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九十九章、人事已全非

神洲异事录 第九十九章、人事已全非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九十九章、人事已全非

神洲异事录第九十九章、人事已全非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八月十四、辰时、杭州城北官道

康铭博作恶一生,只是他自己绝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死在了自己的“七星断魂散”之下。

直到他断了生前的最后一口气,尸身兀自挺立不倒,只不过,这尸体站立的姿势却委实是难看,尸身扭曲翻转、面目狰狞丑恶,令人看了就极度不适。

徐恪遂命人将康铭博的尸身就地草草掩埋。

人既已死,留之何益?

他命魏嘉诚与舒恨天率队先行,自己则是与汪猛在后徐徐跟随。

两人一路走了许多山路,汪猛没有丝毫隐瞒,遂将他这一年来在杭州府的经历,与徐恪一一道来。

原来,去年中秋那一夜,汪猛被方文昭用力一掌打下山崖之后,却并没有死。他虽受了方文昭一掌,所幸掉下山崖时受藤条牵扯,坠地之后却并无大碍。

只是,他在倒下山崖之时,左脸被锋利的岩石刮过,却留下了一道巨大的创口。

当是时,汪猛已无暇顾及脸上的伤痛,他见方文昭又努力跃上了崖顶,知道机不可失,遂奋力起身,踉踉跄跄地逃下山去。

汪猛如何不知那方文昭为何又要跃上山顶?必定是斩草除根要将无病灭口,但他那时连自保都已不能,如何还敢再攀上山顶去救无病?!他一边发力狂奔逃走,一边心中不住地长叹,无病兄弟,我汪猛对不住你呀!今后每年这个时候,我定当多烧些纸钱给你,至于杀你的那个仇人,我一定亲手将他剁碎了喂狗!

汪猛担心方文昭杀了无病之后还要追来,遂没命似的往北狂奔,他这样漫无目的地提气疾奔,真力本就难以为继,更何况他受伤之后又与方文昭力斗,竟不知不觉在奔行之时累晕了过去……

次日天明醒来,他见身边并无追兵,心下略略放心。于是便将自己左脸的创口简单包扎之后,又去附近的小店弄了些吃的,待恢复了力气,他便接着往北赶路。

孰料,他行至云州府边界时,忽见大队官兵往后追来,只得急往山林内躲避,眼见云州府已尽是抓捕他的追兵,他便另生一计,索性再回黄鹤山中,有道是最危险之地恰是最稳当之所,这时候他再藏回黄鹤山中,必定无人来扰。

于是,汪猛至附近茶铺买了些吃喝之物,随即折路而返,又回到了黄鹤山中的伫仙台上。

他在伫仙台上四下里寻觅,哪里还有徐恪半个影子?

当时的汪猛,自然是以为徐无病定是遭了方文昭的毒手,就连尸骨也已无处可寻,他心中不禁愧疚万分,可是那个时候周围都是追捕他的官兵,他身体又受重伤,却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汪猛在接下去的数十日中,一直躲在黄鹤山腹地,白日里四处找些吃的,或择一山洞睡觉,到了夜深人静之时,便攀援到伫仙台上,盘腿静坐,运功疗伤……

只是,汪猛内伤虽渐已恢复,但一双手指却骨节尽碎,就算愈合之后,也难以再施展他家传的“鹰爪功”,这对于一个靠武功吃饭的人来说,无异于从此成了一个废人。

他躲在黄鹤山中一连过去了三个多月,自觉风声已过,这才偷偷潜入杭州城内打听消息。

这一打听之下,汪猛不觉惊诧莫名,原来那分水堂的总堂主方文昭早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就已离奇身死,且死后连尸身也未能找到,据说方家祖坟内那位方老太爷的坟冢里面,只是葬了他的一身衣冠而已。

汪猛实在想不通,方文昭缘何会在那一夜离奇身亡?直到他随后又打听到,京城里新出了一位青衣卫百户,年纪仅仅才二十岁,几乎是大乾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青衣百户,而更离奇的是,这位百户大人的身上,还有一把当今天子御赐的昆吾宝剑,能对五品以下官员行生杀予夺之权!

而那位青衣百户的名字就是徐恪,字无病。

徐无病?这不就是救自己逃出杭州城的那位小兄弟么!

汪猛这才恍然大悟,既然无病兄弟没死,那么方文昭定是死在了无病兄弟的手里,至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徐无病为何能反杀武功高强的方文昭?定是在那个生死关头,无病的身边出现了高人相助。

只不过,这些也都是汪猛心中的猜测而已,至于当晚的情形究竟如何?无病的身边来了哪一位高人?汪猛又是好奇又感心急,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赶回京城。

汪猛早在南下杭州之时,身边就已带了好几片金叶,此时换作银两作吃穿之用倒也足够。他在出发之前,还去杭州城内有名的医馆诊病,郎中看过之后,说他左脸的创伤已愈,但留下疤痕则是难免,至于双手十指的骨节之伤,就算是最有名的郎中,也只是给他开了一些活血除瘀之药,其余就是叮嘱他往后余生,须当尽量少用指力。

汪猛情知自己武功已废,无奈之下便存了退出官场之念,只想着回到长安之后与家人团聚,从此退出朝堂纷争,只愿做一个平头百姓就好。

那时候,整个杭州府都已无官兵再追捕盘查刺客,汪猛在杭州城度过了元日之后,遂启程往北赶往京城。

不想,他过了云州府,才刚刚到苏州府之时,便惊闻太子被废的消息。

汪猛在青衣卫里当差十余年,在天下各道衙门里几乎都有同僚故交,苏州府里就有他昔日的一名手下,如今在苏州府衙任巡城守备。

那一日,汪猛进城时不期然而巧遇巡城守备,禁不住这位昔日部下热情相邀,便与他在苏州城内的燕子楼中小聚。

席间,这位守备就说起了最近发生在京城中的一件朝中巨变——当今太子李仁因贪墨国帑、公然卖官鬻爵、意图谋反等罪名,已被天子废黜为平民,即日押往庐州府就地圈禁。

汪猛闻听之后,不禁大惊失色,就连手中的酒杯都失手跌落。

守备还向汪猛说道,太子之所以被废,全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而起。

“年轻人,他是哪个?”

“这个人嘛……大哥,说来你也不信,他叫徐恪、字无病,原是江南道杭州府的一个平头百姓,祖上不知积了多少阴德,竟让他在三个月内,从小小一个从七品的户部经历,连升六级,直升到正五品的青衣卫百户!当今圣上也不知怎么想的,竟还御赐了他一把昆吾宝剑,可对五品之下官员行生杀予夺之权,五品之下呀!小弟这个巡城守备也才六品,这今后见了此人,还不得绕道走?!”

“就算他是青衣卫百户,又有什么能耐让圣上废黜当今太子?”

“哎呀!大哥有所不知,这个徐恪虽只是个平头百姓,能耐可不一般呐!他进京之后,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投身到了魏王门下,还成了魏王手中的一个得力亲信。正是在魏王指使之下,这个徐恪借清理户部欠银之名,将太子亏空国库一百一十余万两银子的事,搅闹到圣上面前……”

在守备叙述之下,太子李仁之所以被废,几乎全是因徐恪之“功”。若不是徐恪清理国库欠银,太子贪墨百万国帑之事,圣上岂能知晓?若不是圣上严令太子限期偿还国库欠银,太子又怎会大肆卖官鬻爵?若不是圣上逼迫太急,太子又怎会铤而走险意图谋反?是以,若没有徐恪率先向太子发难,太子又怎会有今天被废的下场?!

这些话让汪猛听得心惊,他顿感自责、愧疚、愤怒、悔恨不已,到最后,越听越是难受,索性愤而离席,甩袖离去!

留下那名守备,手举着酒杯,脸上一片茫然……

守备哪里能知道,那个时候的汪猛,心里已自责之极,只想一死了之!

汪猛原本就是太子门下的一名家将。他父亲自小就把他送进东宫,做了太子身边的一名习武陪练,是以汪猛与太子自少年时就相识,且关系一直不错。太子李仁也一向待汪家不薄,汪父过世之时,太子还亲往汪府祭奠,而平常时节,太子给汪猛的赏赐更是数不胜数。

汪猛对太子一向忠心耿耿,此番他奉旨南下颁示招贤皇榜,原本只需在江南短暂停留,即日便可回京,可他偏要在杭州府逗留了好几日不肯离去,其目的就是奉太子密令,要搅乱这江南官场。

太子身边不缺人手,缺的是银两,而江南道四府正是大乾天下最为富庶之地,尤其是杭州府盐税,更是惹得各路皇子都分外眼红。

临行前,太子曾与汪猛深夜密谈了一次。太子叮嘱汪猛,整个江南道如今被老八的人把控,已是针扎不进、水滴不入,可这里头的油水不可谓不巨,他让汪猛千里南下之后,伺机而动,最好搅得江南官场大乱,届时太子就可坐收渔翁之利。

汪猛不负太子所望,他在杭州城内密查了好几日,终于查明整个杭州府衙如今都已和分水堂沆瀣一气,分水堂打着官盐的名头四处贩盐,内里所运的其实多数都是私盐,而官府明知此事却无人去查,说明那分水堂与杭州知府之间,私底下必然已达成了某种协议,而分水堂背后“孝敬”知府洪文堂的银子,自然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当时的汪猛毕竟呆在杭州城内密查的时间不多,还未能查到,其实分水堂背后真正的靠山,并非只是杭州知府洪文堂,而是江南道经略使汤山劭。

汪猛一来性子急躁,行事便失之于谋划,二来他自负武功高强,在青衣卫内也没几个能敌,是以做事就有些托大。他自以为查清了江南盐业之真相后,立时率先动手,在运河边的码头上,单凭一己之力,就想公然抓捕方树龙。

当时的方树龙正监督手下往船上运盐,见汪猛一个人上前,哪里将他放在心上?只是方树龙做梦也未曾想到,自己只与汪猛斗了三招,便被对方以一记“苍鹰搏兔”制作要害,然后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之后,汪猛将方树龙的人头带到杭州府衙大堂。依照他原本的设想,是欲借洪文堂之手并杭州步军营的人马,先将杭州分水堂的贼众尽数铲除,待自己回京之后,再参上洪文堂一本,如此,即可借洪文堂之力先行除掉分水堂,又能借此挑拨洪文堂与晋王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待洪文堂被免官之后,太子就可安排自己的人来做这杭州府的父母官。

只是,他想法虽好,但之后的事情发展,却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