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一卷 智斗京城 第六十六章、昆吾吹雪

第一卷 智斗京城 第六十六章、昆吾吹雪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元月初三,巳时,江北道,扬州府,扬州城内,大江楼。

徐恪坐在这扬州城内有名的大江楼中,正手举杯中之酒,自斟自饮。这座酒楼依京杭大运河而建,倚窗而望,外面的大运河蜿蜒流过,河面上,几首漕运的船舶悠悠流过。楼下的街面上,则熙熙攘攘,尽是过往的人流,瓜果点心、饰品百货……各种摊贩店铺也是应有尽有。这座江都古城,虽不比京城长安的恢弘气势,但比起那萧条的许昌城而言,却不知繁华多少了……

三日前,他与姚子贝在荒山中露宿后醒来,略往北走了十里后,却发现那“哺人庄”其实就在不远处……

徐恪敲开了庄门,向管家祝恒发说明了来意,祝恒发自然满口应承。不过,祝恒发在言语之间,总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些愁容。徐恪询问才知,祝管家是担心庄中存粮不多,这周围十里八乡的难民若均闻风而来,估计也撑不了多久。徐恪便笑着安慰道,他回京之后,当想法子托人送来钱粮,再者,朝廷的赈灾款不日便到,叫他切莫担忧……

徐恪将姚子贝托付给祝管家之后,心念着急赶扬州,便没有多作停留,转身离了庄就要上马。不料,刚刚进庄的姚子贝却哭着跑了出来,她依依不舍地问道:

“徐公子,奴家能知道公子的住处么?若公子他日公务繁忙,行程急迫,顾不上来这里接……奴家……奴家也好自己寻过来……”

徐恪笑道:“姚姑娘,你也别一口一个‘公子’了,我跟你一样,也是生在穷苦人家,自小就没了爹娘,这一路走来,多亏乡人施舍救济,幸喜还有一口饭吃,这不也顺顺利利地活到今日了……今天是元日,也算是新年了,算起来,今日我可就二十一岁啦,不知姚姑娘……?”

姚子贝也笑着回道:“奴家昨天还十八,今日,我也就十九岁啦……”

徐恪道:“好!今后,咱们就兄妹相称,愚兄家住长安城北的醴泉坊。妹子放心,日后,我这做哥哥的,定当护你周全!用不了多久,愚兄一定会来接你回长安!……”

说完,徐恪双腿一夹马肚,座下黄骠马四蹄腾空,振鬣长嘶了一声,迎着朝霞,就往南奔去……留下姚子贝,兀自在身后挥手呼喊着:“徐哥哥,保重!保重!……你一定要来接我啊……”一边喊,一边忍不住,眼眶里又已盈满了泪水……

之后,徐恪更是不敢耽搁,打马疾行了三日之后,终于在元月初三赶到了扬州城。进城之后,他四处打听钦差的消息,可都未曾听到,想着腹中饥饿,便先来了这大江楼中,喝起酒来……

这扬州城里,各式货物尽有,独缺名酒。徐恪问了掌柜半天,他要的名酒,酒楼都拿不出来。徐恪无奈之下,只得喝起了酒楼中的几坛绍兴“女儿红”,但觉酒味寡淡,喝进去如水一般,不过聊胜于无……

这时,忽听得远远有一桌客人中,有人小声说道:“几位听说了吗?今天,咱扬州府的几十个富商大户,都被知府老爷给请到府衙里了……”

徐恪一听这话,顿时留心了起来,遂运起耳力,着意倾听。

另一个年长的声音接口道:“哪里是杨知府请的,你们都不知道吗?真正做东的,是……钦差大人!听说,这钦差可是从京城来的一位王爷,是……什么……魏王呢!”

“钦差?王爷?……这钦差王爷没事这么爱请客啊?还把咱扬州府的富商们,给请了个遍!看来,京城来的王爷,出手到底是阔绰啊!这么多富商,怕是得十几桌吧?”

“你知道个屁!你道钦差真是请客啊!那是鸿门宴!是让你掏银子的!听说咱大乾两淮、山东有四道十六府都遭了大旱,灾荒闹得厉害呀!连长安城都有逃荒的难民了!这钦差可是奉了万岁爷的令,来咱扬州筹款赈灾的……这明面上说的是请客,到时候钦差大人把手一伸,你倒捐银子还是不捐啊?……”那个年长的声音又说道。

“别问我!……反正我是没钱!我要有个十万两,我就他娘的捐个……十万两!”最先的那个声音说道。

“你小子也别逞能了,十万两你是没有,可一千两呢?兄弟们可都知道,要论身家,这里可还就是你有钱!……”又有一个沙哑的声音笑道。

“这上百万的灾民,我这一千两顶个什么用啊?要捐就得让那几十个大户去捐,光贩盐这一项,他们每人一年少说也赚五万两以上!”先前那人又说道。

“咳!听说,这次来的钦差可不简单啊,京城里都称他为‘铁面王’!做起事来铁面无情!今天这四十多个盐商进了那鸿门宴啊,每人不放个几万两银子的血,怕是出不来喽!”那个年长的声音喝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说道。

“哈哈哈!这也不管咱们的事!该放血的时候,可不就得放点血么……来来来,咱们喝酒……喝酒!”

……

徐恪听到此节,便也无心吃酒,他心道此事若真,魏王便已在扬州府衙中了,当下徐恪不敢耽搁,便急忙付了酒账,匆匆下楼,打听得知府衙门的所在,骑上马便赶了过去……

那大江楼离知府衙门颇近,只过得半刻,徐恪便已赶到了府衙门口。这扬州可是整个江北道第一大城,自古繁华之地,知府的衙门也造得甚是宏伟,远远看去,比之寻常的府衙至少大了一倍。徐恪在一座巨大的镇门狮子石兽前下马,向守门的衙役讲明来意。衙役见他一身青衣打扮,手中还有黑铁狮牌,当下便恭恭敬敬地领着徐恪穿过正堂,进到了后院。

徐恪只见这府衙的后院甚为宽敞,如今,这整个后院里已摆着十几张长桌,桌前各自站立着高矮肥瘦不一的人群,均穿着貂帽皮袄、锦衫华服,看打扮,就知一个个非富即贵……

此时,这几十个富商躬身站立,一个个垂首无言,都在凝神听着堂前正中那人的训话:

“……扬州可是个好地方啊!不单产盐、茶,还有丝绸布匹……扬州人又会做生意,自古以来,这江都城可都是富得流油啊!我父皇曾七次南下这江都城,都道扬州地方好,不光风物美,扬州人更是热情好客,遵礼法,急公义!……如今,我大乾山东、山南、淮扬、淮南四道一十六府,大旱成灾,百姓流离失所,灾民嗷嗷待哺!灾情紧急,一日都不能等啊!父皇特命我为钦差,南下江北、江南两道筹集赈灾钱粮,如今,我这第一站可就到了你们扬州啊……在座诸位,可都是扬州的盐商大户,听说,你们平素便是乐善好施、闻名乡里的好人!……本王相信,当此灾情紧急、国库艰难之时,各位必能慷慨解囊,解朝廷之所急,救灾民之所困啊!……”

说话的并非别人,正是当今皇帝的四皇子,敕封七珠亲王的魏王李缜。徐恪见钦差在此,忙上前躬身施礼道:“卑职徐恪,参见魏王殿下!”李缜乍见徐恪在这扬州府衙里现身,不禁微微一愣,随即问道:

“你来做什么?”

“卑职奉沈都督之令,快马赶来,护卫殿下,一路随行……”徐恪回禀道。

“嗯……这把剑,就是父皇赏赐你的昆吾剑么?”李缜面色不动,倒是对徐恪背负的宝剑好似格外关注……

“正是!”徐恪见李缜目光中有意,便解下了身上的昆吾剑,交到了魏王的手中。李缜将昆吾剑拔出了半截,只见剑锋透着寒意,剑刃上青光闪闪,不禁叹了一声道:“好剑!”这时,李缜似忽有所想,遂叫了一声:“薛涛,接剑!”

旁边立时跑来一位一身金色铠甲的将军,只见他身形魁伟、浓眉大眼、满面虬髯,正是官拜正四品右羽林卫大将军的薛涛。薛涛接过了魏王手里的昆吾剑,上前一拍徐恪的肩膀,大笑道:“无病兄弟,你怎地才来啊?”

“无病在路上……有些耽搁了,薛大哥!”徐恪一抱拳,讪讪地回道。他想起这一路上的经历,忽然脑海里就闪现出人市中姚子贝的模样,没来由的却是一阵子脸红……

薛涛正要与徐恪叙旧,蓦地见李缜咳嗽了一声,急忙放开了徐恪的手,拿着昆吾剑,肃立一旁。只听李缜凛然如霜的声音再次响起:

“诸位……本王来扬州已有三日,诸位先前也捐了些银子,可惜呀……在座四十几位乡绅,拢共加在一起,才捐了不到一万两银子……这点银子对于赈灾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本王回到京城,可也交不了差啊……”

可不管李缜在上面怎么讲话,整个院子里,始终无人应答,气氛一度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这四十几个盐商大户,垂手肃立,一言不发,不约而同地抱了同样一个心思“我钱也捐了,心意也到了,至于捐多捐少,可不是由我自愿么?你魏王就算官再大,也不能逼捐啊!……”

李缜在院子中间来回踱了几圈,见场上无人响应,只得先摆摆手,说道:“诸位先请坐下吧……你们今天,可都是本王的客人,无论如何,这地主之谊本王还是要尽的……”

众人听得钦差下令,终于松了一口气,遂纷纷落座。这些富商大户,平日里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今日已然站立了许久,都感腰酸背痛,此时终于能够坐下,都各自挪动筋骨,有些个还揉起了自己的老腰……

“来!本王先敬各位一杯水酒!”李缜端起了自己的酒杯,说道。

刚刚坐下的几十位乡绅,急忙又站起身,端起各自的酒杯,喝了一口,但觉入口微凉,这哪是什么酒啊!分明就是一杯清水而已……

“大灾之前,一律从简!本王今日,也只有以水代酒了……诸位都请慢用!”李缜一张冰冷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些笑容,但这笑容也是一闪即逝,随之又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

这几十人又纷纷坐下,喝了杯中的几口清水,有几人口里冷得难受,刚想将一口清水吐出,转而一想,还是咽了回去。

此时,每个人的桌前,都摆着一个酒杯,一副碗筷,但是,除此之外,桌子上却是空空如也……

“有酒无菜也不行啊!诸位回去之后,可得说本王不够诚意了……接下来,就让本王给诸位上一道菜吧!”说罢,李缜朝薛涛点头示意,薛涛心领神会,便大踏步走到院门前,朝外面喝道:

“带上来!”

立时便有两名亲兵带着一个身穿五品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亲兵将那五品官往院子中央的地上一掼,那男子顿时扑跌在地,连带着头上的乌纱也坠在地上,露出了蓬乱的头发……

“杨大人!……”

“这不是杨知府么?……”

“杨大人怎么被抓了?……”

这院子里的众人一见那身穿五品官服的男子,不由得群情涌动,议论纷纷了起来……

李缜将手一摆,止住了喧哗之声,只听他冷然说道:

“不错!这位就是你们的父母官,扬州知府杨唯同。”顿了一顿,李缜又朝地下的杨唯同问道:

“杨维同,你可知罪?”

那扬州知府战战兢兢,匍匐在地,不住地叩头道:

“钦差大人,魏……魏王殿下,下……下官不知犯了何罪?”

李缜又道:

“本王初到扬州,连下两道钦差手令,你竟无故推唐,姗姗来迟,你道本王元日亲临,是专程来向你这扬州知府贺新年的么?”

杨维同颤声回道:

“回……回钦差殿下,下官……下官是因楚王殿下的大舅老爷亲临扬州,要……要给王妃采办些节礼……下……下官略尽地主之谊,是……是以才来迟一步……下官想着……想着楚王殿下是钦差大人的……大……”

“住口!”李缜怒道:

“你道本王不知么!这几日,你等在那迎仙楼中,日日笙歌,纵酒狂欢,狎妓夜游,光一晚上的开销,就是白银两千两!这些银子哪儿来的?还不是你这些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你还背地里到淮南道的人市中,买了几百个丫头过来,挑了几十个送往京城,其余的自己享用……你这般欺上罔下,胡作非为,就算是本王的大哥,知道了也绝不能饶你!”

“钦差大人饶命!魏王殿下……下官知罪,下官知罪!下官再也不敢了!求殿下开恩!求殿下开恩啊!请殿下念在楚王的面上……饶过下官这一回吧!……”杨维同不住地跪地磕头,哭求道。

“似你这般贪赃枉法的狗官,留你何用!”说罢,李缜便朝薛涛挥了挥手,薛涛上前,手起剑落,白光一闪之下,那扬州知府只觉脖子上一凉,杨维同的这颗人头便已然飞到了旁边的一张桌子上……围着桌子就坐的四个富商,被吓得立时站了起来。离得最近那人,更是吓得两腿直打哆嗦,只因此时杨维同的一双突在外面的眼珠,正死死地盯着他……

“好剑,好剑啊!”薛涛吹去剑刃上的几滴血液,回剑入鞘,口中兀自赞叹道。随后薛涛又将宝剑高高举起,喝道:

“好叫尔等得知,这便是皇上御赐的昆吾剑,但凡我大乾五品以下官员,持此剑者可先斩后奏!”

一个堂堂的正五品知府,整个扬州府的父母官,平日里被称为“府尊”“太爷”的杨维同,此时,却被钦差魏王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当场斩杀……这一幕,在场的众人眼睛雪亮,均已看得清清楚楚。如今众人又听得那薛涛手中还有一把当今万岁爷御赐的尚方宝剑,更是吓得心惊肉跳……

“你们杀一个五品官就跟杀一只鸡一样,都能先斩后奏,那我们这些人,虽然家里有点钱,可都连半点官职也没有,今日要是死在你们的宝剑之下,岂不是跟踩死个蚂蚁没什么两样?”众人想到这其中的道理,都不禁茫然无状、脸如死灰,有几人更是吓得胆战心惊、魂不附体……

“不要慌,不要慌!……这杨维同虽然死有余辜,但在座的诸位……可都是我大乾的守法良民啊……今日之事与尔等无关,大家都坐下,都坐下吧……”此时的钦差魏王李缜却换了一副友善的脸容,又温言唤道:

“宝应知县杜为民?……”

“下官在!”从旁列中走出一位身穿浅绿色七品官府的瘦长中年男子,向魏王躬身行礼道。

“本王令你暂代扬州知府一职,全权处置募集赈灾粮款一事!”李缜吩咐道。

“下官遵令!”杜为民再度行礼道。

这杜为民担任宝应知县已有十年,为官廉洁,素有清名,只因不愿阿谀攀附,是以一直屈居七品知县,未得升迁。如今,既得了钦差特命,他便领了知府的职衔,这第一件事,便是劝募在场的四十余位盐商大户,尽力捐银……

杜知县果然是十年的父母官,他与在场的一多半富豪均有数面之交。对这些人的心思,他自然拿捏得恰到火候……在杜为民一番苦口婆心,良言相劝之下,未过几时,宝应县的首富第一个认捐,那位胖胖的土财主竟一气捐了白银两万两!

“宝应县张万宝认捐白银二万两!”那杜知县高喊了一声,便拿起事先备好的认捐册子,让那张财主签上大名……

“高邮县何深认捐白银二万两!”

……

既然有人开了头,余下的就好办了,当下,院子中的豪绅们争先恐后,纷纷解囊捐银,最多的认捐了二万,捐得最少的也有白银一万六千两……

李缜看着知府大院中这些“热情豪爽的富商们”,不由得露出了一脸会心的微笑……

徐恪在一旁目睹整个过程,对魏王识人之明断、处事之机专、杀伐之果决,也不由得心悦诚服……

不过半刻工夫,众人均已认捐完毕,杜知县汇总之后,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只听他高声念道:

“扬州府四十六位良绅善户,体朝廷之所急,念灾民之所危,共捐白银八十二万八千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