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210章 丁原与吕布的父子嫌隙

汉家功业 第210章 丁原与吕布的父子嫌隙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210章 丁原与吕布的父子嫌隙

第210章 丁原与吕布的父子嫌隙

德阳殿,后殿。

刘辩的软榻上,躺了三个小家伙。

大儿子刘绍已经能翻身了,安静的坐着,另外两个小家伙则躺在边上,争夺着小玩具,不时呜哇呜哇。

不远处,刘辩与皇甫嵩、卢植对坐。

刘辩身前小桌上,摆放着一堆奏本,却没有看,与两人微笑着道:“河东发现的铜矿,户曹已经在开采,预计每年至少会有一万万钱。钱庄已经铺设到并州、兖州,预计每年可支配的超过三万万。盐税虽然有所停顿,但户曹有预案,每年两万万是保底。史侯纸每年也起码一万万,加上秋粮等赋税,一年收个十万万,还是比往年多的。”

皇甫嵩、卢植对视一眼,抬手道:“陛下未雨绸缪,臣等钦佩。”

刘辩摆了摆手,道:“秋粮被贪渎超过一半,尚书台正在以‘澄清吏治’为核心进行种种大动作,乱子肯定会有,但也大不了。二位卿家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无需太过担心。”

“臣等明白。”皇甫嵩,卢植再次道。他们都听得出,刘辩是在安抚他们。

朝廷的动作太大,京城沸沸扬扬,各种恐惧、流言甚嚣尘上,不止是尚书台、六曹、九卿的那些大人物,哪怕是他们的门槛,也快被踏破了。

刘辩暗自点头,道:“朕处置了荀攸,荀彧,蔡邕三人,近来有人说什么颍川党,还说朕要清算他们,二位卿家怎么看?”

皇甫嵩神色清冷,毫无异色,并没有说话。

卢植等了一会儿,见皇甫嵩不开口,便面露沉色,道:“陛下,臣以为,有罪论罪,无罪加冕。一些人妄自揣度生意,其心可诛。”

刘辩笑容更多,伸手拿起身前的一道奏本,打开扫了眼,道:“刘表已经到了荆州,荆州各世家、官员都很支持他,目前已经克复庐江、豫章二郡,与袁术相持在江夏。这么看来,荆州世家以及大小官员,还是心向朝廷的。”

卢植闻言,立即抬手道:“陛下,那袁术太过自大,三线开战,视我朝廷无人,臣请派奋武将军公孙瓒入庐江,协助刘使君。”

袁术一面在九江与孙坚激战、一面兵进庐江、又还在深入江东,真是三面出击。

刘辩想着南方的战局,目色沉吟着,道:“可以。”

卢植应下,继而道:“陛下,丁原已经到了吴郡,孙坚倒是听命,只不过,那吕布有些桀骜,似乎父子有所嫌隙。”

刘辩眉头一挑,嗤笑一声,道:“让他们闹去。”

皇甫嵩看着刘辩,神情凝色,道:“陛下,那吕布十分勇猛,与叛将张郃大战,差点斩于马下,不可放纵。”

刘辩笑了声,道:“不用担心,朕有办法收拾他。说说江东。”

卢植见刘辩对吕布不当回事,顿了顿,道:“江东诸多士族,拱士燮为交州刺史,合兵八万,与袁术激战于南阳,半个月不分胜负。陛下,是否下诏,任命士燮为交州刺史?”

刘辩看向他,淡淡道:“从袁术南下,到现在半年有余,朕只收到士燮一道请援的奏本,其他各郡太守,毫无动静。前不久,倒是每天十几封不断,全是为士燮请功的。你们说,是不是有些奇怪?”

皇甫嵩,卢植两人尽皆皱眉,对视一眼,没法回答。

现在大汉朝各地的州牧、郡守,领兵将领,又有谁敢保证谁对朝廷忠心耿耿,而没有丝毫的自立之心?

刘辩没指望他们回答,将手里的奏本放下,又拿起一道,之前都是看过的,只是扫了眼,道:“刘备在汉中剿匪,倒是有些成效,他向朝廷要兵要粮,卢卿家怎么看?”

刘备,是卢植的学生。

卢植稍一思索,道:“陛下,汉中地势险要。刘焉既然派兵入荆州,汉中也不得不防,臣请派兵五千给他。”

刘辩却皱眉。

刘备要说没能力也不尽然,要说有能力,四处站不住脚,被人撵着跑。

与之前的曹操几乎一样,恐有本事,一路坏事。

想了又想,刘辩还是道:“好,朕再给他一次机会。从并州、禁军大营各拨付五千,凑齐一万人给他。卿家以私人名义写信给他,以守卫汉中为第一要务,汉中若丢,拿他脑袋抵!”

卢植神情肃容,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放下这一道,又拿起一道,看了眼放到一旁,又打开一道,旋即抬起头,道:“冀州的事,二位卿家有什么说法?”

从夏收前后开始,黑山军便对冀州发动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除了与袁术的勾连外,还有因为青州黄巾军覆灭的恐惧以及对冀州盐政的觊觎。

加上赵云的偷家行为,激怒了黑山军,现在黑山军号称八十万,在冀州肆掠,除了巨鹿外,也就渤海郡等少数几个地方还在坚守。

而巨鹿此时被三十万黑山军围困,应劭带着张辽、赵云、夏侯惇等六万大军在坚守,情势相当危急。

但皇甫嵩,卢植二人倒是不惊慌,皇甫嵩道:“陛下,乌桓,鲜卑已经退去,幽州刘虞已经整兵,随时南下冀州。并州黄忠率兵一万,随时可入中山国。唯有青州那边,依旧腾不出手。”

青州,青州牧朱儁以及武威将军曹操,青州的黄巾军被曹操杀的杀、降的降,仍有不少还在坚持叛乱。

朱儁以及曹操一面要保持高压,一面要安抚民生,可以说完全腾不出手,深陷其中。

刘辩若有所思的点头,道:“已经快十月了。黑山军要么彻底疯狂,要么退兵,大司马府是怎么判断的?”

卢植看了皇甫嵩一眼,道:“陛下,大司马府认为,暂且不用派兵支援。”

刘辩一怔,目光审视着两人。

以往,都是他故意拖着,现在,大司马府反而淡定了?

卢植看着刘辩的目光,抬起手,解释道:“陛下,十倍围之,五倍攻之,倍则战之。巨鹿城内有精兵六万,加上涌入的青壮,十万有余。黑山军号称八十万,可用不到十万之数,围攻数月不下,臣以为,朝廷完全不用担心。”

刘辩面露释然之色,道:“便依大司马府之意。那,剿匪事宜怎么样了?”

年前,刘辩便命大司马府制定了剿匪事宜,力争年底之前,并州、司隶,兖州彻底剿除匪患,为‘新政’争取一个良好的环境。

皇甫嵩道:“回陛下,并州境内匪患基本消除。司隶唯有三辅以及河内还有些乱象,年底之前,应该能够平定。兖州有些复杂,臣请多宽容一些时间。”

三辅之地之所以难以根除匪患,除了因为羌人以及黄巾军之乱,将三辅之地打的稀碎,还有去年的地震,众多吃不上饭的百姓呼啸而起,纵横为匪。

至于河内,则是因为临近冀州,黑山军时有寇掠,而且还有不少黑山军盘踞在山林中。

而兖州更为复杂,西面是司隶的河内郡,北面是冀州,南面是豫州,东面是青州,四面皆乱,难以独善其身。

刘辩知道情况,点头道:“兖州可以容,司隶不可以,必须要在年底前平定所有匪乱。司隶都乱,天下何以为表率?”

“臣等领旨!”皇甫嵩,卢植抬手道。

刘辩嗯了声,又翻了翻身前的奏本,刚要说话,便见刘绍爬向软榻边缘,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跑过去,将他抱住,又见另外两个小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这才转身与两人道:“将董卓的太尉给免了,传令给他,要他进驻梁国。”

皇甫嵩闻言,只是一想,便道:“陛下,这么一来,董卓便到了袁绍的身后,臣恐他们打起来。”

“未必,”

刘辩抱着刘绍,稍稍掂了掂,想要哄他睡觉,道:“给董卓,给袁绍,增加点压力,不能让他们太舒服了。”

皇甫嵩明白了,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点点头,道:“今天就到这里。该布置的布置一下,司隶,并州,兖州不能再有大乱。”

这三地,该乱的都乱的差不多了,现在是由乱向治,必须要稳!

皇甫嵩,卢植站起来,抬手道:“臣领旨、告退。”

等两人走了,刘辩抱着小家伙来回走了几趟,目光骤冷,道:“左栗无能,比皇甫坚长差远了。传话给他,命他拿出手段来!”

潘隐不动声色上前,道:“小人领旨。”

刘辩摆了摆手,抱着小家伙,看着墙壁上的冀州地图。

巨鹿被他用红笔圈了起来,异常显眼。

‘不会守不住吧?’刘辩心里低语。

几乎所有黑山军都出动了,在冀州攻城略地,巨鹿被数十万大军围攻。

与此同时,巨鹿,西门。

应劭站在城头,看着潮水般退去的黑山军,面沉如水,双眼里尽是忧虑之色。

张辽匆匆上来,道:“使君,那张燕好像出现了。”

应劭转过头,神情已经变得从容自如,淡淡道:“我知道。”

张辽神情凝重,道:“使君,从目前来看,围困巨鹿的,怕是少数有五十万人,能用的青壮,有十多万!”

应劭见赵云,夏侯惇赶过来了,握着佩刀下楼,微笑着道:“这黑山军从夏收打到秋收,足足几个月,数十万人,这得多少钱粮?冀州今年四乱,秋收并没有多少,幽州,并州,青州,他们也劫掠不到。你们觉得,他们还能撑多久?”

张辽闻言,紧绷的脸色稍稍放松。

赵云,夏侯惇对视一眼,跟在他身后,道:“使君,城内,我们的粮草也坚持不到一个月了。”

城内六万大军,还有十多万百姓,每天都是巨大的消耗。

应劭朗笑一声,大步下了城楼,道:“再有一个月,就该下雪了。”

张辽,赵云,夏侯惇等人心头大松,跟着笑起来,抬手道:“使君睿智。”

应劭走在前面,微笑不语,只是双眼凝色越发浓重。

到了晚上,天色黑透,一处不起眼的别院。

全院没有一丝灯光,只有院后一个小房间内,才有一盏幽暗的烛灯。

这点灯光四周,居然坐了十几人。

为首的是巨鹿大姓孙氏家主孙伉,四十多岁,眉宇如霜,神情冷色,低声道:“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官军在城中的粮草坚持不到半个月。而城外黑山军已有百万,巨鹿陷落是早晚的事情,你我等还得为宗族考虑。”

其他人相互对视,其中一个人道:“孙兄,我等也为此忧愁。”

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脸上都是担惊受怕之色。

黑山军向来暴戾,以劫掠为第一。一旦城破,他们这些大族,不说几代积蓄毁于一旦,还有灭族之厄!

孙伉看着他们的表情,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道:“黑山军渠帅白绕给我来信,若我等打开城门,保我等万无一失,秋毫无犯。”

有些人是知道,有几人还不知道。一个老者急声道:“若是官军守住了如何?黑山军退走后我等当如何?东窗事发又当如何?”

其他人看着孙伉,纷纷不安的点头。

与黑山军勾连,这是与虎谋皮,一不小心,真的是灭族之厄!

孙伉面不改色,道:“诸位勿急。官军的粮草只有十五天,而外面黑山军百万,不破城不罢休!我已与白绕约定好,会装装样子,即便事后退走,朝廷也拿不到我等把柄。所谓的事发,既无信件又无其他证据,怎么事发?”

一众人听着他的话,不由得面面相窥,继而窃窃私语。

与黑山军勾连,打开城门,与叛逆无异,一旦事发,那是株连九族的大祸!

好半晌,有人道:“孙兄,不如,再等等,官军不是还能守十几天吗?再等十天如何?”

孙伉见他这是要坐观风向,目中一冷,道:“谁能确定什么时候城破?一旦黑山军自行攻破?我等将罪加三等。而起,我听闻,不止我一个人收到信。”

十余人登上面露惊色,欲言又止。

真要是黑山军提前破城,他们必是灭族之厄!

除了孙伉外的其他人,再次凑在一起,低声讨论不断。

几乎所有人都还在犹豫,挣扎纠结。

一边是官军岌岌可危的形势,一边是家族安危。

好半晌之后,其中有两人抬手沉声道:“孙兄,我们听你的!”

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放手一搏,总不能眼睁睁等死。

其他人注视着孙伉,重重点头。

他们已经没得选了。

“时候时候动手?”有人问道。

孙伉见都答应了,心里松口气,脸色果断,道:“五日后,等官军疲惫之时,突然打开城门,迎黑山军进城,保全我等宗族!”

“好!”四多人七嘴八舌的应着,已然众志成城。

……

应劭等人哪里会知道他们辛苦守城,城内的世家大户已经准备好了背刺他们。

但到了第三日,所有人都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却不是因为孙伉等人。

北门城头。

夏侯惇挥舞着大刀,拼力的砍杀着冲上城头的黑山军士卒,满脸是血,怒吼道:“给我杀!一个不准上城!”

城楼上的士兵长枪戳,滚石,烫油,箭矢,能用的手段,全数用上了。

没用多久,一个军侯过来,大声道:“司马,这样不行啊,逆贼攻势太猛了,求增兵上城吧!”

“不行,给我继续杀!”夏侯惇毫不犹豫的吼叫道。这才半个时辰就要增兵,后面还怎么打?

军侯闻言,一咬牙又去抵挡了。

夏侯惇看着如同潮水,不要命涌上来的黑山军,心头沉重,怒吼不断。

在西门,张辽面临的形势同样不乐观,听着脚下的撞门声,挥舞着大刀,大喝道:“射箭!给我射箭!不要留一支,全数给我射出去!”

城楼上的士兵,已经乱套了,与冲上来的黑山军面对面厮杀,城楼上眼见就要失控、易手。

张辽见状,怒声道:“不要乱,给我杀!我们城下还有一万援兵,随时上城,不要怕!”

士兵们好像全部听到了,齐齐呐喊,士气高涨,硬生生的又杀了过去。

北门上,上演着前所未有的肉搏战,到了最危险的境地。

东门,南门情形同样不乐观,黑山军突然这把力度的攻城,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应劭倒是毫无慌乱,指挥着守城,调派着兵马。

他有六万大军在手,还有数万可以随时上城的青壮,有种充足的信心。

他的从容有度,给了将士十分大的信心,四门激战到傍晚,黑山军终究还是退了回去。

待等所有人收拾好残局,回到官衙的时候,应劭摆好酒席,笑呵呵的看着张辽,赵云,夏侯惇等人,道:“诸位辛苦,今天当痛饮!”

几人累的够呛,也受了伤,但不妨碍他们喝酒吃肉。

都是马革上的汉子,没人矫情,与应劭客气一句后,便坐下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酒足饭饱之后,赵云这才抹了下嘴,看着应劭道:“使君,这黑山军怎么突然如此疯狂?”

以往黑山军攻城还是有分寸的,不会这般不要命。

要知道,他们城楼上死一个,攻城的差不多要死五个以上,这样不要命的攻城烈度,简直就是疯子所为。

应劭喝的不多,见其他几人都看过来,微笑着道:“还有一个月就要入冬了。”

月底啦,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