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36章 电视机啊电视机

在娱乐方式匮乏的七十八十年代,几乎全民读书。任何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工厂都有自己的图书阅览室,每到休息时间都人满为患,任德县机制砖瓦厂也不例外。早在十年前,厂里就建了工人俱乐部,有图书馆,有球场,有电影播放厅。

就图书室来说,借阅量最大的书既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西游记》也不是《三国演义》《水浒传》,道理很简单,这些书中有古文,尤其是西游记,不怎么看得懂。至于《红楼梦》,在工人老大哥眼中,更是无聊无趣,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好处。

《故事会》不错,文字浅显直白,故事不长也好玩。但这还不是阅读排行榜No:1。

最受广大劳动人民追捧的是《金陵春梦》《侍卫官杂记》和《女皇梦》。尤其是《女皇梦》中女主角的衣事住行,高端的生活方式,简直就是给大家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什么自己家就有个独立的电影放映室,想看什么电影就放什么,天天看不重样。什么自己家就有恒温游泳池,什么枕头边上就堆满了零食,晚上谗了伸出手去就摸一个丢嘴里,什么家里常年放着两三斤酒心糖……

还有,女主角动辄打骂身边的工作人员,等等,等等。另外,某贵妇被圈里人传谣说结婚前私生活不检点,其丈夫勃然大怒,洋洋万言,写材料证明爱人和自己成家的时候是处女。

没错,这些书籍就是所谓的野史。

野史嘛,就得够野。

读得大家那叫一个目瞪口呆,大呼:“好家伙!”

没办法,国人五千年以来的传统就是八卦,尤其是大人物的八卦。

以往那些书中报纸上的大人物现在要出现在电视里,接受全民公审,自然是相当的劲爆。

电视机买回来,是牡丹牌的,黑乎乎塑料壳子闪着高科技的光芒。

当这玩意儿交给到沙舵爷手里后,老沙战战兢兢,急忙找金工车间的工人连夜用角钢和白铁皮焊了个大铁柜,锁好放在大会议室中,并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的开机关机。

公审大会如期举行,看了几日,大家觉得没什么意思,主审法官和在下面受审人的方言都很重,尼玛一个字都听不懂,闹半天,咱们看了个空气?

至于领导干部们的材料,胡乱从报纸上抄几篇社论,对付了事。上面问起,就回答说咱们的干部们大多是工人出身,高中毕业就算高学历,文化浅,素质差,木得办法。

任德县是四川有名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地方官员都很朴素,主官们平时工作挺认真,经常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劳动,出了好几任草鞋书记。所以,对这次写材料的干部们倒不是太苛刻。

几日的公审大会看得大家无聊得要死,等到结束,终于可以看电视剧了。

厂里这台电视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开机,晚上十点半关机。

正式播放那天,几乎全厂的人都来了,大会议室挤满了人,从新闻联播直看到“各位观众晚安。”

厂里虽然有电影播放厅,但每个月也就播一两场,根本不够看,不像电视每天都有节目。刚开始的时候大伙儿还担心电视剧没电影精彩,但看得几天下来,工人们都被电视剧征服了。

相比起电影因为时长和篇幅关系,有些不重要的故事都是几个镜头交代过去不同,电视连续剧有的是篇幅可以慢慢交代,故事都很完整,很详细,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

最要命的是,那年代电视连续剧的每一集的故事都是前后连接的,漏掉一集,你再看的时候,有时候就摸不着头脑。只得不停问旁边人上一集讲的啥,生生憋死个人。不像三十年后的家庭伦理剧,一家人吃饭聊天一集,喝咖啡说八卦一集,最恶劣的是女主角哭也能哭上一集。

八十年代国家引进了不少国外优秀的电视剧,比如《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特别是后者,因为其精彩的剧情,引得年轻小伙子们神魂颠倒。仿佛在一夜之间,厂子里的青工几乎人手一把飞刀,学剧中人,见到树木和门板就一刀飞过去,看到老乡种的冬瓜茄子也是一飞刀,一不小心还扎伤人。

幸好《加里森敢死队》播出不几集后就因为社会反响恶劣停播,否则厂子里搞不好要出命案。

相比起国外的电视连续剧,国产剧还差了许多。毕竟是新鲜玩意儿,导演们也不知道该怎么选剧本,又该怎么拍,出的作品大多粗制滥造,应付了事。但事物总是在发展的,即便是垃圾,只要数量够多,总还是能出现精品的。比如现在正红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通过这部剧,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有尔滨这个地方。又比如《敌营十八年》,到主角在解放前夜开着汽车脱离敌营,驶入解放区,观众一颗悬了多集的心总算是落地了塌实了。

工人们每天吃过晚饭走进大会议室之前,并不知道今天晚上会播出什么剧。碰到好看的也就罢了,怕就怕你在里面守一个晚上,电视里只给你播一部戏剧电影,咿咿呀呀唱得人心烦那就讨厌了,还真有点开盲盒的味道。

应广大群众的要求,沙舵爷定了份广播电视报,贴在工会大门口,这就一目了然了。更有工人拿了纸笔,直接抄了份节目单,免得漏掉自己喜欢的剧。

也就是从今年起,看电视这种新的娱乐方式开始进入机砖厂工人的生活,到年底,就会有条件好的家庭购入这种奢侈品,到明后两年开始普及。一种新的娱乐方式成为未来的主流。

“礼拜六晚上八点,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济公》第一集,这是什么片儿?”大家围在广播电视报前唧唧喳喳议论。

“啥叫济公,我只听说过鸡公,济公是什么玩意儿?”

“济公,会不会和技工一回事。通济渠听说过吧,会不会是说跃进渠的事儿?”

“我看很有可能?”众人都在点头。

旁边却有人扑哧笑出声来,大家回头看去,正是厂办的秘书小车,刚分配过来的中专生,学的是财会专业,算是个知识分子。

工人们都问,小车你笑什么呀,难道不对?小车回答说,你们知道什么,济公是南宋朝的一个和尚,传说他法术高强,为人正义。常游戏人间,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是铁拐李吕洞宾那样的人物。你们还真没文化,笑死人了。

众人一听,神仙,法术高强,那不跟西游记里的故事一样,都叫起来,说,看,必须看啊!

周六晚上,《济公》第一集如期播出,果然精彩绝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