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一百零一章、屯尸之地

神洲异事录 第一百零一章、屯尸之地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一百零一章、屯尸之地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六月初十、酉时、永昌坊、李府】

李君羡处置完公文之后,与徐恪饮茶闲叙了一会儿,见酉时已到,两人便各自下值归家。

君羡回到自家永昌坊的李府,明月早已备下了一桌晚膳。

桌上七八个碗碟,虽称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但都是出自明月之手,都是她亲自采买食材,又精心烹煮而成,其中最为可口的,自然就是明月最拿手的那一盘“珍珠白玉豆腐羹”了。

李君羡望着满桌喷香可口的饭菜,自是胃口大开,他忙脱下官服乌纱,就与明月共坐于前厅内,两人津津有味地用起了晚膳……

李君羡新府开张,至今已有半月,这半月来,他最为开心的事,就是日日能吃到明月的饭菜,日日能与明月共坐同饮。

先前,明月尚想着主仆有别,不愿与君羡同桌共餐,奈何禁不住君羡一再相强,只得答应与君羡共坐。

在明月心中,先是将君羡当做了威名赫赫的军中大将,后见君羡言谈举止,处处透着爽直率性,便渐渐将君羡当作了一位仁厚兄长。久而久之,明月便习惯了与君羡共处。

这一座李府,虽不甚宽广,然前后也有三进庭院,经明月细心打理之后,非但前后都是整齐错落,更是里外皆显清新雅致。于君羡而言,他的这座宅子虽已住了多年,但从未有如今日这般,别有一番快乐滋味。

君羡每一日出门上值之前,都会与明月一道喝喝粥,吃些点心。他不善言辞,便习惯倾听,而明月说的最多的,便是她之前在翠云楼听过的一些笑话趣闻。在君羡心目中,竟从未觉得明月之前在翠云楼的那些经历有何丢人之处,这也让明月从心底里生出感激。

君羡每一日下值归家,也会与明月共用晚膳。君羡喜欢饮酒,明月就陪着他小饮数杯。明月不胜酒力,每每会于饮酒时咳嗽出声,君羡亦觉分外有趣。而明月最想听的就是君羡每一日在青衣卫中的所见所闻,君羡也会不厌其烦将自己在公房内做的事,以及与徐恪外出时所见,均如数家珍地与明月一一道来。

日子就是这样,在每日上值与下值间,在每日早餐与晚膳中匆匆而过,对于李君羡来说,这样的日子虽平淡如水,却也愉快从容……

有几次,李君羡在青镜司内遇着了舒恨天,竟会没来由地上前,用力去拍舒恨天的肩膀,甚而笑着与他相抱,这些没来由的举止往往也会把那“半解书仙”蒙得一愣一愣,只有君羡自己知道,他是打心里在感激舒恨天,居然会给他派来了如此一位“举世无双”的女管家。

很多时候李君羡都觉得,自从府里有了这位女管家之后,他才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生活的充盈,感受到了每日一餐一饮的乐趣……

这一日傍晚,他与明月对坐于前厅内的一张方桌前,明月照例为君羡斟满了一大杯汾阳酒,给自己斟了一小杯。

两人吃了一会儿酒菜,君羡随即说起了今日正午,他与徐恪一同前往天音乐坊的经过,明月听得出神,当听到无花说“有人要杀徐恪”之时,心中一惊,立时问道:

“李将军,到底是谁要杀徐大人?”

君羡抿了一口酒,摇头道:

“目下尚不清楚,兴许是落霜,兴许是无尘,抑或……那个想杀无病的人就是玉天音?”

“不管是谁要杀徐大人,徐大人他……他岂不是很危险?!”

“放心吧!”君羡安慰道:“无病剑术精妙,内功纯正,功夫已不在我之下,一般人决计杀不了他!”

“可是……”明月依旧忧虑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呀!就怕那个叫作‘落霜’或是‘无尘’的暗中偷袭,万一徐大人不小心被歹人暗算,那他岂不是……”

“你说的有理!”君羡点了点头,“从明日起,我就与无病日日呆在一处,每一时每一刻都不与他分开,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总也好过一个人落单。”

“这样好!”明月笑了一笑,旋即又发愁道:“可是将军,那天音乐坊里的人,为何要杀徐大人呀?”

“自然是无病贤弟为了破案,得罪了整个乐坊。无病身为青镜司主官,担负圣上查案之职,自然就要想法子抓捕杀人凶犯落霜,而落霜却是天音坊中的一名管事,而且还是玉天音的一个得力手下,得知无病要抓捕落霜,那天音坊岂能善罢甘休?”

“可是……你们青衣卫里这么多人,为何不索性将天音坊整个包围,把那些坏人都抓了,就不用担心他们再暗地里来报复……”

“抓人也没那么容易啊!”君羡苦笑道:“一来,那天音坊主玉天音功夫了得,一般人绝非她对手,二来,那家天音乐坊还是越王名下的产业,此案牵扯到众多皇子,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置不当,兴许就会在朝堂上生出轩然大波。”

“天音坊还是越王家的产业?那个越王究竟是什么人啊?他已经死皇子,难道银子还不够用么?居然还会去开一家酒楼?!”

“越王名叫‘李峨’,京城中人称‘混世魔王’,他皇子的俸银一年已有二万两,可是人的贪心永无止境,二万两银子哪里够他花天酒地?是以他就在长安城里开立了一家天音乐坊,如今那家乐坊生意好得不行,越王一个月的进项,少说怕也有几万两!”

“越王是天音坊的幕后主人,而天音坊的人想杀徐大人,照这么说的话……李将军,那个想杀徐大人的大人物,不就是越王么?”

“越王?越王不会去杀无病贤弟的……”李君羡连连摆手,“他们两人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可李将军,您方才不是说,徐大人为了查案,要抓捕天音坊内的落霜,而落霜又是天音坊中的得力干将,会不会是越王觉得徐大人公然与他作对,是以恼羞成怒,就想杀了徐大人?”

“明月,你几时学得……竟也这般会推理案情了?”

“将军,我这不都是跟您学的么?将军每天都跟我说你们青衣卫的案子,我听得多了,自然也学会了推理呀!”

“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不过……”君羡兀自摇头道:“那个想杀无病的人,不可能是越王!”

“为何?”

“这个嘛,原因多了。”

……

……

君羡与明月坐在自家的前厅内,一边饮酒吃饭,一边随意闲话,自然全未

曾留意到,几乎是在同一时刻,青衣卫都督府的公事房内,沈环与杨文渊却均未下值,这两人坐在一起,正为一件异常棘手的事,伤透了脑筋。

原来,一连三月,长安城街角巷落中,每到子夜时分,总会出现几个面部焦黑、浑身蜷缩的死尸,这件案子令朝野皆惊,皇帝虽命赵王李义牵头,并出动了大乾最为机要的几个衙门合力破解此案,然至今一直未破,此案元凶也一直未曾找到,为免长安百姓人心惶惶,皇帝又命沈环暗中将那些“焦面黑尸”全部处理,不令外人看到。

沈环与杨文渊虽每夜都派卫卒将那些黑尸尽数收拢,然后都拉到城南的化人场全部烧掉,奈何这两日黑尸的数量竟越来越多,最多的一个晚上,长安城竟一夜出现十二具“焦面黑尸”。若长此下去,黑尸命案怕是遮掩不住,要是百姓们知道真相,势必又将引起一片巨大的恐慌。是以,沈环今日将杨文渊叫到了都督府,紧急商议这化解之策。

十天前,沈环与李君羡闲谈时曾经说起,在长安城南四十里外的乱葬岗中,有一个几十丈宽的大坑,里面重重叠叠竟堆满了数百具黑尸。沈环闻听这一消息后不免惊讶不已,次日他就派杨文渊带了大批卫卒前往查看。

杨文渊仔细搜查了乱葬岗周围十里之地,发觉果然有这么一个宽约二十丈,深约五丈的大坑,此坑似乎原本就已存在,大约是前朝古战场上的一处屯粮之所,数月前却被人又往下挖深了几尺,还将大坑周围的泥土夯实了一些,显然,这些挖坑之人,是有意要在深坑内“储藏”黑尸。

杨文渊见坑内整整齐齐堆满了数百具“焦面黑尸”,然而奇怪的是,时值六月仲夏,天气已是分外炎热,加之这几日又不时降下大雨,深坑内还汇聚了不少雨水,按理腐尸积水又经曝晒,自当恶臭无比,可大坑中却并无多少异味。

杨文渊下到深坑里,仔细查看了黑尸身周,发觉那些黑尸与他们之前在长安城中半夜见到的黑尸几乎一模一样,无论最上的一层还是被放置于最里的一层,所有的黑尸虽形状各有不同,但均没有任何腐坏之象。

这些黑尸好似都经过了特殊处理,无论放置多少时日,都不太会腐坏。

而且,杨文渊又看了看大坑四周的足迹,以及黑尸摆放的形状,他心里便有了一种猜测。

这个大坑在前朝两军对垒之时,听闻就被当做了某一方的“屯粮之所”,现如今,好似又被人当做了“屯尸之地”。而且,这些囤积在一起的“焦面黑尸”,还不断在被人运走,这一处大坑无非是黑尸的中转之处。

会有谁将尸体当作了货物一般,不断搬来又运走呢?江湖中也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个邪乎诡异的门派呀?

杨文渊心中思忖了半日,却还是找不出答案。他转念一想,不管怎样,只要暗中设伏,想必就能找到那些运尸之人。

于是,他叫来两个掌旗,命各自带着四十名精干卫卒,轮流于乱葬岗周围布下埋伏,单等那些运尸之人现身,则立施抓捕,且尽量要留下活口。

只是,这一连九天过去,乱葬岗中竟一无所现,无论卫卒们日夜蹲点,于周围遍布暗哨,却连一个活人也未曾发觉。

除了在六月初六那一晚,有南安平司的暗哨来报,说见到两个老者,身形一高一抵,半夜里在一处孤坟上坐着说话,也不知他们说了何事。当时负责带队的掌旗,见两人一直未曾走到大坑边,是以也一直不敢惊动,到了最后,那两人却眨眼间消失不见,身影就如鬼魅一般,当时那负责蹲守的掌旗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甚而有卫卒还以为是真的鬼魂来此巡游,竟吓得险些尿了裤子……

杨文渊得此消息后,自然就向沈环禀报,可沈环对此却不以为然,只道那必是一些江湖人物深夜来此密会,他们未曾走到屯尸大坑边,想必就与黑尸命案无关,沈环令杨文渊不必费心去查此二人,还是要仔细盯着那“屯尸之地”,无论如何,也要等到那些运尸之人现身。

……

此刻,沈环与杨文渊业已商议了良久,可还是商议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杨文渊就献策道:

“沈都督,这黑尸命案,皇上既已交给了赵王,咱们又何需如此上心,就算不能破案,皇上无论如何也怪罪不到咱们头上,都督又何必忧心?”

沈环却摇了摇头,叹道:

“文渊啊!咱们这位主子的性情,看来你还是不太清楚呀!这黑尸不断现身于长安街头,且越生越多,多了就不易遮掩,照此下去,长安人早晚就会知道,一旦此事遮掩不住,你觉得皇上会责怪赵王,还是会责怪你我?”

“可……”杨文渊小眼转了数转,依旧争辩道:“按理来说,负责破案的就是他赵王呀!咱们只是负责清理尸身而已,赵王破不了案子,皇上不去责怪,咱们只是将那些死人运走烧掉,皇上竟来责怪咱们,这……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沈环端起茶盏浅浅品了几口,又伸手示意杨文渊喝茶,他笑了笑,接着言道:

“若是换了别的皇子主理此案,皇上未必会袒护,说不定还会责他一个‘办案不力、枉生祸端’之罪,重重处罚也未可知,可眼下主审此案的是赵王,那可是皇上最最宠爱的三皇子,依我看,无论赵王怎么做,皇上都不会责罚他的……”

“哦,都督何以如此断定?”杨文渊也浅浅啜饮了一口好茶,随即说道:“以卑职看,皇上最为宠爱的皇子,不应是八皇子晋王殿下么?什么时候变成了老三?”

沈环反问道:“你又何以断定,皇上最为宠爱的,就是老八?”

“不是吗?”杨文渊不解道:“如今朝野皆知,皇上心中已将晋王殿下视作储君之选,要不然,皇上为何要将晋王加封七珠亲王,且六部中又实给了他三部?要知道之前最受皇上宠爱的楚王,至多也仅是得了两部。都督,难道你还不认为,来日我大乾的天下,会交到晋王殿下的手中?”

沈环连连摇头,叹道:“文渊啊!可惜你陪皇伴驾时日不多,对皇上的脾气,你委实是知之太少了!晋王殿下如今在朝中虽炙手可热、风头无两,但要说未来的储君之选,尚且言之过早。皇上接连提拔晋王,无非也是在晋王与魏王之间,摆出一个平衡之术罢了。可是要论皇上内心真正在乎者,就莫过于当今三皇子,赵王殿下了。”

杨文渊仍有些不解道:“照都

督的意思,皇上既如此宠爱赵王,为何赵王头顶的王珠,还不如他四弟魏王?”

“这你就不懂了,赵王已身兼神王阁副阁主,顶上七颗王珠,富贵已是极矣,更何需锦上添花?皇上不给赵王加封,用意恰是保护!至于皇上给魏王顶上加九颗王珠,无非是让魏王行事便利些罢了……”

见杨文渊脸上仍是疑惑神情,沈环又笑道:

“文渊,你下次不妨留意皇上看赵王时的眼神,你只需仔细一看即能知晓!”

杨文渊忙连连摆手道:“这个,卑职可不敢!”他随即就面有忧虑道:“沈都督,既然皇上如此爱护赵王,那……万一黑尸命案遮掩不住,皇上要是责怪起我们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沈环点了点头,面色凝重道:“眼下有两件事须赶紧去做!其一,城南郊外的化人庄,须加派人手四处紧盯,焚烧黑尸一事,务必不得外泄!”

杨文渊忙于座前拱手道:“是!卑职明白!”

沈环又吩咐道:“其二,乱葬岗那里的‘屯尸坑’,须尽快填土将之掩埋,且里面的黑尸都要一把火烧光!”

杨文渊有些不解道:“都督,您先前不是命我布下埋伏,要将那些‘运尸之人’一网打尽么?怎地变了主意?”

沈环道:“文渊,‘事急则从权’你知道么?咱们派人一连守了十天,也不见那运尸之人,而城内的黑尸却越来越多,既如此,索性一把火将他们的‘屯尸之地’烧光,看他们如何再搬尸运尸?”

杨文渊忙道:“沈都督的意思,卑职明白了,都督是想借一把大火,好让那些制造黑尸的匪徒知道,他们行踪业已暴露,若再不知收敛,定将被我青衣卫一网打尽!”

沈环笑了笑,“文渊果然不愧是我青衣卫内的‘扬子房’啊!那这黑尸之案就交与你了!”

杨文渊站起身,向沈环拱手施礼后,正待出门办事,却忽而想起一事,又转身问道:

“沈都督,那銮仪司的诸乐耘无故打死手下一案,身为巡查的李君羡却视若不见,非但不详查案情,据实上奏,竟然还跟诸、张二千户在得月楼内欢然宴饮,公然称起了兄弟!李君羡如此明目张胆包庇诸乐耘,都督能看得下去?”

沈环苦笑了两声,挥手又招呼杨文渊重新落座,问道:

“那……依文渊之见,该当如何呢?”

杨文渊坐下身,忙道:“可以参李君羡一本啊!若沈都督觉得不便,卑职也可写一道折子,密奏于圣上,参他一个‘罔顾人命,包庇同僚,不知巡查之责,只知宴饮之乐!’的罪名,不管怎样,这李君羡身为巡查千户,监查各司是他本职,銮仪司千户诸乐耘将守门卫卒随意杖杀,这样一件大事,他李君羡竟敢知情不举,这实实就是‘失职’之罪!圣上若是知道了此事,定然会雷霆大怒,这李君羡与诸乐耘,少不了要受责罚!”

沈环道:“你这样做,不是将诸乐耘也一道得罪了么?”

杨文渊道:“那诸乐耘与徐、李两个千户,就差在得月楼喝得酩酊大醉了,沈都督,眼下他们四个千户已然结为一体,咱们若是能借这件案子让诸乐耘与李君羡都受些责罚,岂不是整好能灭一灭他们的气焰?”

“文渊啊……”沈环却摇头道:“看来你对诸乐耘与张木烨两人,还是不太了解。以诸乐耘的性子,又怎会真的去跟徐恪称兄道弟?”

“都督的意思……”杨文渊忙问道:“那诸乐耘与徐恪、李君羡,明面上虽一起喝酒、相谈甚欢,然跟他们称兄道弟是假,暗里记恨却是真?”

“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吧!不过……”沈环品了一口茶,望着杨文渊说道:“你这一道参他们的折子,若是上到御前的话,那他们就真的结成铁板一块了。”

“都督的意思卑职晓得了,都督深谋远虑,卑职实实佩服!”杨文渊于座前拱手,满脸感佩之状。

沈环还是看着杨文渊,眼神中不无深意道:“文渊,依我看,那诸乐耘的性子,其实与你倒甚是接近,你两应当分外投缘才是,为何不索性做一双好友呢?”

杨文渊心领神会,忙连连拱手道:“都督今日之吩咐,卑职记下了,请都督放心,卑职定会从中作梗,让诸、张两人与徐、李之间,永远结不成同盟!”

“可是……”杨文渊随后又道:“卑职还是想参李君羡!”

“哦……”沈环不禁奇道:“你还想参他什么?”

“卑职的奏折中,会省去诸千户一节,只说我青衣卫内有卫卒无故被人乱棍打死,身为巡查千户的李君羡竟不能细查,直至今日也不知凶手为谁,如此岂能对得起‘巡查’二字?是以,卑职无需参诸千户,也能奏李君羡一个‘怠惰失职’之罪!”

“你若是如此上奏的话,皇上定会问你,那名卫卒的尸身现在何处?何以见得他是被人乱棍打死?”

“那个卫卒的尸身,不是被诸乐耘扔到了乱葬岗中么?”

“呵呵!是说呀!”沈环斜了杨文渊一眼,手指着长安城西南的方向,问道:“那你现在就去乱葬岗,把那些野坟堆堆的,一个个都去刨开,然后仔细地找,等找到了朱谷俊的尸身,再回来写折子,可好?”

“这个……”杨文渊忙低下了头,不该再接话。

他前两日已去过乱葬岗,那里鬼气森森,遍地孤坟荒冢,就算在大白天,四周阳光耀眼,身边有大批卫卒护着,他都觉得浑身都是寒意,此刻再让他去乱葬岗,他哪里还敢?!

再者,就算他壮着胆子跑到乱葬岗,就算他带着大批手下,可那里尽是无主之尸,谁知道这“朱谷俊”到底埋在了何处?让他杨文渊随口泄愤自然爽快,可叫他真去做这么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哪里还愿意?!

“算了吧!”沈环淡然言道:“这件事你整不倒李君羡!本督原以为,以李君羡的性子,眼里势必揉不得沙子,见了诸乐耘竟敢私刑杖杀下属,少不得一道奏折上达天听,谁曾想,此人才当了十天的文官,竟立时学会了文官一套耍奸 弄猾的本事!既如此,连他李将军都能看得下去的事,你杨文渊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杨文渊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得站起身,俯首作揖,诺诺连声道:

“沈都督教训的是,卑职记下了!”

“你去吧!”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