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113章 112【不速之客】

九锡 第113章 112【不速之客】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113章 112【不速之客】

第113章 112【不速之客】

林溪曾对陆沉说过,广陵城的富庶颇为罕见,在北地很难见到如此繁华的城池。

这句话不算夸大,在南齐和北燕关系平缓的七年时间里,广陵作为淮州的枢纽之地,发达的商贸足以创造海量的财富。

但是如果与永嘉相比,广陵又显得弱了很多。

在成为南齐的京城之前,永嘉便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周遭广阔的富饶平原将这座城围在中间,肥沃的土地为永嘉的崛起打下牢固的基础。

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大量的白银从海外涌入永嘉城,这里一步步成为整个江南经济的核心。

在元嘉之变以前的一百多年里,以永嘉城为代表的江南各地已经是大齐的粮仓和赋税重地。因此河洛失陷、先帝和太子在宫中**以后,皇七子李端凭借李道彦等人的支持,在江南之地延续大齐国祚,而且可以养起数十万人的军队,依靠的便是这片大地上深厚的底蕴和财富。

陆沉将这份拜帖压在一摞书本的最下面,目光停留在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拜帖上。

陆沉望着帖中那些溢美之词,不由得摇头失笑。

绵延数十里的城墙依然无法囊括所有百姓,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东西两面城郭的外围,如今渐渐形成崭新的城区。

北面官道上,陆沉、厉冰雪和靖州众将策马而行,距离京城还有十余里时便能感受到这座大城的繁华。

万一陆沉在京城招惹到什么麻烦,只要不是跟天家扯上的大人物,薛南亭的面子足以摆平一切。

宋云自谦地说着,又道:“在下本来不想做这个冒昧的恶客,然而除此之外又无其他的法子结识校尉,只好厚颜登门。倘若校尉不嫌弃,在下和几位同窗想为校尉接风洗尘,还请校尉给个薄面。”

“国子监的读书人……”

陈春今年五十有三,进入中枢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在礼部任职二十余年,每一任尚书都会尽量跟他交好,足以说明他在朝中的地位。

只不过……淮州都督府检事校尉和织经司干办这两个身份糅合在一起,怎么看都有些别扭。

陆沉眼中浮现一抹锐利的光芒,从容地说道:“请他正堂相见。”

府尊大人自然是一片好意,只是对于陆沉而言,这份好意应该用不上。

陆沉拱手还礼,道:“宋兄请坐。”

东西二城大多是居民区,面积相对较为狭窄。

虽然守门官的态度不算友好,但也没有刻意刁难这些从边疆返回的将士,在查验过公文堪合之后便予以放行。

那一张张面庞上或洋溢着热切之色,或是堆满忙碌之意,或是怡然自得恬淡惬意,向策马缓行的百余边军将士述说着此地人们的富足生活,完全不像边疆的百姓那般艰难贫苦,让他们有着一种身处盛世图景的错觉。

望着这份烫金拜帖,陆沉脑海中浮现临行前父亲的叮嘱。

如今的永嘉城愈发兴旺昌盛,城内外常住居民超过两百万,接近广陵城的六倍。

原因很简单,像陈春这种当世大儒,开口必然旁征博引,陆沉在他面前多半没有说话的余地,而且武将和文臣走得太密切历来是朝堂忌讳之一。

这份拜帖是苏云青让李近送到陆宅,由他亲笔书写,对象则是织经司提举秦正。

时至今日,陆沉依然保留着织经司干办的身份。

一路往南,道旁的房屋便越来越多,等到他们接近城门时,这里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

这天午后,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面前的大案上摆放着几张拜帖,皆是他离开广陵之前收到的礼物。

其实哪怕没有这份拜帖,陆沉想要去织经司衙门拜见秦正也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苏云青这样做显然是在向秦正表明他对陆沉的看重。

“是,少爷。”陈舒连忙应下。

陆沉淡淡一笑,他当然没兴趣插足京城这潭浑水。

这人显得非常自来熟,压根不像是初次相见,仿佛他和陆沉是多年老友,继而口若悬河:“后来听闻此战细节,得知此战的策划者竟是年方弱冠的陆校尉,在下惊叹之余又生出敬慕之心,想着若不能与陆校尉这般年轻有为的俊杰结识,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礼部虽然没有太大的实权,但是对于南齐朝堂大员而言,想要进入中枢成为宰相,礼部尚书乃是必经之途。

陆沉不慌不忙地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然后平静地说道:“宋兄今日此来,究竟是奉哪位仁兄的指令?”

陈舒摇头道:“少爷恕罪,小人并不知情,而且也未听老爷提过,应该不是咱家的故交晚辈。这宋云对小人说,他听闻少爷在江北大捷当中功勋卓著,于是心生仰慕之情,故而今天特地登门拜望。”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他们在兵部留下自己在城内的住处,然后便得到一个等候通知的回复,那位兵部侍郎倒是勉励了众将一番,又叮嘱他们这段时间不能出城,以免耽误面圣的大事。

陆通让他不要在意,萧望之明确表态他可以留着,苏云青对此自然求之不得。

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各种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

宋云感叹道:“此非虚言,皆是在下真心所想。陆校尉肯定有些疑惑,在下怎会知道校尉的住处,其实在京城之中没有不透风的墙。实不相瞒,在下和兵部胡侍郎家的公子有些交情,托他打听到陆校尉的住处,唐突之处还请校尉宽宥。”

陆沉等人进入北城,沿着宽阔平整的正街继续前行,视线所及皆是鲜活又喧杂的场景。

等他们来到兵部衙门交付堪合,那种沉闷的气氛才稍稍缓解。

接下来两天时间里陆沉安静待在宅内,没有出门一步。

永嘉城的格局与河洛截然不同,皇城位于南面,北城则以商贸之业为主,足足占据内城将近三分之一的区域。

“校尉果非常人也!”

落座之后,宋云一本正经地说道:“在下今日冒昧登门,还望陆校尉见谅。前段时间听闻江北大胜,京中可谓万民欢呼,人人称颂边军将士之威猛。国子监中亦如是,在下与一些同窗聊起这次的大捷,无不群情振奋,恨不能亲身赶赴边疆为国效命。”

宋云意味深长地说道:“校尉不必疑心,在下只是想结交这世上难得一见的年轻俊杰。在下那些同窗都是京中大族子弟,对于校尉将来的前程亦有裨益,校尉一见便知。”

陆沉望着他明显虚浮的眼袋,心想我看起来真有一种清澈的愚蠢吗?

他淡然道:“这就不必了吧,怎好劳烦宋兄破费。”

原本有说有笑的边军将士逐渐变得沉默起来。

“此番入京虽是走个过场,天子只是想笼络你们这些边军中的后起之秀,但是关系到边军和京军势力格局的调整,朝中肯定会有人不想让你们轻易地登上高位。入京之后,你要记住不说不做,只带着一双眼睛和耳朵,切不可成为天子和百官角力的筹码。”

陆沉静静看着他卖力地表演,不动声色地说道:“宋兄谬赞。”

陆沉淡淡一笑,不疾不徐地说道:“原来如此,宋兄在京中人脉广阔,令人佩服。”

陆沉微微皱眉道:“此人什么来历?”

宋云道:“面圣自然是第一等的大事,不过宫里肯定会提前通知,再者早朝结束后若是没有通传,校尉便可安心处理自己的事情。”

从兵部衙门出来后,陆沉便与厉冰雪等靖州军将士道别,随即带着人去往自己的住处。

陆沉平静地看着这份拜帖,随后将它放到一边。

眼前这些拜帖似乎就是这番话最好的注脚。

陆沉转头望着他,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便问道:“什么客人?”

最上面那份是薛老神医的笔迹,陆沉凭借这份拜帖可以轻易敲开当朝右相薛南亭的家门。薛怀义当然不需要让陆沉带话,他只是担心这个年轻晚辈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所以直接将这层关系摆在陆沉面前。

陆沉微笑道:“宋兄或许不知,陆某此番入京是奉圣命等待陛见,委实不宜离开此地。”

陆通准备的宅子位于东城和南城之间,虽然比不上南城之内那些权贵府邸,但也胜在清幽雅静。

第二份则是广陵知府詹徽所书,朝中礼部侍郎陈春是他科举时的座师,他能擢升为广陵知府也离不开陈春的举荐。

陈舒答道:“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自称国子监的学生,名叫宋云。”

便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随即便听陈舒说道:“少爷,有客来访。”

车马粼粼,行人如织。

宋云朝他伸出一个大拇指,然后身体微微前倾,刻意压低声音道:“好教校尉知晓,让在下前来邀请校尉的确实另有其人。”

他稍稍停顿,加重语气道:“他姓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