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六十二章、聚众为欢

神洲异事录 第六十二章、聚众为欢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六十二章、聚众为欢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午时、长安城道正坊、得月楼一楼中庭

自从胡依依劝动毛娇娇进入翠云楼之后,转眼间,就是十日过去。

这十日来,赵王李义一直呆在他四弟的魏王府内,几乎与魏王李缜寸步不离。

李缜自然心中诧异,他问起三哥何以这几日竟天天过来陪护着他,李义只是笑笑,说自己放心不下李缜的身体,要来亲自督导他习练“四象功”。

李缜心思何等缜密?焉能看不出他三哥眼眸中的那一缕担忧之色,于是便询问三哥,是不是有人要意图行刺他?

李义知道,任何事都瞒不过他这个四弟,于是便将萧国国师陆火离已暗中潜入长安,并企图行刺魏王或某一位皇子的谋划告知了四弟。

李缜听罢心中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当下便询问三哥,这陆火离的功夫如何,难道以自己整个魏王府的全部护卫,仍不能抵挡?

李义自然是笑笑,说以那“流霜老怪”的剑术,莫说你整个魏王府的那些护卫,就算皇宫大内的那些高手,也休想抵挡!

李缜有些将信将疑,然他见三哥如此郑重其事,自然也不敢不听。于是,这十日来,李缜几乎天天是跟李义呆在一起,倒也不亦悦乎。

他们两兄弟,自小就甚是亲近,长大以后,难得坐在一块儿吃一顿饭。如今,竟然每日都“腻”在一起,一同吃饭、一同起床、一同休息、一同练功、一同看书、一同睡觉……李缜不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光阴中,记得小时候,他便经常这样跟在三哥李义的屁股后面,两人总是形影不离。

在李缜的记忆中,小时候,三哥李义淘气好动,最是闲不住,他却文静内敛,喜欢终日坐在房子里看书。那时候,他们两人时常在一起玩耍,皇宫虽大,但能够让他们玩闹的地方委实不多。在李义的带领下,他们两人总是会偷偷跑到皇宫的御花园内去捉蟋蟀,爬上高树去掏鸟洞,蹚入水中去摸鱼虾……李义还经常去追赶贵妃放养的那只白兔,为此,他们两人也没少挨大人们的训。而他三哥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用一些泥巴,活成泥丸,做出各种小人的模样,还带着这些小人排兵布阵,列队厮杀,宛若三哥就是那领军的大元帅一般……

时光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一晃就已是四十多年,如今,他和三哥都已经人至中年,往事虽然悠悠,但都已是昨日。

今日的李义,虽已四十六岁,看上去依旧面目朗润、神采奕奕,仿佛才刚刚过了二十而已。而李缜自己,由于琐事烦忧,日夜操劳,耳边鬓角业已满是白发。

然而,三哥永远是他的三哥,就算如今他们两人站在一起,不相干的人还道是一对父子,然而在李缜的心目中,三哥依然是他崇敬的榜样。

见李义如此日日相伴,李缜心下过意不去,他便亲自入宫,将此事又禀明了父皇。

李重盛听闻此事,心中也是吃了一惊,他当即密令禁军大总管程万里,派军中干将于魏王府加强防卫。同时,令程万里与李义交替值守,务须守护李缜周全。

有了程万里相助,李义才终于得空可以抽身。长安城中无人不知,这位禁军大总管,武功深厚,剑法更是高超,被誉为“京城第一高手”。也只有程万里坐镇魏王府,李义才能真正放心。

李义也忽然想起,自己已有十日未曾过问查案之事。这十日来,他日夜挂心的都是自己兄弟的安危,至于如何捉妖、如何破案,如何平复百姓怨望之心……这些事早已被他放到了一边。

不过,令李义奇怪的是,这一连十日间,京城中忽然又恢复了平静。

非但再也没有听到过猫妖伤人的消息,就连大街上每晚都会出现的死尸,也再没有出现过。

长安城,好像真的安全了。

这一连十日的平静,对于惶惶不安的长安百姓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一般。

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猫妖逃走了,长安城没事啦!甚至于,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言道,那只为祟人间的猫妖,已经被赵王爷给杀了!

赵王李义的威名,在长安城内几乎是家喻户晓,如今,人人尽知此次查案的主使正是赵王爷。在长安百姓的心目中,有赵王爷坐镇查案,凶手如何还敢作案?猫妖如何还不逃遁?!

恐怕,连李义自己,做梦也未曾想到,他此前忙碌了大半个月,连猫妖的一根毛也未曾捉到,如今,他一连置身事外十余日,那猫妖竟而会遁去无踪!

到底那只猫妖逃到哪里去了呢?此时整座长安城内,已无人关心这个话题。

人们最关心的,自然是猫妖逃走了,生意便能恢复正常,生活就能回到正轨。之前那些不能做、不敢做又不方便做的事,如今他们抢着要去做!

从前,人人害怕出门,如今,人人争着出门。

除了入夜之后,长安城依旧实施严厉的宵禁,所有男子概不能出门之外,白日里,几乎每一个人,但有空闲,就会跑到大街之上,或饮酒喝茶,或高谈阔论,无人不是弹冠相庆、聚众为欢……

长安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长街之上,熙熙攘攘,东西两市,热闹非凡。街头巷尾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车夫用力地挥动长鞭,发出“嗤嗤”的破空之声;马车滚滚而过,车轮与地面发出“嘎嘎”的摩擦之声;商贾卖力地吆喝着,发出绵长清脆的叫卖之声;来往客人高声谈论着,发出欢欣愉悦的说笑之声;连巡城的衙役,跑动声也变得格外镇定。这座神洲第一大城,在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恐慌之后,也终于再次恢复了生机……

这猫妖一走,最感高兴的恰正是那些酒楼茶坊、饭馆菜铺的掌柜。原先长安城内惊现猫妖为祟的消息,吓得众男子均不敢出门,自然酒楼里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如今,长安城已连续有十日未曾出现死尸,这酒楼饭馆的生意也渐渐热火了起来。

这些酒楼饭馆中,又以得月楼的掌柜最是开怀。原本得月楼的生意也是大受影响,若不是有“舒大人”这样的巨富给支撑着,几乎已无以为继,然这两日,猫妖遁走的消息一经传出,人群中更是奔走相告,来到他这酒楼中喝酒相庆的,已是不计其数。由于生意实在太好,得月楼里时时都是满座,有时候,客人要想找一个位置进内畅饮,还得取一块牌子,坐在门外排队候着。

此时方当晌午,正是午膳之时,得月楼内的生意又是异常火爆。非但一楼大堂内,已是座无虚席,就连酒楼中间那一处甚为宽敞的中庭,也几乎坐满了人。

店掌柜不得已,便在这中庭的花草孤树、假山碎石之间,又加了好几张桌子,然就算如此,也是供不应求。

食客如是之众,酒宴之余,岂能无歌舞助兴?自然,位于得月楼中庭的那一张木制高台之上,每当用膳之时,便有各种才艺纷纷上演,或歌、或舞、或说、或逗、或杂耍、或口技……层出不穷。

这时,站立在高台上为众食客表演的,正是两个说唱之人。这两位男子俱是中年,一人鼻梁的山根处点了一个豌豆大的白点,乃是说唱中的“逗哏”,另一人两颊处各涂着一团白粉,乃是一个“捧哏”。两人的中间,摆着一张小长桌。

众人只见那“逗哏”拿起“惊堂木”拍了一下小长桌,朗声道:“列位看官,今日大伙儿吃吃喝喝,着实高兴,我兄弟俩路过宝地,趁着列位高兴,便为大伙儿说一个段子,给大家助助酒兴,添添乐子,大伙儿以为如何?”

“捧哏”紧接着道:“哥哥哎!你要说的段子,可好笑么?”

逗哏道:“好笑不好笑,倒是不一定,不过,我今日讲的这桩子事,那可奇特得紧呐!”

捧哏佯装疑惑道:“哥哥,你讲的那桩事,有啥好奇的?”

逗哏道:“不瞒弟弟,我今日要讲的事,乃是‘长安一景’!”

捧哏道:“长安一景?什么景?”

逗哏眨了眨眼,道:“你猜猜看?”

捧哏掰着手指数道:“长安城有秋水原、灞林原,有花满楼、叠梦楼,有玄都观、紫云观,有大觉寺、白马寺……只不知哥哥说的那一景,到底是什么景?”

逗哏摇头道:“不是什么原,也不是什么楼,不是什么观,也不是什么寺!”

捧哏摆出更为疑惑的表情,道:“那可就奇了,长安城内又新添了一景么?”

逗哏道:“弟弟说的没错,长安城内新添的那一道景,有一个名字,叫作‘明月皎皎’!”

捧哏摆出好奇的模样,惊问道:“明月皎皎?哥哥,你说的是天上的那一轮明月?”

捧哏又装模作样地抬头望天,叹道:“哥哥哎!可今夜又不是十五,天上也没有明月啊!”

逗哏摆了摆手,道:“此‘明月’非彼‘明月’,她也不在天上!”

捧哏又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底下,疑惑地问道:“明月不在天上,难道在地底下?”

逗哏白了一眼捧哏,道:“地底下只有我昨晚上埋的黄金,可没有什么‘明月’……”

捧哏连忙插嘴道:“哥哥啊,你昨晚上埋了黄金!埋在哪儿了呀?”

逗哏指了指身后,装作神秘兮兮地说道:“我在张嫂的菜园子里,埋了许多的‘黄金’,都是我昨晚上拉的‘夜香’,你若立时去挖,还热乎着呢!”

在台下食客的一阵哄笑声中,那捧哏一跺脚,叹道:“咳!……你说的‘黄金’,原来是这个呀!”

原来,那时候的菜农极缺肥料,只得找些家肥埋在土壤中,用以给蔬菜提供营养。是以,常人的那些屎尿之物,恰正是菜农们求之不得。经常有菜农拉着大车前往城内,往各个住户家中收取屎尿。为了好听,菜农们往往也会将那一句叫喊:“收大粪哩!”改作“收黄金哩!”。住户们见了那些装着粪桶的大车,虽听菜农们呼喊着“收黄金”,自然也知晓这“黄金”说的并非真的黄金,乃是大粪之意。

事实上,对于种菜养家的菜农们而言,寻常人的那些大粪,对于田间地头的那些瓜果,他们确是视作黄金一般珍贵。

今日台上的逗哏将自己昨夜出恭后的“夜香”比作“黄金”,乃是一语双关,非但取菜农之寓意,更兼做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是以,逗哏话语一出,便立时惹来台下的一片哄笑之声。

捧哏的见台下出了笑声,自然分外卖力,又道:“哥哥哎,你就别消遣你亲弟弟了!你说的那个‘明月’,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难道,它被你藏了起来?……”悦电子书

那捧哏的说着话,作势就冲到逗哏的身前,伸手就往逗哏的裤裆里去掏。

逗哏的急忙躲开,拍了一下捧哏的手臂,道:“她当然也不在我的裤裆子里!”

捧哏的道:“好哥哥,那你快说呗!”

逗哏的双眼眯成了一道缝,朝台下众人望了一圈,这才缓缓道:“我说的这‘明月皎皎’啊,她就在咱们长安城里的翠云楼!”

捧哏的装作疑惑道:“翠云楼?翠云楼里哪来的‘明月皎皎’?”

那逗哏的卖了一个关子,正要作答,却被台下不知哪里坐着的一个食客,抢先言道:“不就是翠云楼里的头牌——明月么!”

旁边立时又有一个食客呼应道:“翠云楼里的头牌‘明月’,这个谁不知道呀!说什么‘明月皎皎’,又什么‘长安新景’,我道是啥稀罕玩意,原来说的是这个呀!”

这说唱之术,讲究的就是通过一连串的对答,吊起客人的胃口,又在不经意间,讲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答案。如今,台上那逗哏之人,卖了半天的关子,竟被食客给一语道破,他不禁脸色一窘,急忙又道:

“这位客官莫急,我说的这个‘明月皎皎’啊,可不单单是一个头牌明月。客官可曾知道,翠云楼里近日又新来了一位头牌,她的名字叫作……娇娇!”

“娇娇?”捧哏的急忙接口道:“娇娇又是谁?”

逗哏的道:“‘娇娇’自然就是娇娇了,这位女子可不简单啊!听说,她生的是天姿国色,长的是妖娆动人,她人走到哪里,身后的男人就会跟到哪里,就好像她身上有一种魔法一样。我听说,想跟她尝欢的男人,已经从翠云楼,快排到得月楼啦!”

捧哏道:“哥哥哎!原来你说的长安一景,就是翠云楼里的两位头牌,一个叫‘明月’,一个叫‘娇娇’……?”

逗哏道:“‘明月’和‘娇娇’,这两个加在一起,可不就成了‘明月皎皎’了么?”

捧哏的向逗哏的挤了挤眉毛,弄了弄眼皮,道:“哥哥,那‘明月皎皎’的景色到底如何?你可曾仔细地‘看’过?”

逗哏的仰天叹了一声,假装无比失落地说道:“我倒是想去翠云楼里,仔细地瞧一瞧‘明月皎皎’的美景呢,可惜,哥哥手里哪来的银子呀?”

捧哏立时道:“哥哥到张嫂的菜园子里去挖一挖,不就有好多‘黄金’了么?”

“咳!……”逗哏的也笑道:“那可是我留给弟弟的!”

自然,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

……

这得月楼内一众食客,一边听那两人说唱,一边吃菜喝酒,这些人不时大笑两声,更觉其乐无穷。当听得那两位说唱之人,讲道翠云楼里的“明月皎皎”之时,各自便都格外留上了心。

有几位食客也曾去过翠云楼,听了那两人的说唱,更是得意洋洋地说道:“不错,翠云楼里的两大头牌,堪称‘明月皎皎’,啧啧啧!她们果然是妙趣无穷啊!”

旁边立时有人说道:

“那你快说说,那个叫什么‘娇娇’的,长得什么样?她功夫好不好?”

“娇娇再怎么好,有明月好看么!想当年,我为了和明月睡上一晚,可花了我五百两纹银呐!”

“明月算什么!和娇娇相比,委实不值一提!莫说是纹银五百两,五十两我都不愿意!”

……

这一下,台下的食客们你一言我一语,整个中庭之内,已变得嘈杂不堪。任那两位说唱之人如何巧舌如簧,只听得台下众人七嘴八舌,此时已无人留神他们接下去所言者究竟是何。

这时候,从座间站起一人,他此时已喝完了酒,桌上菜肴也已吃得所剩无几。他叫来小二,结清了酒账,便意兴阑珊地慢步走出了得月楼的大门。

这人身穿一件褪了颜色的灰布袍,看上去年纪五十上下,身形不高,五官长得有些猥琐,头上已然谢顶。他眯缝着双眼,一边慢慢走路,一边还不时打着饱嗝。旁人见了这么一个容貌猥琐又丑陋的老头走来,无不避让两边,许多人还不免朝他流露出厌恶的表情。

他走出得月楼的大门,蓦地被头顶一阵阳光直射,几乎睁不开眼,是以竟和迎面走入得月楼的一个青年男子撞了一个满怀。

“死老头!你会不会走路!”那青年男子怒道。

此时,那青年男子的身旁,还跟着一位妙龄女子。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好天气,这两人排队也要来得月楼吃饭,看得出,这一对男女的关系,自然是不一般。

秃顶老者瞥了青年男子一眼,嘴唇动了动,想要出声,但最后什么也没讲。

“看什么看?!再看,老子揍死你!”青年男子撸起袖子,对着秃顶老者吼道。

当着身边这位妙龄女子的面,青年男子更是气势汹汹,瞧他这架势,若秃顶老者再不赔礼道歉,他立时就要给对方来一通拳脚。

“哎呀!算了!茂哥,咱们还是赶快进去吧!好不容易等来的座位,莫要给别人占了去!”青年男子身边的那位妙龄女子,却拉着青年男子,急欲走入得月楼之内。

“好好好!都听珠妹的!”此时,那位被呼为‘茂哥’的青年男子,再也不去理会秃顶老者的反应,便领着身旁的女子,疾步往得月楼内而去。

那秃顶老者朝身后的一男一女望了望,忽然鼻孔朝天,冷哼了一声,他虽已顾自转身朝门外行去,嘴里头却好似还在喃喃自语。

此时,若那秃顶老者身边有人,自能听见老者嘴里正碎碎念地说道:

“哼!什么东西!竟敢在本千户面前自称‘老子’!要是回到两个月前,老子在南安平司里的时候,嘿嘿!老子先把你一口好牙打碎,再把你抓进我南安平司的密室,让你好好尝一尝‘青字五爪’的滋味!”

任谁都想不到,那位五官猥琐、头发谢顶的老者,居然是昔日青衣卫里高高在上的南安平司千户,裴才保。

若叫那位刚刚与他相撞的“茂哥”,知道眼前这位相貌丑陋的老者,竟是昔日闻风丧胆的青衣卫千户之后,恐怕,“茂哥”当场会吓得瘫在地上,涕泪横流。

只因青衣卫的名声实在太大,也实在太过吓人,就算是昔日的千户,一般人也都会吓得浑身发抖。

只可惜,如今的裴才保,境况已大不如前。他在密室审问赵昱之时,被赵昱只是胸口撞了一下,就当场晕厥,还断了好几根肋骨。那裴才保回到家中,休养了一月,虽然病体康复,但他再怎么运气之下,气海中竟已是波澜不起。

裴才保悲哀地发现,他已然武功尽废,从此只能成为一个不会半点功夫之人。

他苦练一辈子的“裴家刀法”,他独创的二十六路双刀秘技,如今,都已成了无用的招式。

失去了体内的真气导引,就算你学会了全天下的刀法招式,更有何用?!

青衣卫都督沈环派人来他府中探望,得知他武功尽废之后,摇了摇头,当即便向沈环如实回禀。

裴才保初时还想隐瞒,到得后来,连他自己都已万念俱灰。

一个武功尽废之人,如何还能在高手如云的青衣卫里做事?

沈环念在裴才保于青衣卫里效命多年,毕竟一员老将的份上,虽知他武功全失,还是想留一个百户给他做做,然当时就被他婉辞相拒。

他虽然丢失了武功,但不想丢失了尊严!

若象他这样的一个“废人”,还要舔着脸在青衣卫里做事,岂不是自取其辱?

他的上司应当安排什么差使给他呢?让他扫地,还是端茶、送水、烧火、做饭?

他非但辞去了青衣卫里的所有差事,就连韩王李祚向推荐他担任文官的想法,也一并拒绝。

他原本就是一个武人,一向颐指气使惯了,如何能在琐事纷杂又派系纷呈的文官队列中,混得一席之地?

于是,他只能呆在自己的家中,日日饮酒买醉。

不过,就算他日日纵酒,狂欢且醉,又怎能浇灭,这心底的一腔愁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