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198章 龙凤胎

汉家功业 第198章 龙凤胎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198章 龙凤胎

第198章 龙凤胎

唐姬的喊叫声,比蔡文姬更为激烈,而且时间特别长。

门外的众人焦虑不已,刘辩站在门外,几次要进去都被堵了回来。

何太后看不过去了,拉住他,教训道:“又不是第一次,还沉不住气?!”

刘辩脸色僵沉,深吸一口气,强耐不安,在门口不远处来回踱步。

唐瑁这会儿也在,听着女人的惨叫声,不停的握拳,头上汗水不停的流。

刘辩看了他一眼,又瞥了眼天上的大太阳,越发焦躁。

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门内突然传来了一声清脆啼哭。

“是一位公主!”

何太后喜笑颜开,正合她意。已经有一个孙子了,她想要一个孙女。

刘辩激动的就要推门而入,却发现被反锁了,用力敲门,道:“都生了,快开门,让朕看看。”

里面却没有开,在刘辩有些生气的时候,又一声不同的啼哭声响起。

门应声而开,产婆满脸笑容的恭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唐娘娘生的是龙凤胎!”

刘辩已经忍不住了,硬是挤进去。

入眼便看到两个小家伙在热水盆里挣扎,啼哭声十分嘹亮。

刘辩走到近前,两个小家伙比刘绍刚出生时还要瘦弱,瘦瘦黄黄,倒是哭声比较大。

见产婆洗的用力,不知道是不是弄疼他们了,刘辩很想阻止,又没说出口,余光见唐姬脸色苍白,用力的看着这里,连忙走过去,握着她的手,轻声到:“感觉怎么样?”

唐姬出血不多,脸色十分苍白,勉强的道:“陛下,臣妾想看看孩子。”

产婆在一旁,笑着道:“娘娘不要着急,洗一洗,马上送来。”

唐姬点头,目光都在孩子那。

刘辩见状,坐在床边,陪着她。

何太后,蔡文姬等跟着进来,两人在说着照顾孩子的经验。

两个小家伙很快包裹严实,被送到唐姬身边。

她看着两个小家伙,伸手摸着,脸上有种满足、欣慰的复杂表情。

刘辩这是第二次了,感觉没有上次那么强烈,微笑着看着母子三人。

没有多久,唐姬就累了,闭着眼,静静睡熟。

刘辩等人一众人被何太后赶出来,大门紧闭,生怕漏一丝风进去。

刘辩轻吐一口气。慢慢走出永安宫,瞥了眼唐瑁,道:“你之前是说,刘表还没到荆州?”

唐瑁躬着身,心里暗紧,道:“是。臣从庐江出来时,还没有听到他任何消息。”

刘辩双眼微眯,看向南方。

荆州现在混战成团,各种势力层出不穷,什么旗号都有,缺少的,是一个令各方信服的统帅之人。

刘辩走着,推敲不断,道:“你之前举荐吴景出任荆州刺史?”

唐瑁一惊,道:“臣之前不知道朝廷已有安排,是臣妄言。”

刘辩瞥了他一眼,道:“那吴景能力怎么样?”

唐瑁猜不准刘辩的心思,故作思索的道:“吴景很有能力,在吴地声望颇隆。”

刘辩没说话,慢慢走着。

吴家,孙家,在江东都是大族,声望极好,从荆州世家推举吴景为‘盟主’便能看得出来。

但刘辩是不会给他们坐大的机会的!

抬头看了眼大太阳,刘辩脚步慢了一点,道:“你觉得,新任的扬州牧,应该怎么做?”

唐瑁心里砰的一跳,抬头看着刘辩的背影,忍不住的想道:是要任命我为扬州牧吗?

想着女儿刚刚生下龙凤胎,越想越觉得可能!

唐瑁神色不自觉的拘谨了几分,认真的思索再三,道:“回陛下,臣以为,第一要务是剿匪,二是协助孙坚筹集粮草,安抚民生。”

‘协助?’

刘辩眉头挑了下,这便宜老丈人,真的是一点眼光都没有。

“传丁原来见朕。”刘辩忽的脚步加快道。

潘隐小碎步跟着,道:“是。”

唐瑁愣住了,站在原地,看着刘辩的背影,满心疑惑,难道我猜错了?

潘隐跟在刘辩身后,见他是去尚书台,道:“陛下,丁原正在尚书台。”

刘辩嗯了一声,边走边道:“那正好,开个会,让荀彧也进宫。”

六曹搬出宫,六曹尚书、侍郎等,便都在宫外,而不是尚书台了。

“是。”潘隐应着,摆手让一个中黄门去传话。

刘辩走向尚书台的时候,丁原正在王允的值房。

两人对坐,丁原目光微闪,面上忧心忡忡,道:“王公,朝野这么多弹劾我的奏本,朝廷是要问罪于下官吗?”

丁原在兖州牧期间,出了桥冒叛乱一事,兖州差点彻底失控,而后在征讨桥冒过程中,各种昏招,事后又处处针对曹操,将兖州弄的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是以朝野针对他的弹劾,只比曹操少那么一点点。

王允漠然着脸,不怒自威,道:“你在兖州还是有些功劳的,我与丞相谈过,不会问罪。尚书台准备命为太仆。”

丁原闻言,长松一口气,连忙抬手道:“多谢王公庇护。”

太仆,虽然没有以往的权势,但总归还在朝廷,以后有的是机会。

不过,丁原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落寞,同是曾经大将军府的掾属,王允现在位极人臣,而他还在苦苦挣扎。

王允没有他那么多心思,双眼锐利了几分,道:“你从兖州来,对冀州的情形,你了解多少?”

冀州的局势,王允都是从奏本里了解,但他发现各处奏本明显有所矛盾,似乎藏着什么事情。

尤其是曹操的军司马,夏侯惇所属的两万大军,在冀州即将天塌地陷之时,纹丝不动。

他心底怀疑,曹操有自立的图谋!

丁原神情一沉,道:“王公,黑山军来势汹汹,不止是冀州,也在攻打兖州,不过徐荣设伏,斩首了三千余,打退了。”

王允怔了下,道:“我为什么不知道?你们为什么没有上奏?”

丁原看着他,好像被问住了,顿片刻才道:“下官等都有上奏,王公没有看到奏本?”

王允与他对视,见他不像说假话,神情变得晦涩。

既然丁原,徐荣上奏了,他却没看到奏本,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大司马府刻意藏匿,没有让尚书台知道。二,便是这些奏本直接入了景福殿,被留中了。

“王公,陛下驾临尚书台。”忽然间,门外小吏急匆匆进来道。

王允与丁原对视一眼,心里翻腾,面上不语的起身。

“都坐吧。”小会议厅内,刘辩见两人进来,淡淡道。

王允,丁原见着刘辩平淡的神情,丝毫不像刚刚得了龙凤胎模样,暗暗凝神,行礼后坐下。

杨彪笔直坐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异常显眼,瞥了眼两人,心里冷哼一声。

不多时,荀彧也到了,见礼后,老成的脸角如常,敬陪末座。

刘辩见人到齐了,放下茶杯,道:“今天主要说两件事,一个是扬州牧,一个是关于盐政。”

话音落下,四人各有表情,没人开口。

扬州牧原本任命的是韩馥,结果他跟着袁术反叛,是以被朝廷废罢,空缺了近一年。

现在扬州基本上是在韩馥与袁术的控制之下,任命与否都是形同虚设,是以朝野一直没有提这件事。

荀彧坐在那,不动声色的看向丁原。

坐在前面的杨彪,威严自顾,无意中注意到了荀彧的微表情,瞬间明悟,暗自皱眉。

‘这荀文若这般敏锐吗?’杨彪心中警惕。

二荀近来风头正盛,朝廷大小事情基本上以他们的主意为准。

随着六曹搬到宫外,两人的地位不知不觉攀高,俨然成了某种‘核心’。

而在朝野暗中流转的,二荀中一个将取代杨彪的流言蜚语,自去年便没断过。

杨彪这边暗自担心着,王允毫无察觉的道:“陛下,张温找到了,臣举荐张温出任扬州牧。”

张温这个人毁誉参半,论名望地位,与皇甫嵩相当,孙坚,董卓这些人,都曾是他的部下。

传言他的太尉,是跟阉党买的。

去年朝廷有意任命他为冀州牧,结果怎么找都找不到人,传言是避世隐居了。

“不用了。”

刘辩对这个人有些厌恶,道:“让他继续隐居去吧。丁卿家,你怎么看扬州的局势?”

丁原极力保持平静,心里陡然害怕起来。

扬州现在是在袁术手上,他要是去扬州,不等于是送死吗?

丁原惴惴不安,脸上作沉思状,道:“陛下,目前,吴郡岌岌可危,孙坚或将退守广陵,臣认为,当派兵增援。”

刘辩又拿起茶杯,随口般的道:“嗯,有理。朕命卿家为扬州牧,平虏校尉吕布,吴郡太守孙坚归你调遣,即刻启程赶往吴郡,在秋收之际,对扬州发起进攻!”

丁原脸色控制不住了,抬着手,迟疑不决,道:“陛下,臣,臣于政务尚可,领兵征剿,非臣所长。扬州关乎重大,臣举荐青州牧朱儁……”

刘辩眉头挑了挑,看了他一眼,这才低头喝茶。

刘辩一个眼神,令丁原如坠冰窟,还想继续说的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

“王卿家有何想法?”刘辩放下茶杯,微笑着道。

王允已经反应过来,抬起手,道:“陛下,臣认为丁原可以胜任。”

丁原见王允这么说,情知没有转圜余地,心中发寒,不敢再犹豫,急忙伏地道:“臣领旨,定不负圣意!”

刘辩嗯了一声,看向荀彧,道:“卿家上奏说,因为冀州战事,盐政受阻,年底的盐税不乐观?”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