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829章 827【凭栏处】

九锡 第829章 827【凭栏处】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829章 827【凭栏处】

第829章 827【凭栏处】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

“国公,小人幸不辱命!”

谭正双手捧着一本文卷,明亮的烛光映照出他满脸激动的神色。

陆沉抬手接过,点头道:“办得不错。”

谭正心中喜悦,但他擅长察言观色,敏锐地意识到陆沉此刻情绪不太对劲,于是恭敬地说道:“小人告退。”

“好。”

陆沉没有多言,稍后对外面说道:“子龙。”

秦子龙立刻现身道:“在!”

陆沉缓缓起身,沉默片刻后说道:“让明暗岗哨走远一些,今晚不许任何人靠近这里。”

“是!”

秦子龙应下,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国公,小人也要离开?”

见陆沉微微颔首,他连忙行礼退下。

陆沉将那份卷宗放在桌上,并未立刻翻开,反而在屋内慢慢踱步。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遭遇过很多危险的处境,同样有很多时候需要他果断抉择,他几乎从不曾犹豫迟疑,这是他在前世就逐渐养成的本能,面对危险绝对不能优柔寡断。

然而这一次他心中天人交战,即便让谭正潜入太医院取回那份卷宗,他依然没有下定决心打开它。

原因很简单,一旦往事的真相符合他的猜测,后续如何处理将会极其艰难。

陆沉停下脚步站在窗边,抬头望着初夏深夜的迢迢星河,脸上浮现一抹自嘲的笑容。

“如今爵高位显却顾虑重重,可见人都是会变的。”

虽然嘴上这样说,他的眼神却陡然凌厉,继而转身走到桌边,将卷宗拿了起来。

封面上写着简简单单六个字:陛下进药底簿。

这上面的陛下二字当然不是指李宗本,而是指先帝李端。

先帝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从建武四年开始就时常用药。

天子用药当然不能大意轻忽,太医院内自有一套标准的程序,宫里也有对应的严密监管,哪怕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养神方子,从药方、配药、熬药到最后试药都要有人交叉监督。

其实不光天子用药是这套流程,宫里其他贵人亦是如此。

桂秋良自从升任太医院正,他便全权负责先帝的健康问题,虽然还有其他医术精湛的太医配合,但是主要靠桂秋良把握和掌控,这份进药底簿自然是由他撰写。

一如陆沉的推测,先帝的用药记录非常多,他手中这份是第十六本,时间跨度是建武十四年初秋到建武十五年三月,即先帝生命中最后的半年时光。

桂秋良突发恶疾去世那天,陆沉在他的书房中找到了一张纸,上面第一组数字便是十六。

卷宗很厚,陆沉拿在手中觉得沉甸甸的,而此刻他的心情同样很沉重。

他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着,通过纸上冷冰冰的记录,他仿佛能看到那个中年男人苦苦支撑的场景,一边与身体里的病痛斗争,一边要为大齐社稷的安危呕心沥血。

一直翻到第九十三页。

陆沉的视线稍微偏移,望向桌上那张纸上的第二组数字,九十三。

他缓缓呼出一口气,继续看着卷宗。

“十月甲申,上不豫,始决事于便殿。臣与顾、甄二人共侍陛下之疾,定一固本之方,陛下服之,体渐康复。”

这段话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后面则是那个方子的内容以及先帝的服药细节,同样看不出异常之处。

其实这也很正常,虽说这份进药底簿乃桂秋良所写,一般情况下太医院只做留档,但是在留档之前,太医院的其他几名官员都要复核,确保符合真实情况,因此桂秋良不太可能在此处写一些奇怪的内容。

陆沉不由得皱起眉头,他不相信桂秋良会无缘无故留下一组没有意义的暗语。

他将这一页来回翻看,不经意间看到后边的第九十四页,忽地眼神一凝,动作停了下来。

“然余察此方,效果殊异,盖因其中一味药材,非寻常理之所宜,仿若为他药所易,药性不符,犹毒之侵体也,此事或非孤例。”

一道惊雷猛地劈进陆沉的脑海。

这段话表面上是桂秋良在和其他太医总结另外一个新药方,可是将前后两页的相同位置拼起来看,两段话竟然能够无比通畅地连在一起。

“十月甲申,上不豫,始决事于便殿。臣与顾、甄二人共侍陛下之疾,定一固本之方,陛下服之,体渐康复。然余察此方,效果殊异,盖因其中一味药材,非寻常理之所宜,仿若为他药所易,药性不符,犹毒之侵体也,此事或非孤例。”

陆沉脸上陡然浮现一抹狰狞的煞气。

桂秋良显然只是怀疑,同时又担心被人怀疑他下毒谋害先帝,百般纠结之下,只能用这种方式隐晦地记录下来。

他肯留下这些线索,显然不是他做了手脚,那么会是谁如此丧心病狂?

陆沉又看向那张纸。

十六和九十三的意思已经确定,还有两组暗语分别是春生和气明。

陆沉不需要苦思冥想,因为王初珑已经帮他破解了谜题。

“夫君,古语有云,木者,春生之性。目者,气之清明。故而这两个词分别指代木、目二字。”

看着纸上王初珑清秀隽永的字迹,陆沉却没有办法回忆她的温柔体贴,也无心感叹她的秀外慧中。

盖因陆沉只看了这两个字,立刻就猜到它们代表的含义。左木右目,相也。

大齐朝堂之上,能够逼得桂秋良这般小心翼翼地遮掩,不敢在明面上透露丝毫,只有一个人可以办到。

曾经的太子殿下、相王李宗本。

至此,桂秋良死前留下的这段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全部显露。

他察觉有人在先帝服用的药里动手脚,只是一直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而且他怀疑建武十四年十月的那次不是首例,也就是说有人手眼通天,一直想方设法要加重先帝的病情。

没过多久先帝与世长辞,李宗本登基为帝,桂秋良更不敢吐露半个字,因为他知道李宗本不可能愿意沾惹弑君弑父的罪名,一定会将桂秋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但是这位太医院正的内心肯定饱受煎熬,最终他无法承受对先帝的愧疚,极其痛苦地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

至死他都不敢提及此事,否则桂家上下人等乃至他的至交好友都会被牵连。

然而他又怎能甘心?

所以他留下那一段隐语,勉强算是一种慰藉,或许将来有人能看懂这段尘封的往事。

陆沉想明白这里面的原委,怔怔地坐在太师椅上,脸色变幻不断,愤怒和悲伤交织在一起。

回忆汹涌袭来。

“你如何看待江北的局势?”

这是他第一次入宫,先帝开门见山的问题,没有故作姿态,没有刻意笼络,先帝对他的信任和期许溢于言表。

“朕听太医说,你的伤势痊愈得很快,如今看来应是大好了?”

这是陆沉在细柳巷遇袭伤愈之后,先帝没有半点架子,面带微笑地关怀。

“你单名一个沉字,令尊应是取沉毅有守、庄重安定之意,朕昨夜思来想去,觉得静安二字较为贴切妥当,你意下如何?”

这是离开京城时,先帝特意为他取了一个表字。

“陆沉,朕此生怕是没有机会重归旧都,没有机会再去拜谒李家的列祖列宗,这是朕的不孝之处。将来有一天你若能领兵再临北方,便去河洛北边的皇陵,替朕向先祖们磕几个头,祈求他们原谅李端这个不肖子孙。”

这是陆沉提领京军金吾大营之时,先帝对他的殷切叮嘱。

“陆沉,莫要辜负朕。”

这是陆沉领兵北上对抗庆聿恭之前,先帝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也是这对君臣之间的最后一句话。

……

平心而论,陆沉并非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他在前世受过良好的教育,脑子里压根没有忠君的概念,是先帝用信任、器重和亲切在他心中构筑起一座雄伟的高山。

对于他来说,先帝既是执掌大齐王朝的帝王,亦是对他关怀备至的长辈,本质上和萧望之、厉天润没有分别,在他心中的地位仅仅次于陆通。

恩惠也好,情义也罢,那份羁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绝非伤春悲秋的虚饰。

之前当他知道李宗本害死大皇子的时候,他心中的确很愤怒,却也不得不认同李道彦的看法,如果不想看到先帝等人苦心孤诣建立起的大好局面崩塌,他只能捏着鼻子坐视李宗本继续做大齐天子,其实这也是他答应李道彦,成婚之后立刻北上的原因。

他怕自己在京城待久了,经常看到李宗本那张虚伪的脸,会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但是今夜——

陆沉望着桌上的卷宗和那张纸,双眼渐渐泛红。

他起身缓步走到屋外,立于廊下望着头顶的夜幕。

月明星稀,略显凄凉,一如此刻他心中无法宣泄的悲愤。

“砰!”

陆沉一脚踹出,身前的栏杆顷刻间四分五裂,朝外围激射而出!

这响动瞬间撕裂静谧的夜色。

虽然已经得到陆沉的命令,秦子龙终究还是不敢大意,小心翼翼地出现在庭院中,见陆沉站在廊下并无危险,这才放下心来,愧然道:“国公,小人告退。”

“等等。”

陆沉朝秦子龙望去,虎目之中翻涌的暴戾让这位刀口舔血的亲兵头领心中一颤,他在生死难料的战场上都没有见过陆沉这样的表情。

“国公请吩咐。”

秦子龙这一刻意识到将有大事发生,不由得全身紧绷起来。

陆沉却没有了下文。

秦子龙不敢催促,拱手肃立。

片刻后,陆沉深吸一口气,眼中的厉色一点点消退,缓缓道:“夜深了,不必让他们半夜折腾。你明天派人去通知叶继堂,让他后日上午来见我,另外让谭正去找宁不归,后日下午来此。”

“遵令!”

秦子龙躬身应下。

“下去吧。”

陆沉转身走回书房,回到桌边坐下。

枯坐一夜,一夜无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