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208章 谁都未曾预料的严厉处置

汉家功业 第208章 谁都未曾预料的严厉处置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208章 谁都未曾预料的严厉处置

第208章 谁都未曾预料的严厉处置

廷尉府。

荀攸,荀攸,钟繇,韩斌等人还没商议多久,便接到了宫里的旨意。

四人起身,一边入宫一边商议不断。

钟繇一脸肃色,道:“司马公行事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种辑已经被押送天牢了。”

“河南尹上下众口一词,怕是没几个干净的了。”荀攸面露担忧的道。他原本的想法是缓步有序的处理,不能太过动乱。

司马儁这么一来,朝廷想温和也温和不了了。

韩斌却道:“这些还不算什么,秋粮原本是预计二十二万,现在只有十万,加上种辑一事,陛下对我们,恐会生疑。”

荀攸心头顿沉,身为臣子,最怕的,莫过于君王的疑心了。

荀彧老成的脸上倒是平静,道:“你们就不靠谱丞相的事情吗?”

钟繇摇头,道:“我派人查证过了,一个仆人收的,无甚紧要。”

荀彧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钟繇见着一怔,心里思索着,忽的面露惊色,道:“文弱,你不会是说,陛下有意罢相了吧?”

话音未落,韩斌,荀攸齐齐看过来,两人神色同样惊疑不定。

杨彪的‘无为’,早就令宫里不满了,加上与王允时不时的针锋相对,宫里劝和了三次之多!

若是宫里不再容忍杨彪,借机罢相,完全有可能!

荀彧神情如常,道:“年前不会。”

三人看着他,心里难以平静,飞速思考着罢相后的朝局。

杨彪四世三公,威望太重,当今无人可比。他一旦被罢,势必对天下士族造成莫测的影响,使得朝廷被某种程度的‘孤立’。

而后,是王允上位吗?

王允虽然勤勤恳恳,但论能力,威望,都不足以胜任,压不住局势!

朝野官员不会信服,各处叛逆更会笑话!

“司马公。”在众人一片紧张不安时,荀彧忽然抬手,向着不远处走来的司马儁道。

司马儁白发苍苍,面容矍铄,纵然没有做过什么大官,现在居然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上位者般的错觉。

司马儁看着这几人,点头。

“王公请。”钟繇摆手示意司马儁先行上马车。

同为颍川世家,这位司马公活的太久了,由不得他们不礼让。

司马儁微微一笑,道:“诸位同僚一道吧。”

几人见司马儁没有端架子,纷纷抬手,客套着,接二连三各自上了马车。

六曹等这边上了马车,九卿之首的太常蔡邕这会儿出了太常,看了眼毒辣的太阳,擦了擦汗,有些急躁的催促车夫道:“快走快走!”

车夫应着,走了几步,蔡邕在马车里还是催。

车夫疑惑的回头,道:“主人,这些又不关你的事,怎么这么着急?”

马车里,蔡邕擦着头上的汗,道:“伱不懂。那种辑的事,只是一个引子,今天肯定要出事情,你在宫外别走,多晚都不准奏。”

车夫听着一惊,低声道:“主人,要不要给宫里的娘娘带个信?”

蔡邕眉头皱了皱,迟疑着道:“暂时不用。”

车夫没有再说,驾着马车,又稳又快的驶向皇宫。

而此时的宫里,同样不平静。

尚书台,御史台两边走动的十分频繁。

王允刚出来,杨彪就进去了,不多久,伏完又来找王允,而后是刘协与杨彪,一同到了尚书台。

四人围坐小会议厅,不断的讨论着。

杨彪胖脸抖动着,道:“种辑一事,虽然有些麻烦,但只要朝廷快刀斩乱麻,十天半个月也就消弭了。”

王允不同意,漠然道:“河南尹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涉案,严查起来,十天半月都未必能结案。”

伏完思索着,道:“在此之前,还得先安置那数万灾民,不能让他们闹将起来,朝廷得有所准备。”

轮到刘协了,他刚要开口,一个小吏过来,抬手道:“丞相,大司马,卢公从德阳殿出来了。”

杨彪摆手,与在座的三人道:“等六曹他们到了,我们再行商议,必须稳妥处置这件事。”

王允漠然着脸,余光看向伏完,闪过一缕坚定之芒。

刘协终于能说话了,端正笔直,道:“诸公,可否探寻过陛下的意思?”

杨彪绷紧脸,故作沉吟的道:“之前,我与大长秋聊过几句,大长秋并未多言。”

“时间差不多了,先进宫吧。”王允淡淡道。

杨彪心里瞬间警惕起来,道:“还是等六曹尚书来了,一同商议后再入宫吧。”

王允没说话了。

杨彪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子师,我们还须态度一致,免得事态扩大,无法收拾。”

“自然。”王允淡淡道。

杨彪皱眉,怒气上涌。

伏完见着,连忙打岔,道:“丞相,王公,秋粮只有十万石,陛下定会震怒,还得有个说辞。”

杨彪强压怒气,脸角如铁,道:“说辞是次要,关键是国库空虚,现在处处用兵,没有钱粮,朝廷怎么节制那些州牧、刺史、将军。”

刘协闻言,神色凝重起来,道:“真的只有十万吗?”

杨彪看着他,张嘴欲说,又不得不咽了回去。

大汉朝虽然灾情严重,烽烟四起,但总体来说,每年税收个二十万万是不成问题的,但往年也不过五万万到八万万之间,少了一半以上。

这些,绝大部分是被层层盘剥的贪渎了。

虽然是众所周知的事,但也只能心知肚明,不能戳破,否则徒是难看,没有半点用处。

“丞相,六曹尚书等到了。”这时,门外的小吏转过身来道。

杨彪身体坐直了一些,道:“让他们进来。”

荀攸领头,荀彧,钟繇,司马儁,蔡邕等人迤逦而来,小会议厅根本站不下,不等进来行礼,外面响起徐衍的声音,道:“陛下旨意,请诸位火速进宫。”

杨彪等人面面相窥,本来还想失陷商议一番,只得进宫了。

一众人又拥挤而出,杨彪故意慢了一点,与荀攸,荀彧笑呵呵的道:“二位尚书,这件事,不知是作何考虑?”

朝廷现在可以派系十分清晰了,杨彪即便是丞相,对二荀也是颇为客套,没有摆架子。

杨彪话音一出,身后二十多人,齐齐看了过来,不自觉的竖起耳朵。

朝野谁不知道,二荀等颍川世家,才是宫里看重的人。

荀攸明显感觉到了脑后有无数目光,微微一笑,道:“丞相,司马公已经处置了那种辑,同时,刑曹已经派人前往河南尹进行抓捕审讯,预期一个月内,尽数结案。”

杨彪笑容不减,背起手,挺着大肚子,道:“荀尚书,你不老实,这种辑还不是你挥手处置的。老夫说的是秋粮一事。”

荀攸看着杨彪,道:“丞相的意思是?”

杨彪见荀攸这个时候了还不肯多说,扫了眼身后的众人,顿了顿,道:“秋粮锐减超过一半,又有河南尹一事,陛下怕是对我等朝臣起疑。”

预计的是二十二万石,入库只有十万石,很明显是被贪污了。

但又怎么可能只会是地方上的大小官吏,而朝廷里清白如水?

荀攸立即想到了种辑说的那块砚台的事,微笑着道:“丞相不必多虑,刑曹已经查实,不过是丞相府一个仆从冒充贵公子,与公子、丞相皆是无关。”

杨彪瞬间也感觉到了身后无数目光注视,笑呵呵的胖脸有些僵。

他本意不是问这个,但荀攸会错意,提及这个,使得他原本想问的话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王允心里冷笑,看向荀彧,道:“真的只有十万石?”

他对‘颍川党’一直怀有很深的戒心,对于太仓的情况,王允一直在想办法查探,现在,他怀疑颍川党贪渎秋粮!

荀彧神情如常,道:“确实只有十万。”

王允审视他一眼,脸色越发漠然。

司马儁走在后面,拄着拐,听着前面几人的对话,再看着几人的背影,目中微微一动,他隐约看懂了一些朝局。

说着,一众人便来到了嘉德殿。

与寻常无异,但众人不自觉的收声,心神暗凝,排好队,依次进入嘉德殿,而后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好。

到了这里,没了之前的轻松,只有附近的人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陛下驾到!”

侧门内,潘隐急匆匆而出,尖声喊道。

随后,穿着常服的刘辩,大步进来。

朝臣们连忙整理仪态,抬起手,待等留下坐下,齐齐拜下道:“臣等参见陛下!”

刘辩坐下,俯看着这群朝臣,有了很多新面孔,气象有了些许的改变。

他微微一笑,道:“众卿免礼。”

“谢陛下。”朝臣们放下手,坐了回去,目光整齐划一,全都在刘辩脸上。

刘辩从潘隐手里,接过一叠奏本,翻开第一本看了眼,抬头道:“洛阳令在吗?”

“臣在。”末尾的陈宫,抬手道。

朝臣们全都一怔,回头看去,只见陈宫抬着手,低着头,坐在角落里。

之前,他们居然没有察觉到了!

刘辩眺望了一眼,道:“洛阳县秋粮入库五千三百石,占了秋税的二十分之一,司隶的五分之一,做的不错。”

陈宫本还以为要问罪,听着刘辩的话,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答话,如同定身在那,一动不动。

杨彪,王允,荀攸等人神色暗暗一动,这样说起来,洛阳县的秋税,好像确实不错。

刘辩将一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放下奏本,淡淡道:“改河南尹为洛阳府,主官称洛阳府尹,品佚如六曹侍郎,治所洛阳,其他各地不得称尹。升陈宫为洛阳府尹,六部都尉系数归洛阳府。”

朝臣们听着刘辩开头说的是这个,分担没有放松,更加紧张了。

河南尹改什么,或者河南尹抬升品佚,都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而是由此引出来的事情!

“臣等领旨。”杨彪领头,抬手沉声应道。

刘辩那点微笑没了,又拿起下面一道奏本,看了眼,道:“这种辑好本事,手段玩的花哨,河南尹一半的秋粮入了他的口袋。”

众人没有接话,种辑一事,里面涉及了众多事情。

杨彪一脸铁色,抬手道:“启禀陛下,种辑是臣举荐,臣识人不明,以有此祸,请陛下治罪。”

刘辩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要说识人不明,朕也有一份。说说这个案子。”

杨彪似要说什么,还是慢慢坐了回去。

司马儁抬起手,声音颇为洪亮,道:“启奏陛下,种辑一案,事事清楚,证据确凿,臣请严惩!”

在这里,敢说比较干净的,也就司马儁了,他复起才不过十多天。

钟繇余光扫了他一眼,稍稍沉吟,抬手道:“陛下,臣请以御史台,刑曹,廷尉府,三法司公审此案。”

刘辩神色不动,道:“朕的意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案子?河南尹,在朝廷的眼皮底下,几步路的距离,五千石粮食,搬运都要个把时辰,怎么就所有人都看不见,不翼而飞了?”

司马儁抬起手,请罪道:“陛下,刑曹失察,请陛下治罪!”

刘辩没理他,脸色微冷,道:“新政推行将近一年,河南尹是率先改制,各级官吏补充的最为完整,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揭发?上上下下数十人,全数与种辑沆瀣一气,贪渎秋粮?我大汉的官员,就没有一个还有操守与良心的吗?”

朝臣们纷纷躬身,沉着脸,无话可说。

河南尹一事,看似很荒唐,其实在现在,整个大汉,都是最为常见的,一点都不稀奇。

只不过,没人敢告诉宫里‘圣洁’的陛下罢了。

末尾的陈宫犹豫着,倒是很想辩解一句:很多人是被蒙蔽的。

但他没敢说。

一来,他不够资格说话,二来,即便被蒙蔽,他确实充当了帮凶的角色。

刘辩见着他们不说话,神情越冷,将身前的十几道奏本,全数扔了下去,大声道:“上党郡秋粮只有三千,雁门两千,陈留三千五,偌大的山阳郡,只有一千二百石!什么拖欠官员俸禄,剿匪钱粮、士绅的借款,还有什么为老娘治病,赡养孤老,路上被劫的,淋雨泡水的,失火焚烧的,甚至于虫蚁啃食都出来了!”

朝臣们看着一地散落的奏本,齐齐伏地。

刘辩说着更加生气,怒气填胸,咬着牙道:“那是朝廷的秋粮!不请旨,不请命,随随便便就处置了!?一个招呼都不打,这大汉朝,是他们家的吗?”

“臣等知罪!”伏地的朝臣们,心惊胆战的齐声道。

刘辩微微低头,强压怒气,道:“不用告诉朕你们知罪,说点有用的!都起来,丞相,你来说!”

一众臣慢慢站起来,这次没人再敢直视刘辩,余光偷瞄一眼,连忙缩回去。

杨彪胖脸如铁,抬起手,满面肃容,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大小官吏贪渎成风,必须遏制,臣请严查!”

刘辩冷眼看着他,道:“怎么严查?”

杨彪道:“臣请以从尚书台开始,严查所有人,凡事涉及贪腐,一律严惩不贷,不论任何人,臣愿带头,接受御史台,刑曹的核查!”

刘辩双眼微微眯起,盯了他一会儿,转向王允,道:“王卿家?”

王允连忙抬手,沉声道:“陛下,臣请即日推行‘裁减冗官’,以荡浊扬清,去除污官浊吏,澄清吏治!”

刘辩不置可否,目光环顾一众人,落在了刘协身上,道:“皇弟,你怎么看?”

刘协一直想做个透明人,不参与朝政,见刘辩问起,连忙道:“回陛下,臣以为,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或有涉案,臣请交叉巡视,以防微杜渐!”

刘辩轻轻点头,道:“皇弟说的有理。”

旋即,他看向荀彧,道:“荀彧,山阳郡到底是怎么回事?”

荀攸,钟繇等人心里一惊,陛下可从未在这种称呼称呼‘全名’,但凡有,那就意味着愤怒!

荀彧面不改色,抬起手,道:“回陛下,山阳郡太守王朗欲查秋粮明细,有诸多县令联合当地世家阻挠,监察御史戏志才查到证据,但被湮灭,兖州牧刘岱正在审理。”

刘辩冷哼一声,道:“指望他们查清楚,不会又向种辑一样,上下沆瀣一气,拿出一个大道理来压朕吧?”

荀彧抬着手,低头躬身。

刘辩又转向荀攸,道:“荀卿家,河南尹一案的大小官吏,全数是由吏曹补缺,你不给朕一个解释吗?”

荀攸抬手,道:“臣失察,请陛下治罪!”

刘辩的目光又看向蔡邕,道:“蔡卿家,这些人都是太学、鸿都门学联考录进,他们的文章写的真好吗?品行之前就没有半点疑虑吗?”

蔡邕直接伏地,道:“臣知罪!”

“知罪?”

刘辩神情不善,语气更冷,道:“你们除了知罪?还知道什么?四州的钱粮,预计二十二万,后来十五万,到了入库,只有十万?你们光知罪就够了吗?”

朝臣们伏在地上,神情各异,不少人头上冷汗涔涔,心惊胆战,大气不敢喘。

刘辩看着一个个后脑勺,怒气半点未消,反而更加上涌,直接冷声道:“那种辑,斩立决,传首四州!河南尹上下,全数罢除,永不叙用!”

潘隐出列一步,躬身默记。

刘辩盯着荀彧,荀攸,钟繇等人,双眼半眯,闪动着异色,忽然道:“丞相言之有理,俸禄加一千,总理政务。准王卿家奏,尽速启动‘裁减冗官’,刑曹由你直接指派。”

“臣等领旨!”杨彪,王允起身,抬手道。

杨彪心头长松一口气,因为刘辩没有追究那‘砚台’的事。

王允暗自欣喜,双眼中厉芒一闪。他不止可以继续‘裁减冗官’,刑曹又到了他手里!

刘辩压着火气,心里转悠着,看向刘协,道:“御史台,皇弟,你亲自挂帅,各郡派遣监察御史,交叉巡视,但有不法,一律严惩不贷,凡是求情游说,同罪论处!”

刘协小脸瞬间绷紧,犹豫了下才道:“臣弟领旨!”

这还是他第一次有了具体的事务!

安排好这些,刘辩在大殿众人身上搜寻,心里原定的计划慢慢被推翻,神情晦涩一动,沉声道:“廷尉府,各州准备三路巡视判官,审断各州县疑难杂案,对于肆意判断的大小官吏,一律罢除,严肃追究!”

钟繇满面肃色,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旋即就看着荀攸,荀攸,眼神在两人身上来来回回。

有些悄悄注意到了,不禁看向两人,心里莫名一惊。

丞相杨彪‘无为’,左仆射王允‘刚愎自用’,在他们一系列争斗下,具体的政务,其实落到了六曹手里。

而六曹,是以‘二荀’的吏曹、户曹为核心。

荀攸作为最早投靠刘辩的人,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测,他不用多久,即将步入尚书台,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但是,看着陛下的表情,貌似不像!

“蔡邕,”

突然间,刘辩看向了便宜老丈人,道:“你身为太常,主理太学、鸿都门学,而今发生这么多弊案,你有何话说?”

蔡邕下意识的动了下喉咙,急忙道:“臣知罪!”

“又一个知罪!”

刘辩对着老丈人没有丝毫客气,直接道:“罚俸一年,降三等留用。”

蔡邕头埋在双臂之间,双眼看着地面,脸色变了又变,声音有些发颤的道:“臣领旨,谢恩。”

原本,他也畅想着成为下一个何进,开辟大将军府,一展抱负。

却不曾想,迎来了这样一个晴天霹雳!

其他人朝臣更加心惊了,这可是蔡邕啊,生下皇长子的蔡文姬的亲生父亲,当今国丈!

一些人已经慌乱的无所适从,手都不知道放哪里了。

哪怕已经躲过一劫的杨彪,此刻头上冷汗涔涔,却不敢擦,脖子上不知不觉湿了一片。

刘辩拿了蔡邕开刀,坐直一点,淡淡道:“荀彧,你身为户曹尚书,这秋粮少了一半,你可有解释?”

荀彧仍旧从容,神色不变,抬着手,道:“陛下,臣请以太仓统管各地州、郡、县库,以治粟都尉直接运抵,其他人不得插手。”

刘辩不由哼笑一声,道:“这就是你的办法?朕拿十万石,岂不是就这样没了?都说你老成持重,能力超群,朕看你是糊涂!罚俸一年,降三等留用!”

“臣领旨,谢恩!”荀彧抬手拜下,语气平静如常。

钟繇,韩斌等人余光瞥着,心中压抑,呼吸都变得困难。

“荀攸,”

刘辩看向荀攸,道:“自改制以来,所有大小官吏,皆出自你吏曹,为了几个官位,你也曾与王公争的面红耳赤,而今又如何?河南尹不说,并州上上下下,两百多人涉及贪渎,你当的好官!”

荀攸已经有预料了,双手僵硬,缓缓伏地,道:“臣,知罪!”

“朕降你三等,”

刘辩已经厌烦这个‘知罪’了,冷声道:“并州的事,你亲自去料理,料理不清楚,你递辞呈上来,不用回京了!”

“臣领旨、谢恩!”荀攸跪伏在地上,没有荀彧的平静,语气中都是慌乱。

朝臣们眼见着最为得宠,前途最为光明的几人全数落罪,一个个心慌意乱,心惊胆战。

刘辩又看了眼蔡邕,荀彧,荀攸三人,目光冷峻,沉声喝道:“尚书台,御史台,即日起,给朕动起来,再有人敷衍塞责,懒政怠政,朕绝不容情!”

“臣等领旨!”朝臣们齐齐应道。相比于之前的清朗,这一次,语气中的颤音清晰可见。

刘辩神情平静,静静审视着这群人,想了又想,原本计划的对钟繇,韩斌等人的处置暂且放下了。

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什么遗漏,刘辩起身,淡淡道:“退朝!”

朝臣们心有余悸,见刘辩这么走了,又颇有些意犹未尽,却又害怕继续追究下去,纷纷抬手道:“臣等恭送陛下。”

刘辩大步出了侧门,没走几步,突然又想起来,与潘隐道:“你传旨,河南尹一案,由刑曹与洛阳府共查,各处的灾民要好生按照。通知大司马府,必要的话,要有所应对。”

“是。”潘隐低着头应着,余光悄悄观察着刘辩的侧脸。

不止是朝臣们恐惧,潘隐也不安。

刘辩面无表情的,慢慢走着,想着刚才的一系列处置,道:“潘隐,你说,朝臣们会是什么反应?”

潘隐强压着不安,急急组织着措辞,道:“陛下,想必,朝臣们会体悟上心,用心用事,不敢懈怠。”

刘辩哼笑了一声,道:“朝臣们要是你这么愚笨,朕就用不着费这么多心思了。”

潘隐一怔,费心思?

他仔仔细细又想了一遍,杀了种辑,处置了蔡邕,荀彧,荀攸等人,这里面,有其他的目的吗?

潘隐左思右想,还是想不明白,陪着笑脸,跟在刘辩身后侧道:“小人愚笨。”

刘辩余光瞥了他一眼,道:“你盯着他们,有什么动静,立即报朕。”

“小人明白。”潘隐连忙道。

皇城府是皇甫坚长为校尉,可暗中控制的,是潘隐这个大长秋。

先更后修。

七千字大章,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