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57章 老李圆满了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57章 老李圆满了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至此,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下基层去前线的活动已近尾声。

还有一天时间就会离开,各位作家已经找到了自己将要创作的题材,跟王火同志提出申请,要去相对应的单位做最后一次采访。

有的作家去医院采访医护人员,有人则去了汽车连体验后勤运输,有人去文工团和那边的演员们座谈。孙朝阳则申请去采访通信站,他已经确定要写《暗算》。

这本书的题材很独特,是国内第一本写密码破译的长篇小说。零零年代刚一发表,就轰动文坛。后来又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成为当季收视率冠军。陈数也是通过这部剧大红大紫,挤身国内一线女明星行列。柳云龙靠这部剧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最后又拍了好几部同类型题材的影视作品,成为谍战片专业户。

另外,这部小说也荣获茅盾文学奖,拿到了文学界最高荣誉。

孙朝阳现在是有点名气,但他在文学圈的名气仅仅是靠一部万余字的短篇小说《棋王》,分量略显不足。真到关键场合,上秤去称,未免有些不能服众。

文学圈,全靠作品说话。

而长篇小说,则是文学艺术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任何一个小说家,毕生梦想就是写出一部长篇,经得住时间检验的长篇小说。

最关键的是,孙朝阳想要留在北京,要留京就得做中作协的创作员。

他和中协的几个小领导关系不太好,虽然有巴金巴老的推荐。但真进去,人家在弄创作扶持的时候,问你未来要写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如果交不出答卷,又有什么脸呆在那里?

《暗算》一书不是太长,总共二十多万字,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瞎子阿炳的故事、黄依依黄博士的故事和陈二胡的故事。虽说如此,但孙朝阳每月要更新《寻秦记》,暗算这边也要写稿,劳动强度一下子就来了。

在动笔之前,他想要做个大纲交到中协,做个选题,应付过去。因此,这最后一天下基层还是很有必要的,到时候可以让那边给自己开个证明,算是完成个任务。

李存保则是申请下连队,还说他打算再在部队呆一段时间,明天就不跟大家一起回家了。

孙朝阳没办法,只能说一声:“保重。”

他又提出,何国庆家庭困难,自己想帮上一把力。就将兜里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请李存保代为转交。

孙朝阳因为来云南很突然,身上的钱不多,也就二十来块。想了想,又把手表解了下来,一起递过去。

李存保也不推辞,说,他和来前线采风的《十月》杂志社的编辑谈过了,那边说等《高山下的花环》写完就发。到时候他会把稿费都拿出来凑一凑,一并转交给何国庆家人,我代表国庆谢谢你。朝阳,你现在是我最好的战友之一。

孙朝阳笑笑:“那之前呢?”

李存保:“我是个军人,我不是太喜欢你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不喜欢归不喜欢,但我们还是战友。”

“对,是战友,毕竟我们在同一条战壕待过,还一起钻过猫耳洞。”孙朝阳心中欢喜,他知道,战友这个名词在军人心目中的分量。

两人互道珍重,挥手作别。

当天,孙朝阳又去了一个通讯站,很长了些见识。

晚上,他和作家们坐军用飞机离开云南

回想起这七天的采风活动,孙朝阳觉得很有意义,也能成为自己一生的精神财富。

孙朝阳还是没有时间写《暗算》,他现在有好几件俗务需要处理,一刻也拖不得。

首先,他提交了入中国作家协会的申请。你现在已经要做创作员了,如果还不入会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去那边提交了申请,又填了张表,交上去。

中协的人问起他创作计划的事情,孙朝阳又把《暗算》的大纲交上去。

大纲其实很简单,也不用写具体故事情节。就大概说说你将要创作的这部小说是什么题材,主题是什么,主角叫什么名字,类似于产品说明书。

工作人员收了大纲后,道,这份材料还得交给领导审核,审核过了再说后话,大约需要一周时间。

一周后,孙朝阳再次去中协打听,那边回答说已经审核过关,孙三石同志已经正式成为中协的创作员。下来单位要给你核工资和粮食关系什么的,需要一个过程,请回去继续等。当然,下月十号你就可以过来领工资了,说工资也不贴切,应该是创作基金。

孙朝阳问多少钱,工作人员说,每年三百块,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一听到又要等,孙朝阳心中不踏实,缠着他问自己具体工作做什么?工作人员再次回答,会有个专门的办公场所供创作员写稿。不过,作家们的写作习惯不一样,有的人每天上午来坐两小时,写几千字就回家去,有的人则下午来。不过,大多数人一个月就领工资的时候来露个面。办公室,仅仅是大家社交的一个场合。

听说不用坐班,孙朝阳倒是很满意,他事情多,根本就不想朝九晚五陷在这里。

心中就打定主意,等领钱的时候再来像萤火虫一样闪个光,平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二妹孙小小终于来了,经过这一段时间,小丫头更成熟了些,话也更少,看到人就抿嘴一笑。

孙朝阳:“胡汉山又回来了,心情如何?”

孙小小:“哥,高中我想念理科。”

孙朝阳:“高二才分理科文科,还早,先入学。”

很快到了九月,孙小小报名入学,依旧和从前那样每天乘公共汽车去上学。依旧是以前那些同学,当初初三的同学们大多考上,只是谢桦老师已经不在了。

生活又走上正轨,恢复当初的模样。

正当孙朝阳提笔打算写《暗算》的时候,李存保有信寄来,说他已经把孙朝阳的那份心意转交给何国庆家属。另外,他在连队体验生活两天后,就提笔创作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本打算花上一两个月时间慢慢磨,谁料这一写就收不住,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哭了好几场,竟一口气写完了。写完,立即交给正在前线的十月社的编辑看,人家当场就拍板刊发。

“朝阳,上次在云南你说要写一本关于密码破译的书,我很期待,请加油!”

随信还附有一本九月份的《十月》。

孙朝阳仔细读完《高山下的花环》心中感慨:“和真实历史上一样,真是好书,老李圆满了!”

……

此刻,在杭州。

何情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上飞快奔驰,心中郁闷得要命。

因为,她的姆妈来了,

说是要跟自己住在一起,一家团聚。

何情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