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203章 让子弹飞

汉家功业 第203章 让子弹飞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203章 让子弹飞

第203章 让子弹飞

钟毓听着钟繇的话,心里判断着种辑会成为哪一个‘要么’。

第一个‘要么’是普遍情况,而后者,除了自身能力,也离不开贵人提携。

想到这里,钟毓神情微动,道:“父亲,孩儿听说,那种辑是丞相亲自点名,放到河南尹的。”

作为‘治王城’的河南尹,相当于半个司隶校尉,地位非常特别,远高于其他郡守,其品佚与六曹侍郎相当。

钟繇点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道:“你无需在意。这件事,还没那么容易定案。我听说,秋粮有数目了?”

见钟繇转移了话题,钟毓按住心中的好奇,沉吟着道:“父亲,目前主要上来的是并、司隶、兖,幽四州,青、冀要么刚定要么还在平乱。而徐、豫、扬、荆、交趾为叛逆所占,不在考虑之内。益州与朝廷离心离德,有也等同于无。总数暂且核定为二十二万石。”

钟毓说到这里,话头顿了下,道:“如河南尹这样的事情不少,最终到太仓的,孩儿判断,恐不足一半。”

钟繇听着这个数字,暗自点头,道:“二十二万,倒是与中平元年相当。”

钟毓却道:“父亲,相比于去年,这个数字大涨了近五倍,孩儿怀疑各州郡为了迎合朝廷‘新政’,故意造假,以骗取功绩。”

钟繇看着他,微笑多了几分,道:“你能看到这一些,着实不错。丞相,王公,荀文若接连出京,最重要的,便是查实这些事。”

钟毓突然联想到了河南尹一事,登时心惊肉跳。

丞相、左相、户曹尚书,这三人,目前是朝廷公认的权力最大的三人,他们三人接连出京,由此可见朝廷对秋粮一事的看重。

河南尹一事,决不会像他预想的那样轻易善了!

钟繇看着脸色不停变幻的儿子,心里轻叹,荀彧比钟毓大了几岁,但在能力、城府上远胜过钟毓。

顿了片刻,钟繇道:“去河南县为县令如何?”

钟毓一怔,抬头看着钟繇:父亲这是什么意思?

钟繇见他有一丝紧张,道:“想不想去?”

钟毓不知道他父亲怎么想的,还是道:“孩儿愿去。”

钟繇点头,道:“先做好手里的事情,天晚了,去休息吧。”

钟毓连忙抬手行礼,而后出了偏堂。

走出几步,钟毓还是心里不解,便见到一个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女子走过来,轻轻对他行礼,而后进了偏堂。

这偏堂侧门外,便是他父亲的卧室。

钟毓神情微紧,快步离开。

他父亲不好色,但也不缺女人。

……

第二天一早,钟毓来到户曹,处理着众多事务,同时耳听八方,与同僚闲谈。

“我听说,兖州那边出事了。”

“出什么事情了?尚书还没到吧?”

“我听说,山阳太守突然查封下面两个县的大仓!”

“不止不止,最新消息,兖州牧刘使君、治粟都尉、监察御史都卷进去了。”

“这这,这是要出大事情啊!”

钟毓不动声色尽数听入耳朵,面露一丝凝色。

兖州牧为刘岱,山阳太守为王朗,而治粟都尉为董遇,监察御史则是戏志才。

刘岱是宗亲,与王允过从甚密。王朗是众所周知的丞相杨彪的人,而董遇是弘农人,丞相出自弘农杨氏、戏志才则是户曹尚书荀彧举荐。

这些人,没一个简单!

‘果然被父亲料中了!’钟毓心中暗道。

荀彧还没到山阳郡便出了这么大事情,里面的水肯定非常深!

钟毓虽然广结好友,却也知道明哲保身,没有掺和,拿着一道公文,装作急事离开。

他手里的是洛阳县上来的‘秋粮总目’,为八千二百一十二石,相比于河南县,少了近一半,钟毓觉得其中有所不对,想要找陈宫询问。

而陈宫在河南县停留的比钟毓久,这会儿才回到洛阳不久。

他没有回府,坐在洛阳官衙后堂,看着笔墨未干的奏本,神色迟疑不定。

这道奏本,主要先是为种辑表功,后自认操行不当,贻害灾民。

之所以迟疑不定,还是因为对河南县的所见所闻,顾虑难去。

“县令,治粟都尉来了。”忽然间,一个小吏闯进来,急声道。

“韩都尉?”陈宫抬头道。

韩斌是第一任治粟都尉,又在司隶,与‘二荀’同为颍川人,是朝野瞩目之人。

小吏很是慌张,道:“是。韩都尉直接去了仓库,强行打开了门。”

陈宫色变,急忙揣好奏本,赶去县仓。

到了的时候,只见县仓已经被围住,治粟都尉的兵马刀兵出鞘,严阵以待。

陈宫沉着脸,来到近前,抬手道:“下官洛阳令陈宫,请见韩都尉。”

不多久,韩斌走出来,打量了陈宫一眼,似有困惑,道:“真的只有八千石?”

陈宫上前几步,道:“回韩都尉,下官已具表上报,绝无虚假。”

韩斌盯着他,道:“洛阳县户丁、田亩与河南县相当,河南县还遭了灾,为何河南县有一万五千石,你洛阳县少了近一半?”

陈宫心里突然有不好的预感,面上毫无慌乱,道:“下官皆是按户曹制定的税赋所收取,绝无偏差,请韩都尉明察。”

韩斌审视着他,面无表情,道:“本官刚从河内回来,你老实告诉我,河南尹的五千石秋粮被挪用,是否有隐情?”

‘这韩斌也不知情吗?’

陈宫心中对河南尹一事更加疑虑了,抬着手道:“下官并不知情。”

韩斌冷哼一声,道:“倒是好一个官官相护!”

陈宫见韩斌将他与种辑当成了一伙人,嘴角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洛阳县是河南尹治下,韩斌这么怀疑理所应当,陈宫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有口难辩。

韩斌也不管陈宫怎么想,道:“按照朝廷规矩,本官立即押解秋粮入太仓,你是否同意?”

治粟都尉最重要的一项职责,便是从县、郡直接押解钱粮入京,不再走复杂的流程,以遏制贪渎、损耗等等。

“下官并无异议。”陈宫道。按照户曹制定的新规,早在十天前便应该押解入太仓,只不过因为河南尹一事,拖延了下来。

韩斌眉头微不可察的一动。

这陈宫表现的貌似很坦荡,他真的是干净的?

旋即,他看向河南尹方向,目中凝色如冰。

河南尹这件事是他始料未及的,如果其中有猫腻,作为司隶的治粟都尉,他也难逃罪责。

余光一动,他注意到了钟毓,见钟毓悄然藏在一旁,心里不禁暗沉。

御史台,刑曹,户曹都在查,怕是廷尉府也没放过。

‘这件事想必已上达天听了。’韩斌脸角抽了下,想去河南尹好好查一查,偏偏已经计划好去三辅亲自押解秋粮了。

分身乏术!

正如韩斌所料,朝廷各个相关机构,都在盯着河南尹一事。

御史台内,众多大小官吏来往匆匆,忙的脚不沾地。

随着朝廷对‘秋粮’的不断看重、加码,御史台自然不甘落后,不止是监察御史,还专门派遣了官员明察暗访,每天都有各种奏报飞入御史台内。

伏完忙的焦头烂额,夙兴夜寐。

这会儿,他看完司隶监察御史张昶对河南尹一事的详细‘判词’,面上犹豫不决。

张昶为‘三明之一’的张奂之子,当代大书法家,名望隆重。

张昶在这份‘判词’里,对种辑不吝夸赞,称他‘为民良苦’、‘圣仁之心’。

但伏完看的不止他这一份,各处对河南尹一事褒贬不一,不少人认为种辑是‘沽名钓誉,包藏祸心’、‘赈灾是假、贪渎是真’、‘此列一开,后患无穷’。

现在有了张昶这个司隶监察御史的‘判词’,只要伏完署名、盖印,便算是‘定案’,坐实了种辑的‘大公无私’。

有了御史台的认可,其他机构即便查到了什么,也得以御史台为准!

在朝廷规制上,御史台与尚书台平级,对官吏的监察,有着‘最终决断之权’。

伏完向来谨慎小心,看着两边数量相当的奏本,纠结再三,拿起张昶的‘判词’,来到了刘协的值房。

刘协等伏完说完,小脸紧绷,静静的看着这道文书,好一阵子,抬头道:“大人的意思,是觉得其中有问题?”

刘协到底是他女婿,自家人,伏完没有藏着掖着,低声道:“这份文书,我不知道真假。但是其他各处的反应太奇怪了。看似闹的挺大,实则尚书台只派了一些员外郎过去,好像根本不在意。”

刘协若有所动,轻声自语的道:“这种情形,除非是朝廷真的不在意,否则就是已经掌握了实证……”

伏完心中一惊,道:“殿下是说,尚书台已经查清楚了?”

刘协回过神,摇了摇头,道:“大人,切莫小看了尚书台里的人。丞相如苍鱼,其志深渊。二荀,钟繇等人,皆是明达,洞彻之辈,不可欺。”

伏完闻言,顿了顿,道:“殿下是说,这些人已然是查清楚了,所以才不动如山?”

刘协点头,道:“多半如此。另外,陛下对秋粮无比看重,连丞相,王公,荀彧都派出去了,河南尹这么大的事情,他会毫无反应吗?”

伏完瞬间大悟,又有些惊恐。

貌似简单的一件事,却不曾想背后的水这么深!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