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57章 特种兵式的疗养

上了公共汽车,陆遥才想起一事:“朝阳,不对,不对,今天是年三十,咱们跑广州去做什么,现在街上还有人吗?”

孙朝阳道:“广州是改革开放前线,可没有年三十就不上班的毛病。年固然要过,但赚钱更要紧。有钱,天天都是过年。”

陆遥深以为然。

两人乘车半天才进市区,却见这里的街景和番禺一样,也有很多骑楼,另外,珠江边上很多西式巴洛克式建筑,都是本世初外国人建的,有点上海外滩的味道,一派异域风光。

因为是冬天,珠江水不大,看起来风景不错。孙朝阳说,其实他个人觉得风光最好是初夏,珠江水涨起来,有时候甚至还漫到岸上。那时候荔枝上市,满城都是荔枝甜甜的味道。

所谓,日啖荔枝三百粒,不辞常做岭南人。

这个时候的广州已经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发达程度超过北方的所有城市,让孙朝阳恍惚又穿越回到现代。

街上行人依旧多,一派新春喜气。

陆遥没想到今天会走这么多路,也没想到孙朝阳的精力会如此旺盛,渐渐地,脚也疼了,腿也酸了,肚子里娥得咕咚作响,忍不住道:“朝阳,不是要吃鹅公村吗?”

孙朝阳一拍脑袋:“哎,忘记了,忘记了。”

说着就带着陆遥去了码头,上了船朝珠江南面行去。

陆遥疑惑地问:“咱们这不是来广州玩吗,怎么朝城外跑了?”

孙朝阳道:“我跟你说的鹅公村恰好不在城里,再说了,今天又不是我请客。老陆,有个大户请客,咱们是来打秋风的。主人家就这么安排的。”

陆遥问主人家是哪位,孙朝阳回答说是欧阳山老先生,他在来广州之前和欧老的秘书电话联系过,安排今天在鹅公村吃顿饭。。

老陆大惊,问,是不是写《三家巷》的那位欧阳山老前辈。孙朝阳笑曰:不是老先生还是谁?上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的时候,有幸和广州这边的作家们见过面,大家都认识。

火轮船行不片刻,就靠到对岸的芳村码头。

八十年代的芳村还没有发展起来,地方小,但码头却非常热闹,无数木船走舸在挤成一团。小船上装满了香蕉,船夫正在大声叫卖,因为是粤语,也听不懂。原来,这里竟是广州最大的香蕉批发市场。

江水浑浊,水面泛起泡沫,不知名的水鸟一群群飞来,又一群群飞走。

从这里回头朝背面望去,正好能够看到白天鹅宾馆,风景极佳。

孙朝阳介绍说,以珠江为界,南面的芳村是河南,北面的广州是河北。

在后世,这里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已经发展成高科技中心,聚集了十万码农。但现在,还是一拍田园风光。

鹅公村是有名的餐厅,占地不大,有点农家乐的味道,在二十一世纪,附近还有所大学。

二人刚走进去,却见大堂里坐着的一群人走站起来,为首一个中年人笑吟吟地上前跟孙朝阳握手:“孙总编,又看到你了。”

孙朝阳:“老胡,北京一别已经三月,想不到又能看到你,欧老呢,怎么没看到他?”

老胡是欧阳山先生的助手,回答说:“先生年事已高,眼睛也不好,现在包间休息,等着孙总编。”

他又介绍其他六七个人给孙朝阳和陆遥认识,都是广州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作家。

听说孙朝阳身边的是陆遥,几人都抽了一口冷气,皆道:“《人生》《人生》,许灵均,许灵均。”

老胡无奈纠正:“《人生》的主角是高加林,许灵均是《牧马人》里的,你们把陆遥跟张贤亮弄混了。”

“你们是故意的吧?”孙朝阳哈哈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起来。

陆遥的小说《人生》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去年上映,当年的观众常常拿这部电影和《牧马人》做比较。《人生》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周里京和吴玉芳,《牧马人》是朱时茂和丛珊。

看得出来,这几位作家都是朱时茂的影迷。

大家在老胡的带领下朝里面走去,迎面就是一排排海鲜水产箱,从波龙到各种鹦鹉鱼石斑鱼红雕鱼什么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老胡说,大伙儿想吃什么看好了点,今天冯老办招待,欢迎远方来的客人。

陆遥也算是见多识广,却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海鲜,眼睛里全是惊讶,看到什么都要仔细端详片刻。又感慨地指着一盆面包蟹,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庞海。

孙朝阳也得了趣,四下看着。

看完海鲜,走不几步,后面就是一口池塘,水边长满三角梅,开得红艳艳。

欧老先生眼睛不好,眼疾比起上次出席茅盾文学奖的时候更严重些,据老胡说,双眼视力估计只有零点二的样子。

这个时候的欧老已经七十出头,任广东文化厅的副厅长,老胡是他助理,主要工作是记录他口授的文章,和读书读报。另外,还有整理《欧阳山文集》。

他看到孙朝阳和陆遥很高兴,尤其是见到陆遥,握着手就不放,感叹道自己最喜欢陆遥那种朴实厚重的文字,那样的浑然,也只有西北汉子才写得出来。咱们广东作家的作品,却少了这种气势。

文章如人,人活着全靠胸中一口气。人无气要死,文章如果没有不平气,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铅字。

孙朝阳点头,道,对的,作文,说到底是情绪输出,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不外是表达快乐、悲伤、愤怒、幸福、忧郁等普适的情感,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这些情绪了,也可以不写了。

欧老指着孙朝阳,笑骂,你倒是懂的操弄读者情绪,就是太腻。比如你的《文化苦旅》,情感太浓烈,读起来,像烈酒,像辣椒,像肥肉,一股脑地把你想表达的东西喂到人嘴里,却少了些韵味,我不敢苟同。

孙朝阳:“我和欧老写作观念不一样,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欧老又对在座后辈道:“你们还要多努力,咱们广东这几年文学发展不是太好。咱们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文化界一提到广东,都说我们这里是文化沙漠,这样是很不好的,你们都有责任。”

看欧老批评其他中青年作家,未免得把气氛搞尴尬,孙朝阳就把话题扯到美食上。

在鹅公村吃饭,自然要吃烧鹅。不过,广东人口味淡,食材讲究的是原滋原味,因此嘴巴很刁。鹅和鸭这种水禽最大的问题是有腥味,如果是川菜,先是下油锅爆炒,炒出油来。然后搁豆瓣和花椒海椒生姜烧,起锅的时候,还要放青椒和香菜、葱花,轻易就能把腥味压下去。

广东的烧鹅没这么多佐料,所以,你得趁热吃,一旦放凉,咬嘴里就有点恶心了。

烧鹅是一道菜,龙虾上了,可惜这玩意儿名气虽然大,但味道孙朝阳个人感觉实在不怎么样,挺寡淡,还比不上火爆小龙虾。

还有一道菜让孙朝阳大跌眼镜,是青椒酿肉。就是把青椒抠空,里面酿上烂肉,海椒竟然不辣。

欧老指着青椒笑道:“今天请朝阳和小陆吃粤菜,你们把潮汕菜弄上来做什么?”

孙朝阳道:“潮州菜也是粤菜中的一种,要不上一盆生腌吧。”

大伙儿皆脸上变色,广府人也受不了潮州生腌,更何况这里还有一把年纪的欧老,要出事的。

其中最让陆遥感到神奇的是打边炉,原本以为是火锅,结果上了一钵清水。不过,鱼片却鲜嫩,又脆。

孙朝阳介绍说,打边炉的鱼平时要用新鲜蚕豆喂,这样,鱼肉才鲜脆,一般的鱼却不能用。

陆遥最喜欢吃的菜是花鳗,尤其是鱼皮,真是无上的享受啊。

文人雅集,除了谈文学,还有其他花样,比如飞花令。

众人请欧老起头,老先生笑道,就来个不难的吧。思索片刻,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蓝带马爹利。

然后指了指孙朝阳。

朝阳同志道,老先生照顾后辈,果然挺简单,就对了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很爽快地把杯中酒饮了。

接着交给另外一位青年作家,那人不假思索对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抬手干杯。

然后老胡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喝了一口。

大家都笑着说,老胡你这是取巧了。

轮到陆遥,老陆什么时候玩过这个,忙说不懂,有点尴尬。

玩飞花令如果对不上了,是喝不成酒的。

下首一位作家念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如此,大伙儿玩得不亦乐乎,天已经黑尽。

三十夜来临,到处都是鞭炮声,珠江上腾起了烟火。

鹅公村满座,热闹得很,看来很多市民选择在这里吃年夜饭。

大厅的电视开着,传来冯巩喜气洋洋的声音:“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觥筹交错,作家们都扭头看窗外的烟火,看着美食和精美的器具,让孙朝阳恍惚中有种穿越回二十一世纪的感觉,广州真发达,和内地两千年已经没多大区别。盛世真好啊,中华民族的盛世就要开始了。

宴会九点半才结束,欧老有专车的,考虑到番禺有点远,让司机送孙朝阳和陆遥回宾馆,自己则和其他作家打的回家。

路上,陆遥有点些微郁闷,忍不住说:“朝阳,你们的飞花令是怎么玩的,看起来好复杂,我一晚上都被插上嘴,感觉被你们排斥了。”

孙朝阳道,古代文人雅集,无论是曲水流觞还是射覆和飞花令,其实玩法都简单,规则太复杂的游戏也没办法流行起来。

射覆就是在地上立一个壶,大家用箭朝里面扔,扔进去的就喝一杯,扔不进去的没酒喝,这是魏晋三国时的玩法。

至于曲水流觞,就是大伙儿在小溪边或坐或卧,上游的人把盛了酒的盏儿顺水漂下来,停到谁的面前,就作一句诗,作出来才有酒喝,这是王羲之在山阴的玩法。

“最后说飞花令这玩意儿。”孙朝阳笑眯眯地问:“老陆,我问你,欧老所念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的是什么,我接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的又是什么,后来老胡对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又是什么?”

陆遥:“写明月。”

孙朝阳:“是啊,接的人只要诗词里带月就行,这就是飞花令的玩法。”

陆遥恍然大悟:“有意思,有意思。”

孙朝阳:“飞花令说是明朝时的玩法,其实三国魏晋时代就有类似的游戏规则,叫行酒。曹操在一首诗里写‘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郑康成是东汉末年着名经学家郑玄,他在行酒的时候因为没接上句,被众人讥讽,怒气发冲冠,倒地上死了,估计是得了心梗。对了,诸葛亮三气周公瑾,周瑜估计也是心脏病被气死的。”

陆遥:“好好地说这飞花令,你一会儿郑玄,一会儿周瑜,思维有点跳跃。”然后感慨:“真儒雅啊,今天晚上的活动有意思。”

他本是农村孩子出身,靠着自己的奋斗才到了大城市西安,如今已经是蜚声国内的大作家,但因为出身的缘故,文化积淀其实还是不足,尤其是传统文化,没办法,以前没学过。

先前见孙朝阳和岭南作家们子曰诗云,谈笑风生,心中忽然羡慕,真是风雅,谁说广东是文化沙漠的?

老陆本打算今天晚上熬夜看资料,但折腾了一天,回到宾馆后,看了几眼春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死过去,依旧一夜无梦。

然后,早上八点,他饿醒了,照例和孙朝阳去宾馆餐厅喝早茶。大年初一早上来喝早茶的市民依旧多,来疗养的作家们经不住美食的诱惑,已经有人开始来这边吃东西了。

这天孙朝阳的早茶并不像前一日那样吃到中午,而是随便吃了几口,就拉着陆遥出门,说又要去广州。

老陆想留在宾馆里看资料,孙朝阳却神秘地说,三百一件的衬衣买不买,我们去试试。

那是的去啊,晚上回来,二人都换上了新衬衣,金利来的。

陆遥很满意,说穿上舒服,但感到奇怪的是,衬衣里面怎么还有个备用的纽扣。

他逛了一天街,照例到点睡觉,很香甜。

浪费了一天时间,陆遥咬牙发誓,初二必须工作了,要看资料。但孙朝阳说上次吃了欧老的饭,要回请,礼数须走到。

得,去吧。

初三,广东作家邀请二人爬白云山,得,面子不能不给,爬吧。

初四,二人本打算去深圳看看,无奈过年期间边防证办不下来,改去顺德吃吃吃,食在广州,味在顺德嘛?

陆遥是真没兴趣,对煲仔饭什么也嗤之以鼻,他确实想看资料,做《平凡的世界》前期准备工作。

孙朝阳沉吟:“要不我们去顺德吃蛇咬鸡?”

“啥玩意儿?”陆遥大为心动:”听名字甚是不凡。“

这么几天折腾下来,老陆被孙朝阳带着,把附近的旅游景点玩了个遍,皮鞋底下的铁掌都磨得发亮,每天像特种兵一样跑过来跑过去,累得够呛,回来倒头就睡。

当然,自己已经欠下了孙同学好多钱,必须抓紧时间写稿子,把债给还了。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孙朝阳真可恶!

孙朝阳打了个响指:“走,去广州。”

“不去。”陆遥翻看着资料,头也不抬。

“去吧,我们去看病。”孙朝阳说。

陆遥放下报纸,看了看孙朝阳,心中忽然担心,朝阳病了,不应该啊。

老陆已经把孙朝阳当成最好的朋友,朋友生病,正是最脆弱的时候,自己必须在背后支持他。

在去广州的路上,陆遥心里乱糟糟的,暗想:朝阳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他和对象已经处了两年,一直没有谈婚论嫁,难道……难道哪方面有问题……

想来想去,这个可能性极大。

其实,陆遥并不知道孙朝阳是带他来看肝病的。

这几天孙朝阳和广州的作家们一起玩的时候,就问现在宝芝林还在不在。作家们回答说,宝芝林二十年代的时候就被军阀反动派给毁了,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要找好的中医,其实倒是可以帮着推荐一位。

岭南因为气候炎热,古时候是烟瘴之地,自古就出名医。加上广东人喜欢喝凉茶,凉茶的配方也乱。是药三分毒,很多凉茶里的药有肝毒素,肝病发病率也高。所以,广州的中医治肝病是有传承的。

他们恰好知道一位老先生,以前是中山一院的教授,现在退休在家。医院本来还想返聘他回去继续坐诊,但老先生说自己当了一辈子医生,想要休息了,难不成将来还死在岗位上。

就闭门谢客。

不过,这个时代的作家地位高,老先生听说给北方来的着名作家看病,恰好又知道孙三石这人,才点了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