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19章 不要感情用事

吴胜邦:“海洋出版社那边联系上了,他们怎么说,不要你?不买我帐的人多了,也不差他们一家。”

“也不是,他们倒是答应接收。五一之后,我们就可以陆续办工作调动,办户口迁移。”唐大姐回答。

吴胜邦笑笑:“那不就结了,看来我这个副字还是管点用的。而且,你能力又强,《飞碟探索》在你手中,这几年办得多好啊。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还是人才。我如果是海洋出版社的社长,听到你唐大姐要来,必倒履相迎。怎么样,社里怎么安排你工作的,让你做《科幻海洋》的社长,还是专职副总编?”

唐大姐却叹息一声:“刚才这个电话就是安排岗位的事情,来征求我的意见。胜邦,我的社长做不成了,专职副总编也没有空缺。”

吴胜邦:“栏目编辑组主编?也不错啊。”

唐大姐颓丧:“就是普通编辑,老吴,我也不是贪恋权位的人,在什么岗位不一样工作?只是,我也是做惯了管理的人,习惯了统筹布局,具体业务未必干得好。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擅长的东西也就一样。关键是,做普通编辑,发挥不了我的强项。”

吴胜邦:“然后呢?”

唐大姐是个有事业心的女强人,虽然她的能力被表面的温柔体贴所掩盖,也被大家所忽略。《飞碟探索》月销上百万册的专职副总编,却被一个销量十万,有时候甚至只有几万册的杂志社嫌弃,她有点郁闷:“胜邦,咱们一家人两地分居多年,说不想念也是假话。孩子现在是叛逆期,尤其还是处于叛逆期的姑娘,我工作也忙,管不了。父爱缺位在子女教育中后患很大,为了女儿,我愿意做出牺牲。“

说起女儿,吴胜邦心中难过,忽然道:“建英,实在不行我辞掉这个副书记,干脆调你们兰州去得了。跟你和孩子比起来,我个人前程又算得了什么?”

唐大姐眼睛有点湿润,握住丈夫的手:“胜邦你说什么傻话呢?”

二人感慨了半天,吴胜邦忽然轻笑:“唐建英同志。你年轻的时候在领导身边工作过,现在也是单位领导,怎么这样软弱。这不好,口头批评一下。虽然你去《科幻海洋》做领导工作的事情不好办,但事在人为。等回北京后,我再替你沟通一下,争取一下。但你也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这样我才好说话。”

唐大姐疑惑:“什么令人信服的成绩,这跟我的工作调动又有什么联系?”

吴胜邦点了一支大熊猫;“我问你,一个优秀总编的标准是什么?”最近上海卷烟厂出品的熊猫牌香烟在京城很流行,尤其是在桥牌协会,你递中华过去,人家未必肯接。当然,这烟很不容易搞到。

唐大姐:“一个优秀的总编首先要确定办刊方向,然后是组到符合需求的稿子,确定刊物在业界的特有的风格。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优秀作家。”

“对,说得好。我说,假如你带着优秀作家和优秀稿子入驻《科幻海洋》呢?”吴胜邦掸了掸烟灰:“据我调研,我国的科幻小说发展得其实很差。毕竟,这个文学题材对于作家的专业科学素养要求很高,门槛摆在那里的,一般作家轻易入不了门。不象纯文学,只要会写字,胡诌两句现代诗,你就能说自己是诗人,关系到了,也能入作协。《科幻海洋》那边的科幻小说我看过,故事是真差,。比如上一期头版那部短篇小说,据说还是个比较有名的作家。他写的是什么故事呢,写的是未来机器人进入普通人家庭,家里的小孩考试成绩差,老师让家长在考卷上签名。于是,娃娃就让机器人模仿父母的笔迹,最后被抓到,接受了教育。这故事有可读性吗?”

“还有一月份的一篇小说,写的是宇航员冬眠一百年后,终于抵达外星球,故事也无趣得很。我倒是宁可看你办的《飞碟探索》,虽然都是胡说八道,但说得有趣啊。”

唐大姐哈哈笑道:“现在的科幻小说确实写得不好。”

吴胜邦压低声音:“这次书记处办科幻小说作家和编辑培训班,我就知道是一次机会。这里几乎是全国最好的科幻作家和编辑,过几天,大家会陆续把大纲交上来。到时候你选几本最优秀的,带到《科幻海洋》去,有了成绩,我这边也好做工作。”

唐大姐却摇头:“文学有自己的规律。名家未必出好作品,老作家们想象力枯竭,而科幻小说最考较作家的灵感和对于未来科学热点的提前一步的把握。说穿了,这东西全靠吃点子。有好点子,怎么写都有。没有好点子,强写也写不出好东西。这期培训估计也没有什么佳作面世,大家都是走个过场。所以,我觉得这次培训班意义不是太大。”

吴胜邦却是不快:“建英,你的意思是我瞎折腾?”

看到丈夫生气,唐建英道:“好了好了,别生气,我到时候看看吧。”

这几日大家都在讨论大纲的事情,唐大姐是业内资深,听他们说起新书,感觉实在没有什么亮眼的东西,个人很不看好。

唐大姐说:“科幻小说这种题材说是文学吧,其实对作家的科学素养要求很高。当然,如果科学素养上差点,也可以写软科幻,专一在未来社会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上着墨。但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最要紧的就是要有想象力,点子文学。一个好的创意,比金子还宝贵。老作家们确实不行,我倒是看好培训班的几位年轻人。下来我会重点关注他们的新书大纲,比如孙朝阳。他写的通俗小说《寻秦记》的设顶就很有意思,比如爱因斯坦的时间概念,比如穿越,算是国内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可惜啊,《寻秦记》是一部武侠小说,如果当初写成科幻绝对是一本佳作。”

听妻子提起孙朝阳,吴胜邦就满腔怒火,忍不住骂道,这人自由散漫,目无组织纪律,背后还说领导坏话,抗拒此次培训学习。他确实是年轻一代中最好的作家,但未必就能写好科幻。而且,这人功名利禄之心太重,他不喜欢。

唐大姐说,不对啊,朝阳很开朗很豪爽,跟古代的大侠一样,功名利禄四个字跟他也不沾边。

吴胜邦冷哼,透露说,鲁迅文学奖评选作品征集已经结束。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行业作协出版社杂志社已经将作品选送报备到中协鲁迅文学奖评委会。现在,各门类办公室正在进行初选。

北京那边已经把大名单派专人送到吴胜邦手头,有上千部作品。

其中,孙朝阳有一本散文集和一个短篇小说。别人都是送一部作品,他来两部,纯粹胡闹。对名利热衷成这样,吴副书记深为不齿,很是反感。

吴胜邦气愤地说:“如果我是初审办公室的,肯定把他给刷下去。但是,我评委会按照制度不能插手初审。好,一切等到复审的时候再说吧。”

唐大姐:“胜邦,作品是下面各级作协和出版社杂志社选送的,我认为和孙朝阳没有关系,或许你误会他了。”

“你相信吗?”吴胜邦摇头:“没有孙朝阳在下面做工作,人家会选送他的作品?”

唐大姐:“你就说孙朝阳的《棋王》和《文化苦旅》是不是最近十年第一流佳作,有没有资格作鲁迅奖的候选吧?”

吴胜邦:“唐建英同志,我知道在培训学习中,孙朝阳对你帮助很大,但我希望你不要感情用事。一次送两部作品参评,他孙朝阳还想拿两个奖项吗?真是滑稽,别人又怎么看我评委会?他不进复审还好,如果进,我会给各位评委提出我的意见。”

唐大姐:“懒得跟你说,芒果你别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