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814章 812【凤鸣】

九锡 第814章 812【凤鸣】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814章 812【凤鸣】

第814章 812【凤鸣】

当时间进入四月,定州境内已是生机勃勃,一片昂然向上的氛围。

陆沉离开之前,将都督府的庶务交给黄显峰和刘元共掌,紧急军情当然要八百里快马送去京城让他亲自决断,此外一般的疑难问题,这两人若是无法拿定主意,可以送往都督府内宅,由王初珑临机决断。

内院书房,王初珑批复完一封公文,将其交给一名丫鬟,淡然道:“拿去送给黄长史和刘主簿。”

“是,夫人。”

丫鬟恭敬地接过。

王初珑抬起白皙的手指,轻轻揉了揉眉心,然后从匣子里取出一张纸,上面是陆沉亲笔写的九个字。

十六,九十三,春生,气明。

王初珑已经破解出后面四个字暗含的意思,但是前面两组数字始终不得其解。

陆沉在信中没有说明这九个字代表着什么,不过王初珑很清楚这次他回京没有那么安稳,这应该是某人留下的隐语。

“林夫人来了。”

外面廊下响起丫鬟脆生生的声音。

王初珑抬头望去,只见林溪绕过屏风走到近前,于是起身行礼道:“姐姐。”

林溪拉着她的手,微笑道:“忙什么呢?”

王初珑朝桌上那张纸看了一眼,愧然道:“夫君派人送来一道谜题,可是我绞尽脑汁也才解出一半。”

“谜题?”

林溪饶有兴致地接过一看,想了想说道:“这题没头没尾,如何解?”

“后面四个字倒是有现成的典故,大抵不会出错,主要是前面两组数字很棘手,我试过用三本算经记载的成例来解疑,依旧找不到一点头绪。”

王初珑轻叹一声,饶是她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片刻之间便能写就一片华彩文章,面对这种古怪的谜题依然难以下手。

“连你都解不出来,恐怕夫君他更没有法子。”

林溪素来很佩服王初珑的聪慧,看着纸上陆沉那刚劲有力的字迹,她试探性地说道:“这两组数字会不会是代表方位?”

王初珑心中一动,沉吟道:“确实有这个可能,不过我缺少必要的信息,那就更猜不出来了。”

林溪道:“既然他特意让人千里迢迢送过来请你解密,肯定是不便让旁人知道的机密,甚至为了防止途中泄露,他都没有对信使讲明前因后果,可见这件事非常重要。初珑妹妹,不必执着于解出全部的秘密,将你现在所知让人尽快送去京城,必然能帮到他。”

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王初珑意识到陆沉不会有闲情雅致玩这种千里解谜的把戏,连忙点头道:“好,我马上给夫君回信。”

“倒也不急于这一小会儿。”

林溪浅笑道:“我来找你是有另外一件事。”

“姐姐请说。”

“我要离开一段时间,家里就拜托妹妹了。”

王初珑微微一怔。

虽然陆九思才八个多月大还没有断奶,但是陆通早已耗费重金请来两位奶娘,林溪短暂离开倒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只不过林溪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肯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王初珑有些担忧地说道:“姐姐要去京城?”

“终究还是瞒不过你。”

其实林溪压根就没想过隐瞒,如今她早已将王初珑视作最亲的妹妹,坦然道:“刚刚收到消息,京中传旨天使进了城直奔刺史府,许刺史已被擢为当朝右相。”

“右相?”

王初珑面色微变,问道:“谁是新任定州刺史?”

林溪冷笑道:“原兵部尚书丁会,据说是吏部尚书李适之的至交。”

王初珑何等聪慧,稍稍一想就反应过来,正色道:“这样一来,天子、左相和江南门阀岂不是站到了一起?”

“是啊,夫君素来报喜不报忧,肯定不会直言他如今在京中的处境,以免我们担心。”

林溪握着王初珑的手掌,柔声道:“家中有你,我能安心,另外我已经和江晟他们打过招呼,内外一切事务都由你定夺。”

“姐姐,千万珍重。”

王初珑没有劝阻,只是轻声道:“对了,姐姐,我担心有人会趁机算计夫君,请你务必派人去做一件事。”

林溪望着她的双眸,认真地点了点头。

大半个时辰过后,林溪提着包袱和长刀,从都督府后门出来,随即见到了七星帮元老之一的齐廉夫。

“大小姐,兄弟们已经准备妥当,我也请示过帮主,没有任何问题。”

“好,辛苦齐叔了,你带着他们先行南下,渡江之后会有人接应。”

“是,大小姐。”

齐廉夫领命而去。

林溪扭头看了一眼都督府,仿佛能够听见陆九思和陆辛夷清脆悦耳的笑声,她眼中情不自禁地浮现一抹眷恋和不舍。

她深吸一口气,将包袱和长刀挂在那匹陪伴她多年的神骏腹旁,然后无比矫健地翻身上马。

“驾!”神骏迈开四蹄,宛如腾云驾雾,奔驰而去。

……

芳菲未尽,春光仍在,江南风景尤佳。

一场绵绵春雨过后,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山水变得愈发明媚,正是踏青访春的好时节。

对于年近古稀的李道彦来说,出门远游已是不合现实的奢望,好在李氏祖宅的面积足够广阔,几乎占据了锦麟县小半个东城,府内亭台馆阁无数,漫步其中依然能遍览春色。

“老不以筋骨为能,英雄出于少时,古人诚不欺我。”

老人选了一块平整的石头坐下,望着面前的怪石嶙峋和假山流水,一手扶着拐杖,一手轻轻敲着左腿,沧桑的面庞上泛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又过去一年,站在旁边的李公绪愈发沉稳,稚气不知不觉已然消散。

此间除了祖孙二人,还有一名身姿挺拔、年过四旬的男子,正是老人的心腹李玉良。

李道彦感慨过后,对李玉良说道:“你继续说。”

“是,相爷。”

李玉良神态恭敬,不疾不徐地说道:“陛下在宫中宴请秦国公,而后在御花园闲谈,因为是否起复韩忠杰一事,陛下和秦国公发生争执,不过两边都很克制,没有进一步激化矛盾。三月中旬的大朝会上,大老爷奏请陛下调定州许刺史回京,任命其为右相,陛下允准,随即又决定让兵部尚书丁会接任定州刺史。”

听到这儿,老人昏花的双眼微微一凝。

李玉良又道:“丁会随即举荐韩忠杰继任兵部尚书,此事遭到荣国公的强烈反对,最后只能作罢,兵部尚书一职由左侍郎陈新才接任。”

李道彦示意他停下,转而望向幼孙问道:“稚鱼儿,有何看法?”

李公绪看着老人慈祥的目光,谨慎地说道:“祖父,大伯父这是在帮陛下打压秦国公。”

李道彦不禁笑了笑,鼓励道:“还有吗?”

李公绪思忖片刻,答道:“定州刺史换人或许不会彻底激怒秦国公,但这显然只是一个开始。左相愿意做出这次的交换,代表他有可能接受第二次,而陛下、左相和大伯父联手,秦国公在朝中就会毫无反抗之力。如果祖父不肯出面,秦国公这次在京城的处境会很艰难。从大局出发,这对大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李道彦缓缓道:“所以你希望我出手?”

李公绪没有太多犹豫,点头道:“是的,祖父,秦国公是孙儿的先生。”

这句解释便已足够。

李道彦却摇头道:“我离开朝堂已经一年多,哪里还有本钱和陛下作对。”

李公绪显然不相信这个回答。

站在旁边的李玉良趁势说道:“小少爷,相爷说的没错,如今我们李家的人脉都握在大老爷手中,那些至交故旧也都只听大老爷的吩咐。相爷即便出面,那些人明面上不会违逆,暗地里却肯定不会用心办事。这一年多来,老宅外面的耳目就没有断过,其中有一些人的身份已经查明,都是大老爷派来的人手。他们打着保护相爷的名义,让这里变成一座孤岛,无法和外界联系。”

“什么?!”

李公绪就算进步得再快,终究只是十六岁的少年,骤然听闻这个消息,很快怒气就涌了上来。

“你又逗他。”

李道彦抬手点了点李玉良,随即和蔼地对少年说道:“他的说辞有些夸张,你大伯父纵然野心勃勃,却也不敢如此行事。他派来的耳目确实不少,但是怎敢隔绝我与外界的联系?”

李公绪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李道彦看向李玉良问道:“然后呢?现在京中是怎样的状况?”

“韩忠杰起复无望,陛下见荣国公如此坚决,只好暂时搁置此事,京中近来除了京察开始,并无其他风波。”

李玉良微微一顿,有些古怪地说道:“秦国公此刻不在京中。”

“哦?”

老人双眼微眯,好奇地问道:“他现在何处?”

李玉良答道:“秦国公在多天前便携魏国公之女离开京城,在数百亲兵的保护下畅游江南美景,先是去了江州浔阳一带游览静湖,而后一路往西逶迤而行,好不潇洒快意。”

李道彦登时陷入长久的沉默。

李公绪和李玉良安静地站着。

“原来如此,好一招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小子的手段越来越狡猾了。”

老人虽然这样说,脸上却是温和慈爱的神情。

另二人满面茫然。

老人笑了笑,对李公绪说道:“过几天你亲自带人去城外,迎接你的先生。”

“是,祖父。”

李公绪没有多问,恭敬地应下。

李道彦缓缓起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少年的胳膊,迈步向前走去。

他望着眼前的青葱碧绿,眼中飘起些许怅惘和迟疑,心中默默自语。

“你想来我这里寻找一个答案,可是我给你的答案注定无法让你满意啊。”

“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