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49章 在杭州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549章 在杭州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永富:“老何你说笑了,江南不是人间天堂吗,怎么成苦寒之地了。咱们一般说起苦寒之地,说的是东北,尤其是黑龙江。”

何水生摇头:“不然,黑龙江那边可富得很,到处都是大工厂。而且,人家地广人稀,黑土地种什么都丰收。咱们江南可就不行了,人口实在太多,在好的地种出的粮食也不够吃。而且,气候坏得要命。夏天闷热,冬天湿冷。”

“北方虽然气温低,可空气干燥,体温容易保持。最妙的是家里还有暖气,外面下大雪,屋里只穿一件毛衣就能过冬,不知道多舒服啊。”他说:“如果不是为了带亲家你来看房子,我都不乐意回浙江。”

杨月娥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道理,我在北方生活了这一年多时间,也觉得冬天舒服得很。尤其是北京空气干燥,冷天洗衣服往暖气片上一搭,两小时就干了。在四川,一星期时间都不行。其实,浙江和四川冬天的气候一样,永富是享了儿子的福,吃不得苦了。”

孙永富吹胡子瞪眼:“我吃不得苦,我吃不得苦?咱劳动人民的本色永不改变,上回去我舅子家,我不也挽起袖子下窑帮着装车?浙江这点冷算什么,刚才我就是随口一说。”

何水生:“老孙你还是不要大意,毕竟一把年纪了,而且在北方暖气房里生活习惯了,别弄病倒。”

“我会病,我怕冷吗?”孙永富说着话,就开始脱外套:“我发热了,我热气腾腾。”

何水生:“你又不是刚出笼的馒头,还热气腾腾?”

杨月娥:“啊哟,老孙头,你跟亲家赌气做什么呀,快穿上衣服,快穿。”

说话间,四人带着行李出了航站楼,又上了公共汽车朝市区驶去。

刚才何水生说江南苦寒之地乃是吐槽,其实,杭嘉湖平原乃是天下一等一富庶之地。这年头,杭州市区还不大,城外,小桥流水,大片青绿色农田如同毯子一样铺向天际线。

农田里有种桑树的,有种蔺草的,有种油菜的,还有种小麦的。一条条小河在农田间蜿蜒而过,河心有淤泥堆的小洲,农夫划船在河沟里经过,用铲子铲起小河里的河底肥泥扔上岸用来肥田。到处都是老乡在忙碌,四海无闲田。

农田间,青瓦白墙的农舍点缀其间,看起来彷佛吴冠中的国画。

孙永富老两口是第一次来江南,眼睛一直落到窗外的风景上面,不肯收回来。

老孙忍不住对何水生感慨:“老何,以前我俩为四川富裕还是江南富裕天天争。我心里想,四川是天府之国,怎么也不输你浙江一头。现在看来,是我没见识。这么大平原,这么好的地。我们四川,说起平原其实就三块,成都的川西坝子、峨眉夹江平原、西昌的安宁河谷,都小。其他地方除了山,还是山。”

老何这次叫上亲家来杭州,未免没有跟他斗一斗,夸一夸的意思,心中得意,暗道:杭州是好,你还没见到我老家无锡,那地方才是天堂呢?

口中却故做谦虚:“杭州这里好些,但浙南也是山,条件也不行。”

孙永富却摇头:“不能比的,不能比的。”他又想起一事,说:“老何,你们江南这么富裕,怎么每年还从我们四川调生猪?不像话,不像话。”

看两人又要争起来,杨月娥忙骂丈夫:“什么四川,你现在已经是北京大爷了。”

公交车进得市区,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城中好多老式民居,人的穿着比北京还洋气。

不过,到武林广场一带,新楼逐渐多起来。

然后,四人终于看到自家的楼房,足足两栋。

老何掏出一大串钥匙递给孙永富,指着其中一栋:“朝阳的。”又指着另外一栋:“何情的。”

何妈妈打断丈夫的话:“分什么彼此,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大伙儿的。”

她又说:“亲家公,亲家母,在杭州期间,你们也不用担心吃住。早之前,朝阳和情情就装了两套房,一套给你们二老,另外一套给我和水生住。至于吃饭,没有炊具,只能在外面吃。”

装修得很老气,都是八十年代末的风格,做了墙裙,但在当时却非常高级。

因为时间迟了,四人在外面随便吃了点饭,甜口的,孙永富和杨月娥吃不惯。

第二天早上,孙永富就被冻醒了,推开窗一看,外面下起来雪粒子,寒冷无形地渗进骨子中,整个人都是僵的。

他不住打着哆嗦:“江南真是苦寒之地啊,月娥,我一晚上脚都是冷的,都没睡热。”

杨月娥迷糊着醒来,满眼都是迷惘:“我在哪里?”

孙永富:“我们在自己家。”

杨月娥:“我们不是在北京吗?”迷糊了半天,才想起自己现在杭州的房子里,也对,房子是朝阳的,这里也算是老孙家:“这么多房子,都一栋了,怎么住得过来,孩子买了干什么呀?”

孙永富说:“你懂什么呀,朝阳说了,现在新社会,土地不能买卖,但房子可以。改革开放了,将来这房子就相当于旧社会的田地,可以租出去收租子。就算什么都不干,也够三代人吃喝。”

杨月娥:“永富,你多么勤劳朴素一个人,心里怎么还装着剥削阶级的观点?”

孙永富:“虽然剥削阶级反动,可过得舒服啊。你别跟人乱嚼舌头,说咱们家很多房子,要保密。”

接下来几天,何情爸爸妈妈带着俩亲家去了灵隐寺,老孙吐槽,说这庙看起来有点矮,我们四川的庙都高大。

然后去看了岳飞,岳飞墓前跪着的几尊奸臣像胸口被游客摸得发亮,甚是不雅。

看到岳飞的塑像,孙妈妈上了三炷香,跪下磕头:“岳爷爷你好,请你保佑我儿女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磕完头,就让孙永富随喜功德。

老孙不情愿地扔进去一毛钱,说封建迷信要不得。

孙妈妈气道,拜岳飞不是封建迷信,你这人满脑子剥削阶级观念,现在出钱了,又说封建迷信不好。

西湖颇大,可惜去的是白天,加上天冷,却看不到三潭映月。

孙永富望着一湖湖水心动:“老何,明天过来甩几杆。”

何水生一脸鄙夷:“钓什么钓,这里的鱼不好。主要是水浅,全是泥腥味,根本就不能吃。要钓咱们得去衢州。钱塘江听说过吧,那里是上游,水质好得很,里面的水产鲜得很。走,去钓鲈鱼,钓鳜鱼,咱们的路亚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孙永富大喜:“去去去,咱们去衢州,这杭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

三个月没有钓鱼,二老早就是心瘾难熬。

于是,四老就去了衢州。

衢州是何妈妈陈衢的老家,是浙江最不像浙江的地方。

老孙去玩路亚,他有钱,找到钓点就开始不要命地打窝,一口气打了七天,才开始下钩,出手就爆护,顿感这地方来对了,就在这里过年吧。

又感慨,钓鱼这事儿真的是比谁钱多。

当剥削阶级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