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一百五十七章、机谋百变

神洲异事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机谋百变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一百五十七章、机谋百变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四月十六、午时、青衣卫、都督公事房

杨文渊回到了自己南司的千户公事房后,屁股还未坐热,就见手下的百户封补一走了进来,向他禀道,沈都督叫千户大人过去!

杨文渊朝封补一白了一眼,有心呵斥对方几句,然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看来,这位南安平司首席百户,也是沈环的人。

杨文渊随即起身,也不去理会封补一面上是何种神情,径自朝沈环的都督公事房行去。

既然这封补一是沈环的人,他又何必再去斥责对方?杨文渊在这世间最为害怕的人,就是青衣卫里的都督沈环。

进了沈环的公事房之后,杨文渊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才刚刚落座,随即就问道:

“沈大人,卑职去给那个小贼上一点手段,不也是为大人出一口恶气么?今日,沈大人为何……还要亲自来救那个徐恪?”

沈环依然是一副冷峻傲然的神情,他喝了一口暖茶,凛然道:

“本督不是去救徐恪,本督救的是你!”

“救我?卑职有什么可救的?”杨文渊不禁微微一愣,随即道:“卑职着实不解,还请大人明示!”

沈环冷哼道:

“今日,你若弄瞎了徐恪的双眼,本督担保,你活不过明日!”

“这……这何以见得?”杨文渊不禁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沈大人,如今的徐恪,已被皇上给夺职下狱,他的身份不过区区一介平民罢了,卑职就算对他刑罚使得重了一些,那也是为了审案之需,如何竟会送了卑职的性命? ”

沈环浓眉一挑,斜了杨文渊一眼,冷然道:

“杨文渊,你可别忘了,就算徐恪成了一介平民,他还有一个师兄呢!”

杨文渊脱口而出道:“赵王殿下?”

沈环道:“你知道就好!”

“可是……可是……”杨文渊还想辩驳,却实在已找不出理由。

沈环满面不屑地问道:“怎么……你觉得,以赵王爷之能,还除不掉你这一个区区的南安平司千户?”

这个时候,杨文渊终于猛然清醒,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暗自心道,好险,好险!

诚如沈环所言,以赵王李义之能,他若知晓自己心爱的师弟,被你杨文渊给弄瞎了一双眸子,他能对你杨文渊善罢甘休么?

虽然,沈环所言不无危言耸听的成分,然若以赵王一个七珠亲王的身份,再加上他一身天下无敌的神功,自己就算不会公然受赵王所弹劾,也会在不知哪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分,被赵王给一掌击毙!

自己苦心孤诣,直到四十二岁,才终于熬到了一个四品千户的位置上,可是他这一个小小的四品官身,在那位名满天下的神王阁副阁主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呢,恐怕,跟那些地上的蝼蚁,并没有半分区别!

若那位高高在上的赵王爷要起心对付自己,根本就无需有任何顾忌,就算明里将自己打死,也无人敢追究其责任。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杨文渊不禁额头上已冒出了冷汗,他立时起身,朝沈环俯身施礼,恳切谢道:

“文渊多谢沈大人救命之恩!”

沈环摆了摆手,旋已换了一副温和的脸色,示意杨文渊坐下,随即道:

“你知道就好,今后,诏狱那里,你没事少去!让他们自己去斗,不是很好么?”

杨文渊回身落座,忙应道:

“卑职明白了!”

过得一会儿,沈环忽然言道:

“文渊,有一件事,你可以去做!”

杨文渊端起茶盏,正待用碗盖飘开浮沫,饮上一口暖茶,听闻此语,急忙又放下茶盏,正色道:

“请沈大人吩咐,卑职就算是赴汤蹈火,也必定在所不辞!”

沈环问道:“那个……裴才保,你有没有去将他抓来?”

杨文渊疑惑道:“裴才保?卑职去抓他作甚?”

“呵呵呵……”沈环忽然笑了起来,道:“自然是要问出他背后那个主使之人啊!”

杨文渊不禁诧异道:“裴才保幕后的主使之人?他不是受了徐恪的指使么?”

沈环不以为然道:“徐恪已被皇上夺职下狱,他又怎会是主使之人?”

杨文渊兀自疑惑道:“难道,裴才保背后,还有别的主使之人?”

沈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放下了茶盏,微笑着注视着杨文渊,徐徐言道:

“文渊,以你的本事,难道,还问不出他背后的主使之人吗?”

这时候的杨文渊,才终于明白了沈环的意思,忙道:

“大人希望,那裴才保幕后的主谋,该是谁呢?”

沈环依旧紧盯着杨文渊的双眼,一字一句道:

“当今四皇子,魏王……李 缜!”

“啊?!……”杨文渊在沈环的目光逼视之下,不禁低下头,拿起了茶盏,不过他才饮下了半口茶,听得沈环所言,吓得那半口茶都险些喷了出来,他有些战战兢兢道:

“卑……卑职……不……不解,这……这是为何?”

沈环收回锐利的目光,看着窗外的暖阳,沉声言道:

“裴才保竟敢于早朝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目无圣上、狂悖乱言,桀犬吠日,藐视庙堂!若非有魏王给他撑腰,他哪来的胆量,敢当众揭韩王之短?!”

“可……可是,沈大人,咱们也不能仅凭这一点,就推定那裴才保的幕后主谋,就是魏……魏王千岁呀!”

杨文渊此刻的心情,依旧有些没来由地惊慌。毕竟,魏王李缜身为九珠亲王之尊,威名实在太盛,他只要一想到自己有可能与魏王为敌,立时就觉如坐针毡一般。

沈环却顾自说道:“文渊啊,你且好好想一想!那裴才保是个什么货色?他无非是一个贪财重色的小人!若说那徐恪敢于在早朝之上,公然与天子作对,直言韩王之**,我还信他是为了救人。但若说裴才保胆敢在含元殿里,冒死作证,其目的也是为了救一帮青楼女妓,你信吗?”

杨文渊当即回道:“卑职不信!”

将心比心,若换作他自己是裴才保,他也绝对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开玩笑,在大乾皇帝的面前,公然揭开老主子私自开设妓院的丑事,其目的却只是为了救一帮不相干又下贱的青楼女子。

沈环随之问道:“你再好好想想,既然裴才保不是为了救人,那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杨文渊道:“为了投靠他的新主子,魏王殿下?”

沈环不禁微微点了点头。

然而,杨文渊略作思忖之后,旋即又问道:

“大人,卑职还是不解,若说裴才保想投身于魏王府的门下,卑职信!但魏王殿下又何必让裴才保当众揭发他老主子,韩王的丑事呢?这样做,对魏王也没什么用处呀?”

“问得好!”沈环又点了点头,却反问道:

“那我问你,魏王又为何会在大殿之上,亲自给徐恪作证?”

杨文渊当即回道:“那自然是为了保护那个小贼了!当时,皇上正打算当殿杖杀裴才保,魏王若不出面,皇上下一个要

对付的,必然就是那个小贼!”

说起四月初一早朝的经过,杨文渊心下犹自愤恨,当时若不是魏王横插一杠,他眼看着就能见到皇帝责罚徐恪,然这一出好戏,却无端被魏王所阻,他至今想来,仍觉有憾。

然而,话说至此,杨文渊心中又是猛然一惊,心道,我差一点忘了,这个徐无病的身后,竟还有一位九珠亲王呐!

他今日带着一帮南司的卫卒,进到诏狱的甲字十六号牢房之内,原本不过是想看看徐恪吃苦受难的惨样,至多也只是想略略整一整对方,说几句挖苦奚落的话,倒也没打算去掉对方一双招子。

可是,当他看到徐恪所处的牢房,已被明月打扫得干干净净,非但一顿午膳就有七八个碟子,身旁还陪着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他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后来,徐恪见了他之后,非但未曾低头行礼,而且言语傲慢,语气狂妄之极!他一时冲动之下,就给徐恪直接用上了大刑……

此刻的杨文渊,忽然暗自庆幸了起来,心道,得亏那丁大头及时赶来,阻了我一阻,如若不然,我真废了那小贼一对招子的话,那可真是后患无穷了!

……

“说得好!”沈环打断了杨文渊的思路,又问道:

“那我问你,你现下是否明白了,魏王为何让裴才保当殿作证呢?”

杨文渊道:“大人的意思,魏王这样做,其用意也是为了保护那个徐恪?”

杨文渊此刻的心情,对于那个尚被关押于天牢中的“小贼”,忽然起了一丝艳羡!

“还有一点!”沈环道:“几个月前,韩王曾奉旨审理刑部尚书萧一鸿与户部尚书秋明礼两案。我若猜得不错的话,那时候的韩王,是想将萧一鸿与秋明礼幕后的两位皇子一并拿下。只是,他也没料到,萧一鸿很快就供出了楚王谋反之事,是以也没来得及去对付魏王。不过,韩王毕竟曾派人密查过魏王,裴才保就曾抓过秋明礼府中的一个贴身丫鬟,虽然这件事后来也不了了之,但这两位王爷,从此就结上了梁子……”

沈环又喝了一口茶,随之道:

“咱们大乾的这位魏王千岁,他可不是一个肚量大的人。魏王号称是‘铁面王’,朝中上下,有多少三品大员,就因言语稍有怠慢,就被他当堂训诫?!这么一位会记仇的王爷,如何会放过曾得罪他的韩王?!我所料不差的话,魏王唆使裴才保当殿作证,其意除了保护徐恪之外,更是为了报他昔日之仇,就算韩王死了,他也要让他这位六弟,死得不干不净,不明不白,身后再留下一个污名!”

“原来是这样!……”杨文渊听完之后,沉思了良久,不禁连连点头道:

“大人所言极是!如此看来,那裴才保确乎是受了魏王的指使!”

沈环最后一次点了点头,又端起了身前的茶盏,他这一次却是“端茶送客”之意,心道,你既知晓了其中的道理,接下去,该怎么做,你也当知道了!

然而,杨文渊却没有立时起身告辞,他随即又忧虑道:

“可是,沈大人,咱们青衣卫自太祖爷创设之日起,便有明训,不得参与皇子间的党争,若有人胆敢违背祖训,立处抄家灭族之罪!大人又何必骤与魏王为敌呢?”

其实,杨文渊在细思之后,便已明了了沈环的用意。

如今,青衣卫内两大派系,原本沈环身为都督,又深得天子信任,自然略占上风。然而,如今的南宫不语,内已得诸乐耘与张木烨两大千户支持,外又有赵王与魏王为其撑腰,上升之势正猛,其声威业已盖过了沈环。沈环自也不会甘居其后,想必,他为了遏阻南宫的锋芒,也找了一位皇子投靠。

以杨文渊内心之机智,他稍稍一想,便已猜出,沈环暗自投靠的那位皇子,多半就是眼下正受天子宠信、刚刚受封七珠亲王的晋王李祀。

只是,杨文渊心中也顿起一丝不甘,他心想,你沈环为保权势,钻营于皇子之间,不避党争也就罢了,何苦还要将我推了出去?我若将事情办好,那也是你沈环之功,我若将事情办砸,一旦遭到魏王的反噬,到时候,你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将罪责全都推卸到我杨文渊的头上!……

见杨文渊又起推脱,沈环面色一冷,随即问道:

“怎么,你这是……怕了么?”

杨文渊忙道:“沈大人,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卑职心中实在不解,大人不是一向居中而处,从不参与皇子间的争斗么?怎地今日,竟忽然对付起魏王来了?”

沈环乜斜了杨文渊一眼,目光中藏着森冷与不屑,他反问道:

“你是不是想问,魏王如今贵为一个九珠亲王,咱们得罪得起么?”

“……”

杨文渊只得默然无语。

“那你就去换一个主使之人!”沈环道。

“是谁?”杨文渊问。

沈环又是一字一句地说道:

“当今八皇子,晋王李祀!”

“啊?!……”杨文渊不由得失声惊呼道。他旋即又问:

“大人要卑职去对付魏王,难道不是为了帮衬晋王么?”

这一下,杨文渊顿感头脑中一团雾水,任他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沈环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沈环却冷哼道:

“你以为,本督让你做这件事,就表明本督业已投身于晋王府的门下?”

“这……”杨文渊心道,难道不是么?

沈环又道:“本督这样做,自有本督的道理!本督不妨失告于你,本督一个皇子也未曾联络!本督让你去查裴才保,纯粹是为了案子!”

“那……敢问沈大人,卑职若令裴才保供出幕后的主谋乃是晋王的话,卑职该如何推定晋王之动机?”杨文渊试探道。

“你自己定!”

“卑职明白了!”

“文渊,裴才保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目下,你只管将他抓起来,先审出口供再说,至于其它的事,你不必多想!”

“卑职遵命!”

到了这个时候,杨文渊已别无它法,就如他自己先前所云,就算是沈环让他赴汤蹈火,他也只能照做了……

对于沈环所讲的话,杨文渊至少有一半是怀疑的,然怀疑又有什么用呢?此刻的杨文渊,心中已然在哀叹,自己的把柄被沈环死死地捏住,沈环又是自己在青衣卫中,唯一的靠山。就算沈环将他当作一个棋子,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弃,他除了惟命是从,还能如何呢?

“请沈大人放心!卑职抓获裴才保之后,会让他交出两份供状,一份主谋是魏王,另一份之主谋,乃是晋王!待卑职审问完毕,便将人犯与供状一并献给大人!”

“好!你去吧!”

杨文渊俯身领命之后,当即辞了沈环,径去办案。

沈环坐在书案之前,看着杨文渊的背影渐渐远去,不由得连连摇头……

他倒不是对杨文渊的审案能力摇头,也不是对杨文渊的畏惧与犹疑摇头,更不是对杨文渊能否为他忠心办事而摇头,真正让他心中不快的,却是今日一早,忽然来到他都督公事房内的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宋锦桦,此时的官职是大乾刑部的一名正四品郎中。然

而,宋锦桦今日来找沈环,却是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晋王的特使。

宋锦桦才一进门,就亮出了晋王李祀的贴身玉佩,一块中央刻着一个“祀”字的精美玉牌。向来,见玉佩者,犹如见皇子本人,沈环仔细看过了玉牌之后,当即对宋锦桦的身份再无怀疑。

宋锦桦开门见山,当即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这一趟替晋王前来,乃是要交代晋王殿下的两件差事:

其一、他带来了一颗药丸,名曰“眠花丸”,乃是蜀中康门的一种独门秘药,此药无色无味,能让人口沾一点便无声无息地死去,且死去之后查不出半点端倪。晋王让沈环想想法子,将这颗药丸混入徐恪的饮食之中。

其二、据晋王手下查知,当日在含元殿早朝上,裴才保之所以敢冒性命危险,公然揭韩王之丑,实是背后有人主使之故。晋王命沈环即刻捉拿裴才保,务必找出裴才保幕后之主谋。

沈环闻听之后,心中老大不快,当场就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其一、这个时候,就要弄死徐恪,是不是太过着急了点?万一弄巧成拙,不慎惹恼了皇上,岂非大为不值?

其二,既然晋王的手下,已查知裴才保幕后另有主谋,那么,晋王为何不让手下直接抓捕裴才保,审问清楚之后,再向皇上具折奏明?

然而,宋锦桦姿态颇高,对着这位名满京城的青衣卫大都督,说话直如居高临下、上官面对下属一般。他见公事房中,毕竟多有不便,是以也没有与沈环多言,只是淡淡讲了一句话:“晋王殿下做事,自然有晋王殿下的道理,沈都督不必多想,只管照做就是!”

言罢,他也就不再言语,拿出了一个小木盒,放在了沈环的桌案上之后,便径自离了公事房,疾步而去。

沈环打开小木盒,只见里面盛放着一颗拇指粗细的药丸,其状晶莹剔透,闻上去仿佛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他不禁眉头蹙拢,实不知接下去,该如何是好。

他将小木盒放入自己内室中的机要暗柜之中藏好,又回到自己的签押房中,呆坐于太师椅上,不禁犯起了踌躇。

恰这个时候,南宫不语却大步走入他的公事房,向他出示了天子的密旨。密旨中清楚写着:天子令南宫不语,带人前往徐府捉妖,自青衣卫、钦天监乃至禁军,都需听从南宫调遣。

然而,南宫不语手中虽有天子的密旨,与沈环说话,却还是极其地客气。他向沈环拱手为礼,极力地邀请沈都督成为他们捉妖一行的带队之人。

不过,此时的沈环,对前往徐府捉妖一事,却已无半分兴趣。他听完之后,只是冷冷地回道,自己这两天身有微恙,功力也大打了折扣,此番圣上既然密旨由南宫千户带队,本督也就不再参与了,叫诸、张、杨三位千户一同前去便了……

见沈环百般推脱,南宫不语只得转身告辞出门,紧急联络别的千户去了。

待南宫不语离开之后,沈环不由得再次走入自己公事房的内室之中,打开了暗柜,取出了小木盒。

今日,既然南宫不语要带领手下前往徐府捉妖,那么,整个北安平司上下,岂不要为之一空?自己若这个时候前去诏狱投毒,岂非万无一失?

然而,沈环拿起小木盒看了一看,还是将木盒放入了暗柜之内。

他回到签押房中,再度静下心来,仔细思量了一番之后,更是打消了这一份投毒之念。

他也并不是存心要违逆晋王的心意。他之所以会放弃投毒,恰恰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事实上,自从晋王被加封为七珠亲王,又实掌三部之权后,他已经多次向晋王表明了心迹,他要从此投身于晋王府的麾下!

沈环执掌青衣卫近二十年,想要笼络他的皇子不胜枚举。当年的楚王、太子、韩王……甚至于是当年的晋王,都曾向沈环明里暗里,表明了笼络之意。然而,当年的沈环,对这些皇子们的热情招揽,却是全都一一拒绝,在他心中,整个大乾天下,只有一个人能让他忠心不二,那个人就是大乾的天子李重盛。

不过,岁月悠悠,世事多变,如今,皇帝已老,皇子之间的争斗与倾轧,已到了公然明斗的程度!太子被废、楚王被囚、韩王被杀,现如今,真正能有实力接任大宝、问鼎江山的皇子,只剩下了赵王、魏王与晋王。

皇帝不管再如何英明神武,总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人世,因为皇帝毕竟也只是一个凡人。沈环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开始谋划。

原本,沈环最想投靠的是三皇子赵王李义。就算赵王平素不喜朝堂琐务,又身为大乾神王阁副阁主,已没有接任皇位的资格,然而,赵王毕竟是赵王,有了赵王作为靠山,将来不管是哪一位皇子登基,他相信也无人能撼动他青衣卫都督的地位。

可是,赵王性情孤傲,向来眼高于顶,对于自己好几次主动表明心迹,却没有任何回应。

显然,人家赵王根本看不上他。

于是,沈环又把目光望向了魏王李缜。

可偏偏这个时候,宫中已多次传来消息。魏王李缜在皇帝面前,已多次为南宫不语美言,魏王御前所陈奏之语,亦不无溢美之词。依照这位“铁面王”平时的心性,他能在皇帝面前多次为一个人美言,那他自然是将这个人视为心腹了。

看来,魏王李缜也没有看上他。

而令沈环最为头痛的是,赵王与魏王非但没有看上他,而且还不约而同地看上了他的敌人,南宫不语与徐恪!

留给沈环的选择已然是不多了。

这一次,皇帝连发明诏,对晋王李祀大肆封赏,非但擢拔了李祀的亲王爵名,更是破天荒地给了他三部的实权。于是,沈环将心一横,只得将他未来的全部身家赌注,都押到了晋王的身上。

可是,自己才刚刚投身于晋王麾下,这位“新主子”就派人给自己送来了这样两个难题。

很显然,晋王这是在考验他,也是在试探他。

然而,他依然还是放下了那个小木盒,放下了那一颗“眠花丸”,放下了那一份投毒之念!

他并不是不敢下毒,而是,他心中清清楚楚,他若真的照此而为,非但他自己要倒霉,对于晋王也没好处!

因为,皇帝并不想让徐恪死。

恰恰相反,沈环在圣旨中,已清清楚楚地读出了皇帝的心思。皇帝非但不想让徐恪死,而且,旨意中,对徐恪还是满满的爱护之情!

诚如一位慈父,愈是对自己的孩子爱之深,就愈是对他责之切!

皇帝在旨意中,对徐恪的责骂和训诫,不可谓不严厉,然而最后的处罚,也只是将他先行关押,一切等候审谳定罪。

皇帝在诏书中明明已对徐恪定了罪名,又何须再行审谳定罪?而且,若换作是别人,犯下了如此滔天大罪,哪里还能容你活着?!

沈环毕竟已陪皇伴驾二十余年,他只需稍稍一想,立时就已明了皇帝的深意……

皇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先把你徐恪关一关,等过了风头之后,自会把你给放出来。

是以,这个时候,自己能遽然去诏狱中投毒,让徐恪来一个“暴病而亡”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