下令,没有令牌就不能摆摊,对最底层百姓来说,未必是他们不愿意纳税,而是他们的本钱根本纳不了税!

但当这些百姓赚到了钱,却还不去税务局弄个牌子来自保,那本地黑帮或者其他灰色势力找上,那也不能怪朝廷与不良人。

毕竟在华夏封建时代商人就是天生有原罪的,但你还选择逃税不要朝廷的保护,那就要承受这件事情的代价。

对李泰的这体系,那些大商人们倒没谁敢说一个不字,毕竟家大业大,终归知道少麻烦比少花钱要好。

而在这整个商会全部同意,并且根据各自的商会制定出合适的价格后,那依附在这商会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小商人,就基本上不敢再说什么话了。

甚至如果,那些小商会或者小商人违反李泰制定的规定,甚至不需要李泰去做什么,基本上那个体系的商人,就会主动把这些小商人给吞掉,说不定其中的财产还会给李泰一笔。

当然,李泰的行为算增加苛捐杂税,但谁让李泰的是魏王,还是河南别驾呢。

李泰制定一定范围内的规章权利的权利还是有的,把这弄来的钱粮上交一部分给民部和太仆监后,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把这洛阳当做试点来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