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我的装备无限刷新 > 第344章 次长阁下,我认为需要抽调关东军了

第344章 次长阁下,我认为需要抽调关东军了!

第344章 次长阁下,我认为需要抽调关东军了!

回到河内的寸云生,又再次陷入忙碌的阶段。

这一次主要还是着重解决后勤补给这一块。

对此,寸云生提出来的方案还是修建公路体系。

铁路虽然已经开始修建了,但速度太慢。

相比铁路,还是公路的速度快一点。

没办法,基础设施跟不上,所以导致后勤补给太慢了。

段立国虽然负责修路,但效率还是太慢了。

主要还是随着战线的推进,对后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

所以,寸云生自然也就嫌弃段立国修建速度。

“机械设备这一块,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你现在修建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寸云生对着段立国说道。

“羊城拿下,意味着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南洋,你知道需要动用多少士兵?还有后勤需要的物资么?”

“如果道路不够通畅的话,路上耽搁的时间,会影响前线的战局,南洋这边,打的就是后勤,谁的后勤充足,谁就立于不败之地。”

寸云生苦口婆心的劝道。

“参座,修建速度已经不算太慢了,其他地方修路都是劳工们拖拽着大石碾子,来回碾压,速度已经很快了。”段立国一脸的无奈。

欧洲修路都是用压路机,所以修建速度快一点。

但他们这边设备紧缺,只有少部分地方才使用压路机,这差距自然有些大。

不是他不想加快速度。

实在是快不起来啊。

这段时间死伤的劳工都有上千人了。

再这么下去,恐怕会有很大的意见。

劳工们用推拉肩扛的将那些大石碾子慢慢推到高处去。

运气不好,遇到下山的,经常刹不住,就有劳工被压死。

段立国本身就心慈手软,那种完全不在乎性命的做法,实在是搞不来。

闻言,寸云生知道他的想法,轻叹一口气。

这中南半岛看起来还不错,实际上道路崎岖,修路不易啊。

“设备这块我会想办法,再扩大,但还是那句话,不惜一切代价,加大修建速度。”

“参座,我们的修建速度已经很快了,铁路和公路同时进行,难道还不够么?”段立国疑惑的问道。

“不够,远远不够,要想富就要先修路,难道你没看出来?路修好的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么?”

“人们早已经忘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疼痛。”寸云生摇摇头说道。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您提出来的需要修建六车道?”段立国一脸的不解。

六车道的道路,价格可不便宜啊。

两车道都够头疼了。

现在又来了一个六车道。

属实让他头大。

“我就是觉得有些浪费了,竟然连普通的公路都是四车道,我觉得两车道就足够了,四车道完全浪费了。”

“先不说别的,光一个六车道的水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现阶段水泥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稀缺的。”

“而且您要的还是,能够通过军车和重型坦克,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起降战机。”

段立国不太明白他的想法。

闻言,寸云生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谁都无法保证自家机场永远不会遭遇轰炸,要是遭到轰炸,怎么办?”

“到时候战机完全可以借助这种公路进行起飞。”

“啊?您的意思是必要时候,将这些公路当成跑道?”段立国懵了。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用来起飞战机。”

“接下来我们要进攻南洋,就要与日军爆发巨大的战争。”

“以日军在南洋得到的便宜,你认为他们会放弃南洋么?”

“说不定那个时候,会动用全部的战机,对我们的机场进行轰炸。”

“这些都是未雨绸缪。”寸云生叹了一口气。

听到这话,段立国沉默了一会,但还是坚持了一下。

“参座,我只是觉得四车道确实浪费了,哪怕是军队通行,双车道也就够了,那些水泥完全可以修更多的地方,毕竟您要求的公里数实在是太多了。”

“目前那些修好的道路,除了军车在走,其余根本没几辆汽车在走,两车道足够了,这马路上,都是牛车马车小推车,对他们来说,这太奢侈了。”

“但是,你不能不承认,现在的交通比之前便捷许多,商业的交流也愈发繁荣,以前那些老百姓进城光赶路就要一个时辰,甚至更远。”

“难道是他们走得不够快么?不,而是道路崎岖,赶路很慢,但现在,你再看看,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入城,各地的一些商品流通也加快了不少。”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大家能赚的钱更多了。”

“等连接各个城镇的公路修好之后,下一步就是那些村子也需要一条路,不用多宽敞,单车道就够了,只要能走马车,用不了多久,经济会更好,农产品也会得到极大的流通。”

“对于这些村里的道路,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完全不需要那么厚的水泥,只要有个三十公分足以。”

“给村子修路?”段立国看着寸云生提出来的计划,愣了许久。

这边还没修完,又来任务?这要修到猴年马月?

恐怕这辈子,自己都要修路了。

想到这,段立国头皮发麻、

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首先确保各个城市之间的道路畅通。

原本是六车道,但水泥产量还无法跟上,消耗速度太快了。

最终,经过权衡改成了四车道,这样不仅减轻了消耗,也增加了公路的里程。

当然了,也有部分公路是六车道,按照寸云生的说法,那属于战备机场,专门用来紧急情况使用的。

至于修好的几座城市,商业发展越来越浓厚。

因为交通便捷,百姓们产出的东西可以卖出去,或者去工厂打工之类,都能赚一笔钱养活自己。

按照林译的预计,下个月的税赋恐怕会得到一个恐怖的增长。

如果整个中南半岛的道路都非常通畅的话。

那么一年一两个亿大洋税赋绝对没有问题,甚至更高。

所以面对林译画出来的大饼,寸云生接了。

甚至还为此提出村村通的计划。

你这边是动动嘴,段立国却头皮发麻。

他也知道农村修路的好处,但水泥厂的产量确实有限。

想到这,段立国看着寸云生说道。

“参座,你觉得现在适合给农村修路么?”“你是担心水泥厂的产能不足的问题?”

“嗯,现在到处都需要水泥,这边公路还没修完,您又提出村村通,这对于水泥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放心吧,不久前德国佬已经答应,下个月就会派遣一批工程师,预计在上千人,各行各业都有,会帮助我们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像水泥厂这些,产能也会得到再次提升。”

“同时,羊城那边的消息,他们收缴的那些工厂,也有不少水泥厂等等,已经开始拆卸装备,准备搬运回来,不过我拒绝了。”

“那边会继续生产,到时候会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我们,当然了,他们的工人,我让孟烦了带回来了一半,也就是说最多一两个月,我们的工业实力会迎来大爆发。”

“到时候你所谓的担心,都是白担心,甚至咱们的产量又是一个新的台阶。”

“不仅如此,炼油厂产出的沥青也能用来修路,所以水泥的消耗并不是很高,等到公路修好之后,我们完全可以试着给农村修路。”

听到这话,段立国目瞪口呆,一脸的不可思议。

自己也就一个月没回来,咋就变化这么大?而且还有德国人竟然派工程师,这属实是出乎了他的预料啊。

更重要的一点寸云生没说,那就是移民越来越多。

土地总有趋于饱和的时候,所以这些人就得给他们安排工作。

修路就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总是一份收入,至少比在家闲着要好啊?想通一切的段立国,一脸的折服,最终同意了寸云生的此项计划。

实际上寸云生不仅仅在中南半岛修路。

还准备修一条通往羊城的公路。

也是为了方便双方的交流。

大宗货物运输自然靠海运。

但公路可以增加双方的交流。

………

“羊城是彻底没了?第104师团是确定叛乱了么?”日军南方军司令部,半夜,收到电报的冢田攻中将,一脸呆滞的看着眼前的副官。

似乎在问,你是不是开玩笑?

那可是羊城啊。

就这么没了?这怎么可能呢?羊城附近可是超过五万日军啊?就这么没了?还有第104师团叛变?

又是该死的大阪商人?“参谋长阁下,这是真的,正是第104师团围攻第23军军部,致使司令官中薗盛孝中将阵亡,支那军迅速占领羊城。”副官快速的说道。

“现在第129师团和第130师团正处于群龙无首地步,大本营要求我们接管他们的指挥权。”

这时,冢田攻中将早已经毫无睡衣,烦躁的在司令部来回踱步。

他现在把握不准,到底要不要去支援第二十三军。

按理来说,羊城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但他现在手里就剩一支精锐师团了。

其他的精锐都在山下奉文手里。

想要支援第23军,就必须要抽调精锐师团。

而且还要海军的配合。

“你觉得我们是否派兵增援?”冢田攻觉得大本营就是一群脑瘫。

明明是华夏战场的事,为什么要让他来擦屁股?

而且擦屁股也不给点支援啊。

没有支援,拿什么去擦啊?

而且第104师团为什么要叛变?

他到现在都没搞懂为什么第104师团要叛变。

这简直就是离谱。

“司令官阁下,眼下我们需要做的是,肯定是要增兵的,但我们现在兵力不足,必须请求大本营增兵,否则以我们目前的兵力,一旦抽调兵力过多,一些地方的游击队恐怕会立刻占领城镇。”

“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但现在大本营都是一些新兵,就算调过来又有什么用?维持治安还行,至于让他们上前线战斗,根本不是支那军的对手。”冢田攻摇了摇头说道。

他忽然觉得自己前段时间的议和是对的。

奈何对方提出来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他不可能答应。

“如果是这样的,我建议大本营,可以让关东军出兵。”到了这个时候,副官也顾不上那么多,开口劝道。

闻言,冢田攻中将又陷入沉思,毕竟借助关东军的力量,其中牵扯到的关系会很复杂。

首先,从级别上来说,关东军,南方军大家都一样,编制上,也就差了一点。

现在自己打不过支那军,需要求援。

而且还是隔着老远,让大本营勒令关东军出兵。

这要是关东军知道的话,肯定会嘲讽他们的无能,这个脸丢大了。

而且关东军的胃口很大,想要让他们帮忙,没有足够多的好处,他们肯定不愿意。

最后,就是需要几个师团?虽然关东军的实力不错。

但人家那么的地盘,也需要部队驻守啊。

能抽调几个师团?多的话,肯定也会有影响。

少的话,效果也不大。

而且怎么行军呢?做铁路一路南下么?

恐怕得需要一个月吧。

这还是沿路没有游击队骚扰。

但凡出现游击队骚扰。

抱歉。

那就不是一个月能搞定。

至少两个月了。

但纵观现在整个局势,似乎也就只能从关东军手里抽调部队了。

“我这就给大本营打电话,请求增援。”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冢田攻中将决定还是放下面子,打电话求援。

收到冢田攻的电话,对面那头的陆军次长木村兵太郎沉默了许久。

“冢田君,你应该知道,关东军已经属于听调不听宣。”

关东军在名义上是隶属于日本天皇和日本军部的,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其在东北长期驻扎,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在战争后期,随着日本局势的变化,关东军的指挥和行动可能出现了一些混乱和不服从命令的情况。

“哈依,属下知道,但次长阁下,我们南方军的精锐都被抽调到了天竺,剩下的都是三线师团,镇压那些土著闹事还行,面对精锐的支那军,我们也无能为力。”冢田攻姿态摆的特别低。

闻言,木村兵太郎再次陷入沉默。

“你说的我知道了,我会跟首相阁下商议一下,看能否从关东军抽调两个师团南下。”

“哈依,太感谢您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