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一百零六章、把酒赏月

神洲异事录 第一百零六章、把酒赏月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一百零六章、把酒赏月

神洲异事录第一百零六章、把酒赏月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六月十八、戌时、徐府后园

北境候世子一案告破之后,青镜司暂无别的大案,徐恪自也乐得清闲。

而身为巡查千户的李君羡,每日依旧要忙着处理大量公文,除此之外,还需三天两头就要到各司各营巡视监查,他毕竟武将出身,虽得徐恪指点,然于青衣卫琐务,仍觉力所不能,心中不免感到厌烦。

见君羡时不时面露愁容,徐恪自不忍他身陷于“案牍之劳”中,只得亲自动手,日日帮着他批阅公文。

于徐恪而言,所幸在这青镜司中有君羡陪伴,这才让他每一日的上值都觉得意兴盎然,否则,任凭千户小院内有花树葱茏,任凭公房内的茶再好,千户甲餐再香,他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他与君羡记挂着李义的伤情,每每于下值之后,便一同前往赵王府探望,而三次之中,两次却都见不着李义。

两人问起赵王府总管马允,马总管的回复无外乎这几句:

“王爷去梅雪斋了。”

“王爷同怡清姑娘去摘星楼了。”

“王爷陪怡清姑娘出门逛长安美景,目下也不知何处……”

徐恪与君羡对视一笑,看来,师兄的这点伤,估摸着已经痊愈了。

而且,他伤愈之后,还颇有闲心雅兴,几乎日日都陪着怡清姑娘。

徐恪心中也不禁感叹,想不到师兄年过四旬一直未娶,如今竟对峨眉派的怡清姑娘情有独钟。

不过,他转念又想,师兄与怡清姑娘,一个英雄盖世,武艺无双,一个气质超凡、惊才绝艳,两人若是能配在一起,实属这天上无匹、地下难寻,天造地设的一对。

……

……

时日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转眼就过去了六天。

到了六月十八那一日,徐恪见连日阴雨终于歇止,天气总算晴好,和风清扬,微有凉意,于是就邀了李义、怡清、君羡一同到自家的后园中,众人把酒赏月,其喜洋洋。

此时的徐府后园中央,在荷池之畔摆上了一张大圆桌,桌上已摆满各色菜肴,自然,桌旁少不得还有一坛四十年陈的长安美酒“汾阳醉”。李义、怡清、李君羡、舒恨天、徐恪、胡依依、朱无能七个人,也不分主客尊卑,不讲长幼座次,随意围坐于桌前,众人微笑举杯,尽皆欢然对饮。

徐恪原本还力邀明月随君羡一同前来,可明月听闻座间还有一位贵宾乃是大乾之赵王,她说什么也不愿前来,君羡无奈也只得随她。

这七个人中,要属最为生分的,自然就是怡清了。怡清除了与李义、徐恪相熟之外,与余人见面至多不过一次。她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与李义过分亲近,只得就近坐到了胡依依身旁。

要说怡清与胡依依,也是两位人间奇女子。一位是道门才女,一位是当世大妖,两人虽一道一妖,然均是绝顶娇美又绝顶聪慧之人。之前两人还曾有过一场打斗,各自心中其实早已生出惺惺相惜之感,今日又难得共坐在一起,三言两语之后,便已相互举酒,无话不谈……

戌时初临,一轮圆月,大如银盘,已悄然爬上了众人头顶,月光如水银泻地,将整个徐府后园照得满是银白之色,园子里的牵牛花、夏兰、夜枯草、紫菊、幽梦香、红茉莉、白百合在月华轻轻抚摸之下,微微摇曳着花瓣,散发出郁郁清香,随风阵阵袭来,令人不觉迷醉……

舒恨天颇为倚老,他举起酒杯,当先发话道:

“我说……列位!今日月满天轮,难得好景致,更难得众位好友都坐在一起,不如……大伙儿行一个酒令,以助雅兴,何如呀?”

李义抚掌笑道:“书仙老哥此言大妙!但不知老哥要行一个什么酒令?”

舒恨天道:“简单!每人只需于名字中取一字出来,赋诗一首,五言七言均可,诗中尚需带一个‘月’字,以对得起今夜这番良辰美景,若作诗不成或诗句不雅者,当罚酒三杯。”

“好!”李义拍了一下桌子,“不如我李义头一个来,老哥哥再接上?”

舒恨天手举酒杯,做了一个“请”字。

李义仰头望月,又瞧了瞧对面坐着的怡清,遂举酒吟道:

“佳气从风清,丹心重节义;

望月南山下,思君北海归。”

“妙哉!”舒恨天不由赞道:“瞧不出你一个锦衣玉食的王爷,非但武功独步于天下,作诗竟也这般高明,只是你作的诗已这般高风亮节,可教别人如何作得?”

李义笑着举杯,“老哥谬赞,义何敢当?来,咱两共饮一个!”两人碰杯之后,皆一饮而尽。

舒恨天揩了一下嘴巴,随即清了清喉咙,也徐徐吟道:

“恨天万仞高,恨地千尺深;

我有青云月,天地皆为坑。”

李君羡听罢,不由也抚掌笑道:

“书仙老哥这句‘天地皆为坑’委实妙极!想我等凡夫俗子,若得有朝一日能跳出这方寸天地之外,再回望来路,不就是一个‘坑’么?哈哈!……”

舒恨天朝君羡举酒,“君羡老弟,该你了!”

“嗯……那君羡就献丑了!”李君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后又为身旁众人尽皆满上,他略一沉吟,随即脱口而出道:

“日照九州岂堪迎?星笼万户何足羡?

待到三五月圆夜,自有清辉满人间。”

众人细品君羡所吟诗句,皆不禁心有所感,胡依依举杯道:

“日月星辰,皆天地造化,李将军却独爱明月清辉,将军这一番赤子之心,民女佩服之至,民女敬将军一杯!”

“仙子谬赞,君羡愧不敢当!”

两人对饮了一杯之后,轮到胡依依行令,她遥望后院榛苓居之处,忽有所感,遂吟道:

“春雨润春花,秋风打秋叶;

今夜欢然聚,明日依依别。”

……

胡依依吟至末句,不觉面色愀然,身旁的怡清忙持剑劝道:“姐姐怎么无端地惆怅起来?今夜咱们聚在一处饮酒赏月,乃是人生乐事。姐姐若是欢喜,妹妹以后常来就是!又何必去想那些别离之事,来,妹妹敬姐姐一杯!”

“嗯!”听完怡清所言,胡依依愁容顿扫,又复欢颜,便微笑着与怡清举酒共饮。

“妹妹说的极是!今后这徐府后园,还望妹妹能常来看望姐姐。”

“姐姐放心,妹妹定会来的,妹妹在城南的梅雪斋,姐姐与小贝妹妹,空时也可常来。”

“嗯!等到子贝病体好了,姐姐自当与她同来。”

“那……说定了!”

“嗯!”

……

徐恪同李义看着这两位俱是是人间绝色的女子,举杯对饮之后,靥辅微红,酡颜如玉,均看得有些呆了。

接下来,便是怡清行令,她仰望高天明月,只略略一想,当即口诵成章:

“月色有三重,一重送灯烛;

二重怡人心,三重寄离愁;

我只取半重,寄语月中叟;

但得良家子,双双共白头。”

吟诵罢,怡清的目光飞快地从李义头顶扫过,忍不住头一低,面色更是羞得通红……

依照峨眉派的规矩,门下弟子,修道不避世,若有弟子有意与他人婚配,自可禀报掌门,经掌门师尊首肯后,即能重回俗世嫁人生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只不过,从此后她们的身份就只是蜀山峨眉派的一个外门弟子而已。

怡清自小就遭父母遗弃,乃是被她师傅收养而来。她虽一直在峨眉山中修道,奈何性喜热闹,心思总是静不下来,虽被师傅训斥过多回,然其跳脱之性终不能改,故而她师傅妙羽真人已经同她讲过多次,说她并不适合一世深山修道,将来若是能遇到一位有缘人,自可与对方成婚生子,做一个俗世中人即可……

今夜,怡清自己也不知怎地,竟能咏出这样的诗句。兴许是饮酒甚酣之故,心中一动便脱口而出,待诗句已出,她心下又不免后悔。只不过话已出口焉能收回?当时她就羞得满面通红、低头不语。

而坐在怡清对面的李义,闻听此语,又见怡清目光从他脸上扫过,心中自是激动莫名、欣喜若狂。

徐恪见此情此景,却暗自心道,在甲子十二线命轮中,怡清自始至终一直陪在我与众姐妹身边,想不到,在这一处乙丑八线命轮中,她竟是与我师哥入对成双,见他二人此时眉目传情,想必怡清对我师哥早已是芳心暗许,看来,命轮不同,每个人的命运方向果然是不同啊!

舒恨天有心想说一句,瞧不出怡清妹子也是性情中人啊!这般敢言敢爱,可真叫书仙老哥我佩服得紧!不过,他话到嘴边,还是吐了吐舌头,不敢出声。

众人眼望徐恪,此时也轮到他行令了。

然徐恪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名字难以入诗,只得向众人拱手认输,手举酒杯便欲自罚三杯。

怡清却道,既是行令,不作诗,说个笑话也行。

于是,徐恪就满饮了一杯之后,向众人讲了一个笑话。

说起来,这个笑话还是他去年在户部上值之时,从同僚口中听来。

说是有一个户部的书吏,某一日在大街上遇到一位乞丐,那乞丐衣衫褴褛,拦住了书吏,伸手向他讨要十文铜钱。不想,书吏闻之不禁大怒道,我自己在户部上值,月俸仅一千八百文钱,若是合在每日,便只有六十文,若是算成每一个时辰,便只有十文不到。而你区区一个乞丐,只动了两片嘴唇,眨眼间,竟敢跟我索要十文铜钱?!那乞丐闻言也不禁失笑道,这位老爷,我今日只是在这条街上讨了一个上午,就有一百文铜钱入账,你过得如此寒碜,还不如跟着我一道行乞得了?……

众人听了这个笑话,都不禁莞尔一笑。胡依依不禁问道,一个户部书吏,大小也是公门中人,每月的俸禄真的这么少?还不到二两银子?!

徐恪点头道,户部书吏依照惯例该是月俸一千八百文,可眼下户部亏空得厉害,听说每月只能实领一千文铜钱,目下长安城的米价,一斗米至少也需三百文钱,真不知这些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众人闻听也不免心中恻然,舒恨天忙转移话题,手指着朱无能,道:

“呆子,该你了!”

“什么?”此时的朱无能正手捧一只大猪蹄,放在口中不停撕咬,他见舒恨天手指着自己,不由一片茫然,嘴里一旦出声,那好不容易咬下的一块猪蹄筋,便“噗通”一声掉入身前的汤碗中。

众人见状,不禁都哈哈大笑。胡依依笑得前仰后合,怡清不禁笑得手捂肚子直喊腹疼,未曾想,徐恪费心所讲的一个笑话,还不如朱无能口里的一块猪蹄筋,这般引人发笑……

那在世的天蓬不舍得自己好不容易咬下的一块猪蹄筋,夹起筷子还在汤碗中不断翻找。舒恨天有心跟他逗趣,接着与他言道:

“呆子,你大哥刚刚讲了一个笑话,眼下该轮到你了,你可有什么笑话,说给我们大伙儿听听?”

“笑话么……倒也有一个!”朱无能终于夹到了他那一口心心念念的猪蹄筋,随即放入口中欢然大嚼了起来,仿佛这便是他存在于世间所能享受到的最大乐趣。

“哦……”李君羡不由奇道:“无能兄弟也有笑话?”

朱无能道:“当年俺老朱在太湖中与‘袁老六’斗法,可无论湖中潜水、岸上打架都比不过他。俺老朱没法子,只得跟他一同仰天躺在地上,说是谁能将身子仰起,手掌碰到脚尖,谁就算赢了,结果还没比试,这‘袁老六’就乖乖认输。”

怡清不禁问道:“这‘袁老六’是哪个?他因何还没比试就认输?”

李君羡当即笑道:“怡清姑娘,无能兄弟口中的‘袁老六’可不是人类,他乃太湖中的一只老鼋怪,身上有厚厚的壳,姑娘几层见过有哪只龟鼋能手足并拢的道理?”

“嘻嘻!”怡清忍不住拍手笑道:“还有这么好玩的比试,这头老鼋怪目下在哪里?改天我也要会一会他。”她望着李义言道:“师兄,下一回我们到江南去走走可好?咱们找到这头老鼋,坐上去乘风破浪,定比那骑马坐车威风!”

朱无能撇了撇嘴道:“袁老六脾气臭得很,他一发火就会把整个湖水都翻过来,你要是骑到他脖子上,他非得把你掀翻进水底不可,到时可别把你整成一个落汤鸡!”

“哼!你别瞧不起人,到时候他若敢不听话,看我手中双股剑饶不饶他!”

“你这双股剑……”朱无能抬起头愤愤然望着怡清,“不就是我大哥送你的么?你有啥可了不起的!”

“你……”怡清一时竟然语塞。

李义有心想说一句,可又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那舒恨天忙打圆场道:“你这呆子,满嘴胡话!你说你仰躺于地,手掌与脚尖并拢,瞧瞧你这身板,谁信呐!”

朱无能不服,索性放下手里的猪蹄,起身离席后,就地躺倒,他虽肚子肥大,满身赘肉,可一旦用力仰起,还真能做到手足并拢。

舒恨天看得啧啧称奇,忽然望着胡依依与徐恪言道:

“我说老姐姐、无病老弟,你们看,这在世的天蓬不知怎地,先前咱们总以为他没了法器护佑,心智已越来越愚钝,越来越近于猪身,如今看,他手中虽无‘上宝沁金钯’,然这猪脑子还甚是好使么?怎么看都不象是一头猪!”

“谁说我是猪了!”朱无能气鼓鼓地站起,重新又坐到了桌前。只不过,他才刚刚坐下,双手不停,急忙就拿了一只猪蹄,张口大咬了起来。

徐恪留神观察,见自己的二弟确乎已心智清明了些,说话时的神色也机敏了不少,但他左思右想,依然想不通这是何故。

他望向胡依依,胡依依也是同他一般神情,均不知其所以然。

众人遂接着吃吃喝喝,有说有笑……

良辰美景,好友共聚,上有明月朗照,下有满园芬芳,夜风徐徐,不胜畅爽,举酒相对,豪情满怀……再没有比这样的相聚更令人感觉欢欣的事了。

转眼间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已是亥时初临。

众人说着说着,由朱无能的心智好转就说到了他的九齿钉钯,由朱无能的九齿钉钯就说到了天音宫,由天音宫就说到了玉天音的魔琴,说到玉天音的魔琴,胡依依忽而想起一事,便朝徐恪言道:

“小无病,那玉天音既以琴音攻你,你为何不以笛音还击呢?”

“笛音?”徐恪不禁挠了挠自己前额,他这才想起,自己娘亲所赠的那杆玉笛,眼下已不在他身边。

“可是我已许久未曾吹笛了。”

胡依依随即问,“你那杆贴身所带的玉笛呢?”

“……”徐恪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旁边的舒恨天忙解围道:

“是我那日自行做主,将无病老弟的那杆贴身玉笛,赠与了……”他偷偷瞟了一眼胡依依,不禁低下头,象个做了错事的孩童一般,讷讷道:“我将它赠与了天宝阁的慕容小姐。”

“要你多事!”胡依依不禁白了舒恨天一眼,暗自一想,便知当时的舒恨天必是畏惧徐恪这一杆玉笛的魔力,是以找个由头就将它送了人。可她转念又想,这杆玉笛毕竟大有来头,且魔力非凡,当时自己就因为着了它的道,才不慎掉入猎人陷阱中。徐恪将如此重要一件法器就这么随意交给了别人,委实有些不妥,更不用说,这还是他娘亲留给他的遗物。

“小无病,你这杆玉笛来头不小,姐姐觉得,你若能凭它与玉天音一战,未必就会败下阵来。”

“只是……”徐恪抬头想了一想,为难道:“目下这杆笛子在嫣儿的二哥手中,我怎能……?”

“你是说天宝阁的少主慕容桓?”李义忽然插口问道。

“是他。”

“太好了!”李义一拍大腿,喜道:“师弟,你若能将慕容桓也叫进来,咱们一道再去会一会那女魔头,未必就会输!”

李君羡道:“听闻慕容少主一向孤高自傲,任谁都请不动他,他岂能答应无病之所请?”

李义却摆手笑道:“谁说无人能请动慕容桓?我只消派出一人,定能将这位慕容少主随请随到!”

徐恪笑了笑,“师哥说的是十七公主吧?”

李义也笑,“除了她还能有谁?”

“好啊!”怡清却佯装不满道:

“你们几个大男人,自己打不过人家一介女流,为了拉慕容桓下水,还要劳动李琪妹妹,你们羞也不羞?”

李义却手举酒杯,满面皆是欣喜与兴奋之色。

“不羞不羞,喝酒、喝酒!”

……

……

几乎与此同时,在得月楼二楼的雅间“秀春阁”内,青衣卫都督沈环与南安平司千户杨文渊、銮仪司千户诸乐耘,此时也正坐在一处喝酒,三个人喝了也有一个时辰,同样,他们也喝得意兴盎然,谈笑正欢……

原来,自北境候世子一案告破之后,不知怎地,竟连长安城内一连数月惊现于街头小巷内的那些“焦面黑尸”,也终于不再出现,这一下,可把这沈环与杨文渊乐得不行。

两人原本接了皇帝密旨,需暗里清除那些“焦面黑尸”。皇帝在旨意里说得很清除,既要将黑尸即刻清除不露丝毫痕迹,又须令一干手下严守机密不使任何人察觉此事。

可是,这一连三月,长安城每每到了子时左右,在街角巷落中就会惊现黑尸。黑尸虽每日都出现不多,只有一具两具,但难就难在,每夜都有,层出不穷。沈、杨两人深知若长此以往,此事必无法隐瞒得住,如若黑尸命案的消息稍有泄露,一旦传了开去,势必将引起长安百姓大肆惊恐惶惶不安,到那时,天子必然要怪罪,谁也吃不了好。

天幸,这次随着北境候世子命案告破,主凶落霜被杀,长安城的黑尸竟从此不再出现,沈环与杨文渊顿时出了一口长气,尽管他们尚不知这黑尸命案与北境候世子一案究竟有无关联,然毕竟黑尸从此绝迹,两人心中高兴,遂决定到得月楼中好生庆贺一般。自然,杨文渊随即就想到了诸乐耘,他稍稍一邀,果不其然,那诸千户邀之即来……

此刻,诸乐耘手举酒杯,朝沈环笑着道:

“沈都督为黑尸一案,数月操劳,属下实实感佩!如今仰赖都督神力,黑尸终于不再现身,来,属下敬都督一杯!”

沈环当即举杯,与诸乐耘碰了一碰,随即一饮而尽。

“说起来,这‘黑尸命案’当真是蹊跷!本督为官数十载,所破奇案无数,竟从未遇到如此离奇之命案,非但死者死状离奇,更兼那行凶之人,竟能将踪迹隐藏得如此诡秘,我大乾青衣卫、刑部、大理寺、京兆府乃至禁军都已出动,还有神王阁副阁主赵王总揽此案,没想到,一连三月有余,居然至今都未曾找到凶犯下落!”

杨文渊道:“沈都督,兴许这黑尸命案的主凶就是杀死罗人凤的落霜呢?要不然,怎会这么巧,落霜一死,黑尸便就此绝迹?”

沈环却连连摇头道:“我看没这么简单!这么多黑尸,是他落霜一个人能杀得了的么?他杀的人兴许是不少,可你听说过,被他杀的人中有一个变成了一具黑尸么?”

诸乐耘道:“沈都督所言甚是!听说罗人凤的尸体被找到之时,也只是双手被砍断,全身浸泡浮肿,并没有变成黑尸呀!”

杨文渊不禁奇道:“那依都督看来,那些黑尸何以会就此绝迹?”

沈环道:“必是本督让你将乱葬岗的‘屯尸之地’一把火烧光,复又全部填土之后,这黑尸命案的主凶,自知行踪已暴露,是以自行遁去,从此已不在长安城中。”

诸乐耘随即竖起拇指大赞道:“还是沈都督英明!一把火就将命案主凶全部烧退,如今,案犯既已逃离了长安,都督从此自可高枕无忧了!”

“但愿啊!……”沈环却摇了摇头,举起酒杯顾自饮了一口,叹道:“不过,本督直至今日心中还是奇怪,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有这般手段,神不知鬼不觉杀了上千号人,他们将尸体弄得满面焦黑,不知做何之用?咳!……本督倒是希望,他们不要一下子全部逃光才好!”

“都督还想着要将他们一网打尽?”杨文渊问道。

“本督生平破案无数,如今这一件黑尸大案,劳累我数月之久,岂能容凶犯就此遁去?本督又颜面何存?!”

诸乐耘再次举酒,“都督眼里揉不得沙子,誓要将案犯绳之以法,这一份忠勇之心,属下真真是佩服,佩服之至!属下敬都督!”

“眼里揉不得沙子?”沈环斜睨了诸乐耘一眼,却并未举杯,忽而又换了一副脸色,冷冷道:“乐耘啊,听说你为了在手下面前立规矩,竟将一个卫卒给活活打死了,尸体还扔进了乱葬岗?”

诸乐耘只得放下酒杯,讪讪道:“回都督,属下当时一时情急,是命人教训一下那个守门的卫卒,谁知下面的人出手不知轻重,竟将那卫卒给打死了,至于尸体扔到了何处,属下确是不知……”

“算了,这都是些小事!”沈环摆了摆手,又和言说道:“死一个卫卒算得了什么?我青衣卫象这样的卫卒不下万人,本督倒是觉得,有时为了立规矩,杀一两个卫卒也是情理之中……”

“谢都督宽怀体谅!……”

没等诸乐耘把感激的话讲完,沈环又是一摆手,冷冷道:“只不过,为了这一件小事,本督听闻,你跟李君羡、徐恪他们,一道喝酒去了?你们该不会是……”沈环双眸中一道冷冷的光芒忽然射向诸乐耘。

慌得那诸千户忙解释道:

“都督听属下解释,属下跟李君羡、徐恪喝酒,只不过是虚以委蛇,属下跟都督喝酒,这可是真心归附!”

“真的么?”

“千真万确!”

“呵呵呵!乐耘,来,咱们干一个!”

“都督,属下敬你,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